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对类风湿关节炎不正确的是

对类风湿关节炎不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2-25 20:32:31

1、如何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临床分期?

国内有人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五期,这样分期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1)急性期(类风湿早期)。临床上起病急,关节明显肿痛,伴有关节周围组织轻度水肿,局部温度增高,压痛,可有关节积液征象,关节活动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动。晨僵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或因疼痛而不表现晨僵。病程在2 ~ 6 个月至1 年之内,或已确诊的类风湿患者新发病的关节肿痛在1 ~ 6 周。实验室检查见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关节X 线见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表现为急性滑膜炎。经有效治疗后关节的炎症可迅速消退、肿痛完全消失,或仅留关节微痛或酸困不适,可完全控制1 ~ 3 年以上或治愈。因此,此期是争取完全控制或治愈的关键时期,必须及早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但若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大多数患者在3 ~ 6 个月之内又急性发作,加重或恶化,逐渐转入亚急性期。

(2)亚急性期(类风湿中期)。临床上,多关节肿痛,缓解与恶化呈波浪式反复发作和交替进行;晨僵在1 ~ 6 小时;病程在1 ~ 3年;实验室检查见血沉持续性增快,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 线检查,出现局灶性骨质破坏,明显的骨质疏松或囊性变,骨膜反应,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滑膜炎进展,出现血管炎和肉芽组织,血管翳开始形成。此期离不开抗风湿止痛药,当量小或间隔时间较长(6 小时以上)时,不能有效止痛和缓解僵硬症状;一旦停药,关节与全身症状迅速加重或恶化,血沉回升,类风湿因子转阳性。

但此期经有效而合理地治疗后,可控制3 个月至3 年。

(3)慢性期(类风湿晚期)。临床上,多由亚急性期转变而来。

多关节肿痛相继发作,几乎没有缓解期,但关节肿痛的程度可比较轻,不知不觉地逐渐发生关节脱位、变形和强直,形成典型的类风湿手或类风湿足。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全身情况不良,多有消瘦、贫血或严重内脏损害及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晨僵在6 小时以上。

病程一般在3 年以上,可持续十多年或数十年。实验室检查见血沉增快或正常,类风湿因子持续阳性。X 线检查见骨质疏松广泛。骨质破坏明显,且为多关节、关节面侵蚀、融合,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消失,关节脱位、变形、增生、强直。

此期在病理学上,见血管翳侵入软骨及骨,软骨和骨组织严重破坏,纤维性和骨性增殖。此期治疗较困难。离不开治疗,一般抗风湿药的效果多半不稳定,但经过强有力而合理地治疗,骨破坏可以修复。此期应强调综合治疗,以延缓和控制病变的进展。

(4)缓解期。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患者经过有效而合理的治疗,多数能进入缓解期。进入缓解期的患者,关节肿胀消退,疼痛显著减轻,可有轻微压痛,肌肉萎缩与关节活动受限好转,晨僵小于30分钟;血沉等实验检查指标降低或明显好转;关节X 线检查有所改善。

此期在病理学上呈静止或缓慢进展状态。临床上仍需要小剂量或间断性治疗。

(5)稳定期。急性和亚急性期的患者,经有效而合理的治疗,病变可稳定3 个月至3 年,部分患者可以痊愈。稳定期患者,关节肿疼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显著好转或消失;晨僵偶有或无;血沉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关节X 线表现同慢性期,但骨质破坏基本静止,出现修复和增生或完全恢复正常。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呈静止状态或正常,临床上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病变是滑膜炎 B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C有皮下结节示病情活动

?

3、类风湿关节炎到底能不能治好 给个确切的答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世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没有完全的明确,所以在临床上没有根治和预防的有效措施。那么怎样治类风湿关节炎呢?在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主要是减轻关节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的破坏,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调的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所以你不要有太多的负担,腰痛宁胶囊可以的,其特点是重用马钱子,此药为风湿要药,有助于减轻关节僵硬疼痛、延缓疾病进展。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缺陷病为什么不对

直接说hiv,艾滋,就行了,太文艺范儿了
类风湿是自身免疫疾病,并不是缺陷?懂吗?就是自己打自己。
而hiv是没有适合的抗体,就是咱手短,打不到它,这叫缺陷。
明白了就采纳吧。

5、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

由于对RA 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观察,愈来愈多的传统概念已不适应西医学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传统的概念已深深地植入到相当多的非风湿病专科医生的头脑里,同样令人遗憾的是相当多的患者常常由非专科医生做出诊断、治疗和有关方面的咨询,不能不令人担忧。

很可能有很多患者深受这些以讹传讹的传统错误观念之害。

(1)传统观点1。所有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制定的RA分类标准所诊断的RA,都有相似的病理过程和预后。

现代观点:根据ARA 标准诊断的RA 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病理过程和预后,部分呈持续性,部分恶化。

(2)传统观点2。认为70% ~ 80% 的RA 可以被非甾体类抗炎药满意地控制。

现代观点:非甾体抗炎药对多数RA 的症状不能控制,甚至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也不能满意地控制多数RA。

(3)传统观点3。把慢性抗风湿病药归于缓解病情的药。

现代观点:慢作用抗风湿病药还不完全具备缓解病情药物的特性。

(4)传统观点4。根据临床线索可提供RA 长期病程的分析。

现代观点:临床线索对于提供数周至数月的特殊的治疗有价值,但不能作为长期治疗RA 的依据。所以对患者要进行有关检查和定期随诊进行个体化治疗。

(5)传统观点5。RA 是一种预后较好的疾病,病情可以自愈。

现代观点:多数RA 患者有严重的功能减退,骨质进行性破坏,工作能力的下降和在3 ~ 5 年内死亡率的增加。

(6)传统观点6。在普通人群中RA 死亡率不增高,RA 不会引起患者死亡,但对RA 的某些治疗措施可能会引起死亡。

现代观点:RA 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虽然发病时不会立刻死亡,但急性死亡的原因相同于普通人群。

(7)传统观点7。RA 的严重性包括功能降低与病情相关,而没有根据来预测病情的严重性与死亡率是否增高。

现代观点:RA 的死亡率可以通过数种临床状态如关节计分、功能状态计分和每日生活问答的混合计分来预测。

(8)传统观点8。RA 的死亡率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无关。

现代观点:相当一部分受累关节超过30 个或每日生活受限的RA患者可以预测死亡率与3 支冠状动脉受累和Ⅳ期何杰金氏病有关。

(9)传统观点9。临床风湿病学的发展仅仅与实验室科学进展有关。

现代观点:实验室科学进展对进一步理解RA 的发病机制是必需的,但通过临床的不同变化包括关节计分和功能状态测定,可以提供近期5 年死亡率最佳的预测。

(10)传统观点10。与普通人群相比,心血管疾病与其他疾病在RA 患者中发病率并未增高,且RA 自身也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危险。

现代观点:不足20% 的RA 无其他并发症,但大多数患者有发生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肾脏等疾病的危险。在年龄、种族、性别和受教育的程度方面,与普通人群的对照相比更是如此。

(11)传统观点11。RA 患者因不同的保健系统和药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有不同的结局,而不考虑患者的经济差别。

现代观点: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RA 患者与长期的社会经济状态差别的联系程度比治疗药物和保健系统更密切。

(12)传统观点12。RA 与其他慢性病的流行在所有个体都是相似的,而与社会经济状态无关。

现代观点:社会经济状态、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在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与慢性病相比RA 有更高的危险。

与对类风湿关节炎不正确的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