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侵蚀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四肢小关节对称性肿痛,伴有晨僵,可伴有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多关节肿痛,具体发病原因不明,可能和遗传、环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等有关,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2、c3h/hej小鼠可以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吗
1.2 小鼠类风湿关节炎
1.2.1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 如前所述,关节免疫活化后1~2周可呈现明显关节炎发病症状。在CIA小鼠的早期,可出现纤维蛋白沉积,而且抗胶原抗体结合到关节软骨并激活补体[17]。该诱导品系主要依赖自身反应的T细胞。可通过如上所述的关节炎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1.2.2 蛋白多糖诱导的关节炎 这类诱导关节炎敏感的小鼠品系有C57BL/6J、BALB/c等,其中以雌性更为敏感。蛋白多糖可从接受关节替换的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分离而得,可分3次腹腔注射易感品系,4周以后可导致慢性多关节炎的发病症状、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沉积等病理状态,显示这种模型具有较多的与RA相似的特征。动物免疫后1周至少观察3次,通过文献记载的相关评分标准进行发病状态评估[18]。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关节炎 C57BL/6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关节炎的敏感品系。诱导后每天观察关节炎的发展,关节炎症状的出现定义为至少有一个关节出现明显的红斑或肿胀[19-20]。
1.2.4 莱姆病螺旋体诱导的关节炎 细菌由莱姆病螺旋体分离获得并经小鼠背部皮下注射免疫。小鼠感染了莱姆病螺旋体后可引起肌腱炎、滑膜血脯氨酸过多症及中性白细胞侵入等,以上与螺旋菌侵入关节组织的表现一致。研究显示,不同品系的小鼠对莱姆病螺旋体诱导关节炎发病的病理学敏感性不同[21]。C3H小鼠为易感品系,诱导后出现严重的发病症状,而C57BL/6发病症状较轻,BALB/c小鼠则随着感染剂量增加病症越严重。
1.2.5 基因调控的关节炎 RA的发生与某种特定基因相关已有很多报道,例如TNF(tumor necrosis factor)和IL-1 (interleukin)家族。研究显示,RA发病中炎症因子的相互作用如TNF和IL-1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方法的广泛使用给RA动物模型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2-23]。人类基因转染小鼠后可引起严重的关节炎症状,伴有TNF-α的过量表达从而证明了TNF-α在RA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另外,小鼠在缺失IL-1受体拮抗剂后,其竞争性抑制IL-1与其受体结合的能力受限,而导致IL-1与IL-Ra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发生自发性关节炎。
3、类风湿有多少可以治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病,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追溯到18世纪。但是,直到1858年才由Garrod首次使用“类风湿关节炎”描述一组不同于 “风湿”的畸形性关节炎。之后,类风湿关节炎一词逐渐被人们采用。 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所有人种均可以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为22-60/10万,而在北美印第安人的Pima, Chippewa及Yakima部落的患病率高达5%。在芬兰,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达2%。中国的患病率还没有确切的数字。目前对如此不同的发病率并无满意的解释。 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都是进展性的。除了造成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畸形、骨质疏松以外,还会出现心脏、肺和血液系统损害。以前,因为其治疗困难,病人痛苦,被广大患者称为“不死的癌症”。 类风湿关节炎真的不能治愈吗?回答是否定的。纵观类风湿关节炎诊疗的发展不难看出,近20年来,该病的研究已经有了历史性的改变。诊疗理念已经由诊断疾病、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发展到早期诊断、抑制病情发展、完全治愈疾病。 实验室检查中,除传统的类风湿因子外,近年来又发现了多种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乃至病因研究均有意义的自身抗体。抗环状胍氨酸多肽抗体是新发现的一种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诊断意义的抗体。其特异性达到96%,敏感性76%。其特异性显著高于类风湿因子,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有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标记性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是以大鼠食管上皮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的一种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33%,特异性87%~95%。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及严重程度有关,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甚至临床表现之前即可出现。对抗体阳性的“健康人”随诊,几乎均发展为典型类风湿关节炎。因此,它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很有意义。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包括四个方面: (1)早期治疗。尽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或称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以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进展。 (2)联合用药。联合应用几种慢作用抗风湿药可抑制免疫或炎症损伤的不同环节产生更好的治疗作用。 (3)方案个体化。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对药物的反应及副作用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4)功能锻炼。在全身治疗的同时,应强调关节的功能活动。 免疫及生物制剂的应用,给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插上了新的翅膀。免疫及生物治疗包括: 1)针对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的靶分子免疫治疗,如 Enbrel,IL1受体拮抗剂等。 2)以去除血浆中异常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细胞为主要目的的免疫净化疗法,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及去淋巴细胞治疗等。 3)以免疫重建为主的干细胞移植。这些方法针对性地干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慢作用抗风湿药的正确使用以及新疗法的不断出现,已使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明显改善。若能早期诊断、正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治愈。
4、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1)滑液检查。外观呈混浊的草黄色浆液,黏稠度降低,黏蛋白凝固不全,可见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对类风湿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2)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ESR),可作为判断炎症活动度的可靠指标,其升降与类风湿的活动度相一致,也可作为判定疗效及诊断的指标。
正常值:儿童每小时< 10mm;成年男性每小时0 ~ 15mm;成年女性每小时0 ~ 20mm;类风湿轻度活动时每小时20 ~ 40mm;中度活动时每小时40 ~ 80mm;高度活动时每小时> 80mm。类风湿患者的血沉增快可不受抗风湿药治疗的影响,这一点可与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血沉迅速下降)相区别。关节肿痛明显好转,炎症现象已消退,血沉仍持续增快或不下降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时有可能复发或恶化,但也有血沉始终正常而病情复发或恶化者。
血沉增快提示组织的损害,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虽无特异性,但在疾病的鉴别与诊断及疾病活动度判断方面有一定价值。若患者表现为关节痛,临床症状很少,血沉尤其是多次检查正常者,则很难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3)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或ASO。正常值约250 单位~ 500 单位,此值因年龄、季节、气候、链球菌流行情况,尤其地区而有所差别。有人分析,类风湿患者中抗“O”升高占30%。菲丝等将类风湿的ASO 分为四种血清类型。
①抗链球菌溶血素型:ASO 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时,见于风湿热。
②凝集型:ASO 正常,类风湿因子阳性时,表示预后不良。
③混合型:ASO 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见于类风湿。
④正常型:ASO 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可除外类风湿。
(4)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身体内产生的抗IgG 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入滑液和血液中,另外,脾、淋巴结和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的浆细胞也可产生。
检查类风湿因子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乳胶法,最常用,类风湿患者约有70% ~ 85% 出现阳性,15% ~ 30% 为阴性;致敏羊血球凝集试验(简称SSCA 或SCAT),此法较敏感,1 ∶ 64 以上为阳性,1 ∶ 160 以上有意义,类风湿患者约有70% ~ 100% 出现阳性,小儿病程久者为27%。
在评价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典型和肯定的类风湿患者的RF 阳性率仅在80% 左右,不典型和初患病例的阳性率较低。
② RF 阳性也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其他慢性炎症及恶性肿瘤,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牛皮癣、结节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麻风、矽肺、膀胱肿瘤、白血病等。
③正常人群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在5% 左右,老年人的阳性率可达20% 左右。
④类风湿因子多见于具有关节外病变的类风湿患者,如皮下结节、血管炎、心肺损害等。
⑤类风湿因子的滴度越高,出现越早,则病变越可能向严重方向发展,故RF 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由此看来,把RF 阳性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绝对证据是不对的,而有些人看到RF 阳性的结果时忧心忡忡,以为自己患了类风湿,这显然也是不正确的。这一切都是“类风湿因子”这一名称造成的误会。我们知道,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IgG 免疫球蛋白,任何能引起抗IgG 的免疫球蛋白增高的疾病,都可以造成类风湿因子阳性,并非只见于类风湿患者。
(5)C- 反应蛋白。亦称丙种反应蛋白,简称CRP。正常人为阴性,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可达33mg,其阳性率为80% ~ 90%。CRP 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是反映炎症的良好指标。
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得早,消失也快。CRP 含量越多,表示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期,若CRP 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
CRP 阳性,也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组织坏死、心肌梗死、肝炎、菌痢、结核、疫苗接种之后等。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故临床上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指标。
(6)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测定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用于类风湿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类风湿患者HLA—B27 为阴性,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0% ~ 100% 为阳性。健康人阳性率约为5% ~ 9%。
5、类风湿可以治愈吗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是不能够治愈的。为了控制患者的病情,我们目前主张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进展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在一到两年内,发生骨关节的侵蚀,关节功能丧失,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6、怎样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慢性炎症,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可因外感风寒湿邪,合而为病入络,流注关节阻遏气血,风邪水湿乘虚而入,侵犯郁于筋脉,留于关节而成,或因少年气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而引起,它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
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功能多因肿痛而活动受限,有时关节腔伴有渗出液。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受累。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主要表现:关节多为酸痛,呈游走性窜痛或限于一两个关节轻度肿痛,关节功能因疼痛轻度受限。如累及膝关节则行走、上下楼及蹲站时困难。呈反复发作,遇天气变化(刮风、下雨、阴天)时加重。
治疗可用黄花铁线莲捣烂外敷于患处20分钟对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
不懂可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