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间质性肺炎 咨询好大夫_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炎、肺部感染
中医脊梁李可率团南方医院义诊 设立传承基地! 中医脊梁李可率团南方医院义诊设立传承基地 李可老中医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真正用纯中医治疗疑难杂病和急危重症的临床大家,有“当代张仲景”之称,善用大处方,救人于水火之间。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特为李可题词道:“李可老中医是中医的脊梁,振兴中医须要有万千个像李可那样能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人才。”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成立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为庆祝该基地落户广州,李可召集各大弟子到南方医院举行大型义诊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3月9日9:30-11:30 地点:南方医院门诊广场 活动内容: 1、基地揭牌仪式; 2、第二三代徒弟大型“义诊”活动(时间,上午9:30—11:30); 3、基地吕英主任《气一元论与肿瘤》专题学术讲座(时间,下午15:00—17:00,南方医科大学枫叶堂)。 李可团队: 吕英、陈伟、孔乐凯、许明辉、齐玉茹、欧阳卫权、雒晓东、颜芳、邓宏、高洁、黎同明 欢迎大家届时参加。 查看原帖>>
2、有知道李可老中医的乌蛇荣皮汤的吗
关节炎单方验方
一、单方
单方1:
【组成】鲜嫩桑枝30g。
【主治】湿痹。
【用法】 用白酒将桑技炒后再用水煎服。
【方解】因湿邪侵袭关节经络,症见关节疼痛,治宜除湿通络。桑枝苦、平,人肝经,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等功效。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肌肤风痒。
单方2:
【组成】虎杖100g。
【主治】周痹。
【用法】将虎杖用高粱酒1斤浸泡7日,每日服小酒杯,孕妇忌服。
【方解】因气虚风寒湿邪侵入血脉肌体,症见周身疼痛,沉重,麻木,项背拘紧,治宜益气和营,祛风利湿。虎杖苦、平,有祛风,利湿,破瘀,通络等功效,治风湿筋骨疼痛。
单方3:
【组成】独活20g。
【主治】风痹。
【用法】用水煎服。
【访解】因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经络,症见关节疼痛,
痛无定处。治宜祛风散寒利湿。独活辛、苦、温,人肾、膀胱经,有祛风,渗湿,散寒止痛等功效。
单方4:
【组成】淫羊霍250g。
【主治】肾痹。
【用法】将淫羊霍切细后,用白酒泡浸7天,适量服。
【方解】因房事过度伤肾,症见腰背偻曲不能伸,下肢挛曲,腰痛遗精。治宜益肾祛邪。淫羊藿辛、甘、温,人肝肾经,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作用,治风湿痹痛,四肢不红,腰膝无力等。
单方5:
【组成】柳枝2g。
【主治】湿痹。
【用法】将柳枝研细加酌量茶叶,泡汤代茶饮。
【方解】因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经络,症见四肢重着,肌肤顽麻,关节疼痛,痛有定处,遇阴雨发作,治宜除湿,祛风逐寒。柳枝苦、寒,太阳明、厥阴经,有祛风利水,止痛消肿等功效。治风湿痹痛,气血凝滞等症。
单方6:
【组成】白芥子15g。
【主治】寒痹。
【用法】将白芥子、生姜同研细末贴于痛处。
【方解】因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经络,症见四肢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遇寒更甚,得热痛减,治宜温经散寒。白芥子辛、温,人肺胃经,有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可治中风不语,四肢痹痛麻木,跌扑肿痛等症。
单方7:
【组成】木瓜根250g。
【主治】痛痹。
【用法】将木瓜根泡白酒服,1日3次,剂量适度。
【方解】因风寒湿侵入关节,经络症见关节肌肉疼痛不止,治宜祛风散寒。木瓜根酸、涩、温,入肝、脾经,有祛湿舒筋等功效治湿痹、痛痹。
单方8:
【组成】丝瓜络500g。
【主治】全身筋骨痛(筋痹)。
【用法】将丝瓜络用火炼焦,研细末,加红糖冲服,1次3g。
【方解】因风寒湿邪侵袭于筋,症见筋脉拘挛,关节疼痛等,治宜通经活络。丝瓜络甘、平,有通经络,清热化痰等功效。
单方9:
【组成】透骨草60g。
【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将新鲜透骨草捣烂成泥状敷于患处。
【方解】因风湿侵袭经络关节,症见关节疼痛,遇天气变化更剧,治宜祛风除湿。透骨草辛、温,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功效。可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验方
1.熄风通络汤
【组成】桑枝12g,忍冬藤12g,白芍12g,萆薢12g,
秦艽10g,当归尾12g,蚕砂10g,豨莶草15g,薏苡仁15g,甘草1.5g。
【功效】活络祛湿,熄风缓痛。
【主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不利,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者。
【加减】有恶风寒、无汗、身痛等症者,加苏叶、防风;关节肿大、屈伸不利者,加竹节;小指关节肿大僵硬者,加僵蚕、蜈蚣、白花蛇;手足心热、关节肿胀热痛者,加生地、丹皮;心悸短气、自汗恶风者,加丹参、炙远志、黄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湖南省中医研究院欧阳清研究员(李宝顺.名医名方录.第一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1990:
318)。
2.泻下蠲痹汤
【组成】 猪苓6g,黄芩15g,广木香3g,厚朴15g,蜈蚣2条,黄柏6g,朴硝15g,山柰6g,小活血12g,大黄
15g,全蝎3g,藿香3g,生甘草3g。
【功效】祛风散寒,燥湿清热,通下。
【主治】痹证日久化热,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畅,色酱黄,苔黄,脉沉有力,形体壮实,用诸疏风散寒、燥湿清热之方无效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伍炳彩教授(卢祥之.中国名医名方.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44)
3.通痹灵方
【组成】桂枝10g,麻黄10g,白芍15g,防风15g,制川乌12g,知母12g,白术15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制马钱子0.6g,蕲蛇10g,全蝎6g,川断20g,黄精15g。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及补肝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及颈椎病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广州中医学院副教授陈纪藩(卢祥之.名医名方.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75)
4.乌蛇祛湿汤
【组成】破故纸5g,巴戟天5g,乌蛇肉6g,川桂枝2.4g,伸筋草10g,地龙肉6g。酒当归6g,嫩桑技15g,酒
川芎3g,赤白芍各5g,桑寄生15g,节菖蒲5g,桑螵蛸6g,生银杏10枚(连皮打),炙甘草5g,虎骨胶3g(另烊兑服现多用狗骨代替)。
【功效】散风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周身关节肿痛,发热,十指及肘部拘挛不伸,于阴雨时发作更甚,食睡尚好,夜间遗尿,苔白腻,脉沉滑。
【来源】施今墨(黄荣宗等.名医妙方精华千首.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1:53)
5.通痹汤
【组成】苍术10g,漏芦10g,鸡血藤10g,矮地茶10g,汉防已10g,寻骨风10g。
【功效】祛风燥湿,清热解毒。
【主治】风湿之邪所致之关节疼痛。
【加减】热痹加黄柏、虎杖、白石英;如伴全身高热,口苦口渴,便结尿黄者,加金银花、连翘、石膏;风寒湿痹加独活、防风、桂枝、姜黄;下肢疼痛加牛膝。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张海青副教授(中国名医名方.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1:451)
6.祛痹汤
【组成】桂枝3g,赤芍12g,威灵仙12g,忍冬藤15g,络石藤15g,生苡仁15g,乌梢蛇9g,泽兰叶12g,陈
皮4.5g,川牛膝9g,红花4.5g。
【功效】祛风清热,化湿通络。
【主治】风湿热。症见膝关节灼热肿胀,疼痛酸楚,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黄文东教授(黄荣宗等.名医妙方精华千首.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1:111)。
7.疏风养血通络汤
【组成】秦艽15g,羌独活各10g,白芷10g,防风10g,生熟地各20g,川芎10g,白僵蚕10g,地龙15g,生
石膏50g,黄芩15g,甘草7.5g。
【功效】祛风清热,养血通络。
【主治】风痹,身痛走窜不定,或肉抽瘈;中风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而兼头痛、颈强,咽干口燥,恶风自汗脉滑或弦数,属血虚内热、风邪外袭者。
【加减】风邪不重减二活;内热不重去石膏;腑气不通加生大黄、瓜蒌;痰湿重者加半夏、苍术、胆星;气虚加黄芪;抽搐瘈疭加全蝎、蜈蚣。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来源】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琪教授(卢祥之.名医名方.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456)
8.木耳舒筋散
【组成】黑木耳120g(放置砂锅内,慢火焙干,切勿焙焦),川续断10g,炒杜仲10g,川牛膝10g,木瓜10g,桂枝9g,羌活9g,制乳香6g,附子6g,透骨草6g,苍术6g,公丁香6g,母丁香6g,党参6g。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和营卫,除风寒湿痹,解挛缩抽搐。
【主治】由肝血不足,筋失所养,或产后血虚,营卫失和,风寒湿邪侵袭,痹阻脉络所致的肢体麻木,四肢抽搐,手足挛缩抽风,筋骨疼痛等症。
【用法】上药共焙干后,与黑木耳研极细末。注意:木耳冷却两小时就得辗轧,时间稍长,即回潮不易轧细。每服6克,1日2~3次,酒少许为引,白水送下。不饮酒者,也可不用酒。
【来源】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原明忠主任医师(卢祥之.名医名方.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688)。
9.热痹汤Ⅱ号
【组成】当归12~15g,黄条9g,连翘12g,生甘草12~15g,生苡仁24g,防风12g,忍冬藤15g,海桐皮12~
15g。
【功效】祛风宣湿,化痰消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手指、足趾关节肿胀疼痛,甚则强硬变形,张口不利,或伴四肢关节肿痛,舌苔淡薄微腻,脉象弦细涩。
【加减】寒邪偏盛加用川乌、草乌等大辛大热之品以祛内在之汉寒病冷;热邪偏盛者加石膏、知母、虎杖等寒凉乏味以清络中之热;风胜游走合用白企、羌活;湿盛漫肿加苡仁、大腹皮;肢体肿而且胀者加人积壳、川朴等理气宣痹;久痹正虚者加人归蔑或地黄之类以补气血、养肝肾。此外,还应根据病变部位配合引经药,如上肢重用桂枝,加片姜黄;下肢加木瓜、川牛膝、钻地风;周身关节疼痛入千年 健、伸筋草、络石藤等。
【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剂煎服2次,首剂煎煮时间不少于45分钟。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汪履秋教授(中国中医药报.1991,7:26)。
10.痹痛宁
【组成】鹿角霜12g,制附子10g,桂枝10g,细辛5g,羌活10g,独活10g,防己15g,生黄芪30g,当归15g,
赤芍10g,白芍10g,生地30g,生效仁30g,广地龙10g,蜈蚣3条,乌蛇肉10g,生甘草12g。
【功效】祛风胜湿,温经散寒,舒筋活络,通痹止痛,补益气血,强筋壮骨。
【主治】肢体肌肉关节冷痛,关节肿胀或变形,屈伸 不利,腰膝酸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老年人腰腿疼。
【用法】水煎服,每半月为1个疗程。可根据具体病情,服2~6个疗程。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谢海州主任医师(李宝顺.名医名方.第一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15)。
11 鸡血藤汤
【组成】鸡血藤30g,秦艽30g,炒桑枝30g,海风藤30g,络石藤30g,伸筋草30g,丝瓜络15g,忍冬胶30g,
甘草5g。
【功效】养血祛风,除湿宣痹,通络止痛。
【主治】血虚风湿,肢节疼痛,游走不定,筋脉挛急,屈伸不利,四肢麻木痹痛,亦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筋脉损伤之拘急疼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陈恒教授(卢祥之.名医名方.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407)。
12.中虚痹证汤
【组成】黄芪、威灵仙、寻骨风各30g,桂枝3~9g,白芍,防已,山药各15g,元胡20g,伸筋草12g,细辛6~9g,大枣7枚,生姜、炙甘草各6g。
【功效】补虚温中,祛风通络,除湿止痛。
【主治】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应用西药致胃气明显受损,或宿有胃疾不能受纳诸种西药而痹痛依然如故者。
【加减】血虚,加当归10g;寒痛,加制川、草乌各6g,熟附片10g,麻黄8g;热痛,加秦艽15g,忍冬藤、地龙、石膏各30g;湿重,加苡仁15g,苍白术各10g;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加千年健、老鹳草、豨莶草各30g;顽痹加全蝎、僵蚕10g,蜈蚣3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个月1疗程。
3、有没有治愈肺间质纤维化的病例?
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多种肺部疾病的最后结局,其病因各异,但其表现的临床症状、影像和肺功能等却有某些相似之处,其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也具有某些共性特点。笔者根据肺纤维化属于肺络痹阻的病机特点,从中医学络病辨治,以活血化痰通络法作为肺纤维化的根本大法贯穿治疗始终,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肺络痹阻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
1.1 络病学说与肺间质纤维化:络病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治疗方法的中医病机理论学说。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络病,指邪入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及血络等而发生的病变,是以络脉瘀阻、络虚不荣、络脉绌急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由于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且络体细小,分布广泛,分支众多,功能独特,所以一旦邪客络脉或“久病入络”则容易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导致瘀血滞络或络脉不充,从而形成络病。如同络病一样,肺间质纤维化也是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而导致的最终病理结局。从肺的生理特点而言,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络脉病变易累及于肺而导致肺络病变。从发病过程来看,肺纤维化起病隐袭,病程日久,缠绵难愈,符合络病学说“久病入络”特点。从病变部位而言,肺间质纤维化其“间质”并非仅指单纯肺的间质(如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还包括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实质。其病变的发生不仅限于肺泡壁,也可以波及细支气管领域,颇似络病学说中的肺络病变,既侵犯了络脉(肺实质),又累及了脉络(肺间质)。从病理特征而言,肺纤维化是以肺泡间质炎症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增生和肺泡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沉积为特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络病学说肺络痹阻征象类似。从发病机制来看,由于细支气管领域和肺泡壁纤维化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导致肺容量的减少和限制性的通气障碍。此外,细支气管的炎变以及肺小血管的闭塞引起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和弥散功能的降低,最终发生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此与络病学说的络脉瘀阻和络虚不荣病机恰相吻合。
1.2 肺痹与肺痿:肺痹从发病层次上来看有外邪不已,内舍于肺(久病入络)之病机演变规律。此与现代医学有关继发性肺间质病变论述颇相一致。肺痹的病机特点为正气不足,肺络痹阻。正因于此,往往把肺间质纤维化命名为“肺痹”,一则强调其病机特点为肺络痹阻;一则提醒大家,风湿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硬皮病、皮肌炎(皮痹)等亦可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形成“肺痹”。
“肺痿”是指因肺气虚弱,无力主气布津所致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被冠之以“肺痿”之名,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1)从形态言,肺纤维化中晚期双肺体积缩小,肺总量、肺活量、残气量及潮气量均明显减少,与“肺痿”原义相吻合。 (2)从病机言,肺热叶焦,津血不足,失于濡养是肺痿的基本病机特点。肺纤维化缠绵不愈,病机转化由气及血,由肺及肾,肺肾两虚,气血不充,络虚不荣,“络虚则痿”。 (3)从临床特点而言,肺间质纤维化病程日久,迁延不愈,“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晚期呈蜂窝肺(网格状改变),甚至毁损肺,肺功能丧失殆尽。此恰似肺痿沉疴之肺叶萎弱不用,迁延反复,久治不愈之特点。
综上所述,“肺痹”与“肺痿”均为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诊断,肺痹言肺为邪痹,气血不通,络脉瘀阻,从邪实而言;肺痿言肺之萎弱不用,气血不充,络虚不荣,从本虚而言。二者反映了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阶段。但肺痹与肺痿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影响,互患为病。一般来讲,肺纤维化存在着由肺痹一肺痿的临床演变过程,此即因实致虚。但“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肺痿病变又常见到肺络痹阻之征,此即因虚致实。肺纤维化常可见到痹中有痿(因实致虚),痿中有痹(因虚致实)的复杂病理状态,即“病变轻重不一,新老病变并存”,临证当详审明辨。
2 分期论治及活血化痰通络是肺间质纤维化的根本大法
肺络痹阻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但在不同时期其病机侧重点有所区别。在肺泡炎期(急性期),起病急骤,病程较短,以肺泡炎症渗出为主,中医辨证多属实证,以痰、瘀、热、毒等阻滞肺络最为常见。在间质纤维化期(慢性迁延期),肺泡间隔多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化形成,病程日久,迁延不愈,病机多属因实致虚,络虚不荣,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痰阻之证最为常见。两期病机虽各有特点,但痰瘀阻络是其共同发病机制。因此,分期论治、活血化痰通络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根本大法。
2.1 急性期:常因外感六淫诱发,以痰、瘀、热、毒等阻滞肺络最为多见。因此,解表化痰通络和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痰通络为肺纤维化急性期常用之法。(1)解表化痰通络:肺纤维化常因外感六淫诱发、加重和恶化,尤以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之证最为多见。“络以辛为泄”,因此,若因风寒袭肺诱发者,治以辛温解表、散寒通络,小青龙汤加减,药如炙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五味子、制半夏、厚朴、杏仁、甘草等。若因风热犯肺诱发者,治以辛凉解表、化痰通络,银翘散加减,药如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桃仁、杏仁、漏芦等。若因风燥伤肺诱发者,治以疏风清热、润燥通络,桑杏汤加减,药如桑叶、杏仁、浙贝母、南沙参、栀子、淡豆豉、蝉蜕、炙枇杷叶等。(2)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痰通络:肺纤维化急性期痰湿内阻,郁而化热,蕴久成毒,毒瘀阻络而为肺痹。因此,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痰通络为肺纤维化急性期常用治法。方选小陷胸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药如全栝楼、黄芩、清半夏、当归、浙贝母、苦参、连翘、郁金、牡丹皮、丹参等。亦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以期迅速控制病情,抑制炎症渗出,改善疾病预后。
2.2 慢性迁延期:络虚不荣,虚实夹杂为慢性迁延期病机特点。“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叶天士引临证指南医案》),故通补兼施,寓通于补为肺纤维化慢性迁延期总的施治原则。(1)益气活血,化痰通络:肺纤维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终致气虚、血瘀、痰阻,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虚血瘀痰阻为肺纤维化慢性迁延期最常见证候之一,故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为肺纤维化慢性迁延期的主要治法。药如党参、黄芪、赤芍、川芎、地龙、桂枝、法半夏、旋覆花、皂角刺、白芥子等。亦可选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点滴益气活血通络。(2)益气养阴,化瘀解毒通络:放射性肺炎以及弥漫性间质性肺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易出现气阴两虚,瘀毒阻络证候。因此,益气养阴,化瘀解毒通络为其常用治法。药如太子参、沙参、麦冬、五味子、百合、当归、丹参、牡丹皮、浙贝母、海蛤壳等。亦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合脉络宁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益气养阴,活血通络。(3)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肺肾两虚、痰瘀阻络可谓肺痿沉疴之最终病理机转,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之法实乃治疗肺纤维化中晚期之根本法则。具体药物可选用熟地黄、当归、冬虫夏草、山茱萸、浙贝母、三棱、莪术、水蛭、丝瓜络等。
一般进展到这个程度,按照西医的理论,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是各种肺部病变的最终转归。
尽量少剧烈活动,去医院进行就诊,进行药物干预。
戒烟。避免感冒。
4、关于中药龙骨风的用法谁知道?我要治风湿
你好:
这是个方子你试试
【名医简介】
黄宗勖, 生于1912年,现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黄氏兼任康复保健中心专家、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学术顾问、中国针灸学会福建分会顾问、福州市科协老年高级医学专家协会顾问、加拿大及美国国际中医研究会荣誉博士、马来西亚中国医药健康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职。黄氏行医执教50余年,擅长针药并治内、妇各科疑难杂症,尤其擅治哮喘、胃痛、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头痛、糖尿病、男女不育症、痛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均获较满意疗效。
黄氏撰写的专著有《针灸速成手册》、《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针药治验医案医话选》(英文版)、《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现代实用针灸学》等,合编出版有《新编针灸学》、《中医基础理论评解》、《针治疑难奇症案汇》等,并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英文4篇)。
【名方】益气活络汤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羌活、独活、防己、当归、白芍各12克,桑枝30克,炙甘草6克。外用药组成:当归15克,赤芍12克,川芎9克,细辛9克,桂枝15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桑枝30克,没药、乳香各12克,鸡血藤15克,丝瓜络15克。
【功能】益气养血,搜剔络邪。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痹,顽痹。
【用法】上药加水3碗,浸半小时,煎取1碗;第2次用水1碗半,煎取半碗,分2次饭前空腹服。外用药:上药煎汤1脸盆,先熏后洗患部30分钟;熏时用布盖严,勿使汤气外泄,每日1~2次;药汤留用重煎可连用3天换药。针灸治疗:施治原则为根据患病部位循行经脉,采用局部与远端结合的原则选穴,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治疗一般以针刺为主,偏寒者可针灸并用。上肢:合谷透向后溪、阳池、外关、曲池、肩隅等穴。下肢:太冲、昆仑、丘墟、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环跳等穴。操作:每天或隔天针灸1次,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12次为1疗程,休息3~5天,再行下1疗程。
【方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主要因体质素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而发病。日久,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肌肉不充,致使肌萎、筋缩、骨损、关节畸形僵硬,行动艰难。
由于感邪和素体阴阳胜衰的不同,故病人临床表现有偏于湿热、寒湿之区别,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是本病的临床特征。而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发病机制,《金匮》提出了肝肾先虚为本病之主因。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滋补肝肾、补气益血之法;调补脾胃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重要环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充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扶正兼祛邪,祛邪兼扶正,故以扶正祛邪为治本病的基本法则。因此在内服中药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生血为本病治本之药,以贯治疗过程之始终;当归、白芍补血养肝荣筋;桂枝温经散寒,通达四肢,调和营卫;羌活、独活、防风祛风化湿散寒;防己、川乌、草乌、桑枝宣痹止痛,祛风化湿。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久痹、顽痹,故应加透骨搜络之虫类药,方能奏效。如蜈蚣、全蝎性善走窜,能祛风化瘀活血,通络驱邪,消肿止痛,对于寒热错杂型及偏热型疗效较佳。乌梢蛇或白花蛇善于透骨搜风,消肿解毒,能治手足麻木,骨节疼痛,起痿疗瘫,多为偏寒型所用。如能灵活随证加减,其效益彰,是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按痹证一般祛风、除湿、散寒方法来处理。
本病属慢性顽固难治的疾病,专靠服药或针灸力量单薄,疗效不著,故须采用内服中药、针灸及中药熏洗,内外同治,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总之,治疗过程中,在初、中期应注意补脾胃、气血,兼顾肝肾;中晚期应注意调肝肾、补阴阳、顾脾胃,才能获较满意疗效。
【加减】偏热型加生石膏60克,地龙12克,蜈蚣2条,全蝎6克;偏寒型桂枝加至20克,细辛6克,川乌、草乌各12克,白花蛇或乌梢蛇9克;寒热错杂型加防风12克,丹参20克,石膏20克,蜈蚣2条,全蝎6克。外用药加减:偏热加生石膏90克,土茯苓30克;偏寒加川乌、草乌各12克;寒热错杂加防风12克,桑寄生15克,络石藤12克。
LZ也可以咨询医师
5、李可老中医的培元固本散
1.培元固本散李可将培元固本散随证加味,用于临床各科,拟定出十余首协议方。2.1 肺系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2具,坎气(脐带)100g,鹿茸、高丽参、灵脂各50g,三七、琥珀、冬虫草、川贝、沉香各30g,灵芝孢子粉100g,蛤蚧6对。
主治 咳喘痼疾。用于慢性气管炎、哮喘、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等。
案例 肺间质纤维化 张某,女,44岁,患肺间质纤维化兼并肺心病,痉咳暴喘,奄奄一息,声哑无音,面色、唇指青紫,杵状指,下肢凹陷性水肿,四肢厥冷,脉急而促,舌胖、苔灰腻,两侧有瘀班。证属亡阳厥脱,以破格救心汤加味:附子200g,干姜25g,炙甘草60g,山萸肉120g,龙牡、磁石、煅紫石英各30g,生半夏、茯苓、生姜各45g,高丽参20g、蛤蚧尾1对、麝香1g研粉分吞,3剂。药后痉咳暴喘得罢,上肢回温,根本遇险。此次重病,一直恶寒无汗,全身如绳索捆绑,胸痛彻背,憋闷如窒,证属小青龙汤证,遂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1剂。药后表闭即开,背部冰冷及全身如捆之感均解,小便增多,踝肿亦退,顽固性心衰及呼吸衰竭之危,得以解除。善后以培元固本散如味:胎盘1具,坎气50g,鹿茸50g,高丽参100g,灵脂30g,三七100g,琥珀、冬虫草、川贝、沉香、灵芝孢子粉、土元、水蛭、全蝎各30g,蜈蚣100条,蛤蚧10对。制粉,日服2次,每次3克,热黄酒送。服散剂1料,诸证均退,体重渐复。虽经严冬,咳喘未发,亦未感冒。次年开春,洗衣、做饭、提水,已如常人。
2.2 肺痨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2具,坎气100g,龟鹿二胶、高丽参、灵脂50g,三七、琥珀各30g,蛤蚧6对,冬虫草50g。咯血者加白芨、川贝、煅牡蛎各50g。上药制10克蜜丸,以加强润肺成效,日服3次,每次1丸。
主治 肺结核、肺结核咯血。
案例 肺结核大咯血 董某,男,36岁。患肺结核10年,3年来不时发作大口咯血。现频频咳喘,咳剧则血沫喷溅,胸痛彻背,面赤气粗,脉洪大,舌红尖赤,边有瘀斑。每次犯病,即用针剂止血,血虽暂止,胸膈积瘀已甚。遂拟方降逆化瘀止血:瓜蒌30g, 薤白15g,生半夏30g,姜汁1盅(对入),丹参30g,檀降香各10g,旋覆花12g,赭石30g,炙枇把叶30g,桃杏仁各15g,甘草10g,童尿、韭汁各30毫升对入,三七5g、白芨10g研粉煮糊,加红白糖服,3剂。二诊:血止,病象显露,面色惨白少华,拟培元固本善后:胎盘2具,龟鹿二胶、红参、灵脂、三七、冬虫草、白芨、水蛭各30g,制蜜丸服。随访10年宿疾未再复发。
2.3 风心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1具,鹿茸、红参、灵脂、三七、琥珀、灵芝孢子粉、炮甲珠各100g,藏红花、全蝎各30g,蜈蚣100条。喘加蛤蚧6对,冬虫草、沉香各30g。每日另用黄芪60克煎汤送服。
主治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及瓣膜受损。心衰分明、水肿重者,先服破格救心汤合真武五苓加黄芪60克半月。
案例 风心病兼并冠心病 张某,女,40岁。患风心病、冠心病、肺瘀血已10年,心悸、气喘、咳血、动则尤甚。心率常在170~210次/分左右。脉促,唇、指、舌青紫。四肢厥冷,胸闷刺痛,入夜不能左侧卧。拟炙甘草汤、参附龙牡救逆汤、丹参饮合方化裁21剂。药后悸止、喘定、紫绀消逝。唯月初曾呈现重复,穷
细问,得知10年来每经期必感冒,每感冒一次,病情就减轻。证属伏邪深化血室,予小柴胡汤加味6剂,于每月之经前一日连服3剂。药后经前感冒得以铲除,拟培元固本散善后:胎盘100g,鹿茸、红参各30g,三七100g,琥珀、冬虫草各30g,蛤蚧6对。
2.4 冠心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2具,鹿茸50g,红参、灵脂、三七、琥珀、灵芝孢子粉各100g,炮甲珠、血竭、水蛭、藏红花、全蝎各50g,蜈蚣100条。
主治 冠心病、心肌梗死。
案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兼并心肌梗死 高某,男,51岁。患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炎兼并心肌下壁梗死,建议高位截肢。绝望之下求李氏诊治。见双下肢膝以下冰冷,足趾青紫,电击样剧痛不休,左下肢麻痹,脉沉细迟微,双足背动脉消逝。面色惨白晦暗,畏寒神倦。证属脱疽重症及真心痛。遂拟乌头汤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虫类药入络搜剔,麝香辟秽通窍,昼夜连服。服1剂,当夜安然入睡。又连服3剂,诸症均退。原左足大趾之溃疡亦收口愈合,下肢电剧击样痛及心绞痛亦消逝。予培元固本散加味善后:胎盘2具,鹿茸50g,红参、灵脂、三七、琥珀、灵芝孢子粉各100g,炮甲珠、血竭、水蛭、藏红花、全蝎各50g,蜈蚣100条,葛根100g,蛤蚧5对,冬虫草50g。百日后心电图复查无异常,3次CT复查病灶了无痕迹,值得深化研讨。
2.5 血栓培元固本散
组成 红参、灵脂、三七、琥珀、土元、水蛭、全蝎、蜈蚣、血竭各30g。每日另用黄芪60克,煎浓汤送服散剂。
主治 脑血栓、脑堵塞后遗症。缓和性瘫痪加服制马钱子粉,每睡前温开水送下0.6克,服7日停3日,以防蓄积中毒,气虚甚者服补阳还五汤10剂。
案例 脑血栓 张某,男,69岁。矮小瘦削体型,昨晚突觉右肢麻痹,今晨醒来已偏瘫,嘴向倾斜,漏气漏饭,舌短,语蹇,头晕气短,按脉浮软,舌淡胖有齿痕,舌右边瘀斑成片。以补阳还五汤加味,3剂。二诊:每日配针灸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阳陵透阴陵等,口眼倾斜已愈,言语饮食已无碍,手脚可抬举。效不更方,原方3剂。三诊:生活已能自理。予培元固本散:胎盘、红参、三七、琥珀、全蝎、蜈蚣各30克。
2.6 肝硬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1具,鹿茸、红参、灵脂各50g ,三七100g,琥珀50g,土元、水蛭、全蝎、蜈蚣各100g。
主治 肝硬化。
案例 肝硬化腹水 陈某,女,60岁。患肝硬化7年,重度腹水,肚大如瓮,青筋外露,畏寒不渴,下肢烂肿,胸背四肢布满蜘蛛痣,面黧黑,肌肤甲错,便燥如羊粪球,三五日一行。左天枢压痛甚著,脉沉弦,舌淡胖有齿痕,舌尖、舌右边瘀斑成片。予真武汤加红参、灵脂、麻黄各10克,大黄蛰虫丸2丸(包煎),温通之。一服得汗,小便日夜2000毫升以上,下瘀泥样黑便,日二行,稍见气怯。原方去麻黄,又服10剂,腹水消尽。予培元固本散加味(上方),服完康复。追访至80高龄,甚强健(401页)。
2.7 溃疡培元固本散
组成 红参、灵脂、三七、琥珀、鱼鳔、大贝、乌贼、煅牡蛎、灵芝孢子粉、凤凰衣各30g。肾虚者加鹿茸,消化迟滞加内金,慢性出血加血竭,痛甚者加醋元胡。
主治 胃溃疡、十二脂肠溃疡。普通服药40天,多根治。
案例 胃溃疡大出血 武某,男,41岁。患者胃溃疡大出血病危,酒醉后吐血盈碗,沥青样黑糊便,血色素5克。因体质过虚,暂不宜手术。诊见面色、唇、指如白纸,食入即吐,神糊思睡,四肢冷,头晕不能起立,立则气喘自汗。脉迟细弱, 48次/分。频频呕吐,药难下咽,急则治本:赭石、生半夏、高丽参(另炖)、茯苓各30g,吴茱萸、炙草各15g,生姜30g,姜汁20毫升,大枣12枚。小量频服,药后2小时呕止。遂投破格救心汤合三畏汤(人参、灵脂、油桂、赤石脂、丁香、郁金)加味。服1剂,大便潜血(一)。服6剂血色素上升至9克,日可进食斤许,出入已如常人。后以加味培元固本散:胎盘、鹿茸、高丽参、三七、琥珀、鱼鳔、大贝、煅牡蛎、凤凰衣、内金、血竭各30g,蛤蚧3对。月余后医院复查,溃疡康复,追访30年安康逾于病前(15页)。
2.8 疳积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1具,鹿茸、红参、三七、蛋壳、鸡内金、炒二芽各30g。每服1克,日3次,少许红白糖水调服。
主治 小儿疳积。有潮热者,先服补中益气汤加乌梅、山萸
肉、龙牡、焦三仙,至潮热退净,能食易饥时服散剂。
案例 如丁奚疳重症案(86页)。
2.9 类关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1具,鹿茸、红参、三七、琥珀、血竭、炮甲珠各30g,合偏正头风散(或以全蝎、蜈蚣各30g代之),加豨莶草,治类风湿有卓效。
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243页)。
案例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兼并硬皮病案(210页)。
2.10 妇科培元固本散
组成 红参、灵脂、三七、琥珀、土元、水蛭、全蝎、蜈蚣、川贝、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各30g。上药以夏枯草、漂海藻、甘草各500克,熬膏,加炼蜜为丸10克,日服3次,每次1丸,肾虚畏寒者,加油桂。
主治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用本方治二症70余例,均于2个月内治愈,其中瘤体最大者15公分。
案例 如子宫肌瘤案(100页)、多囊卵巢致不孕案(104页)。
2.11 内障培元固本散
组成 胎盘、鹿茸、红参、灵脂、三七、琥珀、川贝、夜明砂、沙苑子、乌贼骨、珍珠粉各 30g。上药加夏枯草、漂海藻、甘草各500克,熬膏,加炼蜜为丸10克,日服3次,每次1丸。
主治 老年性白内障。经治10余例,重者均于2个月左右视力恢复。轻者服明目退翳汤半月左右即愈(402页)。
案例 如老年性白内障案(269页)。
从李氏之培元固本散11首类方及26则医案中,可以看出六味培元固散的加减变化:①鹿茸:去鹿茸者12例,如肺结核(304、311页)、脑血管病(36、38、400页)、丁奚疳(86页)、暴崩(124页)、子宫肌瘤(100页)、卵巢囊肿(402页)、恶性淋巴瘤(337页)、脊髓神经胶质瘤(343页)、食道癌案(350页);②五灵脂:去五灵脂者12例,如肺心病(376页)、抱儿案(304页)、风心病(21页)、脑血栓(38页)、小儿大脑发育不全(396页)、疳积(86、396页)、胃溃疡(390页)、休息痢(149页)、尿毒症(164页)、类风湿(245页)、过敏性鼻炎案(283页)。这些纤细之处,最宜深究。
3 培元固本治未病
李可关于愈病防犯的学术思想,次要表如今以下方面:
3.1 遵守疾病忌讳,以免重蹈覆辙 李可以为,古人关于疾病忌讳之说,乃经历之谈。某病当禁某事,犯禁则引发宿疾,确有至理(319页)。
3.1.1 皮科缠绵多犯禁 上面看一则皮肤病犯禁医案:
银屑病 韩某,男,22岁。患银屑病2年,远因搔破感染,痒痛夜不能寐,双手背肿胀青紫,血痂累累,右腿内侧上1/3处粗糙溃烂,焮赤肿痛,腹股沟淋巴结肿硬疼痛,举步困难。心烦口渴,舌红无苔,脉沉滑数。症由嗜酒无度,干冷深伏血分,蕴久化热化毒。拟乌蛇荣皮汤(生地、当归各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丹皮、紫草各15g,制首乌、白蒺藜、白藓皮、乌蛇各30g,炙草10g,生姜10片,大枣10枚)加味。上药服5剂诸症均愈。小青年不恪守忌讳,恣食鱼虾酒酪,数日又发。留有旧方,照方取药,服三五剂又愈(319页)。
按 中医银屑病,即西医之牛皮癣,至今缘由不明,但对海鲜酒酪多表现了迟发性或蓄积性过敏,即西医所谓“嗜食无度,干冷蕴久化毒”所致。本案小青年不遵忌讳,时隔数日又发,便验证了李可“皮肤病之缠绵难愈多与不恪守忌讳有关”的道理。
3.1.2 创伤痈疽禁房事 上面看一则痈疽犯禁医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高某,男,56岁。3年前因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齐膝截肢。术后肆酒无度,不遵忌讳,日吸烟3~4盒,截肢处开端电击样剧痛,四周紫红溃烂,脓水秽臭,腐朽见骨。六脉洪数而虚,舌红少苔。近2个月3次发作心绞痛。证属干冷化毒,血瘀气弱,又兼真心痛。遂予重剂四妙勇安汤合丹参饮加味。服药2剂时,患处灼热、剧痛消逝。第4日脓水消逝,第5日溃烂处收口结疤,第6日结疤零落,肉芽嫩红,心绞痛亦愈。原方又服3剂,遂愈。事隔3月,又托人请诊。见患处又开端脓水淋漓,四周紫黑、秽臭,剧痛夜不能
寐。诊脉洪大无伦,腰困微喘,损伤肾气,生命根基坚定,百药难施,已能干为力,终至不治(60页)。
按 本案复诊时,李可见患处四周紫黑秽臭,腰困微喘,便知其行为不检,犯房室之忌,肾气败亡,遂婉辞。他进一步指出,一切创伤、痈疽皆当禁房事,若犯禁,轻则愈合后留有黑疤,重则肾气败亡而死,绝非危言耸听(69页)。
3.1.3 因果腹命夭折 上面看一则饮食犯禁医案:
小儿白血病 程某,男,13岁。两个月前患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白细胞36万,血色素4克,高热寒战,鼻血如注,大便如柏油状,经抢救脱脸。用化疗2疗程后,处于弥留形态。诊见唇指白如麻纸,眩晕不能坐立,纳呆日进1~2两,五心烦热,心动震衣,自汗如洗。遂以当归补血汤合生脉散加味,重用参芪、山萸益气固脱。首剂得效,服3剂可起坐,服10剂能下床漫步,日可进食1斤多。不料前日突然泛呕泄泻,脐下筑动应衣,下肢发凉,脉浮尺虚。此必久病伤肾,厥脱前兆。姑以当归补血汤合理中汤加温养肾命之品,服2剂胃寒退,泻止脉敛,服5剂脐动隐,元阳固,可户外游玩,10剂后已如常人,血色素升至7.5克,白细胞降至2万7千。原方守服,加参鹿膏。李氏嘱病家慎饮食,避风寒,以防不测。不料1周后,其母高热苏醒,买一大西瓜,病孩乘其父外出配药偷吃多半个(约5斤),当夜腹痛作泻,急用大剂参附龙牡山萸肉,投剂不应,不幸夭亡(369页)。
按 李氏一再叮嘱病家“慎饮食,以防不测”,后果病孩只图果腹,当夜即腹痛作泻,滑脱不由而夭折。
从李氏治急症疑问病诸案中,可以看出其愈症防犯的养生办法:①慎饮食:如小儿湿疹案,缘于其母在孕期过食辛辣发物,遗毒于胎儿所致(89页)。②忌生冷:如胃下垂案,患者当忌生冷,后果病愈后就因食大桃1枚,旧病复发(254页)。③避风寒:如脊髓神经胶质瘤案,就因经期夜卧开窗,入睡不关电扇,遂成顽疾(340页)。④远悲喜:大虚之人,当戒大悲大喜。如宫颈癌案,患者服汤药70剂,已无病象。但因其夫暴病身亡,而悲伤过度而病逝(359页)。⑤节房室:李氏从“宫颈癌患者妇检后,接触性出血数日不止”中悟出,宫颈癌患者当禁绝房事。可后果令他不胜慨叹:中年妇女患此,由于阴虚火旺,欲念极强,虽一再劝诫,仍难免重蹈覆辙。余经治16例宫颈癌,唯两老妇得享天年,其他皆大功告成,或愈后复发而死(361页)。⑥长固本:李氏以为,治癌是耐久战,瘤体的零落,转移灶的消逝,不等于癌毒的彻底消灭,仍须临时服培元固本散治标。由于“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一旦邪气有亏,癌毒又成燎原之势(351页)。如溶骨肉瘤案,服汤药已根本控制病情,因农民不堪重负,未遵嘱临时服培元固本散,半年后即病逝(352页)。这些养生之道,看似极端平淡,但关于久损不复之大虚之人,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劝诫,而是有针对性的、关系到生死存亡之大计。
3.2 培元固本治体,药分3个层次 李可以为,顽证痼疾若见腰困如折,缓解之后必多波析,为肾虚精怯,根基不固,宜加肾四味各15~30克,胡桃6枚打,以温养肝肾。虚馁过甚者,酌加小量血肉无情之品,峻补后天,如龟鹿二胶、鹿茸、胎盘。病情波动后,服培元固本散1~2个月,以修复受损脏器,重建人体免疫力,以求根治(16页)。从中可以看出,培元固本之用药分为3个层次:①补肾精、益肾气,肾四味:肾四味由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组成。凡遇下元盈余,肾阳虚未至手足厥逆,肾阴亏未至舌光无苔,而属肾气、肾精缺乏之证,如腰困如折,喽罗昏眩,记忆衰退,阳痿遗精,老人小便余沥,夜尿频多,足膝酸软,不纳之喘,小儿遗尿,久病及肾等。贫穷病人可代价昂之鹿茸(180页)。这最初一语(肾四味是植物鹿茸),便破道了肾四味之真理,他在全书中运用之近70例,便是明证。②填补肾督,龟鹿二胶、鹿茸、胎盘:久病阴损及阳,兼及八脉多用之,如虚劳、妇科血征、颈椎病、帕金森氏症等。治颈椎病,则龟鹿二胶与鹿茸可同用,如颈椎病案(217页);而治肺痨,恒用龟鹿二胶,而不必鹿茸,如抱儿痨案(304页);③培元固本,培元固本散:上述2层次用药,是与汤药并进;而培元固本散,是用于缓解期以善后,确保终生不犯。如尿毒症案,予培元固本散稳固,追坊5年一切如常(164页)。
3.3 万病不治求脾肾,不治之治最上乘 一切久损不复之大虚证,涉及五脏,百病丛生,这时该从何处动手?李可以为,西医有“万病不治,求于脾肾”的结论,在危重疑问病的医治上,确有妙手回春之效。脾胃一伤,百药难施,故维护脾胃为第一要义;命门一衰,诸病丛生,较脾胃之伤,又深一层。故固本则枝荣,此即本方“培元固本”之义(307、396页)。培元固本散,以胎盘,鹿茸填补后天,重健免疫屏障;红参、灵脂启脾进食,维护脾胃为第一要义;本方与三七、琥珀合用,补中有通,兼有活血、化痰、消积作用,可修复脏器损伤,再造人体免疫之功。故李可又进一步指出,后人有“但扶其正,听邪自去”的说法,确有至理。它调动了人体的邪气(自然疗能)去打败疾病,这就是西医的全体论,“不治之治”乃是治法中的最高境界(177页)。
李可关于愈病防犯的思绪,现归结如下:遵守疾病忌讳,以免重蹈覆辙;培元固本治体,药分3个层次;万病不治求脾肾,不治之治最上乘。
6、血白细胞减少是什么严重的病吗?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
[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Oxll09/L。儿童
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 109/L,小于5岁低于5.5x 109/L。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x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l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
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参考资料:今晚报 中国孕育网
7、控涎丹减肥效果
查阅古方名药控涎丹,它能治疗很多临床上的顽症,如:顽固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腔积液、各种原因导致的腹水,甚至是现代西医治不了的癌症等等,有的也能让病人减少痛苦,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它的处方非常简单,就有三味药;药品来源也比较充分;但是各大药房都不做,美其名曰药物有毒。但是在宋朝以后包括清朝,很多大医生面临疑难杂症;应用此药都有满意的效果。
著名老中医陈祖潮说:如果甘遂成为禁用之品,此类患者只有坐以待毙。虽然西医可用空针抽水,但是旋抽旋积,又将作何处理?何况骨节疼痛,全是多年痰浊样的黏涎,难于抽出,又将如何处理?现在西医也在研究毒蛇之类剧毒涎液治病,甘遂服后即泻,停服即止,禁用确有不当之处。
因为知见不够,以药品有毒为名,拒绝制作名方名药;我想也是一种变相的中医黑。
附:介绍控涎丹的朱良春老中医的一篇文章。
控涎丹(医方考)
控涎丹的方义与应用
作者/朱良春
控涎丹出于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至清王洪绪则称之为子龙丸。后世方书,多赞其效。它和同出一书的十枣丸,均由仲景十枣汤演变而来。陈氏一以十枣汤改为丸,一以芫花易白芥子为丸(即本方),各有所主,颇具深意。由于本方是一个药价甚廉而疗效卓著的成方,值得研究和发扬。兹谨整理有关资料,作简要的介绍。
一、处方
甘遂(去心制)、大戟(煮透去骨晒干)、白芥子(炒)各等分。
制法:共研细末,面糊或炼蜜或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晒干。
服法:每服5~10丸,或15~20丸,临卧时以生姜汤或热汤送下,以知为度。
二、方义
李梃曰:“控,引也。涎,痰涎也。”王晋三曰:“控,引也。涎读作羡,湎涎也,水流貌。引三焦之水,湎涎出于水道也。芥子色白入肺而达上焦,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故曰白芥子走皮里膜外之水饮,甘遂决经隧之水饮,大戟逐脏腑之水饮,三者引经各异,湎涎于水道则同,故复之为方,而名控涎也。”说明了甘遂、大戟、白芥子三者同用,可以发挥高度的排除痰液作用,因此定名为控涎丹,是名实相符的。
三、主治
一切痰证,如癫疾,胁痛,颈项、腰背、筋骨牵引钓痛,流注不定,手足冷木,气脉不通;或喉中结气,似若梅核,时有时无,冲喉闷绝;偏身或起筋块,如瘤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发麻;或自溃串烂,流水如涎,经年不愈有若漏管;并治疗瘰疬贴骨,鱼口便毒,一切阴疽。
上述主治范围,虽然相当广泛,但却都是实践经验的积累记载,可以作为临证指导。我个人在临床上多将其用于下列疾患:(1)慢性淋巴腺炎(包括颈淋巴结核);(2)湿性胸膜炎;(3)急慢性关节炎;(4)骨结核;(5)湿性脚气;(6)气管炎或肺炎而痰涎涌盛者;(7)腹水而兼胸水者。
不过控涎丹用于上列病证时,必须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确定系痰水蓄积而致病的实证,始能应手奏效。徐大椿氏说:“本方乃下痰之方,人实证实者用之。” 是非常确当的垂示。
四、古人对本方的评价
《赤水玄珠》和《东医宝鉴》同引《世医得效方》:“凡人忽胸背手脚颈项腰膝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俗医不晓,谓之走注,便用风药及针灸皆无益。又疑风毒结聚,欲为痈疽,乱以药贴,亦非也。此乃痰涎伏在膈上下,变为此疾,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思昏倦多睡,或欲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如拽锯声,口流唾涎,手脚冷痹,气脉不通,误认瘫痪,亦非也。凡有此疾,只服控涎丹,其疾若失。”
李时珍《本草纲目》:“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癫痫,妄见妄言;入于肺则闭窍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膝手足牵引钓痛。陈无择《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功。”
上述记载说明对“痰涎”所造成的各种疾患,控涎丹能收立竿见影之效,古人对本方的辨证论治是很明确精当的。清代医家在临床应用上亦颇推重之,张石顽谓其主治胁下痰积作痛,在《医通》痰饮门中说:“湿痰积于胁下,隐隐作痛,天阴更甚,轻则二陈汤加白芥子,重则控涎丹缓攻之。”又说:“痰挟死血,随气攻注,流走刺痛,有时得热则止,有时得热转剧,此本寒痰阻塞,亦以本方为主。”并介绍了李士材以控涎丹治愈遍身如螫的痰饮沉疴一案,由知张氏对本方亦甚重视。
此外最常用本方的则为王洪绪氏。王氏是清代有名的外科专家,在他的名著——《外科证治全生集》里,对于本方治疗瘰疬、贴骨疽等疾患,大为推崇,他说:“瘰疬生于项间,初起一小块,不觉疼痒,在皮里膜外,渐大如桃核,旁增不一,皮色不异者,以子龙丸每服三分,淡姜汤送服,一日三次,至消乃止。”在他的医案中,述及枫镇闵姓瘰疬之疾,溃烂成串,虽以多方治疗,九十日收功,因未服子龙、小金二丸,其毒根未除,后腋生恶核,仍以子龙丸消之杜患。这充分反映了王氏在临床上对本方是具有深刻体会的,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魏玉璜氏也认为本方乃治疗瘰疬恶核流注之专药,绝非过誉之辞。从这些介绍就可看出古人对本方评价之高了。
8、糖尿病的治疗
Ⅱ糖尿病治疗的选择与好处:
1.糖尿病合并非酮症高渗昏迷、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
2.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发展为增生期、而血糖水平较高者;
3.糖尿病合并肾病、血糖水平较高者;
4.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吸收不良综合症等;
5.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脑血管堵塞或脑出血等应激状态;
6.肝功能与肾功能不全者;
7.妊娠与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
8.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者;
9.病人同时患需要服用能够升高血糖的药物进行治疗的疾病,如需要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垂体前叶激素治疗的疾病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亚急性关节炎、哮喘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10.显著消瘦的病人。
在一般情况下,当胰腺的β-细胞严重衰竭时,也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维持血糖在理想的范围,这种情况的胰岛素治疗往往是长期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胰岛β-细胞经过休息,功能得到恢复,就可以撤离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可使过度疲劳的胰腺β-细胞得到休息,你的胰岛就不会累得衰竭了。如果能保留一定的胰岛功能,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量就比较小,如果你的胰岛功能完全衰竭了再注射胰岛素,需要的胰岛素的量就较大。
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
(1)胰岛素会“成瘾”吗?人的生命依赖于粮食,我们不能说人对粮食“成瘾”;同理,人的生命依赖胰岛素,当自身的胰岛素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由外源胰岛素补充时,也不能认为是“成瘾”。
(2)使用胰岛素,会使胰岛功能萎缩吗?胰岛素治疗,尽管可以使血糖接近正常,但仍要高于正常。所以,对胰岛还有刺激作用,胰岛还继续分泌胰岛素,只是负担小了。不会彻底休息,也就谈不上萎缩了。
(3)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会变成1型糖尿病吗?当然不会。1型糖尿病是因为某种原因使胰岛β—细胞全部被迅速破坏掉了。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了胰岛素,它残存的胰岛β—细胞不仅不会被破坏掉,相反还被保护起来。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所以,在治疗中,除了注射胰岛素,还需要解决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4)2型糖尿病用上了胰岛素能否撤除?这取决于在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胰岛细胞功能恢复的程度。2型糖尿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治疗中,自身的胰岛细胞的负担就会减轻,从而得到休息和恢复的机会。如果每天使用胰岛素的量逐渐减少、直到胰岛素用量少于20单位,仍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则有可能撤除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有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胰岛素治疗、再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口服药量可比用胰岛素前的药量减少许多。这说明胰岛素的治疗的确可以使胰岛细胞的功能得到部分的恢复。如果每日胰岛素用量不能逐渐减少,或有较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就不能撤除胰岛素治疗。如果使用胰岛素治疗及时,还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损害、衰竭,有利于血糖长期维持于理想水平。
(5)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单独使用胰岛素,但绝大多数往往采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本原理来有效控制血糖,并避免胰岛素治疗所引起的一些副作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前者可通过减少热量吸收,减轻体重增加,并且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增加胰岛素的疗效。胰岛素与磺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降糖更有效。但两者强化治疗都会使体重增加,胰岛素也可以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