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血性肠病治愈后会出现低热吗
看情况而定,一般不会,除非免疫低下,且术后还有炎症。
2、我妈妈得了缺血性肠病,住半个月院后出院,可是还是疼并拉肚子,怎么办?
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19例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正确判断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方法和及时处理的重要临床意义,及中药的应用技巧。方法 19例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主要的临床表现,并配合结肠镜检查、放射学检查、CT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基本采用对症保守的并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其中,中药尤其强调活血止血法。结果 19例均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其中,有1例患者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所致,于1.5年后又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其他患者未做定期随访。结论 掌握正确判断的方法,及时处理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有重要临床意义。避免急诊手术和盲目止血等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同时,重视消瘀之法,活血止血法确实是中药治疗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大法,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colitis,IC)是老年人胃肠道缺血性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肠缺血的60%左右,占老年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3%~9%。其临床表现特点:可逆性结肠病变(黏膜下或壁内出血)、一过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狭窄、坏疽和爆发性弥漫性肠炎〔1~4〕。当缺血性肠病发生时,由于肠壁的缺血,患者除出现腹痛、便血等典型症状外,还可有多种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正确判断及时处理肠功能紊乱,对缺血性肠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2年来(2002年7月~2004年8月)对19例诊断为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1 缺血性肠病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缺血,其临床表现类似,虽然数症状和体征无特殊性,但仍有其特点,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最常见的表现是突发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明显便意,在之后的24h内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匀,出血量不大,极少需输血,否则需考虑其他诊断。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19例患者中,缺血性肠病时腹痛19例,便血17例,出现肠功能紊乱所致的恶心、呕吐的4例,伴有腹胀、腹泻、便秘症状分别为5例、4例和2例。
2 结肠镜检查
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根据结肠病变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严重程度,一般将IC2型,为非坏疽性和坏疽性。其中,非坏疽性又分为一过型和慢性型,一过型病变为一过性短暂缺血,病变涉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呈环形、纵形、蛇形及散在溃疡糜烂。溃疡在亚急性期边界清楚,可长达3~4cm,宽1~2cm,周边黏膜水肿、充血,需动态观察。在19例IC患者中:非坏疽性IC14例,其中,一过型11例,和慢性型3例;坏疽性IC4例:见严重缺血或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黏膜病变为全壁坏死、形成深大纵形溃疡(穿孔1例未做镜检)。
3 放射学检查
3.1 腹部平片 19例中16例早期可见局限性痉挛,随后见肠腔积气,节段性扩张,病变肠段结肠袋消失,但无特异性;7例可见类似小肠Kerckring皱襞样的横嵴,其为本病的特征性X线征象之一,1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严重的缺血肠病穿孔。
3.2 钡灌肠 特别是结肠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急性期17例均可见特征性的多发息肉样充盈缺损,称之为“指压迹征”或“假性肿瘤征”,肠管痉挛、脾曲锐角征早期亦多见,1例肠壁内出现钡剂显影则有特异性,说明坏死深达肌层。穿孔1例未做。
3.3 CT 19例中有13例在病变中后期行CT检查,能清晰的显示肠壁环形增厚、狭窄、扩张积气,门静脉内气体及腹腔内游离气体,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改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4 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治疗
对于由缺血性肠病引起的肠功能紊乱的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如积极纠正休克,禁食、静脉高营养,使肠道充分休息,并给予广谱抗生素。心功能正常时则尽可能撤去造成肠系膜血管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和血管加压素。严重的肠功能紊乱不仅不利于缺血病变的恢复,而且可以加重缺血,甚至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蛋白缺失性结肠病、结肠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应予以积极对症治疗,如结肠胀气者给予肠管排气减压和经鼻饲管抽气减压;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物;腹泻者给予肠道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次碳酸铋剂。解痉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和鸦片类制剂如苯乙哌啶、洛哌丁胺等可以减少肠蠕动,使盐和水由于增加了与肠道接触时间而增加重吸收,从而减少大便次数和缓解腹部疼痛,但由于些药物有诱发肠麻痹和肠穿孔的可能,故在实际工作中应慎重选择。糖皮质激素对缺血性病变恢复无帮助,且有促发肠穿孔的可能,故不提倡使用。大部分非坏疽性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在1周内可以得到改善,如仍继续腹泻、出血或有明显梗阻症状,一般即需外科手术。
5 中药治疗
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腹痛、便血,伴有恶心、呕吐、纳差,以及腹胀、腹泻,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由于年老体弱,中气亏虚,日久“因虚致瘀”,使肠道脉络瘀阻,致血不循经,血溢脉外而便血;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腹痛、腹胀;中焦枢机不利,故恶心、呕吐、纳差;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也是因虚致瘀的表现。因此,本病主要属于中医的正气亏虚、瘀血阻络之证。所以,选用《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加槐花、柏叶等化裁,以补气养血、活血止血。主要方药有黄芪6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红花6g,桃仁6g,槐花12g,柏叶10g等。按辨证特点不同,还可酌加活血祛瘀药,如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等。
6 讨论
6.1 病因
6.1.1 血管病变 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梗塞的50%。(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
6.1.2 血液病变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
6.1.3 血流量不足 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
6.1.4 其他疾病 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0%,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缺血性肠病。
6.2 诊断 由于缺血性肠病症状上无特异性,因此,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较困难〔3〕。有发生缺血性肠炎基础病变者,如出现持续或突发腹痛,经检查无特殊时应想到缺血性肠炎的可能,如胃肠分泌物中潜血阳性或血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出现剧烈腹痛、急腹症或休克体征需警惕有无肠穿孔之可能。急诊内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1)如有持续腹痛、便血及腹膜刺激征应考虑坏疽性,镜检为禁忌证;(2)禁用盲目滑镜、钩拉、解袢等手法,加重出血,甚至穿孔;(3)结肠镜下注空气压力超过3.9kPa(30mmHg)时,因过高肠内压可导致肠壁变薄血流减少,加重结肠缺血,如注以CO2气体可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结肠的血供;(4)黏膜下出血通常很快被吸收或被溃疡替代,因此发病后72h内进行内镜检查非常重要。对疑及该病者必要时可行血清学、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及内镜等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是一无创伤相对敏感的检查手段。有学者〔4〕对24例缺血性肠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通过测定肠壁厚度,肠道动脉血流,发现对缺血性肠病诊断的敏感性达82%,特异性达92%,阳性预测值为81%,因此彩超对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腔内特殊气体测定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病主要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隆病、结肠癌相鉴别〔5~9〕。
6.3 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输血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急性肠系膜缺血一经诊断应立即将罂粟碱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g/ml,以30~60mg/h用输液泵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输入对于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罂粟碱输注持续24h,根据血管痉挛缓解情况决定罂粟碱是否停药,通常24h即可,但也可延长至120h。糖皮质激素对缺血病变恢复无帮助,且有促发肠穿孔之可能,不提倡使用如怀疑肠坏疽、肠穿孔应进行剖腹探查。部分病例可行肠系膜动脉血管置换术〔10〕进行治疗。
本病应属中医“血证”范畴,为因虚致瘀,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所致。在中医学对血证的特色理论中,缪希雍的“治吐血三要法”及唐容川的“治血四法”尤其重视行血消瘀之法。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对出血性疾病治法的新发展,并带有补偏救弊的性质。临证时一定应根据病情辨证地对待行血—止血、补肝—伐肝、降气—降火这三对治法。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治血四法。因此,治疗血证时并非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故消瘀之法确实是治疗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大纲,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19例患者均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其中,有1例患者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所致,于1.5年后又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其他患者未做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江学良,潘伯荣,马景云,等.世纪之交的消化病学—回顾与展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161-1176.
2 曹涛,朱美中,张泰昌,等.缺血性结肠炎17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348.
3 潘秀珍.缺血性肠病研究进展.新消化病学杂志,1994,2(特刊2):16.
4 Farrell JJ,Frledlman L.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older people.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0,29:1-36.
5 关吉力,孟云霞,樊艳华,等.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与临床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261-263.
6 张泰昌,曹涛,李雅君,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268-271.
7 刘学明.肠系膜下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意义.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36-38.
8 陈振华,邵先玉.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和肠镜检查.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35-336.
9 史维,赵聪,邱雄,等.中老年缺血性肠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336-338.
10 骆鸿,鲍光宏,屈金河,等.肠系膜动脉阻力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单通道特性及硝普钠的作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55-58.
作者单位: 300150 天津,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张 彦)
参考资料:
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病变早期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出现出血及水肿,粘膜呈暗红色。伴随病程的进展及病变的加重,表层粘膜坏死、溃疡形成。病变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透壁性梗死transmural infarction),甚至引起肠壁破裂、腹膜炎、休克致死。梗死面积小者可不穿透肠壁,局部发生纤维化。病变自愈后可因瘢痕形成引起肠狭窄。
3、缺血性肠病的病因分析
血管病变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动脉粥样硬化(有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梗塞的50%。(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
血液病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
血流量不足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
其他疾病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0%,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缺血性肠病。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腹痛、便血,伴有恶心、呕吐、纳差,以及腹胀、腹泻,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由于年老体弱,中气亏虚,日久“因虚致瘀”,使肠道脉络瘀阻,致血不循经,血溢脉外而便血;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腹痛、腹胀;中焦枢机不利,故恶心、呕吐、纳差;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也是因虚致瘀的表现。
4、缺血性肠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早餐忌吃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肉类,因属酸性食物易致白天精神不佳。
如:火腿蛋三明治、小笼包、水煎包、烧饼油条、过甜的面包,均不宜。
早餐一定要吃,可多摄取五谷杂粮类食物没有吃早餐的人,会出现体力不济、颓废及脑力不集中,易引起中年失智症、早衰症。
只要早起30分钟就有充足的时间进食。尤其减肥者在早餐最需注意选择,早餐一定要吃饱又好,因肠胃在十几小时空腹, 对所吃进来的食物会照单全收(造成肥胖的原因)易造成肠胃性溃疡。
2.早上不宜喝咖啡,易导致骨质流失,骨质疏松,下午2-3点可以喝,成年人一周不超过2杯,或只喝黑咖啡不加糖及奶精,较不易影响骨质流失。
3.成年人一周不超过3颗蛋,蛋白质的摄取量过多,易胆固醇过高,易涨气者,肠胃蠕动过速者不宜摄取洋葱炒蛋、茶叶蛋,蛋内所含之贺尔蒙及抗生素易残留在体内而产生抗药性。
4.三白少吃--白米、白面、白糖(已精致化没有营养价值,造成肝肾消化的负担)。
5.水果在早餐吃是金、中午吃是银、晚上吃是垃圾。尤其瓜类:西瓜、哈密瓜要在餐与餐之间进食(最忌饭前及饭后吃西瓜), 晚上5点过后不吃。尤其皮肤容易过敏、鼻炎、鼻过敏、支气管较差者、骨折过、骨关节、骨刺患者、肠胃病、肝炎患者。
因瓜果类较易在肠胃道内腐败,且属较湿寒性,易影响上列之症状。骨折骨头受伤的患者可以吃香蕉,请在早餐前吃可达双效--清肠、预防肠癌。
6.生菜类食物可多摄取,对肝脏的疾病改善,及天然酵素补充的最佳来源。生菜一周最少四份,过午前吃为佳,国人对生菜的印象是“太冷”了, 生菜在早上属阳性可多吃,吃对时间就没有太“冷或寒”的问题,晚上则多吃属阴性的大白菜、白菜、高丽菜,根茎类的蔬菜--地瓜、南瓜、竽头、胡萝卜等。 一周每人尽量吃到4份的五谷根茎类食物,才会有能量。
7.晚餐绿色蔬菜不宜过量,尤其是更年期、新陈带谢异常者,易刺激交感神经旺盛而导致失眠、内分泌失调。晚上亦不宜吃水果减肥餐也会有上述之症状。
8.健康减肥、高血脂症、高体脂肪率,饮食注意事项:
A.餐与餐之间,不间隔太短或太久的时间才进食。
B.一次吃的量,不吃十分饱,也非少量多餐-无形中增加摄取量。
C.吃饱后不随意吃零食,尤其高热量、高油脂类、甜食、饮料。
D.定时、定量习惯--多吃纤维、蔬果、少油、少盐、少调味的食物。
9.肠胃病的患者提醒:肠胃不好的体质不会很好,免疫力自然降低,幽门杆菌感染机率升高,自然产生溃疡现象,为关系密切。
肠胃病的引起原因很多,例如:习惯性肠胃炎、情绪性肠胃炎、肝炎性肠胃炎???等。肠胃道之保健在饮食习惯上要配合的:餐与餐之间不间隔过久或一次吃太饱、
辛辣食物要控制、太冷太烫不吃、油脂及调味过重不吃,粗纤维的食物减少(韭菜、韭黄、洋葱、芥菜、豆类、蛋类、奶类、红肉类)易产生胃酸分泌。
可多吃膳食纤维类食物例如:凤梨、香蕉、芒果、小黄瓜、莴苣、甜薯(豆薯)、牛蒡、山药、南瓜、芋头、五谷杂粮类的为非常优质的膳食纤维。
10.易结石体质少吃菠菜豆腐汤、葱拌豆腐、过量的豆类制品、可乐、碳酸饮料,成年人-150公分50公斤每天喝水至少2500cc以上,以不冰的为选择。
尤其有尿酸、肾钙化点、尿路结石、胆结石,以上异常者更需注意喝水量。水份量每天不要少於2500CC最好,持续运动也是帮助代谢的好方法。
胃不好就少吃苹果,梨等酸性水果,可以多吃些香蕉,猕猴桃,适量喝一些蜂蜜(菜花蜜,菊花蜜,怀花蜜)都比较不错,忌烟酒,冷硬食物,糯米等粘性高,稠度大的食物也尽量少吃,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早晚喝一杯热牛奶或豆浆,用食疗的方法治疗效果更持久 。
5、缺血性肠病是什么
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专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属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