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人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五期,这样分期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1)急性期(类风湿早期)。临床上起病急,关节明显肿痛,伴有关节周围组织轻度水肿,局部温度增高,压痛,可有关节积液征象,关节活动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动。晨僵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或因疼痛而不表现晨僵。病程在2 ~ 6 个月至1 年之内,或已确诊的类风湿患者新发病的关节肿痛在1 ~ 6 周。实验室检查见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关节X 线见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表现为急性滑膜炎。经有效治疗后关节的炎症可迅速消退、肿痛完全消失,或仅留关节微痛或酸困不适,可完全控制1 ~ 3 年以上或治愈。因此,此期是争取完全控制或治愈的关键时期,必须及早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但若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大多数患者在3 ~ 6 个月之内又急性发作,加重或恶化,逐渐转入亚急性期。
(2)亚急性期(类风湿中期)。临床上,多关节肿痛,缓解与恶化呈波浪式反复发作和交替进行;晨僵在1 ~ 6 小时;病程在1 ~ 3年;实验室检查见血沉持续性增快,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 线检查,出现局灶性骨质破坏,明显的骨质疏松或囊性变,骨膜反应,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滑膜炎进展,出现血管炎和肉芽组织,血管翳开始形成。此期离不开抗风湿止痛药,当量小或间隔时间较长(6 小时以上)时,不能有效止痛和缓解僵硬症状;一旦停药,关节与全身症状迅速加重或恶化,血沉回升,类风湿因子转阳性。
但此期经有效而合理地治疗后,可控制3 个月至3 年。
(3)慢性期(类风湿晚期)。临床上,多由亚急性期转变而来。
多关节肿痛相继发作,几乎没有缓解期,但关节肿痛的程度可比较轻,不知不觉地逐渐发生关节脱位、变形和强直,形成典型的类风湿手或类风湿足。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全身情况不良,多有消瘦、贫血或严重内脏损害及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晨僵在6 小时以上。
病程一般在3 年以上,可持续十多年或数十年。实验室检查见血沉增快或正常,类风湿因子持续阳性。X 线检查见骨质疏松广泛。骨质破坏明显,且为多关节、关节面侵蚀、融合,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消失,关节脱位、变形、增生、强直。
此期在病理学上,见血管翳侵入软骨及骨,软骨和骨组织严重破坏,纤维性和骨性增殖。此期治疗较困难。离不开治疗,一般抗风湿药的效果多半不稳定,但经过强有力而合理地治疗,骨破坏可以修复。此期应强调综合治疗,以延缓和控制病变的进展。
(4)缓解期。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患者经过有效而合理的治疗,多数能进入缓解期。进入缓解期的患者,关节肿胀消退,疼痛显著减轻,可有轻微压痛,肌肉萎缩与关节活动受限好转,晨僵小于30分钟;血沉等实验检查指标降低或明显好转;关节X 线检查有所改善。
此期在病理学上呈静止或缓慢进展状态。临床上仍需要小剂量或间断性治疗。
(5)稳定期。急性和亚急性期的患者,经有效而合理的治疗,病变可稳定3 个月至3 年,部分患者可以痊愈。稳定期患者,关节肿疼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显著好转或消失;晨僵偶有或无;血沉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关节X 线表现同慢性期,但骨质破坏基本静止,出现修复和增生或完全恢复正常。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呈静止状态或正常,临床上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我的类风湿能治好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病,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追溯到18世纪。但是,直到1858年才由Garrod首次使用“类风湿关节炎”描述一组不同于 “风湿”的畸形性关节炎。之后,类风湿关节炎一词逐渐被人们采用。 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所有人种均可以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为22-60/10万,而在北美印第安人的Pima, Chippewa及Yakima部落的患病率高达5%。在芬兰,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达2%。中国的患病率还没有确切的数字。目前对如此不同的发病率并无满意的解释。 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都是进展性的。除了造成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畸形、骨质疏松以外,还会出现心脏、肺和血液系统损害。以前,因为其治疗困难,病人痛苦,被广大患者称为“不死的癌症”。 类风湿关节炎真的不能治愈吗?回答是否定的。纵观类风湿关节炎诊疗的发展不难看出,近20年来,该病的研究已经有了历史性的改变。诊疗理念已经由诊断疾病、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发展到早期诊断、抑制病情发展、完全治愈疾病。 实验室检查中,除传统的类风湿因子外,近年来又发现了多种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乃至病因研究均有意义的自身抗体。抗环状胍氨酸多肽抗体是新发现的一种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诊断意义的抗体。其特异性达到96%,敏感性76%。其特异性显著高于类风湿因子,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有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标记性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是以大鼠食管上皮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的一种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33%,特异性87%~95%。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及严重程度有关,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甚至临床表现之前即可出现。对抗体阳性的“健康人”随诊,几乎均发展为典型类风湿关节炎。因此,它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很有意义。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包括四个方面: (1)早期治疗。尽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或称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以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进展。 (2)联合用药。联合应用几种慢作用抗风湿药可抑制免疫或炎症损伤的不同环节产生更好的治疗作用。 (3)方案个体化。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对药物的反应及副作用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4)功能锻炼。在全身治疗的同时,应强调关节的功能活动。 免疫及生物制剂的应用,给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插上了新的翅膀。免疫及生物治疗包括: 1)针对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的靶分子免疫治疗,如 Enbrel,IL1受体拮抗剂等。 2)以去除血浆中异常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细胞为主要目的的免疫净化疗法,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及去淋巴细胞治疗等。 3)以免疫重建为主的干细胞移植。这些方法针对性地干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慢作用抗风湿药的正确使用以及新疗法的不断出现,已使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明显改善。若能早期诊断、正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治愈。
3、我妈妈今年51岁,患类风湿关节炎1年了,通过住院治疗已缓解,但是今年冬天每天下午都会发烧,早晨都会
问题分析:
风湿性关节炎多为慢性病,治疗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关节版,脏器的功能,解除有权关症状.
意见建议: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 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4、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做手术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没有变形的情况下可以手术的,一般常用于膝关节置换,同时在饮食上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饮食清淡,常饮老姜水,多食大枣,核桃,莲子,晚上用热水泡脚半小时,揉搓脚心发热。
5、如何判断自己得了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疾病有自己的特点,当一个青中年女性出现了腕关节,以及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肿胀疼痛,一般首先需要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就是常见于青中年女性,累及到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做x线片检查可以发现骨质疏松或者是关节间隙狭窄,当符合上述特点,并且患者的病程超过六周以后就可以考虑类风湿关节炎。
当然,并不是所有符合这种特点的关节炎都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综合征或其他风湿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类似的症状。还有一些老年人出现了手腕关节的肿痛或者是膝关节,踝关节受累,通过化验检查有时候可能也是类风湿关节炎。
所以如何判断得类风湿关节炎,还是需要患者到正规的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让医师通过专业的能力进行诊断。患者一旦明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以后,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才能够避免出现致残。
6、类风湿关节炎下雨天关节发作怎么办
雨天当心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虽然已时值秋天,不过各地还是阴雨绵绵,这让很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痛苦不堪。相信大家都知道,潮湿寒冷的天气会加重或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因此,秋季也是风湿病容易复发的季节,患者要格外注意保暖,避免寒气入侵身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往往会导致患者浑身酸痛、腰腿疼、憋胀,患者早晨起床还极易出现关节肿胀发僵。其实,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侵害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病情严重者可致肢体残废。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使病程超过10年,致残率高达60%。
临床上已经证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病的首发症状就是晨僵。一般表现是,早上患者关节不灵活,活动后晨僵减轻或消失。如有类风湿疾病家族史、关节出现晨僵、疼痛、肿胀6周以上,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确诊治疗。阴雨绵绵的秋季,气温低、湿度大,稍微受点风寒,都会让关节受凉,引起疼痛发病。
在中医理论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其发病机理为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因此,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预防和治疗。
在温度越来越低的秋天,尤其是雨天,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患者要格外注意保暖,早晚注意添加衣物,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通过一些饮食来驱逐身体里的寒气。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提前做好预防。
7、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5)生物制剂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种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也称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证明对甲氨蝶呤等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强调早期应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静点,3mg/kg,分别于0,2,6周注射一次,以后每8周静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需与MTX联合应用,抑制抗抗体的产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AS疗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商品剂型。③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是针对TNF-的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推荐的治疗剂量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单抗),IL-6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中重度RA,对TNF-α拮抗剂反应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荐的用法是4~10mg/kg,静脉输注,每4周给药1次。⑤抗CD20单抗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Rituximab也可与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
(6)植物药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部分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4.免疫净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可选用免疫净化疗法,可快速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净化疗法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去除术。被置换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等。应用此方法时需配合药物治疗。
5.功能锻炼
必须强调,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但是,一旦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6.外科治疗
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范围从腕管综合征的松解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至滑膜切除及关节置换术。
8、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
您好
首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控制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应用时间一般小于
半年,而切应该注意钙及维生素d的补充,饮食上一定要多喝牛奶,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第二
类药物就是传统的改善病情药物,这一类药物包括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
喹等,这些药物往往气见效较慢,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应该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第三类
药物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问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常用的生物制剂
包括益赛普,雅美罗,类克,修美乐,这一类药物起效快,副作用小,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总
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人而异,应该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