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症都采用什么方法?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包括:
1、西医治疗:一般应用改善骨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D、钙剂等,可改善患者骨关节代谢的情况;
2、中医治疗:中医角度骨关节炎又称为痹症,痹症是以疼痛为主的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会出现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中医通常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如果为血瘀气滞型,一般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清热止痛等药物进行内服或外敷;如果为肝肾亏虚型,常应用补益中药进行内服,如六味地黄丸等。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可以吗?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治疗和物理治疗,从中医的角度出发骨关节炎又称为痹症,痹证是以疼痛为主的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中医通常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风寒痹阻的患者常用祛风散寒的方剂,比如独活寄生汤;如果是风湿热痹的患者,选用清热疏风、祛湿止痛的方剂,比如大秦艽汤;淤血痹阻的患者选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肝肾亏虚的患者,一般采用补益肝肾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物理的治疗方法有手法按摩、针灸、小针刀治疗或者是运动疗法。
3、中药治骨性关节炎有效果吗?
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效果,并且是有很好的效果。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的骨痹症,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病因是由于身体正气不足,或者年轻时劳累过度,或者感受风寒,湿邪,湿热,或者痰湿租滞经络,或者气滞血瘀,痹阻骨关节处经脉,而形成骨关节处沉重,麻木,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甚至骨关节变形,日久者甚至于发生肌肉萎缩,。
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病,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辩证治疗,确诊病因,对症下药,中医学名著《伤寒论》,有很多治疗骨科病的有效方剂,如:肝肾亏虚体质者,用壮骨蠲痹汤(根据患者的体质,肾阴虚勇左归丸加减,肾阳虚用右归丸加减,)。寒湿体质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者,用四妙丸加减或者是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等,并且可以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熏蒸,外敷,药浴,贴膏药,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只是现在的好中医不多见了。。建议你去医院看看,找老中医治疗,会好起来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4、中医中药骨性关节炎是如何治疗的?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中医内治法主要是中药的口服,根据不同的病情分成几型,肝肾不足型患者会出现膝痛反复发作、膝关节无力、关节变形或膝关节的内翻等症状,同时可伴有耳鸣、腰酸,患者舌淡、苔白、脉细或脉弱,一般分为偏阴虚跟偏阳虚,偏阴虚主要用左归饮,偏阳虚用右归饮加减。脉络瘀滞型病人主要为关节针刺样疼痛,而且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负重或劳累后疼痛增加,关节出现僵硬、屈伸不利、活动困难,部分病人还有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倦怠无力的症状,舌脉主要为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主要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湿热下注型病人可出现膝关节的疼痛,膝关节红肿和灼热感,冷敷会觉得较舒服,患者感觉受热疼痛增加以及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药主要使用四妙丸加减。寒湿阻痹型病人会出现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内有积液,膝关节会出现酸重沉着,活动不利,疼痛时间较长,阴雨天寒湿天疼痛加重,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方药主要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外治法主要采用中医的外敷、熏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小针刀治疗及银质针治疗等。
5、治骨性关节炎中药好吗?
骨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主要是辨证论治,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给予体质辨识,是寒、是热、是虚,还是实。根据他的体质会给予对应的辨证论治的处方,有的是活血化瘀,有的是温经散寒,有的是补肝肾,有的是舒筋活络,方法因人而异,这是口服中药治疗。另外,还有很多中成药也是可以选择的,还配合一些中医的特色治疗,比如针灸、按摩、中药的热奄包,还有中药穴位敷贴、中药熏洗。
6、中药可以治骨性关节炎?
能治,特别是恒古骨伤愈合剂这种中成药效果更明显,我这么肯定是因为我家好几个人都吃过这种药,现在行动都没问题,就是变天时还有些隐隐作痛。我也专门了解了一下,这个药是正规药物,有国药准字,不含激素。
7、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大神们帮帮忙
目前对于骨关节炎还没有一个满意的治愈方法,一般都是对症治疗,即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小关节功能障碍。199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对骨关节炎治疗进行了循证医学分析并制定出指南,同时指出,必须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现阶段对骨关节炎的治疗应采用阶梯治疗比较合适。 一、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内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内翻的楔行鞋垫、职业治疗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今后加强这项工作的力度是各级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常出现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以往认为这是由于废用性萎缩引起的,但国外近来研究认为,股四头肌萎缩并不完全是骨关节炎引起的,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可能是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股四头肌肌力的减弱,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正常肌肉所应有的缓冲能力降低,因此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的训练和有氧训练对骨关节炎病人是有益的。 二、药物治疗 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病人,轻度至中度疼痛可以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控制。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各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如选择性COX-2抑制剂(萘丁美酮、依托度酸等)以及中枢性止痛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等。在药物治疗中必须注意的是,要警惕一些药物的消化道副作用,如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等,还有药物会引起血小板凝集抑制等副作用。 临床上还经常使用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治疗骨关节炎,这两种药物可以抑制损伤细胞超氧化物自由基的产生,增强关节软骨对营养的吸收,维持关节的韧性和弹性。但这些作用显效慢,且由于缺乏完善的临床实验数据和证据,目前还不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确实有效的药物。 三、关节内注射治疗 这也是一种能够缓解关节症状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透明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前者在国内已在临床使用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疗效。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炎症介质,如细胞激动素和前列腺素;刺激软骨基质的合成并抑制软骨降解;但止痛作用出现较慢。而糖皮质激素止痛效果出现快。值得注意的是,关节内注射治疗是一种侵袭性操作,要避免医源性关节内感染,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要慎重。 四、手术治疗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 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好的关节外科医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训练有素、技术熟练,才能独立胜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骨关节炎的治疗任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十分艰巨,这不但要求临床医生的不懈追求,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奋发有为,我们一定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使我国在骨关节炎的治疗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