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鉴别鸡支原体病?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养殖场的鸡群都存在着支原体的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有不利因素的应激,就会暴发本病,尤其是大型养殖场温度、湿度、通风控制不当,农户小型养殖场设备简陋、饲养条件差更易发病,如有大肠杆菌、非典型新城疫继发或并发感染,病情则会加重。
(1)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喷嚏、气管啰音症状,常伴有鼻涕堵塞鼻孔,频频甩头现象,个别鸡只眼内有泡沫分泌物。
(2)剖检变化
剖检主要病变在呼吸道,气管内黏液较多,鼻腔黏膜潮红、发炎,有时可见气囊内有泡沫样或干酪样物。如继发大肠杆菌感染,则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等;如继发非典型新城疫,则表现为腺胃乳头轻微肿胀,以及肠道淋巴滤泡肿胀、出血等。
(3)类症鉴别
①支原体病与传染性鼻炎的区别:鼻炎发病时面部肿胀,流鼻液、流泪等症状与支原体病相似,但鼻炎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且剖检通常见不到气囊病变及气管啰音。
②支原体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为病毒性疾病,鸡群发病较急,幼雏常伴有肾脏病变,成年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出现畸形蛋,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③支原体病与喉气管炎的区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为病毒性疾病,全群鸡发病急,严重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液,很快出现死亡,各种抗菌药均无直接疗效。
④支原体病与维生素A缺乏症的区别: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眼中蓄积白色豆腐渣样渗出物,不发黄,食管、嗉囊等黏膜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腿脚褪色,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且鱼肝油治疗效果很好。
⑤支原体病与新城疫的区别:新城疫表现全群鸡急性发病,症状明显,虽然呼吸道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病相似,但消化道出血严重,并且会出现神经症状,易与慢性呼吸道病区别。鸡新城疫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病,而且其严重病症会掩盖慢性呼吸道病,往往是新城疫症状消失后,慢性呼吸道病的症状才逐渐显示出来。
2、什么是鸡的支原体
鸡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病,它只感染鸡与火鸡。发病慢、病程长。该病主要发生于1-2月龄雏鸡,在饲养量大、密度高的鸡场更容易发生流行。
3、禽病鸡滑膜炎支原体的症状有哪些
发病初期,鸡冠苍白,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变得异常消瘦,羽毛变得十分乱,病鸡的关节变得肿胀变粗,出现一个或者是多个水疱。
发病严重,髋关节脱臼,有白色干酪样被挤出,胸部皮肤变得增厚,胸骨囊肿。病鸡中后期在胸骨脊有黄色干酪状往物,一旦混合感染,将会出现大面积死亡。
4、如何鉴别鸡病毒性关节炎与滑液囊炎
1、鸡病毒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VAV)引起的鸡的传染性疾病;是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方式感染的。临床上多发生与4-6日龄。肉用型种鸡和肉鸡等重型鸡对其较敏感,其他轻型鸡则不那么敏感;鸡龄越大,对呼肠孤病毒的易感性越低,10周龄后明显降低,2周龄的小鸡比5—20周龄的鸡更为易感。
2、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有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也是可以具备垂直、水平传播;临床上多发生在4—16周龄,成年鸡多是有青年期发病的后续。
治疗可以咨询成 都兴 旺动 物药 业的技术人员
5、鸡支原体病有何特征?
鸡支原体病过去称“鸡霉形体病”。由于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并以侵害呼吸系统为主,故又叫鸡慢性呼吸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时有啰音,眶下窦肿胀。剖检特征为气囊膜浑浊,气囊腔和鼻腔、气管及眶下窦积有浑浊粘液或豆渣样渗出物。
流行特点为4~8周龄的雏鸡最易感,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成年鸡高,大群饲养的肉鸡病情尤为严重。雏鸡发病往往是由于带病原种蛋引起。成年鸡发病时很少直接引起死亡,主要是引起产蛋下降。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为重。气候突然变化,气雾免疫,患其他病都可促进本病暴发流行。
6、鸡支原体病的治疗
下列药物证明了对本病是有效的,但首选宜采用泰乐菌素、红霉素及恩诺沙星。
①拌料 在第1周和第3周使用,全周用药。
泰乐菌素:0.1%、红霉素:0.013%~0.025%、恩诺沙星:饮水75毫克/升(前3天),50毫克/升(后3天)。北里霉素:0.033%~0.05%。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250克/吨饲料。强力霉素:0.01%~0.02%。
②饮水 上述药物均可用于饮水,但是用量减半。
7、如何防治肉鸡支原体病?
鸡支原体病是败血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为病鸡咳嗽、鼻窦肿胀、流鼻液,气喘并有呼吸啰音,雏鸡生长发育不良,母鸡产蛋减少,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常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而致病情加剧,死亡增多,虽然有多种高效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很难根治,容易复发,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类药物均有效。药敏试验发现,支原体对链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均很敏感,但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不易长期用。
8、鸡支原体病用什么药最好?
养鸡最常见的鸡病之首:支原体,也被称为百病之祖,一点也不为过,在整个养鸡过程中,支原体始终伴随,也是最难根除的,因为本病可以经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并发或继发于其他的疾病,加重病情。今天就来分享一下。
一、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1-2月龄雏鸡,在饲养量大、密度高的鸡场更容易发生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候多变、寒冷的秋冬季节易发。鸡群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维生素A缺乏、疫苗免疫接种(尤其是潜在支原体的鸡群进行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活苗的免疫),均可诱导本病的发生。一般本病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本病易复发、易并发感染,常与其他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并发或继发感染,加剧病的严重性并使死亡率增高。发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差异通常很大,一般死亡率为10%-30%。
二、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10~21天,发病时主要呈慢性经过,其病程常在1个月以上,甚至达3~4个月,病情常呈现“三轻三重”的特点,即用药治疗时轻些(症状可消失),停药久时重些(症状又较明显);天气好时轻些,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轻些,反之重些。
初期呈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腹泻,鼻液增多,流浆液性鼻液,部分病鸡鼻孔周围沾污明显,鼻孔堵塞,妨碍呼吸,频频摇头或发出奇声。严重时,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喘,接近鸡群,可听到明显的甩鼻、咳嗽、气喘以及气管罗音,夜间声音较白天大,严重的呼吸罗音似青蛙叫。部分病鸡的眼结膜发炎、流泪、混有泡沫状分泌物,有些病鸡还呈蹲坐姿势,腹泻、排白色或黄绿色稀便。
发病后病鸡先流出浆液性或粘性鼻液,打喷涕,炎症继续发展时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可听到呼吸罗音,到后期鼻腔和眶下窦蓄积多量渗出物,并出现眼脸肿胀,眼部突出。
三、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鼻腔中有多量淡黄色混浊黏稠的恶臭味渗出物;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并覆盖有多量灰白色粘液性或脓性渗出物;气管内有多量灰白色或红褐色粘液。病程较长时,气囊壁混浊、表面呈念珠状,内部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有时可见一定程度的脑炎病变,严重时,心包膜、输卵管及肝脏出现炎症。部分病例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蛋白附着,严重时肝脏渗出的纤维蛋白将胸腔、心脏、胃肠道粘连在一起。
四、诊断
1、本病病程长,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噜、气管有罗音。个别鸡表现肿脸、眶下窦炎、在眶下窦外可形成大的硬结节,眼流泪(泡沫样液体)、眼内干酪物样渗出物,造成失明。产蛋鸡产蛋率轻微下降。
2、本病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混和感染时,鼻汁增加、堵塞鼻孔,易发生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死亡率增高。
3、进行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法氏囊等冻干苗免疫接种易诱发本病,临床表现为:免疫后2-3天鸡群出现长时间的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
五、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改善卫生条件,避免各种应激反应,使用SPF胚源的冻干苗。
2、疫苗免疫:目前败血支原体菌苗主要有弱毒苗如F36株、F(MGF)株、6/85株、TS-11株和灭活苗两种。
3、必须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防止继发和并发感染。
4、应从无支原体的种鸡场引进鸡苗,对新引进的种鸡进行隔离观察。
六、治疗
支原体可感染气囊形成干酪物,药物难以到达该部位。这一特性决定支原体可长期在体内存活,且容易复发。所以要坚持长期用药、轮换或联合用药。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敏感药物,如百病消、泰乐菌素、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红霉素等,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因为引起呼吸道症状的原因很多,所以在此不建议用单方治疗呼吸道,可以多加几种成分的,如呼健,含有罗红霉素,替米考星,强力霉素等,对于支原体的治疗效果很理想。
对于中、小养殖户,可采用青、链霉素或卡那霉素肌注。5~6周龄,青、链霉素各5~6万单位/只;卡那霉素4万单位/只,一天一次肌注,连注3~7天。成鸡每天可增加一次喷雾给药(卡那霉素2.5万单位/只),疗效更好。
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坚持带鸡消毒,改善鸡舍空气质量有利于加速病鸡的康复。通风前将舍温提高1~2℃,以防感冒。
七、加强饲养管理
环境因素的好坏,决定着本病的发生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1)为了追求保温,氨气及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增加本病发生的机会。忽视通风,如果饲养员从外界进入鸡场而感到刺眼流泪时,表明氨气的含量至少已超标。
(2)新城疫气雾免疫有时会诱发本病,因此要严格操作气雾免疫的接种方法,主要是雾滴大小要适当。也可以在气雾免疫时在鸡的饮水中加入抗生素,以防本病或其他细菌的继发。
八、治疗支原体的误区
①好多养鸡朋友用1天药,觉得呼吸道减轻了,就立马停药,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支原体属于慢性呼吸道,简称慢呼,所以用药病程一定要长,切莫试探性用药,造成药物的浪费,二就是造成鸡的抗药性,到时候再用药就不好了。
②好多朋友用完药效果不理想,往往把问题推到药上来,确实,药的质量关系着治疗的效果,但绝不是主因,需要往自己的管理找原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关于鸡的支原体慢性呼吸道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来,其实没有什么预防之讲,上来就是治疗,因为支原体属于终身携带的病症,鸡不表现只是当时没到一定的范围,属于一个平衡。
9、鸡支原体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病用什么药
鸡应该都有呼吸道吧?吭哧、咳嗽、甩鼻、伸脖喘气,怪叫等各种表现形式,咱们不去研究过深的病症,因为说多了大家也不懂,今天姑且给大家分享一下引起鸡呼吸道的罪魁祸首-支原体。
接下来就会有人问了,什么是支原体?在鸡身上什么表现是支原体?不要着急,接下来分析:我的鸡眼睛有泡沫,鸡爪子老爱去挠眼睛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支原体!并且有一句话你要牢记,有鸡就有支原体,你不可能完全让其消失。特别是饲养条件差的养殖场更易发病,如有大肠杆菌、非典型新城疫继发或并发感染,病情则会严重,当一种病原感染后,并不引起严重的死亡或者很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但是使机体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感染其他病原后,发病严重,造成大批死亡。
特性:
有的养鸡朋友知道了这病,就问怎么治疗?别着急,先教大家认识一个观点:支原体的特性是垂直传播,一经携带,终身带菌,治疗的药物仅仅就是压制,不能完全的消灭,当出现刺激的事件后,支原体就会抬头。那这些刺激性的事件都有什么呢?比如前期温差过大,湿度偏低,做免疫时的疫苗反应,全程过程中的通风不良,灰尘过大,氨气过浓,消毒不严,其他疾病激发等都可以造成支原体发病。从小鸡到出栏都有感染发病的可能。治疗只要把支原体压制住就行了,轻微的呼吸道无关大碍。
接下来我们首先要深刻了解支原体的危害,也许你会头疼,但请你忍住看完!
1. 支原体能引发顽固性的呼吸病,并且病情恢复比较慢,不容易治疗彻底。可以长期处于感染状态,并且造成的气囊病变长时间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就可以迅速复发。
2.激发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和支原体被称为姊妹病,不管哪个先来,都可以引起另一个的发生,我们养鸡的过程中,80%的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3.增加疫苗反应。单纯的疫苗反应引起的呼吸道表现很轻微,稍微治疗或者不治疗经过3-4天一般可以自行恢复,而一旦有支原体感染,疫苗反应就很严重,甚至造成严重的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造成大批死亡,这也是20天以后很多养殖户说不免疫还好,一免疫就来病的原因。
4.增加腹水的发生几率。在鸡的饲养后期出现的腹水症,我们普遍认为是缺氧造成的。但是造成缺氧的因素不仅仅是通风不良。在通风正常空气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出现腹水时,如果是以大个的为主,多是生长过快,饲料营养不均衡,心肺发育不良,或者是鸡的品种造成的心肺发育不良。如果是以体格中等的出现腹水,多是支原体感染造成的气囊病变造成的。如果有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并且耐过没有死亡的鸡,多是体格很小,也容易发生腹水。
5.降低鸡对炎热天气的抵抗能力。大家都知道鸡是没有汗腺的,高温天气时,鸡是通过增加呼吸量和饮水量来降低体温,
增加呼吸量降温的机理是通过大量吸入呼出空气,增加肺泡,气囊等表面的蒸发量,达到降温的作用。有支原体感染的鸡,因为气囊病变,气体交换量不够,在炎热的夏天,体温调节作用就差,就容易出现中暑,在天气不是很热的情况下也有热死的,解剖时多数可以看到胸气囊两侧都有干酪样物,这都是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对炎热天气抵抗力下降。
6. 参与几乎所有的疾病的发病过程,尤其是参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过程。严重的气囊炎混感,大群中蔫鸡多,咳嗽声不断,这些表现都与支原体不断发展有关。 并且要选择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或者阿奇霉素等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
观察:
那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我的鸡舍环境挺好,鸡也不死,呼吸道表现也没有或者很轻微,真没看出来哪有支原体的表现呢?那用药不是浪费吗?那我们怎么能发现支原体呢?刘冰教你细心观察:
首先注意观察鸡群,用眼睛去看,支原体感染的途径主要是粘膜,包括鼻粘膜,眼结膜,气管粘膜等。
支原体感染出现最早的症状不是咳嗽呼噜,最早症状是眼圈变形,随后是结膜发红,眼里有气泡,到这个程度,鸡有的时候会用爪子抓鼻子眼睛,细心的养殖户会发现鼻子眼眶都比较脏,但是你要是听的话还很少能听到呼吸道的声音。
这个阶段再慢慢向后发展,眼睛的病变加重,眼圈明显变形,眼睛流泪,有大量的泡沫,这时多可以听到喷儿喷儿声,不是呼噜,这个阶段多可以维持2-4天,这就是为什么支原体感染,又叫慢呼的原因,发病比较慢,治疗起来也比较慢,不是一上来就呼噜。
在30天后发病的呼吸道症状,有的一夜之间鸡舍里就跟夏季的青蛙池塘一样,呼噜声此起彼伏,那这个时候多是病毒性呼吸道,就不以支原体为主了,这也是区别病毒性呼吸道和慢呼的地方。对于能听到明显咳嗽呼噜的,多已经感染最少4天以上了。
其次,我们就要在解剖表现上找到支原体的影子了,在支原体早期,解剖的时候会看到肠系膜和腹气囊上有泡沫。
有时候细心观察你会在胸气囊看到有增厚浑浊,心外膜增厚浑浊,黄色心包液开始增多,肺脏位置不定的灰黑色的坏死,
下一步发展,就会解剖到包心,有的朋友看到包心了就会判断这是大肠杆菌,但是这是不准确的,大肠杆菌发展到全身感染时,会有包心包肝的表现,但是支原体的包心和大肠杆菌的包心是有区别的。大肠杆菌包心包肝以白色为主,全身感染时内脏没有好地方了,并且有很浓的臭鸡蛋味道。而支原体的包心则是以带有光泽的黄色为表现,并且没有臭味。现在的单纯性大肠杆菌并不多见,多数时候它是和其他病原同时感染存在的。
既然支原体作为底色病来说危害这么多,我们就要注意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支原体有效果的药物主要有:如泰乐菌素,阿奇霉素,替米考星,红霉素,罗红霉素等等。在这里推荐呼健,替米考星成分,量足,一般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得4-5的药量。
治疗原则:
切勿试探性用药,有的朋友肯定有过治疗2天好了,立马停药,为了节省药费,你会发现停药几天后复发,更加严重,支原体的治疗期较长一般需要4-7天,有人说,骗子,忽悠!为了卖药!信不信由你,不信你试试。而一般治疗期第一天一般需要加量,在最快的时间到达药物浓度,起到控制的作用。在没有呼吸道后再用药2天左右稳定下病情。支原体控制住,像大肠杆菌等就会很少发病。
对于支原体的感染,管理是重中之重,其次用药要及时,稳准狠!我推荐的是我们的 呼健,大家反应都不错,不信可以尝试一下。百度搜索“我是刘冰,与您同行”就能找到我 不知道今天的课程你听懂了几分?
10、鸡支原体病的病因
(1)病原特性 鸡败血支原体用姬姆萨染色效果良好,革兰氏染色呈弱阴性,一般为球形。培养时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牛肉浸液为基础,加有10%~15%鸡血清或猪血清或马血清,含1%酵母浸膏,加酪蛋白的胰酶水解物和葡萄糖。在这些血清琼脂培养基上于37℃潮湿环境下培养5—6天后可出现光滑、圆形、透明细小的菌落,具有一个致密的、突起的中心点。
本支原体也能在7日龄鸡胚的卵黄囊内生长繁殖,通常在5~7天内死亡。经多次传代后,病变出现更为典型和规律,表现胚体萎缩,全身水肿,皮肤、尿囊膜及卵黄膜出血,肝肿大。在鸡胚死后不久的卵黄囊和绒毛尿囊膜上的病原浓度最高。
本支原体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卫矛醇或水杨苷。能溶解马红细胞及凝集鸡、火鸡的红细胞。鸡败血支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离体后迅即失去活力,但在2013鸡粪中能存活3天。在低温条件下能长期保存。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将本菌杀死。
(2)病料的采取 无菌采取病、死鸡的气管或气囊渗出物、鼻甲骨、鼻窦的渗出物或肺组织等作为病料。
(3)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将病料制备成混悬液,加人青霉素、链霉素各1 000~2000国际单位处理后,直接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3712培养5~7天,若在培养基中加有酚红指示剂,待培养基由红变黄后,然后移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37℃非常潮湿的环境中培养3~5天,即可得到典型的支原体菌落。而后可做鸡红细胞吸附试验进行鉴定。
①镜检 取培养物制备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到卵圆形或小球状的病原体,常呈丝状。
②鸡红细胞吸附试验 取15~20毫升0.25%鸡红细胞悬液于培养好的支原体平皿中,室温放置15~20分钟,弃去红细胞液,用生理盐水冲洗培养基表面2—3次,低倍镜检查,致病性菌落表面吸满红细胞,而非致病性菌不能吸附红细胞。 (1)病原特性 滑膜支原体与败血支原体在许多特性上是相似的,在姬姆萨染色片中表现为多形态的球状体,直径约0.2微米,它需要辅酶作为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3~7天后,可见生长为圆形隆起略似花格状有中心或无中心的菌落。本支原体发酵葡萄糖及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卫矛醇、水杨苷。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与败血支原体相似,对39℃以上温度敏感,低温下可保存数年。一般常用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
(2)病料的采取 无菌采取病鸡的关节液和肝、脾、胸部水泡作病料。
(3)病原分离和鉴定 将病料用营养肉汤作1:5稀释,然后接种于5~7日龄鸡胚的卵黄囊,接种后4~10天鸡胚死亡,收获其尿囊液,同时检查胚体有无水肿、出血等病变,再将收获的尿囊液接种于琼脂平板进行培养,做进一步鉴定。
此外,可用病料混悬液或收获的鸡胚尿囊液做鸡足底接种试验;也可用菌落压印或接触菌落进行荧光抗体检查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