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怕冷泡脚中药关节炎

怕冷泡脚中药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0-03-25 16:48:19

1、腿子和脚特别怕冷,是不是关节炎

血有点冷吧~

多用热水泡脚。

多运动。

2、中药泡脚的泡脚药方

正所谓吃啥补啥,猪肾是我们日常经常说的猪腰子,猪肾有很好的补肾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因为肾功能下降而出现的腰酸背痛等,都是有不错的效果。

3、怕冷用什么泡脚好呢

您好: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人们也把脚部护理作为一项主要的保健内容.泡脚,盐泡,醋泡,姜泡等都成了推崇备至的泡脚方法.
意见建议:
偏方一
盐水泡脚,杀菌,治脚气
据小江介绍,盐水泡脚方法很简单,在半盆热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就行了.小江表示,经常用盐水泡脚能杀菌消毒,防止脚气病,还可以使足部皮肤保持光滑清洁.
那么盐水泡脚真的能治疗脚气吗?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杨明表示,每天热水泡脚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效果的,但是用一般的食盐泡脚是没有科学理论根据的.
偏方二
姜汁泡脚,散寒,治疗手脚冰凉
“姜汁泡脚,就是在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生姜,有散寒的作用,对于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小江介绍说.
杨明表示,姜味辛性温,如果内服,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用生姜水泡脚,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说通过姜汁泡脚就能治疗某种疾病,是没有依据的.
偏方三
醋泡脚,改善睡眠障碍
“在温水中加入几匙白醋,就是醋泡了,用醋泡脚,可以滋润皮肤,还可消除疲劳,治疗睡眠障碍.”小江说.
杨明解释说,醋酸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帮助休息,恢复体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食醋对健康有所助益,但是用醋泡脚能改善睡眠的说法是民间经验之谈,医学上并没有此说法.
专家 中药泡脚有助保健
,热水泡脚时,如果能在热水中加一些中药,会有一定的强身保健作用.
气虚的人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高血压患者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若需要活血补肾,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皴裂,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左右.
生活护理:
,中药泡脚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千万不要把它当做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4、创伤性关节炎,泡脚药方?

可以找个中医大夫开点洗药。不过洗脚保持的药效有点短,可以用中草药膏外敷,持续供药。

5、寒从脚起,经常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什么中药材泡脚?

脚寒用什么泡脚?

1、脚寒用什么泡脚:生姜泡脚

生姜能刺激脚上的须管,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经常怕脚冷的女孩子可以用用,首先要将生姜拍扁放入到小锅中煮个十分钟左右就好了,煮好之后然后加入适量的冷水泡脚即可。

2、脚寒用什么泡脚:热水泡脚

很多人都会尝试这种热水泡脚的方法,热水的温度要控制到40-50摄氏度,每次泡的时间也需要长一些,大约在二十分钟就可以了,当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稍微发热,或者是微微出汗的时候就可以了,用热水泡脚的好处是很多的,尤其是经常脚冷的朋友可以多用热水来泡脚。

3、脚寒用什么泡脚:艾草泡脚

艾草泡脚和生姜泡脚的方法是差不多的,可以去适量的艾草三十克或者50克进行煮水,每周都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

4、脚寒用什么泡脚:盐水泡脚

盐水能治疗各种脚气病,食盐具有很好的杀菌功效,用热盐水泡脚能很好的杀毒除菌,从而实现食盐泡脚治疗脚气的功效。用盐水洗脚的方法,就是在盆子当中放入半调羹的盐水,然后把水温调得高一些,这样用盐水泡脚效果更好。

5、脚寒用什么泡脚:桂皮泡脚

桂皮主要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

6、脚寒用什么泡脚:花椒泡脚

椒:花椒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能够止痒杀虫,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脚上的霉菌,减少脚步瘙痒难耐、出现细菌感染产生脓包的症状。

泡脚时一定要注意副作用哦!

6、泡脚用什么中药好?

一、泡脚的优点:
1、安全;2、无痛苦;3、无毒副作用;4、廉价;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6、方便;7、舒适。
二、泡脚水的组成:
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泡脚水的温度以30~38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0度。
四、泡脚容器的要求: 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3、结构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
五、泡脚时间的要求: 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如2次,一般上午lO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广为流传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3、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一般为30分钟以上,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六、泡脚与按摩的关系:传统的泡脚不包括按摩,现在有了新变化,有些厂家已生产出泡脚与按摩同时进行的泡脚盆,如没买到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这样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七、泡脚的作用: 1、清洁皮肤的作用。2、扩张血管作用。3、降低血液粘稠度。4、缓解肌肉痉挛。5、镇静作用。
八、泡脚的注意事项:
l、注意卫生〔最好以家庭为主〕。2、切忌求快。3、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断才能受益终生。4、儿童禁止泡脚。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脚。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脚,〔包括急性外伤出血,如泡脚会引发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高血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
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
肝脾肿大:三棱15克、莪术15克、延胡索15克、乌梅10克。
遗精、早泄:仙鹤草4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芡实30克、女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
足跟、足踝关节痛: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
将泡脚方剂煎汤至2000毫升左右,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上下为宜。
泡脚中药组成:双花10g、大黄15g、元柏20g、红化15g、地榆炭25g、白芷15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白花蛇舌草20g、蛇床子20g、附子10g,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凉至40℃左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20天为一个疗程。
本组病人均糖尿病,坏疽伤口清创消毒,并加强足部护理
少女痛经中药泡脚: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经临床观察,多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洗浴过程中疼痛便可减轻,一般用药两个月经周期后即可明
中药泡脚去脚臭:原料是:葛根25克,五倍子15克,甘草15克,白帆25克。
把它们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
煮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伙,煎煮约30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
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泡脚
睡前泡脚(饭后一小时)
一.温水(30--40度)以舒服为标准,凉了不断加热水.
二.时间(30--50分钟)以全身舒展放松出汗为度.
三.加姜(枣大的一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关节病.
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加花椒:1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泡脚后按摩磕脚,磕脚方法:趴在床上,小腿翘起来,双脚互相磕打15--30分钟

经典秘方
1.“六味家庭保健泡脚方”包括:当归15克,红花、苏木、泽兰、生地、桂枝各10克。
据医生介绍,当归被称为“补血圣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血淤、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等症。保健之用必不可少的活血药红花,性辛、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的功效。另外两味活血药苏木和泽兰,辅助功效甚佳。苏木性甘、咸、辛、平,归心、肝经,有活血疗伤、祛淤通经的功效;泽兰性苦、辛,微温,归肝、脾经,有活血调经、祛淤消痈、利水消肿的功效。清热凉血药生地,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发散风寒药桂枝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
“六味家庭保健泡脚方”具有加快血液循环,舒筋活血,消除疲劳的作用,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达到保健养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
2.当归15克,红花、苏木、泽兰、生地各10克,细辛6克 。细辛的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3.当归15克、红花、苏木、泽兰、伸筋草、黄芩。伸筋草的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 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芩的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4.高血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钩藤的功效:清热平肝,熄风定惊。 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 目眩,妇人子痫。夏枯草的功效:清肝,散结。 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桑叶的功效: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菊花的功效:疏风,清热,明目,解毒。 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5.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磁石的功效:潜阳纳气,镇惊安神。 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痫, 怔忡。夜交藤的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 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6.热盐水泡脚:1.能预防脚气。2.能助眠抗衰。3.可预防感冒:脚心受了寒暖,就会因反射而引起上呼吸道局部温度的降升和抵抗力的减弱和增强,故有“洗脸宜冷水,刷牙需温水,洗脚要热水”一说。经常用盐水洗脚,再按摩涌泉等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眠抗衰之效,还能使双脚光滑整洁,也能预防感冒,甚至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感到轻快。
盐水洗脚的方法是,一般在半盆热水中加入半调匙盐即可,水温可高一些,但脚部如有伤口,应暂缓盐水洗脚,改用热水泡脚。
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泡脚时,最好淹没小腿肚,“小腿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可大大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效果更好。

7、每天用什么泡脚对关节炎有好处

1、当归干姜浴:暖身袪寒。
受到寒气影响,寒底人士或气血循环较差的人士怕冷的情况更为严重。除了进食温热补品如羊肉、鹿茸等补身外,不妨以一些温热活血的中药来浸足浴,例如干姜、附子和吴茱萸均是温药,具有散寒止痛和温经通脉的功效,有助打通经脉,并帮助袪散寒气,令身体温热。若能加强气血循环,效果就相得益彰,可加入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当归和党参等,令气血畅顺运行全身。
材料:
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两 、当归1两、吴茱萸5钱。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并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
行气活血,暖身袪寒。
2、荆芥防风浴:预防外感。
天气转冷,稍一不慎,身体便容易受病邪,特别是风寒感冒更为普遍。想预防应不时用一些袪散风寒的中药作食疗,又或制成药液浸浴或足浴,有助预防风寒感冒,在初发期间更能减低恶化机会。中药如荆芥、防风、羌活和紫苏叶等均是发汗解表的中药,具有升散作用,即能透过发汗而袪除表邪,治疗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
材料:
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紫苏叶5钱。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
辛温解表,袪风防感。
3、川芎白芷浴:温肺通鼻。
正值转季,除了容易患上风寒感冒外,肺气虚的人士受到秋燥和寒气的入侵,特别容易引发鼻敏感,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头晕头痛等,要纾缓鼻敏感不适,在袪风散寒之余,可配合一些宣肺通鼻的中药作足浴,例如白芷、辛荑花、苍耳子和藁本等。
白芷和藁本都能袪风散寒,而辛荑花和苍耳子则有宣通鼻窍的功效,能舒缓风寒感冒的不适,特别能针对鼻塞和头痛。
材料:
川芎1两、白芷1两、辛荑花1两、苍耳子1两、藁本1两。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
宣肺通鼻,止眩止晕。
4、丁香胡椒浴:利水消肿。
除了怕冷外,不少人一年到晚都会受水肿困扰,特别是脚部浮肿。其实水肿的问题与肺、脾和肾都有关系,全身的水肿多与肾功能转差有关,而脾虚与肺虚则会令水气和湿气容易积于脚部。胡椒具有行气的作用,而泽兰、益母草和赤小豆均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配合温肾助阳的丁香,以之浸脚,能增强整体机能,对去除水湿亦甚有帮助。
材料:
丁香5钱、胡椒5钱、泽兰1两、益母草1两、赤小豆1两。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
温肾袪寒,利水消肿。
足浴3大注意事项:
1.水的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特别是老人家,应先以手试试水温。
2.饭前饭后或过饥过饱均不宜。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出血病等人士未必适合足浴,应先谘询中医师的意见。

8、中草药泡脚关节炎有没有好办法?

我这有药 专治关节炎 祖传的秘方 纯中药外敷 可根治 详细质料加我QQ

9、妈妈风湿怕冷,求药方想给她做中药足浴

以下处方都可以用来做足疗,选一个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风湿性关节炎

(一)

【辨证】实热痹阻。

【治法】清热解毒,社湿宣痹。

【方名】退热通络汤1号。

【组成】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蝉蜕15克,炙水蛭15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爱国方。

(二)

【辨证】寒湿风邪阻于筋骨。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名】加减风灵汤。

【组成】海风藤15克,威灵仙9克,吊子风12克,苡仁15克,防风12克,豹皮樟9克,布渣叶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世英方。

(三)

【辨证】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治法】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名】三痹汤。

【组成】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保朝方。

(四)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治法】祛风行湿,清化郁热。

【方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桂枝9克,麻黄9克,防风9克,附片9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黄柏30克,薏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唐祖宣方。

与怕冷泡脚中药关节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