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月的黑天鹅关节病怎么治疗 景区小天鹅经常出现腿关节错位,
喂食不合理吧?
补充动物壳类补钙食品试试。
2、关节炎应该怎么办啊?
关节炎应该怎么办,先去医院检查关节炎的严重的程度,以便使用适宜的消炎药物治疗,
病情严重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饮食要清淡,可以使用按摩或者是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针灸理疗的方式也可以达到一定缓解的效果,
因为关节炎是免疫系统疾病,比较难以根治,还容易反复,跟自身免疫有关系,所以平时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着凉着湿,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3、踩鹅软石可治关节炎吗
鹅蛋是家禽鹅生下的卵。鹅蛋成椭圆形,个体很大,味道有些油,新鲜的鹅蛋必须烹饪后食用。鹅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但质地较粗糙,草腥味较重,食味不及鸡鸭蛋。
鹅蛋的用价值
性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含有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钙、铁、镁等成分,有一定营养价值,多用油煎食。唯《食疗本草》说:本品“多食发痼疾”,故一般较少作食疗用。
因为鹅蛋有一种叫卵磷脂的物质,能帮助消化,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比鸡蛋的鸭蛋要高出许多倍。此外,鹅蛋有一种碱性物质,对内脏有损坏。
治烫火伤,皮肉溃烂疼痛:鹅蛋清加入少许淋之,也可加少许冰片,以加强止痛作用。
热毒疮疡:以鹅蛋清涂于疮疡上面。
鹅蛋的分类
1、鹅蛋和鸡蛋一样也分散养和笼养,跟乌骨鸡和草鸡一样,蛋也分种类。
2、鹅蛋中以散养大白鹅蛋(白羽)营养最好。所有鹅蛋中,最宝贵的是出生蛋,比如草鸡蛋的初乳蛋,带有血迹,个头和普通鹅蛋没有区别。
3、鹅蛋中等级最低的是大雁鹅蛋,一般是集体养殖,没有大白鹅看家护院好斗的性子,一般是集体大规模养殖,因为其肉多。
4、鹅苗腿软不能走是怎么回事
(一)鹅软脚软腿病因复杂,多种病因可引起鹅腿软。 主要有病毒因素、细菌因素、营养性、自身代谢与外伤等因素。
(二)病毒性因素一般多见与20至35天,鹅副粘病毒、流感病毒等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引起腿软无力或站立不起。
(三)细菌性一般比较明显,容易分辨。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细菌转变成慢性型引起的关节炎、关节肿胀、鹅掌肿、单腿肿等症状。
(四)营养性因素引起腿软的因素比较多比较复杂。
1、 钙磷比例不均衡、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元素就是钙和磷、钙磷摄入体内不够量,引起佝偻病、鹅软腿,蛋鹅软腿明显、严重可引起蛋鹅产蛋猝死,因为产蛋过程中后动用全身的钙形成蛋壳、血钙含量过低引起死亡;饲料钙磷比例不当也会影响吸收引发鹅软腿。
2、 VD3缺乏会影响钙磷的吸收,钙磷比例再好在合适、没有VD3也吸收不好,饲料供应一部分VD3,阳光照射鹅体自身会合成一部分VD3,所以说鹅在棚里育雏时间过长缺乏阳光照射和活动量太小会引发腿软。
3、 B族维生素缺乏也会引起、脚掌扭曲、神经失调等因素的腿软。
(五) 自身代谢性因素,一般是侵害肾脏引起肾肿大压迫肾神经中枢导致神经传到受阻引发单腿或双腿不受支配;外伤因素容易辨别、数个例。
二、预防治疗鹅腿软腿瘸的方法
1、接种好先关病毒疫苗、控制好环境、定期消毒、防治水平传播细菌病毒,定期投药预防。
2、调整好饲料营养供给、营养配比,搞好鹅舍内卫生,不要长期在阴暗潮湿地方,计算好大群密度。
鹅苗腿瘸不会走路是什么原因,其实是一种维生素缺乏病:
鹅患软脚病多在秋、冬寒冷季节,特别是鹅苗最易患此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和钙质。长期饲喂单一饲料,运动不足,鹅群密度过大,拥挤,鹅床过于潮湿,垫草铺置太少,都易发生本病。
1.临床症状 鹅于出壳后1周可出现本病。病鹅生长停滞,两腿无力,步态不稳、跛行,常以跗关节触地,喙变软或弯曲变形,啄食不便。由于钙化不全及软骨过度生长,造成大骨节,特别是跗关节和肋骨关节明显。随着鹅体重的增加,脚软无力,支持不住较重的身体以致不会走路,常常伏卧在地上。
2.防制措施
①充分运动和光照 充足运动和光照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饲料品种需多样化,青绿饲料要新鲜。
②补充营养及治疗 当发现病鹅时,每只鹅每天服用维生素B110毫克,贝壳粉或碳酸钙0.5毫克,混于饲料中喂给,以减少本病的发生。也可在饲料中加入3%石灰水溶液(用3克氢氧化钙溶于100毫升水中,搅拌澄清,取上清液内服)。同时每只鹅可日服鱼肝油10~12滴,效果也很好
5、关节炎有什么好办法?
关节炎在治疗上只能够通过药物的方法来缓解症状,现在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的治愈关节炎疾病,在使用药物治疗关节炎的同时,最好是配合针灸、理疗和按摩,这样改善关节炎症的效果会比较不错,但是如果关节炎疼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适当的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6、关节炎能吃鹅蛋吗?
关节炎在服用某些中药时要忌口,但是对蛋一类没有要求,鸡鸭鹅蛋都能吃。
7、鹅的养殖方法
养鹅要有好的环境才能养多,要选择有水有草的田地,四周要用铁丝网包围。养殖厂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搭建一个简易的投喂食物的棚,刚买回来的小鹅就圈养15天左右再开门让它去外面吃草,有条件的话专门种植牧草,如玉米草高丹草。在圈养期一定要保持水槽有新鲜干净的水,要有专用食槽。开始几天就用颗粒较小的鸭饲料就行了,早晚各一次,食量也要控制不能剩食,2斤后就只喂点水泡过了的玉米,还要增加人工割草补充。大概120天6斤左右就可以出售了,本人养了500只很成功。
8、鹅站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鹅软脚的防治方法
鹅软脚的病因和症状,表现极为复杂,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把多种病因引起鹅呈现软脚的一系列症候,称为鹅软脚症候群。临诊上见到鹅只呈现两脚发软的,都属软脚症候群。但这里主要是介绍非传染病引起鹅的两脚发软,致使站立不稳和走动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的软脚病。
1、病因
(1)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所致。育雏环境寒冷潮湿,舍内缺乏阳光,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
(2)饲料营养不全,尤其缺乏维生素D3及钙,尤其是钙、磷比例不恰当。
(3)较长时间的阴天,鹅只光照不足,更容易引起维生素D3的缺乏,此时即使饲料中有足够钙,也无法吸收。
(4)维生素B1缺乏,也可以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和外围神经麻痹,脚无力,步伐不稳。
(5)维生素B2缺乏也会引起脚趾弯曲,腿麻痹,走路困难。
(6)维生素E缺乏,引起脑软化症,也能引起脚麻痹。
(7)红霉素与莫能霉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等任一种抗球虫药合用时,也会引起腿无力和麻痹。
(8)有害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气、福尔马林,也会引起脚软弱。
2、临诊症状:发病初期只见病鹅喜欢蹲伏,走几步就蹲下,跟不上大群,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接着就出现两脚发软,走动无力,走得过急或过快时容易摔倒,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鹅不能正常站立和自由行动,移动时跗关节触地爬行,甚至用两翼支撑着地,因而脚部容易磨损发炎、肿大、增厚而形成关节畸形。
3、防治
(1)保持鹅舍干燥,搞好卫生,增加放牧时间,尽量让鹅只多晒太阳。当阴天时间较长时,要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
(2)饲料的配合要全面,雏鹅要以全价颗粒料为主。
(3)当出现软脚病鹅时,将患鹅集中隔离饲养,每只肌内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2毫升,每天1次,2~3天为一疗程。其他鹅喂给益生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D3),饲料中添加贝壳粉或碳酸钙,按每只鹅0.5毫克。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9、小鹅腿瘸咋回事啊,
1)病毒性因素:
如鹅副粘病毒病、流感病毒、鹅细小病毒等,引起鹅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扭转等神经症状。当出现此病因时,防治常根据免疫程序及抗体水平而进行,发病后紧急免疫常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紧急接种还得考虑有病毒的混合感染,谨慎免疫!
(2)细菌因素:
如大肠杆菌(关节炎型)、沙门氏菌、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等引起的瘫痪,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附关节或趾关节炎性肿胀,有热痛感,严重关节囊内有炎性的渗出物,跛行,运动受限,采食减少。
(3)代谢因素:
关节型痛风:主要是由于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或是肾功能低下导致尿酸盐代谢障碍,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内脏或关节腔内。治疗时首先要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多喂青料,同时使用通肾的药物。
2
营养性因素
(1)维生素B1缺乏症
病初表现为食欲降低,肌肉麻痹,不能站立,头向后伸呈“观星”姿势。
(2)维生素B2缺乏症
病鹅,鹅生长慢,羽毛粗乱,以跗关节着地,脚趾向内弯曲,足跟关节肿胀。后期两腿叉开卧地。
(3)锰缺乏乏症
雏禽多发,常见于2周龄-10周龄的鹅。病雏生长受阻,骨骼畸形,跗关节肿大变形(无热痛感),腿垂直外翻,不能站立和行走。
3
饲养管理因素
环境条件不良、垫料不勤更换、只注重保温而忽视通风等是大多数腿部疾病的诱因。现代兽医的观点是防重于治,所以加强饲养管理,按时免疫接种是减少损失最有效的措施。总之,减少鹅瘫痪不但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加机体抗病力,还要提供合理的营养,减少鹅疾病以及腿部疾病,从而达到减少鹅瘫痪的目的。
所以,当鹅出现瘫痪时,要综合分析,找到根本原因,而不是单方面的说辞,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案例
10、鹅不能走路怎么办?
这是鹅出现有软脚病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而致,所以第一时间就应该补充钙,当钙质充足,它们就会重新生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