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中医解释风湿热邪

中医解释风湿热邪

发布时间:2021-07-03 02:26:15

1、风湿热型与风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专业人士请进)

风湿病没有分热性和寒性,这只是不懂的医生在乱说,不要相信。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的药理与治疗:

风湿病在中国古代称之于“痹”,而类风湿称之于“木”。风湿病,虽然因风寒湿而来,亦因元气之虚,邪气始得乘虚而入,造成风湿病的发作。类风湿病也是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疾,但有病机不同。风湿病发作时,关节和神经会胀而无无痛觉,如果有痛,也只是轻微的痛。而类风湿病,它是长在肉和皮肤之间或痛或麻木。

痹症论:痹者,风寒湿之气,中于脏腑之谓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有风、寒、湿、热、气及筋、骨、血、肉、气之别。大凡风寒署湿之邪,入于心者,名曰血痹,入脾者名曰肉痹,入肝者名曰筋痹,入肺者名曰气痹,入胃者名骨痹。感病则其治乃异,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也,又痹病或痛痒,或淋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蹇涩。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缩,或口眼偏邪,或行步而不言语,或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偏壅滞,或上通于下,或下不通于上,或左右手疼痛,或即疾而死亡,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满而不寐,或昏昧而不醒。种种诸症,出于痹也。其治疗方法如下:

白术、党参、茯苓、半夏、柴胡、附子、陈皮、防风。

痹症药理:《诸病源候论.风痹候》说: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杨痹。《风湿痹候》说:风湿痹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杨此病。《医宗必读.痹》对病症的治疗原则做了概括,提出“祛风、除湿、散寒”,痛痹参以解火的治则,本方剂依据古代医学典藉医则配伍而成,方中诸药简述如下。白术:苦、目温、苦能燥湿、温能散湿,此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本经逢原》“除湿益燥,治风寒湿痹,散腰脐间及冲脉为病”。党参:本品为常驻用的中益气药。适用肢体关节倦怠无力等症,和白术相合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茯苓: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热解,心脾实则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隔中痰湿水肿,皆缓脾胃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半夏:辛、温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半夏具温燥之性,能燥湿为治湿要药,与前药茯苓。后药陈皮配伍以增强燥湿化痰的功效。此外,适量半夏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能缓解痹症的疼痛。附子:辛、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善用于补火助阳,与白术、茯苓常配伍治疗肢冷畏寒,关节腰背颈项强直僵化疼痛。附子有较强的止痛效果,用于痛痹、除湿祛寒、温经止痛。柴胡: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挛急、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是治疗痛痹的理想药物。陈皮:辛、散、苦、燥。适用于痹症治则,统观全药,大体分为针对寒、湿、风三类用药,符合痹症三大病因。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个概念不同,在治疗上也有些不同,如:风湿性关节炎,用上述药方治疗比类风湿方便的多,如果风湿性关节炎用上述药方一个月就能治愈,那么类风湿性炎就需要一个半月至二个月。如果类风湿性关节炎不用内服外熬的话,那在治疗上的时间比风湿性关节炎短的多,治疗起来也方便。那么,外熬的药用来治风湿性关节炎就没有效果。

2、什么是风湿热,求老师帮忙给解决下这个烦恼。

您好,按西医的解释,风湿热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关节心脏皮肤等多系统,其中导致的关节病变过去称为”风湿性关节炎“,以多发性大关节游走性关节炎为典型特征。
按中医解释,风湿病发病的机理和其它疾病一样都是”正“与”邪“之间的争斗,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在发病的机理中,一般说正气不足是发病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正气不足之时,外来风寒湿热之邪才可乘虚侵袭肢体关节肌肉,使经脉闭阻不通,而发痹病。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3、怎样区分风寒湿或风湿热,它们都有哪些症状

现实生活中很多病症都是类似的,症状也很相近,比如风湿热症与风寒湿症,大家应该都听过,可是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湿,主要在冬天发病或者是到了冬天病情会加重,主要表现为风寒湿,患者一般都有明显的关节上的感觉。

风湿热和风寒湿症型的关节炎症状是没有区别的,主要就是肿胀和疼痛。风湿热主要的症状就是肌肉关节疼痛,局部会出现红肿、灼热,严重的话会非常疼痛难以忍受,稍微冷点的时候回舒服一点,经常会伴随着发热、闷闷不乐、口渴等全身表现,舌苔发红或发黄。

寒湿症主要指以肌肉、关节疼痛风为主的这一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这种症状也有可能是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中医认为风寒湿是由于风、寒、湿、热等侵袭人体,经脉受阻引起的。风寒湿症的主要症状为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四肢麻木,怕冷,暖和的时候症状不明显,寒冷的时候病情加重,舌苔主要呈薄白或白腻。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但是局部没有颜色异常或怕冷怕热的症状,也没有全身怕热或怕冷的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感受风湿之邪,反之,病人筋骨关节肿痛,关节局部怕冷或怕热,这种情况就是寒热错杂影响了经络,就属于风寒湿的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风湿热症与风寒湿症区别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珍爱自己的身体,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夏天也不用贪凉,一旦出现上述的症状及时就医,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4、中医所指寒痰风湿热是什么意思

山药有健脾益肺、强精固肾的功效。煎汤服用或调制山药粥,能补肾益精、固涩止遗,经常食用可防治阳痿、早泄、遗精、腿软。

5、风湿病的中医治疗

6、中医说我是风湿热-----谁可以帮到我么?

看到你的情况我第一反应是白血病,不过你应该做过骨穿了吧,白血病可以排除。
排除白血病之后就要考虑风湿病和类风湿病。你是转移性关节痛,可以排除是骨骼问题,所以不要到骨科医院去看,也不要再随便做什么滑膜积液化验,白白花钱。
你之前的治疗采用的广谱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根治,说明你的问题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可能用的药对细菌或病毒不敏感,因此,你应该到正规的西医医院去治疗,不要看中医,中医在调理身体方面效果不错,但是对于这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说能治疗那是骗人。
风湿病是比较容易诊断的病,特征明显,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以关节和心脏损害为最重要,你要检查下心脏有没有问题。此外还要与类风湿鉴别,类风湿心脏损害较小或没有损害。
头孢克肟药不对症,不要再吃了。
你的病情比较严重,要慎重对待,不能自己吃点药不发烧就算,拖延病情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是风湿病有得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
——
我个人认为,你极有可能是得了风湿病,需要卧床休息3~4周,恢复后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治疗方案为:
1、发热时服用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发热时去西医医院检查,诊断是否得了风湿病。如果是,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3、治愈后,需要积极预防链球菌再次感染,至少维持预防用药5年。一般推荐使用苄是青霉素(长效西林)120万单位,每月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异恶唑,成人每天0.5~1.0g,分次口服。
以上三条,缺一不可!上面说的药物都是治疗风湿病最对症的药物,如果医生给你开别的药(例如为了拿某些药品回扣),你要建议医生采用对症药物,另外,如果医生说有什么什么新药之类的,别听他忽悠。
总而言之,病情拖延下去后果很严重,一定要谨慎治疗,发作期多休息,治愈后加强锻炼,注意保暖。

7、风湿热的中医治疗

[

与中医解释风湿热邪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