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病该如何提早防治?是什么原因引起风湿病的?
风湿病多数在冬春两季发病,寒冷和潮湿地区更容易得病。发病年龄在5~15岁为多见,3岁以下少见。风湿病的发生常与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病有关,它主要是损害心脏和关节,其次是皮肤、血管和脑组织,造成心肌炎、关节炎等。
风湿病除了引起心脏病之外,它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还可以停留在任何器官上,使其发病。最经常发生的地方除心脏外,还有关节、皮肤、肌肉和脑子的血管。侵犯关节时叫风湿性关节炎。侵犯皮肤时可出现两种症状:一种叫“环形红斑”,形态为不规则的环状或半环状红圈,边缘稍隆起,环内皮色正常,多见于胸部和四肢,可一日数变,时隐时现;另一种叫“皮下结节”,多在肘、腕、膝和踝关节伸侧面的皮肤下,为豌豆大小的硬疙瘩,和皮肤不粘在一起,略能滑动,压之不痛。侵犯脑子血管时表现为“舞蹈病”。简而言之,风湿病有五大主症:心脏病、关节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舞蹈病,其中心脏病发病最厉害,后果也最不好。
怎样预防风湿病?
预防风湿病,应当弄清风湿病的病因,确切病因尚未搞清。但多年来的研究可以肯定风湿病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密切关系。许多孩子得风湿病前都有过急性链球菌感染的历史,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丹毒等。
预防措施很多,应全面增强孩子的体质,加强锻炼,特别是耐寒防病锻炼,冬季户外活动,呼吸氧含量大的新鲜空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链球菌的感染,一旦发生链球菌感染要及时彻底治疗,常见的链球菌感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中耳炎、鼻窦炎。也有皮肤感染,如丹毒、脓痂疹,全身感染,如猩红热。遇有上述感染要及时采用青霉素治疗,10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前复查分泌物培养,如仍有细菌生长,则需继续第二疗程,直到培养阴性。对此类病人应严密监视追踪,反复迁延的链球菌感染病人可用长效青霉素治疗,日前已有口服青霉素制剂,使用方便。慢性扁桃腺炎,反复发作的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可用手术摘除,以绝后患。但应注意,如已患风湿,应在风湿活动静止时进行手术,手术前后应用青霉素治疗。
2、风湿病的症状是什么?写详细一点,谢谢,急~~~~~~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从病因分类考虑,一般将风湿病分为一下几种: 1.风痹: 以感受风邪为主,侵犯肌肤、关节、经络,风性走串,故临床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点。因风为阳邪,“上先受之”,故多发为上肢、肩背等处;卫阳不固,膝理空疏,故有恶风,汉出之症。 2.寒痹: 多因阳气不足,感受寒邪,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且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缓解。又因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临床常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3.湿痹: 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肤之间,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麻木重着为特点。因脾主湿,而湿性黏滞,阻碍气机,故又多见脾不运湿之症,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如缓等。 4.热痹: 以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为主,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以肌肉关节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特点。因热为阳邪,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等症。 5.燥痹: 以感受燥邪为主,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失于儒养而引起 风湿病 得一类痹病。因“燥胜则干”,阴血津液不足,筋骨关节失于儒养,故临床以肌肉瘦削,关节不利,口鼻干燥,目干而涩等为主要特点。 6.风寒湿痹: 风寒湿邪兼加而至,为“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本义.临证时需辨析三者之中孰轻孰重.若以风,湿为主者,称为“风湿痹”:若以寒、湿为主者,称为“寒湿痹”;若风寒湿三气兼重,则以“风寒湿痹”名之。 7.湿热痹: 感受湿热之邪为主,或是风寒湿等邪气郁久化热而为换。 临床所见,一般而热痹多为湿热痹。其临床表现为湿痹与热痹症兼而有之。按部位分类;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五脏痹和五体痹之称,并沿用至今。 患者的诊断不仅需要详细的病史和查体,而且需要进行各种抗体等检查,确诊后的治疗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多数风湿病是难以根治的,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尽管多数风湿病难以根治,但仍是可以治疗的,通过正规、系统的用药,绝大多数的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和挽救生命。如果患有风湿病,不进行治疗或治疗不系统,常会延误病情,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随着风湿病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风湿病的根治?法,如干细胞移植等,正在临床试验中,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风湿病是一定可以根治的。
3、风湿壅肤是什么意思
考虑为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做抗O、血沉、拍片和类风湿因子检查来辅助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还不能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症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
你好:
是风湿.最好用中医中药治疗,用追风舒筋丸就可以,效果很好.不要用西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生气.你可以到我的诊室介绍里详细了解一下我们的资料,祝早日康复.
应该首先考虑排除产后风引起的类风湿.你能否把症状说得更加详细一些?
(一)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是以骨、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2)常见风湿病及其症状
常见的风湿病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关节痛等.
1).风湿性关节炎:是一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风湿病中较为常见.本病发病多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急骤,以膝、踝、肩、胶等大关节红肿热痛为主,疼痛呈游走性,可同时侵犯多个关节,症状一般较为短暂,缓解后无关节后遗症,皮肤出现环形红斑.易反复发作.X线检查呈水样密度阴影,无骨质改变.
2).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全身性疾病.发病多为青壮年,女多于男.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关节肿痛、功能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畸形,骨质改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以致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本病初期多见手指、手掌、脚趾、历趾酸痛,晨起关节僵硬,特别是握拳不紧,继而发展至腕、踝、肘、肩、髓关节,病变部位往往左右对称,病情进一步发展,手指呈杵状(棒槌样)改变,继而拇指呈“天鹅颈”指,指掌关节偏斜,甚至呈抓形;腕关节功能丧失;肘关节多呈半屈状不能伸直;脚趾变形也较多
见;关节功能障碍,附近肌肉萎缩.全身症状有发热、贫血、睡眠不好、烦燥、易出汗、疲倦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情绪低落等.
3).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10岁左右及20—40岁多见,男性占90%以上,早期常表现为腰椎部疼痛和僵硬感.站立、行走和活动后减轻,剧烈疼痛多发生在夜间,时常痛醒,疼痛常放射到上肢、下肢、骰骼、肋间和腹部,脊柱活动受限.周期性发作且日趋严重,以致整个椎间盘与椎体破坏及韧带钙化而强直;疾病晚期常表现为头部固定前屈,脊柱后凸形成驼背.能髋病变呈双侧性.X线表现,初期骰骼关节间隙变宽,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骨有硬化致改变,以后关节面模糊、间隙变窄,直至双侧骰骼关节完全融合;椎体间纤维环及前后韧带常发生骨化,形成“竹节”样脊柱,本病类风湿因子常为阴性,而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常为阳性.
4).风湿关节病:关节痛的病因很我,风湿关节痛是指因风寒湿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2:风湿病常见症状病理分析
(一)疼痛:疼痛的病理关键不外乎“不通”、“不荣”两方面,不通主要由外邪或痰瘀凝结,阻滞经络,气血不得行散所致,不通引起疼痛.《医学发明》首先提出不通则痛,疼痛性质不同,不通机理也不同.风入经络,气血逆乱,为下肢重着酸痛,暑热袭人,熏灼经络,鼓迫气血,经气壅塞不通则为热痛,痰浊阻滞则为沉重肿痛,淤血阻滞为刺痛,不通则痛,多属实证.痛必拒按,以胀痛、掣痛、刺痛为主.不荣则引起疼痛,《索问举痛论》曰:“阴气竭,阳气入木,故卒然而痛.”《灵柩阴阳2105人》说:“血气皆少,则喜转筋,不荣则痛,”可因阴阳,气血,机体组织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但总以隐痛、钝痛、酸痛、痛处为主,多见于风湿病的中后期.不通,不荣在病理变化中往往夹杂出现,相互影响,不通则引起局部不荣,不荣又引起局部不通,疼痛经久不愈.临床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详细观察,认真辨识.
(2)麻木:麻是感觉异常,即非痒非痛.肌肉之肉,如千万小虫乱行,或遍身淫淫,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有如麻之状.木是肌肤感觉若失,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风湿病出现麻木的病理机制为气虚失运,气靴则血行无力,经脉肌肉失养而致.血虚不荣,经脉空虚,无以荣养皮肉筋脉,经髓凝涩而作.风寒湿痹阻,风寒湿客于肌表经络,气血受阻,肌肉筋脉失荣.痰瘀阻滞,痰瘀留于经髓、关节、肌肉、阻遏气血而成.《张氏医通》曰:“麻则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
(3)重着:重着是指病人自觉机体沉重,酸困不适,举动艰难,活动不便,如负重物.引起肢体重着的原因,主要责之湿胜、肾虚两端.因于湿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由涉水霖雨,或感受雾露之气,居处潮湿之地,内湿是由脾失健运,津液失布,滞留局部导致.湿性重浊粘腻,痹阻肢体经络,则肢体重浊.临床多伴有如裹、身痛、发热恶寒等症状.肾虚者,多因肾精亏虚,骨失髓养,支撑无力,自觉肢体沉重.《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临床以腰膝重困为主,多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等.
(4)关节肿胀、变形: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渗入关节中的津液,对关节的屈伸起到润滑作用.气血和津液有密切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津能载气,来源相同,功能相似,2者能相互渗透转化.气、血、津液3者相互协调,共同对关节起着温煦、滋润和濡养作用.《》灵柩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灵柩决气篇》曰:“谷入气满,焯则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当外邪侵袭关节,阻滞经脉气血,生理之津液凝聚而变成痰瘀,则出现关节僵硬变形.恶血不去,新血不生,营养不及肌肉,久之肌肉萎缩,形成鹤膝.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出现关节僵硬、肿大、变形,原因即此.
(5)屈伸不利:肢体屈伸不灵活,活动受限而言.《内经》称之为拘急,筋挛等.正常的屈伸运动是筋、骨、肌肉协调作用.病及筋、骨与关节时多屈伸不利,如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畸形可出现屈不得伸、步履艰难的表现.风湿病中出现肢体屈伸不利多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侵入筋.《诸病源侯论,风4肢拘挛不得屈伸候》曰:“此由体虚,腠理开,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筋,王在春,其经络虚,遇风邪则伤于筋,使4肢拘挛,不得屈伸.”外感风寒者,多伴发热、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湿热进益者,多伴身热肢困,头重如裹,脘闷纳呆,手足心热,小溲色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肝血亏虚者,多伴目视昏花,头晕耳鸣,肌肤麻木,筋惕肉润,指甲淡白,舌质淡,脉弦细.
(6)皮肤顽厚变色:局部或全身皮肤麻木增厚或变色的表现,在风湿病中常见硬皮病.皮肤顽厚变色的病理多为津液气血异常变化的结果.津液随着阴阳外达于皮肤.《灵柩决气篇》曰:“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布散于肌肤的津液,具有滋养肌肤的、毛发的作用,使肌肤丰润,毛发光泽.外邪侵袭皮肤,腠理闭塞,津聚于皮肤,不能外达而形成水肿,皮肤增厚,积久气血不通,而生痰瘀,皮肤变硬、变色或黄或紫或黑.硬皮病的病理过程与上述中医认识相一致.初期皮肤水肿,皮色为正常或苍白色.经数周进入硬化期,颜色随之加深,呈棕色或棕褐色,甚至黑色.
3:[治疗]
纯中药治疗
【主要成分】:由全虫、蜈蚣、血蝎、红参、香附、佛手、姜活、独活、制马钱、防风等310余味中药配制而成.其主要功能是祛风散寒、通经通脉.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禁食绿豆食品.个别病人服药后可有口干,多饮水即可.
外用药
1:在传统的“麝火疗法”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由数10种名贵中药炼制而成.将炼制好的药丸,点燃后放在一定的穴位上,通过燃烧局部产生一种强刺激,药物的有效成份通过皮肤进入肌体,以达到通筋活络、化解病毒之目的.火炙部位7-10天后皮肤破溃,流出黄、白水,病毒和炎性物质随流出的液体而排出体外,以达治疗目的.
注:
(1)在流水期间个别病人会出现低热,一般情况下不用做任何处理.
(2)火炙后如局部不破溃、不流水,可多吃些发物,如(鱼、鸡肉、韭菜等).
(3)疮面约一个月左右流水停止,疮面自动愈合.
(4)幼儿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做此治疗.
2:是由10多味优质中药熬制,高度白酒浸泡浓缩而制.具有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之作用.
应该不是
4、得肌肉风湿的最小年龄是从多大开始
风湿病多数在冬春两季发病,寒冷和潮湿地区更容易得病。发病年龄在5~15岁为多见,3岁以下少见。风湿病的发生常与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病有关,它主要是损害心脏和关节,其次是皮肤、血管和脑组织,造成心肌炎、关节炎等。
风湿病除了引起心脏病之外,它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还可以停留在任何器官上,使其发病。最经常发生的地方除心脏外,还有关节、皮肤、肌肉和脑子的血管。侵犯关节时叫风湿性关节炎。侵犯皮肤时可出现两种症状:一种叫“环形红斑”,形态为不规则的环状或半环状红圈,边缘稍隆起,环内皮色正常,多见于胸部和四肢,可一日数变,时隐时现;另一种叫“皮下结节”,多在肘、腕、膝和踝关节伸侧面的皮肤下,为豌豆大小的硬疙瘩,和皮肤不粘在一起,略能滑动,压之不痛。侵犯脑子血管时表现为“舞蹈病”。简而言之,风湿病有五大主症:心脏病、关节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舞蹈病,其中心脏病发病最厉害,后果也最不好。
怎样预防风湿病?
预防风湿病,应当弄清风湿病的病因,确切病因尚未搞清。但多年来的研究可以肯定风湿病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密切关系。许多孩子得风湿病前都有过急性链球菌感染的历史,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丹毒等。
预防措施很多,应全面增强孩子的体质,加强锻炼,特别是耐寒防病锻炼,冬季户外活动,呼吸氧含量大的新鲜空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链球菌的感染,一旦发生链球菌感染要及时彻底治疗,常见的链球菌感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中耳炎、鼻窦炎。也有皮肤感染,如丹毒、脓痂疹,全身感染,如猩红热。遇有上述感染要及时采用青霉素治疗,10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前复查分泌物培养,如仍有细菌生长,则需继续第二疗程,直到培养阴性。对此类病人应严密监视追踪,反复迁延的链球菌感染病人可用长效青霉素治疗,日前已有口服青霉素制剂,使用方便。慢性扁桃腺炎,反复发作的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可用手术摘除,以绝后患。但应注意,如已患风湿,应在风湿活动静止时进行手术,手术前后应用青霉素治疗。
5、风湿行痹怎么治好?
风湿病在中医学当中为痹症范畴,早在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篇.痹论》中记载“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另外:“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均是以病因之风、寒、湿、热分类。很多人误认为,风湿就是寒痹,其它这是不完全的。只是由于风湿病一般以风寒湿痹为常见罢了。
一般将风湿病分为一下几种:
1、风痹
以感受风邪为主,侵犯肌肤、关节、经络,风性走串,故临床表现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点。因风为阳邪,“上先受之”,故多发为上肢、肩背等处;
2、寒痹 多因阳气不足,感受寒邪,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且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缓解。又因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临床常表现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3、湿痹 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肤之间,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麻木重着为特点。因脾主湿,而湿性黏滞,阻碍气机,故又多见脾不运湿之症,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如缓等。
4、热痹 以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为主,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临床表现以肌肉关节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特点。因热为阳邪,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等症。
5、燥痹 以感受燥邪为主,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失于儒养而引起得一类痹病。因“燥胜则干”,阴血津液不足,筋骨关节失于儒养,故临床以肌肉瘦削,关节不利,口鼻干燥,目干而涩等为主要特点。
6、风寒湿痹 风寒湿邪兼加而至,为“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本义.临证时需辨析三者之中孰轻孰重.若以风,湿为主者,称为“风湿痹”:若以寒、湿为主者,称为“寒湿痹”;若风寒湿三气兼重,则以“风寒湿痹”名之。
7、湿热痹感受湿热之邪为主,或是风寒湿等邪气郁久化热而为换。
临床所见,一般而热痹多为湿热痹。其临床表现为湿痹与热痹症兼而有之。按部位分类;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五脏痹和五体痹之称,并沿用至今。
有很多人,使用了很多膏药或药酒或吃药都不好,是因为没有清楚自己病症类型,本人曾经见到一个人,治了好几个月都不好,踝关节红肿,用什么伤湿膏,虎皮膏等热性药,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从皮肤红肿可以看出这是属阳症,用热药当然不行,后来开了豨签草与车前草,服用一周,肿全退,服用两周后完全康复。
所以,治疗此病一定要清楚是什么类型才能对症下药。
本病基本的治疗原则:热则寒之,寒则热之,风则祛之,湿则利之,燥则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