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中医风湿病书籍

中医风湿病书籍

发布时间:2021-05-27 11:56:33

1、常见病中医穴位贴敷疗法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概述
二、穴位贴敷疗法的发展源流
三、穴位贴敷疗法的保健功效
四、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五、穴位贴敷的治则治法及常用药物
六、穴位贴敷疗法的选经取穴
七、穴位贴敷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 内科疾病
一、外感
二、流行性感冒
三、咳嗽
四、急性支气管炎
五、慢性支气管炎
六、哮喘
七、肺炎
八、肺痈
九、支气管扩张
十、肺结核(肺痨)
十一、冠心病、心绞痛
十二、心律失常
十三、高血压
十四、头痛
十五、眩晕
十六、脑血管意外(中风)
十七、失眠
十八、呕吐
十九、胃脘痛
二十、胃下垂
二十一、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二十二、腹痛、腹胀
二十三、呃逆
二十四、结肠炎
二十五、痢疾
二十六、便秘
二十七、单纯性肠梗阻
二十八、慢性肝炎
二十九、肝硬化
三十、脂肪肝
三十一、胆囊炎
三十二、淋证
三十三、汗症
三十四、肥胖症
三十五、糖尿病
三十六、白细胞减少症
三十七、慢性疲劳综合征
三十八、三叉神经痛
三十九、面神经麻痹
四十、皮肤瘙痒
第三章 妇科疾病
一、痛经
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三、闭经
四、不孕症
五、妊娠恶阻
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七、胎位不正
八、习惯性流产
九、产后尿潴留
十、乳汁不通
十一、回乳
十二、乳头皲裂
十三、慢性盆腔炎
十四、子宫脱垂
十五、子宫肌瘤
十六、乳腺增生
第四章 儿科疾病
一、预防外感
二、外感发热
三、麻疹
四、流行性腮腺炎
五、小儿咳嗽
六、百日咳
七、小儿哮喘
八、小儿肺炎
九、消化不良
十、小儿厌食
十一、小儿呕吐
十二、小儿腹泻
十三、小儿夜啼
十四、小儿流涎
十五、小儿惊风
十六、小儿疳积
十七、汗证
十八、水肿
十九、小儿疝气
二十、小儿遗尿
二十一、小儿口疮
二十二、鹅口疮
二十三、脐疮
二十四、脐疝
第五章 男科疾病
一、性神经衰弱(阳痿)
二、遗精
三、早泄
四、男子不育症
五、缩阳症
六、强中
七、急性睾丸炎
八、急性附睾炎
九、附睾肿大
十、前列腺炎
十一、前列腺增生
十二、阴囊湿疹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一、鼻衄
二、过敏性鼻炎
三、复发性口腔溃疡
四、慢性咽炎
五、扁桃体炎
六、梅核气
七、结膜炎
八、麦粒肿
九、耳鸣
十、牙痛
十一、口臭
第七章 骨关节疾病
一、风湿关节炎
二、痛风性关节炎
三、增生性关节炎
四、颈椎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腰部劳损
七、坐骨神经痛
八、足跟骨质增生
九、落枕
十、胁痛
十一、腱鞘囊肿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
附 穴位贴敷常用穴位分布图

2、中医所说的湿气到底是什么?

什么样的人容易体湿?肥胖的。湿气大什么表现?大便粘腻皮肤油以及风湿病。老一些的中医书籍都不会提湿疹与体湿有关系,湿气大是容易导致一些皮肤病,皮肤油腻潮湿容易导致许多皮肤浅表感染,反而,皮肤比较油腻的体湿大的人,皮肤不易干燥,很少患湿疹。而且实际临床工作里,真的要是去为湿疹病人辩证分型,你会发现什么体质都会有。

3、类风湿 中医 书籍

没三年谈不上入门,没十年不可能精通,这都是快的,中医不可能只会看一种病。
书籍么,上网一搜一大堆

4、中国古代四大医书,是哪四本书?

公认的是:《黄帝内经》、扁鹊《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难经》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难经》书名的含义,有二种解释:以难字作为问难,另以难字做为难易来解读。难,读音为“ㄋㄢˋ(nàn)”。《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后世将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 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 伤寒杂病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规定了药物的剂型
《本经·序录》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此处一方面体现了在2000年前中药剂型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药物剂型工艺以及对哪些药宜用哪种剂型的研究经验,如消石“炼之如膏”,术“作煎饵”,茺蔚子“可作浴汤”(外用洗剂),葡萄“可作酒”,白芷“可作面脂”,牛角、牛胆“可入丸药”,蝟皮“酒煮杀之”,露蜂房“火熬之良”,当归治“金创煮饮之”,雷丸“作膏摩,除小儿百病”,蛇蜕“火熬之良”,贝子“烧用之良”等等。此处既讲了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用时要采用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对现今中医业医者只采用汤药成药的现象具有很大的批判性的价值。
对药物治病取效的客观评价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此处首先告诫人们,有病必须早治;其次强调了疾病的痊愈与否,不能完全依赖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在药物干预下机体驱邪愈病的内在能力。
强调辨证施药
《神农本草经·序录》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疡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此语不但突出了辨证施治用药的主旨,还提示在辨证施治用药的前提下,务必要辨别疾病的性质(寒、热)用药,辨别病因而审因论治(如“饮食不消”、“风湿”),辨别病情轻重并根据病情轻重而施以用药(如“鬼疰蛊毒”均为重危病证),还要辨别躯体病(如“痈肿疮疡”、“风湿症”)与内脏病(如“鬼疰蛊毒”)的差异而用药。前者用“疮药”、“风湿药”,后者用“毒药”。若通览书中365味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还可以发现,书中根据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病等等不同病种而施以不同药物予以治疗,这些内容都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用药思想。
重视服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这说明本书作者在认真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服药时间与药物疗效之间的密切关系。
践行“药有阴阳”理论的价值
《内经》首先提出了“药有阴阳”理论,《本经》对这一理论予以践行。所谓“药有阴阳”,其含义甚广。若仅从植物药与矿物药分阴阳,矿物药质地沉重而主降,属性为阴,植物药质地轻清而属阳。若就植物药而言,凡药用其花、其叶、其枝者多属阳,若用其根、其干者多为阴。如若对药物深层的内涵以阴阳分,则“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具体内容可详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本经·序例》所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其本义是指人们可以品尝到的药物真实滋味以及其对人体气血阴阳的作用。药物真实滋味不止五种,由于受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理论的影响,于是自古至今,将药物之滋味统统纳之于五味之中,并将涩味附之于酸,淡味附之于甘,以合药物五味的五行属性归类。
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
《本经》所言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即四性,是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人们味觉可感知的五味相对而言,四气属阳, 五味属阴,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为气,阴为味”之意。事物之阴阳属性是可分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药物寒热温凉之性还可再分阴阳。温性、热性为阳,凉性、寒性属阴。热甚于温,寒甚于凉,其中只是程度的差异。温热药有微温、温、热、大热的不同量级;寒凉药有凉、微寒、寒、大寒的不同量级,如果在性质上没有寒热温凉明显的性质差异,于是就用“平”标定其性质。

5、《严氏中医移毒疗法》有这本书吗

本书为严浩翔医师的心血专著,书中以颈椎病、头痛、心脏病、鼻炎、咽炎、牙痛、痤疮、红斑狼疮、黄疸、精神分裂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神经性皮炎、各种癌瘤疾病为例,详细介绍了“移毒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辅助药方、注意事项等等。同时公开“移毒疗法”系列秘方药物:1.移山过海散;2.移毒散;3.赶毒散;4.疮毒搬家散;5.苦丁散秘方;6.三圣散秘方等等。对以上秘方的配方、份量、制法、用法、功效和临床应用,书中全都做出详尽介绍,由于严浩翔先生的努力,丹药排毒疗法得以传承。

与中医风湿病书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