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与肠菌研究进展

类风湿与肠菌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4-18 21:29:50

1、类风湿病是怎样形成的

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2、对风湿病有研究的专家请进。谢谢

祝您的亲人健康!

风湿症状

起病缓慢,多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无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

一、关节症状:
(1)晨僵: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关节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关节晨僵早晨明显,午后减轻。
(2)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二、关节外表现:是类风湿关节炎全身表现的一部分或是其并发症。本病的关节病变可以致残,但不会致死。而关节外表现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1)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血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2)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脾、胰、肾、淋巴结及睾丸等。
(3)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4)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较常见,肺小血管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
(5)肾脏损害。
(6)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常引起角膜炎。
(7)Felty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常引起脾脏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
(8)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导致腺体破坏和分泌减少或缺乏,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的干燥症群。
(9)消化道损害。

3、大肠杆菌转化的机理与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希望答案详细)

大肠杆菌细胞表面没有结合DNA的特异性受体存在,金属离子诱导大肠杆菌摄取外源DNA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高浓度非生理条件下Ca2+诱导大肠杆菌摄取外源DNA,可能一方面是高浓度的Ca2+聚集在细胞表面改变了细胞壁的渗透性,使转化DNA更容易接近细胞膜。另一方面少量Ca2+进入细胞与胞内的PHB和Pi结合成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形成新的膜通道,为DNA最终进入细胞内提供了条件。低Ca2+诱导大肠杆菌摄取DNA可能主要是后者的作用。因此,Ca2+诱导大肠杆菌建立感受态并实现DNA转化,既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也是细胞自身生理调节的反应过程。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探索大肠杆菌摄取外源DNA的分子机理,提高基因工程操作中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以及正确评估大肠杆菌可能发生的水平基因转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的资料是一篇题为《Ca2+诱导大肠杆菌摄取外源DNA的研究》的博士论文,作者李文化,CNKI上有得下载。。如果需要可以留下邮箱我把文章发过去。。希望对你有帮助

4、肠道菌群与哪些疾病有关?

你好,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引起维生素缺乏,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治疗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

5、肠道菌群的最新研究

<

6、跪求有关类风湿所有知识

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贝赫切特综合征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与结核感染相关)、生活环境有关。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在各种发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现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细胞功能亢进、内皮细胞损伤与血栓形成、免疫系统针对自身器官组织产生反应,导致器官组织出现炎症,产生破坏[1]。
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2]
该病可见于我国各类人群,从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见,男女均可发病。
2.口腔溃疡
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疼痛,溃疡面较深、底部多为白色或黄色,可以同时在多个部位出现多个溃疡(俗称“口疮”),包括舌、口唇、上颚、咽部等。多数溃疡可自行好转,但常反复发作,严重者疼痛剧烈,非常影响进食。
3.生殖器溃疡
除口腔溃疡外,患者还可出现外阴部溃疡,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溃疡,这些部位的溃疡可较大,可以是单发的。
4.眼部病变
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眼睛病变,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或视力下降、视物不清,可以一只或两只眼睛受累。
5.皮肤表现
还有些患者出现皮肤病变,表现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样皮疹,或类似于“疖子”的表现,可自行好转,但易反复发作。另外有的患者会出现下肢发绀、肿胀和疼痛,可以触摸到“疙瘩”,还有的患者下肢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红斑,大小不一,可以从黄豆到铜钱大小,按压时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结节红斑”。还有的患者在输液或抽血针眼局部会出现红肿或水疱或脓疱,多数在注射后24~72小时内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针刺反应”阳性。
6.关节病变
不少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可以单个或多个关节,下肢关节多见,可以伴胳膊和腿疼,严重者出现关节积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变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表现是消化道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或吞咽时胸痛、反酸、烧心、腹痛、腹泻、大便中有脓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块,体重下降、消瘦,没有食欲,这些症状可都出现或只出现其中一个,做过胃镜或肠镜的患者会被告知有“溃疡”。
8.血管病变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血栓性静脉炎以及深静脉血栓,严重者还可以并发肺栓塞,患者可出现活动后气短、憋气,胸口疼痛甚至晕厥。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动脉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动脉瘤破裂后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经系统病变
有的患者可有手脚不灵活、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手脚感觉麻木、疼痛或无力,还可出现一侧的手脚瘫痪,严重的可出现抽搐、翻白眼等类似“抽羊角风”的表现,这些有可能是贝赫切特综合征损害到了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脑干,也可见于脊髓、大脑半球、小脑和脑脊膜,可以出现脑萎缩。
10.全身症状
不少患者伴乏力、纳差、低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治疗
贝赫切特综合征以药物治疗为主,需要服用药物时间长短不一。多数患者需要较长期服药,主要是免疫调节药或免疫抑制药,包括外用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和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在药物治疗之外还可选择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但都应以药物治疗为基础[3]。

7、细菌研究进展~!急~!!!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精神及心理等因素,其中感染因素在UC起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近年来,关于各种肠道病原微生物在UC中的损伤机制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学、微生态学、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出现了研究和报道,同时由于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免疫调节、控制炎症反应等方面的优点已大量用于治疗UC。本文就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紊乱研究进展以及微生态制剂治疗UC综述如下。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细菌 微生态制剂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现在研究认为该疾病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基因易感性、肠道细菌作用、自身免疫失衡、环境因素等。近年来针对UC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均越来越重视肠道细菌及其他病原体在其间所起的作用。

1 肠道病原体与UC发病的相关性

感染因素一直被认为是UC的主要致病因素,虽尚未被证实,但许多研究均表明细菌是UC的始发因素,在无菌动物模式中不能诱发与UC类似的炎症 〔1~4〕 ;改变宿主肠道内菌群分布即可改变其肠道粘膜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过程 〔5~7〕 。

Borody等 〔8〕 报道了6例经过挑选的UC病人在经过2周的抗炎治疗后,即停用一切抗炎治疗改用健康人肠道菌群灌注疗法至少5年,分别停用1~13年后,该6例患者都未复发。故推测肠道内多种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菌群可保护肠道免受病原体入侵,同时正常的肠道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9〕 。

由于炎性肠疾病(IBD)的症状与典型的肠道感染、Johne’s病较相似,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许多病原体都被推测为IBD的病因,例如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杆菌属、耶尔森鼠疫杆菌、组织内阿米巴属及双核阿米巴属、分枝杆菌属、副结核杆菌属等 〔10~13〕 。但是,没有一种病原体可被持续发现或单独证实。使用经典的粪标本肠道菌培养法来分析肠道菌群已超过15年了,然而,只有10%~40%肠道细菌可用这种方法被鉴别出来。近年随着RT-PCR、原位荧光杂交、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SSCP)及其他基因片段分析技术的发展,可更加精确地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变化。Ott等用SSCP技术发现在UC和CD的患者中,肠道细菌的多样性较正常对照人群明显增高 〔13〕 ,但仍需做进一步研究以明确该种变化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Fite等用RT-PCR技术发现UC患者的肠粘膜活检标本中100%有脱硫弧菌属的脱硫菌(SRB) 〔4〕 ,SRB在大肠中将硫酸盐转化成硫化物,后者对结肠上皮有细胞毒作用,而用常规细菌鉴别法,大约有92%UC患者和52%非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粘膜活检组织中发现SRB 〔15〕 。

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 〔16〕 ,除了考虑细菌感染为IBD的首发原因外,还发现了病毒感染也可能参与其间,在三个患者组织中发现腺病毒,一个患者发现了肠病毒,另一个患者发现有高滴度的巨细胞病毒(CMV)抗体并有血清学反应。

2 肠道细菌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可能是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基因易感性宿主,使之产生免疫应答,三者在炎症的开始和持续发展中起了重要的协同作用,即“扳机”样作用 〔17〕 。在IBD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可导致组织损伤,肠上皮由于细菌、内毒素的侵害可诱导细胞因子(如TNF-α)分泌而增加了黏膜的渗透性。一旦肠黏膜屏障被突破,侵入的肠道内抗原就可引起慢性的持续性刺激,招募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在临床,亦可发现季节性发病的IBD患者多于春秋季发病,可能与潜在的感染有关 〔18〕 。而非消化道感染亦可引起IBD的复发频率增高,其中40%~60%的复发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在UC活动期患者的肠黏膜活检发现SRB,SRB可分解产生H 2 S,故推测SRB是导致UC的一个活跃的致病因素 〔19〕 ,它可提高肠道内硫酸盐的浓度而致结肠黏膜溃疡。在动物模式中,用硫化钠溶液灌注鼠结肠上皮细胞,在生理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现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杯状细胞减少、黏膜糜烂溃疡 〔20〕 。丁酸酯类是结肠上皮细胞获能的重要来源之一,而H 2 S却会抑制丁酸醋类的氧化和利用。因此SRB干扰丁酸酯类的代谢可致肠绒毛层的萎缩,而肠绒毛层萎缩及杯状细胞增生肥大正是活动性结肠炎的一个特征 〔21〕 。

某些肠道菌群可引起肠道丁酸代谢紊乱,而丁酸代谢异常则导致肠黏膜UC样改变。Ohkusa等 〔22〕 用变形梭菌(F varium)培养上清液灌注小鼠结肠细胞24h后的变化与用丁酸溶液(32mmol/L)灌注的变化相同,都出现黏膜下溃疡、炎性细胞聚集及细胞凋亡样表现。推测F varium中致病因子为丁酸,后者对结肠Vero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研究发现,UC患者结肠上皮细胞氧化丁酸的能力较正常人群的结肠上皮细胞明显降低,局部高浓度的丁酸超过了病变区域的肠上皮细胞代谢处理能力,而直接造成对粘膜的损伤。随后在对活动性UC患者的结肠黏膜组织活检并进行免疫化学分析证实,F varium可侵入结肠黏膜并在隐窝内生存,其产生的丁酸直接对肠上皮有细胞毒性作用。

3 菌群紊乱

引起结肠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在肠道常存在着大量的细菌、食物抗原及其他种类的抗原,而消化道相关淋巴结(GALT)可保护宿主免受潜在病原体的攻击或由肠道内抗原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这是一个抑制和激活相互拮抗的过程。通常引起消化道病变的免疫反应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IBD炎症的肠段固有层中的T、B细胞较非炎症区域表达更多的细胞活化标志物。(2)IBD患者粘膜的T细胞表达的前炎症因子增加,UC患者可能表现出来的是一系列Th2细胞激活的疾病,与CD的发病机制不同,当然这种理论还未完全证实。(3)激活固有层T细胞引起炎症反应的是记忆性抗原,与引起正常粘膜免疫反应的抗原不同,其引起组织增生为主。此外,抗原刺激诱导细胞凋亡而以免疫细胞增生的机制在IBD患者中也是异常的。(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BD患者分泌血浆IgA细菌减少,而分泌血浆IgG和IgM的细胞增多,部分是针对原籍菌的。(5)在IBD患者中递呈抗原的肠上皮细胞激活的是CD4 + Th细胞,而不是CD8 + Ts细胞。而在免疫反应异常的开始阶段,粘膜屏障的缺损似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一个用N-钙粘素阴性基因取代正常E-钙粘素的小鼠模型中,它们的肠黏膜中既有正常的肠粘膜区域也有较薄弱的区域,在其较薄弱的区域中表现出慢性IBD样改变 〔23〕 。

Dionne等 〔24〕 在活检组织中可以观察到,随着细菌的刺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IL-1RA)增加。在UC患者的直肠活检组织中,TNF-α非刺激性分泌明显增加,且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联。脂多糖(LPS)在炎症组织中只适度地刺激TNF-α的分泌,而美洲商陆丝裂原(PWM)在UC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都可引起TNF-α的分泌,在UC患者中引起更明显的增加。超抗原金葡菌肠毒素A(SEA)可引起炎似的效应,程度较PWM轻。SEB在各组中是最强的TNF-α诱导剂,在炎症组织中尤为明显。IL
-1的分泌较TNF-α相对减少。SE的诱导作用较LPS强,但较诱导TNF-α的效应减弱。此外,IL-1RA也是由细菌刺激产生的,IL-1RA/IL-1率相对稳定。在炎症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分泌增加,而抗炎因子IL-1RA只由正常肠上皮细胞分泌增加。由于细菌内毒素和LPS协同可增加肠粘膜的渗透性,LPS或细菌毒素在IBD患者的血浆中测得,菌群失调及/或肠膜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引起了内毒血症。Bene等 〔25〕 发现在CD及UC患者中抗微生物热休克蛋白65(HSP65)抗体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在活动性CD及活动性、缓解期UC可测得低水平HSP65抗体,
故推测可能是由细菌HSP65或其抗原决定簇引起的宿主针对肠道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紊乱亦参与其间。

过去一直认为肠上皮细胞只是被动地应对细菌的侵袭,现在发现肠上皮细胞在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及随后的一系列反应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用细菌内毒素刺激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可发现细胞低表达内毒素受体TLR-4 〔26〕 。但近来有资料表明肠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内TLR-4,且只在内毒素区域表达。在内毒素的影响下,肠上皮细胞还可调节内毒素结合蛋白分泌(BPI,增强杀菌渗透性蛋白)。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在肠上皮细胞内调节内毒素诱导的反应,而核受体PPAR-γ途径可抑制前二者的活化途径。肠道细菌可诱导PPAR-γ表达,而在UC患者中表达相对较低。在结肠炎模型中,治疗性激活PPAR-γ途径可减轻炎症的严重程度 〔27〕 。

4 抗肠道病原体治疗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柳氮磺胺吡啶类药物是治疗UC的传统药物。近来研 究发现它有抑制肠道内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物的作用。磺胺吡啶没有此项功能,5-ASA作用较小。而其新型制剂(Olsalazine和Balsalazide)的效果则较明显 〔28〕 。

基于感染理论的运用,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较普遍。特别是甲硝唑、氯林可霉素、环丙沙星结合万古霉素治疗发作期的UC效果较好。这些抗生素主要针对厌氧菌和一些革兰阳性菌(如肠球菌等)。然而在一组随机对照实验中,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却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还不明确何为致病菌,何时该给予抗生素、抗生素的配伍及使用疗程的问题 〔29〕 。近年来发现CMV可加重用激素难以控制的IBD患者的病情 〔30~31〕 ,故临床上对这类病人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甚至有的病人进入了缓解期 〔32~33〕 。

在对UC的动物模型临床研究中发现,UC发作期与健康对照组粪便菌群比较,肠杆菌和肠球菌呈有意义增加,尤以肠链球菌数增加显著,而酵母菌变化不显著,乳酸杆菌也略有减少。主要原籍菌双歧杆菌、真杆菌、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都呈有意义减少,双歧杆菌检出率尤其低 〔34〕 。因此微生态制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和改善UC炎症活动情况。微生态制剂一般包含乳酸菌、双歧杆菌和消化链球菌,但其具体治疗机制目前未完全明确。

有研究认为,乳酸菌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的活性,可介导白介素-12(IL-12)和TNF-α分泌,上调MHCⅡ分子的表达。然而有些亚型的乳酸菌可引起相反的效应,例如:L reuteri介导IL-12和TNF-α作用及上调MHCⅡ分子表达的作用较小,对IL-10无影响。L casei则可抑制IL-12、TNF-α、IL-6的合成。

Shibolet等 〔35〕 发现在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由不同诱导剂诱导的UC动物模型的疗效有明显不同。微生态制剂(VSL#3,包含4种亚型的乳酸菌、3种亚型的双歧杆菌和一种消化链球菌)在治疗由巯基阻滞剂诱导(Iodoacetamide)的动物模型疗效明显,而对由硫磺二硝基苯酸(DNBS)诱导的动物模型几无疗效,微生态制剂的保护效应主要表现在结肠的损伤面积和结肠湿重减少,并伴有PGE2代谢物和MPO减少,NOS活性增加。巯基复合物在维持消化道上皮的完整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抗自由基的作用。Iodoacˉetamide诱导的UC动物模型反映了氧自由基损伤粘膜的生化过程,该研究揭示微生态制剂可能有增加内源性巯基复合物的作用,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Suhultz 〔36〕 用乳酸菌(L plantarum299V)治疗IL-10基因敲除的小鼠UC模型,发现炎症过程明显和缓,粘膜中IgG、ITF-γ和IL-12含量降低。如继续使用,则在组织学上可看到明显改善。在体培养中还发现活性乳酸菌可增强血液中吞噬细胞和腹膜中吞噬细胞的活性。但目前在临床上,微生态制剂一般只用于预防或缓解炎症反应加剧,而非急性期的治疗。

在另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中,Ishikawa等 〔37〕 用含有双歧杆菌的牛奶(BFM)作为日常食物提供给UC患者,BFM组剂量是100ml/d,持续1年。试验结束后分别考察两组的肠镜表现、血液学检查及肠道菌群培养结果。发现在BFM组(入选11人)中有3人病情加重,而在对照组中(入选10人)中有9人病情加重。肠道菌群培养结果显示,BFM组中肠杆菌属及丁酸盐类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故推测双歧杆菌有预防UC复发的作用。
而在比较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方面,Marotta等 〔38〕 设计了以下这个试验,选择了26名缓解期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另选了对照组15人,分别先测定其血常规、内毒素浓度、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浓度。然后一组予以甲硝唑(250mg tid),另一组予以复合微生态制剂SCM-Ⅲ(包含嗜酸性乳酸菌和L helveticus、双歧杆菌及维生素类,3ml tid),各治疗2周,经过6周洗脱期后再进行交换治疗。在每次治疗前后对各组进行血液学检查。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别,而内毒素水平随着病程的迁延反复和病变范围的扩大可明显升高,SCM-Ⅲ有降低内毒素水平的作用,而甲硝唑无此作用。对于M-CSF,SCM-Ⅲ已有明显的下调作用,而甲硝唑对此亦无作用。而在LBP水平及血浆抑制内毒素作用方面,SCM-Ⅲ组与甲硝唑组无明显差别。故建议无论何种类型的UC患者都可长期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虽然微生态制剂有价廉、安全、无害等优点,但能否长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尚无定论,因其具体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可以确信微生态制剂在治疗IBD方面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Rath HC,Herfarth HH,Ikeda JS,et al.Normal luminal bacteria,espeˉcially Bacteroides species,mediate chronic colitis,gastritis,and arthritis in HLA-B27/human beta2microglobulin transgenic rats.J Clin Invest,1996,98:945-953.

2 Rath HC,Wilson KH,Sartor RB.Differential inction of colitis and gastritis in HLA-B27transgenic rats selectively colonized with Bacˉteroides vulgatus or Escherichia coli.Infect Immun,1996,67:2969-2974.

3 Waidmann M,Allemand Y,Lehmann J,et al.Microflora reactive IL10procing regulatory T cells are present in the colon of IL2deficient mice but lack efficacious inhibition of IFN-gamma and TNF-alpha proction.Gut,2002,50:170-179.

4 Sellon RK,Tonkonogy S,Schultz M,et al.Resident enteric bacteria are necessary for development of spontaneous colitis and immune system acˉtivation in interleukin-10-deficient mice.Infect Immun,1998,66:5224-5232.

与类风湿与肠菌研究进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