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凝血瘀怎么调理
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回气血壅滞,“不通答则痛”,故痛经发作;寒客冲任,血为寒凝,故经血量少,色黯有块;得热则寒凝暂通,故腹痛减轻;寒伤阳气,阳气不能敷布,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为寒凝血瘀之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2、寒凝血淤该吃什么才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寒”是中医病因学中的“六淫”之一和辨证诊断学中的“八纲”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寒性凝滞,收引.这是中医对寒邪(包括外感寒邪和内生寒邪)的两个主要致病特点的高度概况.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具有流动,升降出入运动特征的物质,其流动性减弱,流行缓慢,甚至停滞,凝结,产生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收引即收缩牵引,挛急,是指皮肤,腠理,肌肉,筋,脉等组织产生的收缩,紧张,挛急,产生恶寒,拘急,疼痛等表现.一方面,寒邪侵入机体后,会引起经脉收缩痉挛,血脉绌急而痛.另一方面,寒邪又可导致血流缓慢,血液凝滞而形成瘀血。寒凝血瘀导致血栓病的辨证要点包括:①可有感受外寒,过食生冷的病史,或素体阳虚,偏寒体质;②症见面色淡暗或苍白,手足厥冷,或出冷汗,畏寒喜热,疼痛虽如绞如锥如刺,但得温则减,逢寒则加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暗,紫暗或见瘀斑,苔白,或白腻,滑润,脉弦,紧,细,沉迟或涩.中医认为“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因此,温通活血是治疗寒凝血瘀证的总原则。桂枝山楂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花椒姜枣汤: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3、寒凝血瘀体质应注意什么?
寒凝血瘀:经产之际受寒,寒凝血脉而致。畏寒肢冷,下腹冷痛,腰尻酸内痛下坠,得暖则舒,经行容量少,腹痛加剧。苔薄白,舌质黯,脉沉弦。确认是这样的症状吗?
这种体质,吃药的话建议用温经汤(吴茱萸 当归 芍药 川芎 人参 桂枝 阿胶 牡丹皮 生姜 甘草 半夏 麦冬),饮食上少食肥腻寒凉的东西,多吃行气活血温性的食物。
4、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肾虚血瘀,寒凝瘀滞
妇科的话,可以用乌鸡白凤丸试试看,有效的
5、求寒凝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的明显的、主要区别?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七八年了。求中医大师一针见血吧,
寒凝和气虚都会导copy致血瘀,要点在于寒凝(阳虚)和气虚的辨证区别,阳虚的指征在于畏寒,特别是冬季,常有四肢逆冷的特点,郑钦安有辨阴阳十六字诀可以参考。气虚通常没有畏寒等阳虚指征,通常面白易出汗易感冒,脾胃上则容易有补中益气汤诸症状。细细对比下当归四逆汤和补阳还五汤的区别,是应该可以看出其中之不同的。
6、中医为寒凝血瘀,那西医诊断是什么?
因为人体不会出现寒凝这个现象(寒、冷不会导致疾病),所以中医的结论是错误的,不能用于疾病诊断。而中医所谓的血瘀是个很笼统的概念,现代医学有血液粘稠或血管堵塞的病理现象。
7、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我属于哪种?该如何
我经期抄肚子坠痛,伴随腰疼,又是特别严重,疼起来手脚冰凉,冒冷汗,伴随昏厥,眼前发黑,血量少、颜色暗红。。。家里中医说是气滞血瘀哈尔滨祖研的医生说是寒凝血瘀我比较敏感比较爱生气不知道谁能给我点建议啊哪个大夫准啊。。。拍了彩超一切正常。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半年前吃过三副重要第一个月有缓解第二个月复发前几天又开了四个疗程的中药,无作用无得过结核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