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病的中医治疗
2、请问类风湿中医是如何辨证的?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根据症状,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常分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痹、痰浊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证型来用药,如果关节红肿热痛,痛得十分厉害,并且遇到热的东西后肿痛加剧,冰敷后肿痛缓解,关节活动不方便这就是热痹,如果关节酸痛,不红肿,不发热,肌肤麻痹,患者手足沉重,舌苔白腻。那就要考虑是“风寒湿痹
3、类风湿中医辨证。
中医只有痹症,这是西医病名;中医只有鸡爪风。
4、请问类风湿中医是如何辨证的?
类风湿在中医里面归属于痹症《黄帝内经》就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据此,痹症就根据风寒湿三者的主次分为行痹、痛痹、着痹,这三者统一归类为风寒湿痹。临床上还有风湿热造成的,属于风湿热痹,日久不愈,又会导致肝肾亏虚,形成虚实夹杂。大致就是这么几类了。
5、类风湿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治疗类风湿
《素问 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1]
类风湿的患者不应该偏食,要做到食药相成。
中文名
中医治疗类风湿
风湿病的类型
行痹、痛痹、着痹等
治疗建议
患者不应偏食,要做到食药相成。
治疗法则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等
中医治疗法则
1.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2.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治法:经散寒,祛风除湿。
3.着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4.痹: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治法:通络,祛风除湿。
中医治疗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6、中医怎样辨证论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
现将行、痛、着、热痹的主证、治则及方药分述如下。
(1)行痹
主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麻黄、当归、秦艽、肉桂、葛根、茯苓、生姜、大枣、甘草。
(2)痛痹
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细辛、桂枝。
(3)着痹
主证: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川乌、麻黄、桂枝、当归、川芎、生姜、甘草。
(4)热痹
主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或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味。
生石膏、知母、桂枝、甘草、忍冬藤、连翘、黄柏、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
7、请问类风湿中医如何辨证的?
为大家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法,供大家参考:
1、寒盛型:大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属于此种病理类型,在治疗时要使用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散寒、搜剔风寒湿邪等作用的药物。可选用的方剂名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和阳和汤,其中的成分包括了麻黄、桂枝、白芥子、鹿角胶、熟地黄、生甘草、细辛、黑附片、祁蛇、全蝎等。如同时随着血淤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其中加入当归、水蛭、川芎; 伴随着四肢麻木症状的患者,可以加用徐长卿、鸡血藤、穿山龙等三种药物。
2、热盛型::属于这种病理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使用可以祛湿通络、清热疏风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可选用的方剂名为白虎加桂枝汤加减,其中的成分主要为生石膏、知母、桂枝、黄柏、苍术、防己、生甘草、薏苡仁、忍冬藤、桑枝、土茯苓、蜂房、全蝎等。同时伴随着热毒炽盛症状的患者,可以在方中加入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草河车、白鲜皮;兼阴虚症状的患者,可以加用生地、白芍、元参;兼血瘀症状的患者,可以在方中加入桃仁、王不留行、赤芍、元胡;瘀滞症状时间比较长、骨节畸形和关节麻木僵直的患者,可以在方剂中加入皂刺、乌梢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