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后经常咳嗽该吃什么药
风湿性心脏病会导致瓣膜受损,出现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可进行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可彻底解决瓣膜病变问题,改善患者术前的浮肿、咳嗽等症状,术后需遵照医嘱注意日常调理。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咳嗽,其发生原因有多种可能,常见的有术后感冒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最好及时复诊,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X线胸片、胸部CT等,找出引起术后咳嗽的病因,才能采取恰当的药物治疗措施。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咳嗽,如果是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没有发生心力衰竭或处于心力衰竭缓解期,要及时对症用药。为避免继发感染引起心内膜炎,影响术后恢复,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咳嗽症状若同心力衰竭有关,主要是由肺淤血所引起的,应继续规范服用强心和利尿药物,长期利尿时要适当补钾。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恢复期间,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规范应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监测INR值。术前已有心力衰竭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要继续应用强心、利尿药物,以控制心衰,缓解咳嗽等症状表现。如果发现夜晚咳嗽和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可能是心衰反复的表现,应及早就医诊治,平时注意避免饱餐、用力排便、劳累、感染等诱因。 总而言之,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咳嗽的用药应根据具体发病原因而定。如果是心力衰竭所致的咳嗽,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有助于纠正心衰,缓解症状。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应规范用药,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注意对抗凝药物有影响的食物,适当摄取富含粗纤维的蔬果,保持出入平衡。戒除烟酒,远离刺激性饮品。保证充分休息,不可劳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疾病。
2、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用什么药可以治
你好,风湿性心脏病两盒瓣膜病是很严重的心脏疾病,可以采用瓣膜置换术,适于联合瓣膜病变或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钙化、呈漏斗型狭窄;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还可以使用中药进行调理,中药不会对人体器官产生毒副作用,并经科学组方,不仅对治疗心血管病有效,而且对其它脏腑也有调理、保健作用。
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导致的心衰能吃诺欣妥吗?
找专业心内科医生检查治疗,别耽误了。
4、风湿性心脏病吃!应该吃什么中药
病情分析: 你好朋友,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病累及心脏,侵犯心脏瓣膜,在瓣膜上形成赘生物,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引发血液流通障碍,无法供应全身血液需求而引起的.对于风心病的治疗主要有西药,中药以及手术,如果风湿处于活动期需要用青霉素控制感染,根据心脏功能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严重的瓣膜病变需要考虑手术.另外也可以配合一些抗风湿的中药治疗,祝你康复。
5、护理问题,风湿性心瓣膜病?
这类专业性的问题,为何不直接问医生呢?跑来这里有何意?
6、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能活多长时间?吃药能治吗?
提问:所患疾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以前开始消化不良,胸闷,干咳嗽,脚肿。1.5个月之前住院检查。医生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住院的时候检查结果如下:超声测值:升主动脉内径28mm。主动脉根部内径25mm。左房内径44mm。左室舒末内径45mm。左室收内径27mm。室间隔厚度(D/S)8/13mm。左室后壁厚径(D/S)8/13mm。主肺动脉内径22mm。心功能:EF 64%(57%-75%)。FS 0%(20%-40%)。SV 0ml(60-120ml)。CO OL/min(3.5-8.0L/min)Doppler:肺动脉瓣0.6m/s。主动脉瓣1.4m/s。二尖瓣口:单峰1.5m/s。DT480mms。三尖瓣返流速度2.2m/s。右室压力24mmHg。2D:左房增大,余房室大小正常。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壁运动正常。未见节段性运动障碍。主动脉瓣增强增厚,瓣口流速1.5m/s,主动脉瓣口返流量G1/4。二尖瓣回声增强增厚,开放受限,瓣口面积2.0cm2,M型超声:前叶呈城墙样运动,后叶同向运动。二尖瓣瓣:单峰1.5m/s,PHT144ms。CDFI:二尖瓣口舒张期见窄带五彩血流束,收缩期二尖瓣口未见返流。返流量G1/4。三尖瓣回声增强增厚,三尖瓣口返流量G1/4。住院十天就出院了。出院以后还是胸闷,干咳嗽,呼吸不良。
7、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哪个医生好.风湿
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起病较为隐匿,早期常常不为病人所感觉,当自己感到不适时心脏瓣膜已出现病变症状即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才到医院就诊。引起心脏瓣膜病变的原因是什么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引起该病的常见原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其次是先天性瓣膜病变等。近2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也与国外一样,瓣膜退行性心脏病将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如何对瓣膜病变进行早期发现呢?主要是进行定期体格检查,若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即使病人无任何不适,也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目前临床对心脏瓣膜病变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多普勒检查较为理想且无创伤性。个别复杂病人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最后确诊时,可行心脏造影一般均能最后确诊。一旦确诊心脏瓣膜病变如何进行治疗呢?目前国内外治疗该病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确定病因和对症治疗,若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有风湿活动,可用抗生素和大剂量阿司匹林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及时控制风湿性活动,防止瓣膜损害程度加重。对症处理心力衰竭时,可用地高辛、利尿剂和血管扩张的药物;若出现合并阵发性房颤或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症状,可给予胺碘酮、阿替洛尔等治疗。介入性治疗主要适用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膜病变等。在经过内科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对中、重度二尖瓣膜关闭不全,中、重度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可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如何实施外科治疗呢?风湿性心脏病是指风湿侵犯心脏而引起的心肌和瓣膜损害,造成一系列心脏病理和功能的改变。风湿性心脏病所致瓣膜损害主要侵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心脏瓣膜一旦受到损害,血液定向流动就会遭到破坏,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为心慌、气短、活动后加剧,严重者出现下肢水肿、肝脾肿大、甚至不能平卧、行动困难。根据瓣膜不同的病理改变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单纯二尖瓣膜性狭窄,以往常采用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目前还可以通过介入行球囊扩张术,瓣膜功能可维持10年左右;以关闭不全为主的瓣膜损害可以通过成形手术矫治。一旦瓣膜出现增生性或钙化性改变,则需行瓣膜置换术。根据瓣膜损害的部位,则可行单瓣或双瓣置换术,如三尖瓣有关闭不全可一并行三尖瓣成形术,心房内如有血栓可同时清除血栓,房颤患者可同时行房颤消融治疗。手术最佳时机是风湿得到控制,心功能在2~3级,也就是患者能轻度活动、生活能自立、尚能自行上3楼。一旦患者出现心衰症状,需经抗心衰治疗,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并稳定后方能考虑手术。目前植入心脏人工瓣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机械瓣,二是生物瓣。两者主要区别是机械瓣耐久性强,但需终身生抗凝治疗;生物瓣一般寿命在10~15年,易老化,但不需终身抗凝。心脏瓣膜术后的患者必须定期复查,有些需长期服用强心、利尿剂以及增加心肌能量的药物。对置换机械瓣的患者需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调整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剂量,避免术后出现出血或栓塞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外科治疗的成功率已达97%~99%。
8、我有慢性风湿心脏病咳嗽气喘吃什么药好呢
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热后遗症,是因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临床表现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可伴有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 由风湿热引起的瓣膜病占其发病率的50%以上。超声心动图是诊断风湿性瓣膜病的最佳检查方法。正常成年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cm2~6cm2。病变后二尖瓣瓣口面积可减小,1.5cm2-4cm2为轻度狭窄,1.0-1.5cm2为中度狭窄,1.0cm2以下为重度狭窄,这时血流梗阻即相当明显,病人表现活动后心慌、气短、咳嗽、乏力、阵发性呼吸困难.咯血或发生心衰等,部分病例可发生心房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或其它脏器的栓塞。一经明确诊断,特别是年轻病人有肺间质水肿和阵发性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二尖瓣狭窄中、重度以上,经系统的内科药物治疗,收效不明显者,应施行手术治疗,手术能使病员早期解除病痛,恢复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 风湿性心脏病病因 风湿性心瓣膜病亦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本病约占40%,多数病人为20至40岁的青壮年,女性稍多。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占20%至30%。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 以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分别叙述。 (一)二尖瓣狭窄: 青壮年有见湿热病史,心功能代偿期可无症状,失代偿后,出现活动后气短、心悸,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端坐呼吸,咯血等,晚期出现右心衰。明显二尖瓣面容(两颧及口唇紫红,心尖部触到舒张期震颤)。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代偿期可无症状,一般可心悸、活动后喘促、疲劳,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后期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症状,如肝大,下肢浮肿。体征明显,心尖部可见搏动增强及触到有力的局限性抬举样冲动,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 (三)主动脉瓣狭窄: 重症者出现头昏,甚者晕厥,心绞痛,心律失常,甚或猝死。晚期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为主动瓣区听到响亮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并伴有收缩期震颤等。 (四)主动脉关闭不全: 失代偿期可见心悸、头部有振动感,偶有心绞痛,重者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等左心衰竭的表现。颈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心尖瓣搏动增强,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 (一)二尖瓣狭窄: 大咯血采取坐位,用镇静剂如安定,利尿剂如速尿等;急性肺水肿处理与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肿相似,不同之处是不宜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张血管药及强心药,当出现快速房颤时,才需用西地兰降低心室律。当急性发作伴快速室律时,首选西地兰降低心室律。右心室衰竭宜低盐饮食,利尿剂与地高辛为主治疗。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内科治疗:注意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适当的体力活动与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合并心衰时,使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2)外科治疗:为恢复瓣膜关闭完整性的根本措施,应在发生不可逆的左室功能不全之前施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三)主动脉瓣狭窄: 1)内科治疗: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期复查。中度和重度狭窄者,限制体力活动,预防心绞痛、昏厥与心力衰竭。心力衰竭限制钠盐,用洋地黄制剂,小心应用利尿剂。 2)外科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伴有心绞痛、昏厥、或心力衰竭为手术治疗的主要指征,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主要方法。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内科治疗: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2)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严重主动脉瓣返流的主要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1)心血瘀阻 主要表现: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咳嗽甚则咯血,两颧紫红,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2)气血两虚 主要表现: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睡眠欠佳,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原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3)心肾阳虚 主要表现: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咳嗽喘急,甚则不得卧。浮肿尿少,手足不温,舌质淡紫,脉沉细而数或结代。治疗原则:温阳利水,左以扶正。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因此对患风心病者应注意休息和在医师指导下治疗。有的病人能作手术治疗。 护理要点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活动。但在心功能允许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体力活动或轻体力的工作。 ◆预防感冒、防止扁桃体、牙龈炎等。如果发生感染可选用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治疗。 ◆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应定期门诊随访;在适当时期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何时进行,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 ◆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风湿性心脏病中医治疗 治疗建议 出现以上症状应上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风心病出现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脑栓塞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可在中医师的辨证基础上选用以下中成药: 1.属心阴亏损型宜滋阴养血,宁心安神。可服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2.属心气不足型宜养心益脾,温阳补气。可服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3.属心血瘀阻型宜通阳益气、活血化瘀。可服血府逐瘀丸、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 注意事项 1.不要过度进行体力劳动,但又不能消极静养。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不增加症状为度。 2.每顿饭都不可以吃得过饱而增加心脏负担,宜少食多餐。食物宜细软,易于消化,清淡;不要食入过多的盐类,有心衰水肿时更要控制钠盐的摄入。 3.要避免着凉、感冒,积极治疗扁桃腺炎等 医园网祝您身体健康!
9、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可申请大病门诊吗
可以
仅供参考
心脏病治疗:心脏病患者应该随身携带救心丸。教学视频指出:心脏病急救可以采用针灸方法:针刺关元、少府。针刺关元一针,心脏就会跳起来。如果不见效,再针刺少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二个穴位同时下针。
心刺痛:是有瘀血。针灸巨阙、心俞、少府、神门、劳宫、关元。
心闷痛:是气阻。针灸公孙、内关、天突、巨阙、关元、肝俞。
公孙、内关、巨阙、关元,治疗心刺痛、心闷痛。
短气:公孙、关元。 中指尖痛:心脏有病,缪刺中冲。
心房纤颤:内关、郄门、大陵、神门、厥阴俞、心俞、膈俞、合谷、太冲。
心动过速: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一般用针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主穴:内关、神门、大陵、厥阴俞、心俞、膈俞。配穴:失眠加百会、四神聪。烦躁加太冲、三阴交。
心动过缓:内关、郄门、足三里、心俞。
期前收缩:主穴:内关、大陵、神门、厥阴俞、心俞、膈俞。配穴:足三里、膻中、脾俞、百会、四神聪。
传导阻滞:内关、郄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
心脏病可以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
(1),血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背痛,就是有时候胸痛穿到背部,有时候背痛穿到前胸,但是,不是心痛彻背那么强,只是微微的隐隐作痛,这是胸中阳气闷在胸中造成的。这是最轻的症状。
( 2),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这是病情进入第二阶段。
(3),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横膈膜炎),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此处的心中是指胃部。枳实薤白桂枝汤针对实症,人参汤针对虚症。
(4),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针对心包周围有积水,橘枳生姜汤针对湿痰阻到心肺之间。
(5),胸痹缓急者(心脏病随气候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与炮附子等量打粉口服,日服三次。服量咨询中医师,方子说服一汤匙,因为汤匙大小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如果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薏苡附子散,胸痹是寒造成的,寒,用附子;湿盛,而且,湿在上焦,用薏苡仁。
(6),心中痞,诸逆,心悬痛(心包膜炎),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针对心悬痛。
(7),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纵膈膜炎),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这是最严重的心脏病。在临床上,讲课教师使用的是乌梅赤石脂丸。是使用乌头赤石脂丸,还是使用乌梅赤石脂丸,存在争议。 建议咨询针灸师、中医师。
10、风湿性心脏病的用药
对于老年人风心病,抗风湿已经是没有用了,就对症治疗就可以了其实你用的药,还不如古老的其他药,心衰利尿,西地蓝,补充电解质,激化液,对房颤也有好处,吸氧。维拉帕米,房颤,低血压的人要慎用,最好是不用,左卡尼汀,是不是左卡巴斯汀,是抗过敏药,米力农,实验证明不会对心脏有远期好处,现在都不主张用了,其实还是经典的方法有效。,还省钱,最好加一瓶胃部止血,保护胃粘膜的药,西眯替丁,有条件适量输些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