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2、治疗伴高血压的慢性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宜首选药物
你好,这个可以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平时多测测血压,风湿热可以注射长效青霉素治疗
3、排除活动性风湿病的检查有几项,是否需要空腹做
北京军区总风湿免疫科介绍:风湿病--化验项目
抗核抗体(ANA)
抗核抗体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组抗多种细胞核成份自身抗体的总称。
临床意义: ANA可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物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抗双链DNA抗体
脱氧核糖核酸分为双链DNA(dsDNA)和单链DNA(ssDNA)两种。
临床意义: 前者可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后者则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
抗组蛋白抗体
是一种碱性核蛋白,是抗核抗体的一种。
临床意义: 主要与物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抗核周因子
抗核周因子存在于颊粘膜上皮细胞核周胞浆内,为不溶性蛋白质。主要为IgG,也含有IgM及IgA成分,是上皮细胞的中等纤维结合蛋白或其前体。
临床意义: 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相关性,不仅阳性率高,特异性也好。抗核周因子可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甚至在发病之前。在早期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可有53.3% 抗核周因子呈阳性。抗核周因子阳性、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往往预后较差,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也有助于判断预后。同时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指标也呈正相关。
抗角蛋白抗体
临床意义: AKA角质层型阳性与RF、抗RA33/RA36抗体无关。因此,该抗体的检测可对RF阴性或抗RA33/RA36抗体阴性的RA患者提供诊断指标。抗角蛋白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表现出现前即可出现。因此,对RA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很有意义。
M3 受体抗体:
M3受体抗体(即毒蕈碱3受体)是一种主要分布于外分泌腺及平滑肌的胆碱能受体,也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
临床意义
(1)抗M3受体抗体在SS诊断中的敏感性高(86.00%)、特异性强(96.03%),是诊断SS的标记性抗体之一;
(2)抗M3受体抗体在抗SSA、SSB、a-Fodrin抗体阴性的SS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00%、77.50%72.00%,因而该抗体对于抗SSA、SSB、a-Fodrin抗体阴性的SS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该抗体阳性组ANA、RF阳性率高,IgG、IgA、CIC、ESR升高的发生率高。
BiP 抗体:
BiP抗体, 是一种内质网分子伴侣,该蛋白属于HSP70 家族。
临床意义
(1)抗BiP抗体可以在RA病程早期出现,并且具有较高的阳性
率。可能对RA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2)BiP抗体可以在RF、CCP、HRF、RA33、 AKA、 APF等抗体阴性的血清中有很高的阳性率,对RA的诊断是一个很好地丰富和补充。?
(3)抗BiP抗体阳性组的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重于该抗体阴性组者。
抗细胞膜DNA抗体
抗细胞膜DNA抗体是一种可以在人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膜上表达的DNA分子。
临床意义
(1) 抗细胞膜DNA抗体是一种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SLE血清学指标之一。
(2)尤其对dsDNA、抗Sm、抗DNP、AHA、AnuA阴性的SLE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4、风湿三项是哪三项?
人们平常说的风湿三项指的是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围:男性 0~15 mm/h;女性 0~20 mm/h.
检查介绍: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临床意义: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年幼小儿,60岁以上老人.
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炎症,贫血,恶性肿瘤,大面积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心肌梗死,手术创伤等),严重肾病,高胆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等.
在类风湿里面,类风湿轻度活动时20~40mm/1h;中年活动度40~80mm/1h;高度活动时>80mm/1h.
【类风湿因子(RF)】正常范围:胶乳凝集试验 RF<20IU.
检查介绍:是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现的抗人变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体.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慢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等也增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正常范围:ASO<400U
检查介绍:简称抗“0”或ASO试验.链球菌溶血素是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之一.
临床意义:①抗“O”值超过400单位,提示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猩红热,丹毒,急性肾炎等)会使抗“O”值增高.由于抗“0”与血沉的变化均无特异性,即使病人抗“0”,血沉都增加情况下,对活动性风湿病的诊断,仍应结合临床表现来考虑.
②某些与溶血性链球菌无明显关系的疾病,抗“O”值也可增加.如少数肝炎,肾病综合症,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有些过敏性紫癜等病人,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以上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的风湿三项指标,以及其标准,超过正常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确诊是类风湿关节炎,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患者本身的症状反应,综合来判定.
收费标准各个医院不同
5、活动性风湿是怎么引起的,会有什么后果
上学了!但看到人们这么努力的捐钱,我又明白了世界上的一种爱!
当看见父母教育子女时,我明白了一种爱,那就是父爱和母爱.当看见老师教育学生时,当时大家都觉得很讨厌,但长大之后就明白了,他们都很感谢老师.我又明白一种爱.
当看见我们班的钱琴芳同学生病没来上学时,我们全班又凑了点钱去医院看望了她……我又明白了一种爱――关爱.
当看见小孩小店里贪了小便宜,回到家中后,父母却反而说自己的小孩聪
6、风湿热活动性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迄今为止,风湿热活动性的判断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患者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之后,疾病的活动性有所降低,或在一些特殊的临床症型如迁延型、亚临床型的患者,风湿热活动性的确定,不但对诊断,而且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传统采用的指标血沉和 C反应蛋白,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为血沉常在心力衰竭时,或在激素治疗后迅速下降至正常,而C反应蛋白仅在疾病早期呈一过性的阳性,这说明他们对判断风湿活动性意义有限。下面是可以采用的判断步骤和方法:①近期有无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②详询病史及细致检查以发现轻症的关节炎或关节痛。③系统地监测体温以发现有无发热(尤其是低热)。④检查有无心脏炎的存在,注意原有心音、心率、心律和心脏杂音性质有无发生肯定的变化或出现新的病理性杂音。如收缩期杂音在Ⅱ级以上或新出现舒张期杂音意义较大。⑤注意短期内心功能有无出现进行性的减退或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⑥化验室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阴性时应进行其他化验室检查。糖蛋白电泳(或粘蛋白)α 1或α 2可升高,前者提示病情活动性增高,后者提示慢性迁延活动,或疾病仍处于恢复期。CIC的检测也能较正确反映风湿活动性;在风湿活动时如无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存在时,CIC可持续升高。如条件许可应测定抗心肌抗体和PCA试验。抗心肌抗体在急性期或慢性期风湿活动性增高时可呈阳性。P CA试验对风湿热活动期,细胞免疫反应的存在有较高的特异性意义。⑦通过上述各步骤,如风湿活动存在很大的疑点时,可进行抗风湿治疗两周;如病情改善,提示有风湿活动的存在。
7、伴有高血压病的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选用什么药?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
建议你使用长效制剂的中药 利压肽 药性平和,药效持久,无副作用与依赖性,具有理想的康复疗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还可以软化血管,清除血液垃圾,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并能起到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作用。
可结合蕃楸草调理,沸水冲泡可做茶饮,有消炎抗菌、清热解毒、调节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等功效.
8、风湿热活动是什么意思
风湿炎症活动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度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常有轻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呈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 2.非特异性血清成份改变某些血清成份在各种炎症或其它活动性疾病中可发生变化。在风湿热的急性期或活动期也呈阳性结果。常用的测定指标有: 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血沉加速,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水杨酸制剂抗风湿治疗后,血沉可不增快。 ⑵C反应蛋白: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有对C物质反应的蛋白,存在于α球蛋白中。风浊湿活动期,C反应蛋白增高,病情缓解时恢复。 ⑶粘蛋白:粘蛋白系胶原组织基质的化学成份。风湿活动时,胶原组织破坏,血清中粘蛋白浓度增高。 ⑷蛋白电泳:白蛋白降低α2和γ球蛋白常升高。 3.免疫指标检测 ⑴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阳性。 ⑵血清总补体和补体C3:风湿活动时降低。 ⑶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急性期增高。 ⑷B淋巴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T抑制细胞明显减少,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的比值明显增高。T抑制细胞减少后,引起机体对抗原刺激的抑制减弱,破坏了免疫系统的自隐性。 ⑸抗心肌抗体:80%的患者抗心肌抗体呈阳性,且持续时间长,可达5年之久,复发时又可增高。 上列各项检查联合应用地,其诊断意义较大。若抗体和特异性血清成份测定均为阳性,提示活动性风湿病变;若二才均阴性,可排除活动期风湿病。抗体升高而非特异性血清成份测定阴性者,表示在恢复期或发生了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若抗体正常而非特异性血清成份测定阳性;应考虑其它疾患。
9、什么叫做类风湿三项正常指标
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试验(ASO):滴度超过500单位为增高,特别提示近期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风湿热患者约有80%ASO增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见滴度增高。
血沉(ESR):血沉增快提示有风湿活动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缓解可降至正常。它的正常值:儿童0-10mm/H;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成年患者阳性率高达70% -80%,儿童病人阳性率为30%左右。类风湿因子检查对类风湿病不是惟一的诊断依据,因正常人中约1%~5%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相反,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结合临床全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