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球菌的A群链球菌
1.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球菌。培养早期有荚膜。细胞壁外有菌毛样结构,含M蛋白。培养日久,老龄菌或被吞噬后,可呈革兰阴性。
2.营养要求较高。
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光滑型,小菌落,多数菌株有β溶血现象。
液体培养基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3.生化反应触酶阴性。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据此可区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4.抗原构造主要有:
⑴蛋白质抗原 有型特异性,有多种,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蛋白。
⑵多糖或C抗原有群特异性。
⑶核蛋白抗原 无特异性,不仅各型链球菌均相同并且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5.抵抗力较弱,极少有耐药株形成。但耐干燥。 A群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1.致病物质主要有三大类:
⑴细胞壁成分
1)脂磷壁酸(LTA):与M蛋白共同组成A群链球菌的菌毛结构,增强对细胞的粘附性。
2)M蛋白:是A群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表面蛋白质成分,有近100个血清型。
①有抗吞噬和抵抗杀菌作用;②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故与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生有关。
3)肽聚糖:有致热,溶解血小板等作用。
4)细胞壁受体:有利于细菌粘附宿主细胞。
5)F蛋白:能与上皮细胞表面的纤维粘连蛋白结合,以利于细菌在体内定植。
⑵外毒素类
1) 致热外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菌菌株产生,耐热,有抗原性,有A,B,C三个血清型。
2) 链球菌溶素: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根据对O2的稳定性分为两种:
●SLO:绝大多数A群菌株能产生SLO,是一种含-SH基的蛋白质。
1)对氧敏感,遇O2时失去溶血活性。
2)对多种细胞有毒性作用,对心肌有急性毒性作用,可引起心跳骤停。
3)抗原性强,SL0抗体可阻止SLO的毒性作用,风湿热患者该抗体滴度较高,活动性病例升高更为显著,一般其效价在1:400以上,因此,测定其含量可作辅助诊断。
●SLS:多数A,C,G群链球菌产生。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的β溶血环就是由这种对O2稳定的SLS所致.无抗原性。
⑶侵袭性酶
1) 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于在组织中扩散。
2)链激酶(SK):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酶,故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临床上用重组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梗效果较好。
3) 链道酶(SD):能降解脓汁中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汁稀薄,利于病菌扩散。现已将SK,SD制成酶制剂,临床上用以液化脓性渗出物,以利于抗菌物药物的治疗。
2.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可经空气飞沫,皮肤伤口和污染食品等多途径而感染,引起以下三种类型疾病:
⑴化脓性感染
1)皮肤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等。
2)其他系统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
⑵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⑶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感染后,血清中可出现多种抗体,主要是抗M蛋白抗体,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能保护机体免受同型链球菌的再感染。但由于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感染。
患过猩红热后可获得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1.可采取脓汁,鼻咽拭子,血液等标本。
2.直接涂片镜检:观察菌体特征,作初步诊断。
3.分离培养与鉴定:观察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如有β溶血,应注意与葡萄球菌鉴别;
如有α溶血,应注意与肺炎链球菌鉴别: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4.血清学试验:抗O试验。
测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250单位左右,辅助诊断风湿热。
>400单位,活动性风湿热。 1.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以减少传染源。
2.注意对空气,器械和敷料等的消毒。
3.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儿童患者须治疗彻底,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4.治疗:A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
2、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试验原理是
链球菌溶血素O是感染链球菌后的代谢产物,具有溶血作用和抗原性。人体受到感染后,会产生溶血素O的抗体。试验过程中再加入抗原,产生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如果抗体效价达到400以上,就表明实验阳性。
3、快考试了,谁能帮搜点医学免疫学的复习题啊?
我们都不知道你读大几,是转科还是本科
不知道给你发什么层次免疫学复习题
需要的话直接在百度搜"免疫学复习题"就可以了
这是一些基础复习题不知道你用不用的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 骨髓
B. 胸腺
C. 淋巴结
D. 腔上囊
2.具有免疫黏附和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成分是()
A. C3b
B. C3a
C. C2b
D. C5a
3.T淋巴细胞表面特有的有丝分裂原受体是()
A. 植物血凝素受体(PHA—R)
B. 葡萄球菌A蛋白受体(SPA—R)
C. 脂多糖受体(LPS—R)
D. 美洲商陆受体(PWM—R)
4.当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时,可能会引起()
A. 自身免疫性疾病
B. 超敏反应性疾病
C. 免疫缺陷病
D. 肿瘤发生
5.半抗原()
A.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B. 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
C.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
D. 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
6.ELISA常用的标记物是()
A. 异硫氰酸荧光素
B. 而氨基联苯胺
C. 放射性同位素
D. 辣根过氧化物酶
7.细胞因子具有的共性是()
A. 主要以内分泌方式作用于靶细胞
B. 对靶细胞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
C. 具有高活性、高效能,微量即可发挥强大的作用
D. 均为高分子量分泌型糖蛋白
8.关于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B. 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C. 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D.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无关
9.效应性Tc细胞释放的使靶细胞裂解的毒性介质为()
A. 溶菌酶
B. 穿孔素
C. 颗粒酶
D. 干扰素
10.HLA—II类抗原主要表达在()
A. 红细胞表面
B. 血小板表面
C. 神经细胞表面
D. 巨噬细胞表面
11.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是因为()
A. 缺少某些呼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B. 缺少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某些蛋白水解酶
C. 缺少某些呼吸酶和蛋白水解酶
D. 缺少蛋白水解酶和淀粉酶
12.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范围是()
A. 265~266nm
B. 267~276nm
C. 277~286nm
D. 287~300nm
13.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是()
A. 特异性的
B. 在受染细胞内发生的
C. 通过二者密切接触产生的
D. 通过诱导邻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实现的
14.临床辅助诊断风湿热采用的实验是()
A.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B. 外斐试验
C. Ascoli试验
D. 锡克试验
15.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属于()
A. 传染性免疫
B. 非特异免疫
C. 体液免疫
D. 非传染性免疫
16.鼠疫杆菌除具有荚膜外,还可产生()
A. 透明质酸酶
B. 外毒素性质的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痉挛毒素
17.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输血途径
B. 粪—口途径
C. 接触传播
D. 飞沫传播
18.易引起婴幼儿毛细气管炎和肺炎的病毒是()
A. 埃柯病毒
B. 鼻病毒
C. 呼吸道合胞病毒
D. 疱疹病毒
19.A族链球菌引起人类超敏反应性疾病的物质基础是()
A. M蛋白
B. 透明质酸酶
C. 链激酶
D. 链道酶
20.外—斐氏反应可用于辅助诊断()
A. 伤寒
B. 回归热
C. 斑疹伤寒
D. 钩端螺旋体病
21.病毒中的抗体的作用是()
A. 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
B. 阻止病毒吸附
C. 阻止病毒释放
D. 直接杀灭病毒
22.临床送检可疑病毒标本常用的保护剂是()
A. 盐水
B. 酒精
C. 乙醚
D. 50%甘油盐水
23.常用鸡胚分离培养的病毒有()
A. 流感病毒
B. 肝炎病毒
C. 腺病毒
D. 脊髓灰质炎病毒
24.婴儿对麻疹免疫力的获得是通过()
A. 人工自动免疫
B. 人工被动免疫
C. 自然自动免疫
D. 自然被动免疫
25.测量病毒的单位是()
A. 微米
B. 厘米
C. 毫米
D. 纳米
26.绿脓杆菌为()
A. 致病菌
B. 条件致病菌
C. 革兰阳性小菌杆
D. 厌氧菌
27.白喉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 芽胞
B. 异染颗粒
C. 外毒素
D. 内毒素
28.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
A. 破伤风毒素
B. 肉毒毒素
C. 霍乱肠毒素
D. 溶血毒素
29.痢疾杆菌有()
A. 芽胞
B. 鞭毛
C. 荚膜
D. 菌毛
30.新型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荚膜多糖
D. 真菌毒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31.抗毒素血清皮试阳性患者,可采用__________进行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采用___________进行治疗。
32.免疫应答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1)_________,(2)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3)免疫效应阶段。
33.HLA—I类分子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条多肽链,借助非共价键连接组成。
34.根据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肽链组成,可将T细胞分为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两种类型。
35.多细胞真菌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6.根据柯萨基病毒对乳鼠致病和引起组织细胞病变的特点,可将柯萨基病分成_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组。
37.无包膜病毒感染后以__________免疫为主,有包膜病毒感染后以___________免疫为主。
38.病毒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9.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_____________。
40.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繁殖,按其菌落周围的__________现象分为三类。
41.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2.沙眼衣原体常引起人的沙眼和_____________等疾病。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3.抗原递呈细胞
44.免疫粘附
45.超敏反应
46.直接凝集反应
47.质粒
48.卡介苗(BCG)
49.灭菌
50.转导
51.包涵体
52.微生物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53.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54.A族链球菌为什么容易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败血症?
55.简述医院感染的方式及其预防措施。
56.简述T细胞表面的分化抗原(CD)及其作用或意义。
57.简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及意义。
4、诊断风湿热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1)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计数轻度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稍增多。可有轻度的贫血。
(2)血沉(ESR)。除舞蹈病和心力衰竭外,血沉加快。血沉显著加快,常常直接和疼痛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3)C 反应蛋白(CRP)。急性风湿热发病2 周以内,C 反应蛋白常呈阳性,1 个月后多变为阴性。C 反应蛋白与疾病的严重性成正比。风湿热静止期时消失,再度出现是风湿热复发的预兆。本试验和血沉,对诊断急性风湿热都不是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可协助判定本病是否活动。
(4)黏蛋白(MPT)。当风湿活动时黏蛋白可见增多。
(5)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此试验可证明有链球菌的先驱感染,为有代表性的反应。但抗“O”阳性并不能说明是否患有风湿热。
(6)免疫球蛋白。在风湿活动期,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M 和A(IgG、IgM、IgA)均可升高,恢复期则降至正常。
5、用以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