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的根、茎、叶、花、果的外形特征
1、根
菊花实生苗在幼苗期具有真正的主根,以后从某节长出许多细长的次生根。次生根中也有比较祖的,可以多次发生侧根,组成发达的根系。花后茎枯根亦死去。另外,从植株基部的脚芽,其埋藏在土中的地下茎上能形成根系,叫做宿根。脚芽的基部又能长出根群,自成独立的根系,将这种脚芽连同地下茎和宿根分出即能长成新的植株。
2、茎
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3、叶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4、花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
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5、果
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1)药理中祛风湿扩展资料: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
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
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菊花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花的原祖。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
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花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种。
可以肯定,菊花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花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花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
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
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花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花是6倍体,2n=54。菊花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
参考资料:网络-菊花
2、天麻能降血压吗?
天麻
《本经》
为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块茎。切片生用,或研末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与应用】
1.息风止痉,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天麻入肝,功能息风止痉,且甘润不烈,作用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有定风草、治风神药之称,可见其治肝风疗效之卓著。如用治小儿急惊风,可将本品与羚羊角、钩藤、全蝎等药配伍,即钩藤饮子;用治小儿脾虚慢惊,则与人参、白术、白僵蚕等药配伍,如醒脾丸。用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药配伍,如玉真散。
2.平抑肝阳,用于眩晕、头痛。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故为止眩晕头痛之良药。不论虚证实证,随不同配伍皆可应用,且功效显著。用治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用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常与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3.祛风通络,用于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天麻还有祛外风,通经络的作用。用治风中经络手足不遂、肢体麻木、痉挛抽搐等症,常与川芎同用,如天麻丸。用治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多与秦艽、羌活、桑枝等祛风湿药同用,如秦艽天麻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1~1.5g。
【现代研究】天麻含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等。有镇静、抗惊厥、镇痛作用。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延缓衰老。可降低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而具有温和的降压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天麻必须与密环菌共生,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与密环菌结成极密切的营养关系。近年研究证明,密环菌的固体培养物质具有与天麻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故密环菌可代天麻药用,密环菌片等已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