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历节方用

风湿历节方用

发布时间:2020-12-02 05:46:39

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外用膏药有哪些?

(1)火龙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生姜250g(取汁),乳香为末、没药为末各15g,麝香3g,真牛皮广胶60g。先将姜汁并广胶溶化,方下乳香、没药调匀,待少温,下麝香成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宣痹止痛。

主治:风寒湿毒所袭,筋骨挛痛及湿痰流注,经络壅痛,不能行步。

并治历节风、鹤膝风。

用法:摊贴患处。

(2)神应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皮胶6g(水溶代膏),芸薹子、安息香、川椒(生用)、生附子各15g。上为细末,入胶中和成膏,备用。

功效:除风散寒,温经通络,蠲痹止痛。

主治:风邪走注疼痛,上下不定。

用法:摊纸上,随痛处贴之。

(3)透骨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生地、马鞭草各250g,吴茱萸、白面各90g, 骨碎补、龟板( 酒炙) 各120g, 鳖甲( 酒炙)3 个, 蒲黄60g。上为细末备用。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一切风湿,走注疼痛。

用法:用米粉、醋调药末似膏子,火上温热,摊于疼处,用纸裹,候冷再烘,于避风处用。

2、什么中药方子在风湿疼痛方面效果最好

风湿、类风湿治疗

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张仲景金贵要略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3、白虎历节是指哪种症状

“痛风”--病名。
中医文献早有记载,该病属痹证范畴,又称白虎历节,亦有认为属痛痹或风痹。西医“痛风”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过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骼、肾脏等处所致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2000年—2010年定为骨和关节的10年,足以证明风湿病已被全世界关注。”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的主任委员王承德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到,“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病情顽固难愈,中医药防治该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疗效好、副作用小、方法简便易行,挽救了不少病人。”
过去被称为“白虎历节”
王教授告诉记者,古代的中医师把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称为“白虎历节”,历节,就是“遍历全身关节”的意思。当风湿发作时,疼痛剧烈,累及全身关节,就像被老虎咬住一样,疼得难以忍受。很多患者都有亲身的体验。
王教授还谈到,疼痛仅仅是类风关造成的危害之一,国际上有人描述类风关等风湿性疾病的危害时,称之为五“D”,即死亡(death)、残废(disability)、痛苦(discomfort)、经济损失(dollcost)、药物中毒(drugtoxicity)。“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多人的关节出现变形、强直和畸形,甚至落下残疾,失去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个代价相当巨大。”王教授不无惋惜地说道。

分为四种证候
利用望闻问切四诊,一般将类风湿分为如下4种证候:
湿热阻络证候,常见于疾病的早期和活动期,以关节发红、发热、肿胀、疼痛,体温升高,舌红苔黄为特点。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化湿通络”,代表方剂有宣痹汤和木防己汤。
寒湿阻络证候,常见于疾病的缓解期和中晚期,这时关节发凉,患者怕冷,舌淡苔白,病情在阴天和下雨天加重。治疗原则以“散寒温经,化湿通络”为主。可以选择温经散寒的中药,代表方剂有乌头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
淤血阻络证候,以关节的疼痛变形为主,舌质发暗,脉涩,女性还表现为月经血结块、颜色发黑等。治疗原则是“活血化淤、散风通络”。代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身痛逐淤汤等。
肝肾不足和气血亏虚证候,关节疼痛,伴有腰膝酸软、疲乏无力、面色萎黄等,治疗原则是“补益气血、养肝益肾、祛风通络”,代表方剂有独活寄生汤、蠲(读juan,意为“去除”)痹汤。
一般来说,病人或者表现为单纯的一种证候,或者表现出多种证候,而以某个证候为主。

4、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方有哪些?

(1)风湿酒Ⅰ(甲方)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金银花、乌梅、甘草、大青盐各6g。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男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将上药浸于白酒250ml 内,密封48 小时,过滤备用。每次5ml,每日3 次。

备注:高血压病、心脏病、风湿热、严重溃疡病患者忌服。

(2)风湿酒Ⅱ(乙方)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红花、乌梅、甘草各9g。

功效:温经散寒,活络止痛。

主治:女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将上药浸泡于白酒500ml 内7 天,过滤后备用。每次5ml,每日3 次。

备注:高血压病、心脏病、风湿热、严重溃疡病患者忌服。

(3)蕲蛇天麻酒

药物组成:蕲蛇12g,羌活6g,红花9g,防风3g,天麻6g,五加皮6g,当归6g,秦艽6g,白糖90g。

功效:祛湿通络。

主治: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等症。

用法:将上药粉碎成粗粉,按渗漉法制成药酒1kg 即成。每次最多不能超过60g,每日2 次。

(4)诸风应效酒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白龙、五加皮、石楠藤、僵蚕、白芍各90g,苍术15g,白芷、苦参、何首乌、木瓜、牛膝、细辛、黄柏、知母、大枫子、薏苡仁、生地黄各9g,川乌、木香各3g,穿山甲、紫荆皮、羌活、独活、威灵仙、藁本、防风各45g。

功效:活血养血,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补益肝肾。

主治:白虎历节,一切诸风,瘫痪,寒湿痛,肢节疼痛。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好酒一坛(适量),将绢袋盛药置于坛中,密封坛口,文武火重汤煮2 小时取出,去火毒,过3 日饮之。每次5 ~ 10ml,每日3 次。

(5)经验九藤酒

药物组成:钩藤、红藤、丁公藤、桑络藤、菟丝藤、青风藤、天仙藤、阴地蕨根各120g,五味子藤(即红内消)、忍冬藤各60g。

功效: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宣痹止痛。

主治:远年痛风及中风左瘫右痪,筋脉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症。

用法:将上药细切,以无灰酒适量,用瓷罐一个盛酒。其前药真绵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中,不可泄气,春秋7 日,冬10 日,夏5 日。口服,每次30 ~ 50ml,每日3 次。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5、求治风湿的偏方

治风湿痛偏方 方名:木瓜酒。 处方:油酥公狗前足骨、川芎、川牛膝、全当归、天麻、五加皮、红花、续断、白茄子根各 50克 ,玉竹 100克 ,秦艽 18克 ,防风 15克 ,桑枝 150克 ,木瓜 180克 ,冰糖 1000克。制法 :将上述中药共同研成粗末 ,放入玻璃瓶或瓦罐内 ,加入 50度以上白酒 ,酒量超过药面 10~ 15厘米 ,密封浸泡 7~ 10天 ,即可饮用。 功效:除湿祛寒 ,追风定痛。 主治:风寒湿气流入经络引起的筋脉拘挛、四肢麻木、骨节酸痛 ,以及历节风痛 (痹证的一种 ,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 ,而且疼痛剧烈 ,夜甚于昼 )。 用法:口服 ,每天两次 ,每次 15~ 50毫升 ,温服。 禁忌:孕妇忌服。 南瓜藤老蔸浸酒治风湿 制法:取上等纯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红片糖1000克,秋后的南瓜藤老蔸(方言,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5到7棵;先将藤蔸洗净,晾干,斩成段,然后与片糖一起浸在酒中,密封20天左右即可开封饮用。长期坚持,疗效渐显。每次用量,视患者的酒量而定,一般100克左右,每天1-2次,无需忌口。 治风湿痛一法 其方是:当归、川芎、麻黄、怀膝、陈皮、木瓜各10克。六味药为一服,把药用纱布包好放在鸡肚内。然后用线缝好鸡肚,清煮,不放盐。熟后连汤一起喝,要发汗,千万别见风,一次吃不完可吃2至3顿。吃完一服后隔一天再吃第二服,共吃3服。 药酒治顽痹 用法是:生川草乌各10克、双花20克、生甘草13克、川牛夕15克、苍术10克、乌梅10克、元胡25克、汉防己25克、五灵脂25克、权壳25克、粮食白酒750毫儿,将上药捣碎,用一层纱布包好浸入白酒内,7天后分30次饮服,每晚一次,饮后如觉胃中灼热,可吃一点水果或冷食 。

与风湿历节方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