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类风湿的病因是什么?现在治疗类风湿的药物有哪些?
类风湿的病因主要就是是受凉受潮,尤其是在潮湿的地板上睡觉,也有的是遗传,最好去看医生,有专治类风湿的药物,对症治疗比较好。
2、类风湿如何治疗
开始往往是关节局部比较轻微的酸痛和僵硬,病情交替地缓解与复发,逐渐加重,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3、类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药好?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保守治疗、通痹解痉阻滞法、TLG液体刀等。目前通过系统的治疗在国内是最完备而且具有领先性的,包括了药物的治疗,仪器治疗,免疫治疗三个方面。治疗的方案就需要结合病因和病情的不同,以及患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其次,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不宜服用于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类及脂肪也要少用,这是因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选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糖代谢障碍,血糖增高,而脂类食物多粘腻,可使血脂胆固醇升高,造成心脏、大脑的血管硬化,并且对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食盐用量也应比正常人少,因为盐摄入过多会造成钠盐潞留。
另外,茶叶、咖啡、柑橘、奶制品也可能会使类风湿病人的症状加重者的身体情况。安排最适合、最有针对性、最完美的方案,每个人病情不同,身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一定要有针对性。
4、类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这种情况目前来说对类风湿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是属于免疫性疾病,目前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疾病,延缓病情的发展速度的。你好,这种情况一般就是采取抗炎镇痛的药物,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
5、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激素性抗炎药物
这类药物通常称一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这类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cAMP 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增加,减少酶的释放。但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吲哚美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 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 ~ 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患者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 ~ 4g 口服,4 至6 小时1 次。
③吡罗喜康。每次20mg 口服,每日1 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 ~ 18g,分3 ~ 4 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 口服,日2 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芬那酸。每次0.2 ~ 0.4mg 口服。每日3 次。
一线药物不主张联合使用,应用某一种药物3 周仍无效者,可更换另一种药。经半年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应用二线药物。
(2)缓解性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二线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 的金盐制剂,静脉注射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金诺芬。口服金诺芬6mg,每日1 次。持续15 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 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每日250 ~ 1800mg,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250mg 维持。
服药后1.5 ~ 2 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 ~ 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 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
用法:25 ~ 50mg,口服,每日3 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 周为1 疗程。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首选此类药。其应用指征如下。
①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与一、二线药物合用。
②严重关节外并发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
使用原则:最小剂量(如泼尼松每日小于10mg)。最短期限(因长期使用易发生无菌性骨坏死)。尽早减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又称三线药物。凡对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可应用。
①环孢素。可抑制T 辅助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激活,或延迟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用量为每日10mg/kg,静脉注射。
疗程60 日,总有效率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过程,并防治有关感染诱因,口服每日2g,症状严重时每日可用3g,疗程为两个月。对晨僵、握力、血沉、C- 反应蛋白均可明显改善。
③环磷酰胺。对顽固性类风湿有效。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首选。
每次100 ~ 200m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周1 ~ 2 次,疗程总量为3g。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为每日2.5 ~ 3mg/kg。如合用别嘌呤醇,该药减量25%。
⑤甲氨蝶呤。可阻断细胞的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而抑制类风湿,达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 ~ 50mg。每12小时口服1 次,连服3 次为宜。疗程不超过6 个月。对一、二线药物无效者作用显著。孕妇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 - 干扰素。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生产的γ - 干扰素具有抑制DNA 和核糖核酸的复制,抑制T 细胞增殖,降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每次1000 万单位,肌内注射。7 次为1 疗程。
②特异性抗体(McAb)。是通过人肿瘤细胞致敏的某个淋巴细胞单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它具有高纯度,特异性强的特点。用鼠的McAb 与蓖麻毒素蛋白A 链免疫偶联的IT(免疫毒素)特异地结合T 细胞亚群上,通过酶样作用方式重复灭活核糖核酸,破坏和杀伤这些细胞,IT 治疗量每日为0.05 ~ 0.33mg/kg,5 ~ 10 天为1 疗程。
结果有效率为50%。
(6)其他药物
①卡托普利。本品结构与青霉胺分子相似,能阻滞缓激肽的释放,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用法:12.5 ~ 25mg,口服,每日3 次。最大量每日200mg。一般2 ~ 3 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类风湿因子转阴率67%。
②锌制剂:硫酸锌每日10mg/kg。成人每天不宜超过700mg,儿童不宜超过每日150mg。一般认为对改善免疫指标优于症状的改善。
6、美国产的乔治治疗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RA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
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 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2)抗风湿药(DMARDs) 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 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 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 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 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 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5)生物制剂 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种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①Infliximab也称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证明对甲氨蝶呤等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强调早期应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静点,每间隔4周重复1次,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需与MTX联合应用,抑制抗抗体的产生。②Etanercept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 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AS疗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商品剂型。③阿达木单抗(修美乐)时针对TNF-的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不易诱导抗抗体的产生。④抗B细胞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⑤抗CD20单抗Rituximab(美罗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Rituximab也可与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
(6)植物药 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部分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4.免疫净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可选用免疫净化疗法,可快速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净化疗法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去除术。被置换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等。应用此方法时需配合药物治疗。
5.功能锻炼必须强调,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但是,一旦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6.外科治疗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范围从腕管综合征的松解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至滑膜切除及关节置换术。
7、治风湿病有哪些药物
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上百种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等。风湿病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诊断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大体来说,有三类药物,1、非甾体类抗炎药,比较常用的是依托考昔、扶他林、英太青等,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2、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主要是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他克莫司、环孢素等。3、生物制剂,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益赛普,雅美罗,强克,类克等等。
8、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成药有哪些
1、类风湿中药之通络壮骨散
治疗类风湿疾病的中药,每包30g、用适量热开水调成稠糊状、贴于疼痛部位、然后用软塑料薄膜盖在药糊外、用布裹严;一般时长为30分钟到一个小时,以患者不能耐受为度,其后把药糊揭下。每用药一次,间隔7天
2、类风湿中药之防风薏米煎
这种药物具有散风除湿的作用,薏米30克,防风10克。薏米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每日1剂,1次服完,连用1周,停3日后可再用
4、类风湿中药之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除湿、温通化阳、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儿童酌减
5、类风湿中药之麝香丸
药物组成:川乌3枚、地龙5条、全蝎、黑豆各21个
制法:上药俱生用、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为丸、跟绿豆一般大
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风寒偏盛者。症见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咬,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温酒下,每日3次
6、类风湿中药之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青风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黄芪、黄芩等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稳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过20片)。每日2~3次
也可以选择吃氨糖,它可以修复骨关节、缓解骨关节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够加快软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刺激软骨弹性组织的修复、再造。
适宜人群:
1、骨骼僵硬、运动量大、关节容易劳损的人群;
2、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坐骨神经痛、痛风、椎间盘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颈椎炎、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及各种关节疼痛肿胀的人群;
4、骨质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
6、长期伏案工作者
9、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12 种。
(1)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青风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黄芪、黄芩等。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稳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 ~ 8 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 ~ 16 片,不超过20 片)。每日2 ~ 3 次。
(2)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除湿,温通化阳,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 ~ 7 片,每日4 次,儿童酌减。
(3)麝香丸
药物组成:川乌3 枚,地龙5 条,全蝎、黑豆各21 个。
制法:上药俱生用,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风寒偏盛者。症见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咬,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 丸,甚者10 丸。夜卧令腹空,温酒下,每日3 次。
(4)血痹大易方
药物组成:萆_、山药、牛膝、泽泻各60g,地肤子、白术各15g,干漆、蛴螬、狗脊、车前子各5g,茵陈3g,山茱萸16g,干地黄75g,天雄5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邪偏重。症见疼痛,游走无定处。
用法用量:每服10 丸,每日3 次,温酒送下。用量亦可适当增加。
(5)防风丸
药物组成:防风、羌活、桂心、茯神、人参、炒枳壳、酒牛膝、五加皮、麦冬、元参、薏苡仁、生地黄、芍药、丹参、槟榔各60g,大黄、炒松子仁、木香各15g,磁石(火煅醋淬7 次)适量。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益气养阴。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偏盛,证见关节疼痛,红肿,微热等。
用法用量:每服30 丸,渐加至40 丸,空心温酒服下,每日3 次。
(6)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萆_、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定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偏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每次5 ~ 7 片,每日4 次。
(7)石楠散
药物组成:石楠叶(醋炙)、山芋、葳蕤、天雄(去皮、炮)、石膏(别研)、升麻各30g,黄芪、桃花(生用)、甘草、菊花(未开花者,炒)各15g,山萸肉45g,珍珠(别研)、丹砂各7.5g。
制法:上为细末,入别研药,更研令匀。备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扶助正气。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肌肉热极,体如鼠走,唇口反坏,皮肤色变,并治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3g,渐加至6g,空心用温酒调下,每日3 次。
(8)燥湿化痰丸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防己、川乌、全蝎、南星、半夏、炒僵蚕、天麻、去白陈皮、猪牙皂角(炒)、酒当归、生地黄、木香、沉香各15g,土炒白术、苍术(米泔水浸)、杜仲(姜汁炒)各60g,炒巴戟天、薏苡仁、酒牛膝、川芎、破故纸(炒)各30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风除湿,搜风化痰,通经活络,滋补肝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痰湿阻络,顽痰胶结所致之关节肿胀,畸形,僵硬不得屈伸,昼夜疼痛无休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 丸,空心食前酒送下,食干物压之,每日3 次。
(9)虎骨丸
药物组成:乳香、没药(各另研)、赤芍药、熟地黄、当归、虎胫骨(酥炙黄)、(狗骨代)各30g,血竭15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木瓜一个,切破去子,纳以上药末在内,以麻线缠定,勿令透气,好酒适量煮,酒尽取木瓜,去皮研如泥,更入熟蜜少许,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养血活血,通经活络,宣痹止痛,强壮筋骨。
主治:经络凝滞,骨节疼痛,筋脉挛急,遇阴寒痛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50 丸。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温酒下。
每日3 次。
(10)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每片含相当于生药5g。
功效:续筋接骨,祛瘀通络。
主治: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亦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每次2 片,每天3 次,饭后服。
(11)益肾蠲痹丸
药物组成:地黄、当归、淫羊藿、骨碎补、蜂房、全蝎、蜈蚣等。
功效:益肾壮骨,蠲痹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关节疼痛、肿大,屈伸不利;或僵硬畸形、肌肉疼痛、瘦削、腰膝萎软者,不论寒热虚实均可服用。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6g(症重者可加至12g),每日3 次,食后服用,儿童酌减。
(12)活血丹
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白术、白芍、川续断、人参各30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主治:遍身骨节疼痛。
服法:每服100 丸,每日3 次,温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