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血与类风湿

血与类风湿

发布时间:2020-03-06 12:10:33

1、血沉和类风湿因子高是否可确定为类风湿

你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属常见病之一,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疾.病变主要在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皮肤、血管、肾等组织器官.少部分病人发病后有自发缓解趋势.多数病人病情反复,时轻时重.另有少部分病人病情呈持续加剧,罕有静止.该病的发展规律可概括为:关节肿胀此消彼起;关节疼痛此重彼轻;关节炎症此燃彼伏,缠绵岁月;若不能控制或治愈,终钭导致残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见于任何年龄的人.最小的发病年龄见于6周的婴儿,最大的发病年龄为70岁.发病率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发病的高峰年龄在20~40岁,而女性病人则在40~60岁.16岁以前的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成年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故对前者称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在没有变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变形就只能控制不发展.建议你用中药治疗.用中药追风舒筋丸就可以,不要用西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生气.

2、类风湿病人为什么会经常贫血?

你好!贫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表现的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约为16%~65%,差异是因为病例选择不同和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贫血的标准不一致,比如住院病人就要比门诊病人的贫血发生率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程度相关,严重的进展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容易合并贫血。某些患者,贫血可以称为首发症状,以后再出现关节炎症。
贫血的纠正依赖于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贫血往往不太严重,且不再进展,极少需要输血。由于铁剂对此种贫血的血红蛋白增加有限,且在大剂量给铁剂时,有使关节症状加重之虞,一般不主张常规补充铁剂。
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属于慢性疾病性贫血,一般为轻中度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有的低色素性、小细胞性为主要类型。小细胞的增多不如缺铁性贫血那样明显,但是约1/4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合并的其他类型贫血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这些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功能缺陷直接有关。偶尔可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而且叶酸缺乏较维生素B12缺乏更为常见。
合肥市黄山路446号

3、类风湿和高血压患者

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4、血液合格与类风湿因子有无关联?

您好,我是
上海市虹桥医院程柏钧
强直性脊柱炎对人的身体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建议您早日去医院治疗。

5、血项高与患看有类风湿病有联系吗

您好,风湿疾病 对人的身体有着很严重的影响
上海 虹桥 医院治风湿病的医生,,建议您早日去医院治疗。

6、血液里有类风湿是怎么形成的

风湿、类风湿治疗

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7、类风湿化验血一定能查出来吗 为什么

风湿病化验

1.抗核小体抗体(AnuA)

核小体是细胞染色质中的一种成分,它是由DNA和组蛋白以特殊的方式相连而组成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导和致病中有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更早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并且特异性较高。阳性率为50-90%,特异性>98%。

2.RA33抗体
抗RA33抗体与其他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抗体均无交叉反应,为多克隆抗体,以IgG型为主。

临床意义:RA33抗体在不典型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出现,阳性率为27-45%,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性关节炎均不出现此抗体。因而认为抗RA33抗体是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3.抗双链DNA抗体

脱氧核糖核酸分为双链DNA(dsDNA)和单链DNA(ssDNA)两种,抗双链DNA抗体是针对其中双链DNA的一种自身抗体。

临床意义:抗双链DNA抗体可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抗单链DNA抗体后者则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

4.抗着丝点抗体(ACA)

临床意义:可见于50-96%的局限性硬皮病的患者。在CREST综合症可达98%,而且,一般认为该抗体是CREST综合症的标记抗体。在弥漫性硬皮病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率仅为10%。该抗体可较早出现于患者血清中,仅有雷诺氏现象者也可阳性。临床研究发现,抗着丝点抗体与血管炎、肺受累有关,不随病情变化而波动,而且多提示预后相对较好。

5.冷球蛋白

冷球蛋白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种蛋白,具有遇冷沉淀、遇热又溶解的特性。分为三型。

临床意义:主要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有关。

6.抗角蛋白抗体(AKA)

临床意义:抗角蛋白抗体(AKA)角质层型抗体与RF、抗RA33/RA36抗体无关。因此,该抗体的检测可对RF阴性或抗RA33/RA36抗体阴性的RA患者提供诊断指标。抗角蛋白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表现出现前即可出现。因此,AKA对RA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很有意义。

7.抗组蛋白抗体(AHA)

组蛋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碱性核蛋白,抗组蛋白抗体即是以组蛋白为靶抗原的一种自身,是抗核抗体的一种。

临床意义:主要与药物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8.抗磷脂抗体(ACL)

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质和抗心磷脂抗体。它可作为抗磷脂综合症中的重要自身抗体,其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最为常见。可分为IgG、IgA、IgM三类。

临床意义:

1.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提示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

2.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双型或三型阳性SLE病人均会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

3.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

9.a-胞衬蛋白抗体

a-胞衬蛋白是从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唇腺中提取的一种唾液腺特异性自身抗原。该抗原是泡衬蛋白的裂解产物。

临床意义:a-胞衬蛋白抗体可能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意义,并且可能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10.环状胍氨酸多肽抗体(CCP)

CCP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以IgG型为主的抗体。

临床意义:CCP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高度特异性的抗体,阳性率为51%,特异性>96%,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中可出现。

11.抗核周因子(APF)

抗核周因子的靶抗原存在于颊粘膜上皮细胞核周胞浆内,是上皮细胞的中等纤维结合蛋白或其前体,它是一种不溶性蛋白质。抗核周因子主要为IgG,也含有IgM及IgA成分。

临床意义: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相关性,不仅阳性率高,特异性也好。抗核周因子可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甚至在发病之前。在早期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可有53.3% 的病人抗核周因子呈阳性。抗核周因子阳性、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往往预后较差,这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也有助于判断预后。同时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指标也呈正相关。

12.HLA-DR抗原

HLA-DR抗原: HLA-DR抗原主要存在于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HLA-DR分子为二聚体结构,由非多态性的DRα链和多态性的DRβ链组成。DRα和DRβ链的可变区可识别并结合抗原或自身抗原,刺激T细胞活化,进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HLA-DR4/DR1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演变有关。

临床意义:研究发现,有48-90%的RA患者携带DR4或DR1基因单倍型。病情轻、关节外病变少的RA患者一般为表达单倍型者,而DR4/DR1纯合子,尤其是DRB10401纯合子患者多并发关节外病变,病情进展快。

13.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

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其抗原成分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它可能在控制细胞周期中起关键作用。

临床意义:抗PC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抗体。另据报道,该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14.抗DNP抗体

抗DNP抗体系针对脱氧核糖核蛋白的自身抗体,即狼疮因子。是经典的狼疮细胞形成试验必不可少的四因素之一。

临床意义: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阳性率可达80%—90%、非活动期阳性率为20%左右。其他结缔组织阳性率低,且部分出现该抗体阳性的病人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非结缔组织病(如肝炎等)偶见阳性。

1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的相应抗原为丝氨酸蛋白E3、MPO和一些少见的抗原如弹性蛋白酶等。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

临床意义:

1.ANCA可出现两种核型:①胞浆型(c-ANCA):主要与韦格氏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2.ANCA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有研究表明,c-ANCA在血管炎复发前2-5周可升高4倍。所以,c-ANCA可作为预测病情复发的指标。c-ANCA滴度可鉴别复发与其它原因(如感染)造成的病情恶化。

16.抗核抗体(ANA)

抗核抗体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组抗多种细胞核成份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临床意义:ANA可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药物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17.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RF可分为IgM、IgG、IgA、IgE四型。

临床意义:

1.RF对RA的诊断很意义,阳性率为60-80%。从早期RA患者的X线片分析,IgM RF持续阳性的病人更易发生骨侵蚀。

2.高水平IgM RF阳性的病人预后差。IgM RF滴度与RA疾病活动性的体征,如关节疼痛数和关节肿胀数相关。IgM RF滴度高低是评价RA疾病活动性可靠、敏感的指标。

8、化验血能不能检查出来类风湿啊?

验血检验是可以的,但类风湿的诊断不能仅仅依靠化验决定。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如下:1.晨僵持续至少一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至少6周;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7.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升高。有上述7项中4项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但在临床工作中很容易漏诊一些早期或不典型患者,对此需结合本病特点:对称性、多发性的小关节炎,症状相继出现,病程间歇反复、大多数逐渐加重影响关节功能。

9、血沉是细胞的沉降率情况,那么血沉与类风湿有什么关系?

类风湿也可以说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在我国,女性患类风湿疾病的概率比男性高两三倍,一般发病年龄在20至60岁之间。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通常患有关节痛,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在一般检查中,可以通过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类风湿性疾病。




一般来说,红细胞沉降率是检测类风湿活动最方便的方法之一。许多研究表明,许多类风湿患者在运动中会经历更快的终末期肾病。可以说,红细胞沉降速度越快,关节肿胀、疼痛和僵硬就越严重,其他一些器官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发育速度非常快。因此,红细胞沉降速度越快,类风湿病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观察治疗过程中红细胞沉降速率的一些变化也非常有价值。如果患者的病情恢复,那么红细胞沉降率将会下降,这也表明该疗法具有一定的疗效。如果类风湿病有所改善,但红细胞沉降率并未降低,则可能存在其他疾病,需要进行检查。对于类风湿病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的升高通常可能是由于关节核附近的一些组织发炎和高球蛋白血症的一些相关结果所致。

肾病只是反映类风湿病病情和衡量疗效的指标。终末期肾病的变化有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类风湿患者在患病期间终末期肾病并没有迅速增加。因此,在判断类风湿病活动性时,最好结合一些临床症状和一些体征。血沉一般只能作为参考,只有结合症状和相关检查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10、哪些人群得类风湿,类风湿和高血压有没有关系?

这个是可以的,有类风湿的人也会同时患高血压的,这种情况是会同时有的

与血与类风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