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否属此范围内疾病?
活动期也就是指病情的发展期,关节内有炎症在慢慢的侵蚀着骨质,这个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效果是很理想的,骨性关节炎也是属于此病范围的,及早治疗很关键的,患者朋友们如果对疾病不是很了解,可以详细咨询
2、慢性病怎么申报补助?
参保人员患有当地医保所列慢性病种之一并符合诊断基本标准,应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重症慢性病认定申请表》,由用人单位汇总上报医疗保险机构。失业人员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期间,患重症慢性病,由个人或亲属直接向医疗保险机构申报。
办理程序:
1、受理。
2、费用审核:
(1)十二种慢性病门诊自负超过800元,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70%,最高支付限额2500元;70岁以上自负超过600元,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80%,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
(2)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4万元以上部分,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90%,最高支付限额为16万元。
3、办理所需携带资料到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办理,具体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需要准备的申报材料: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原件和复印件,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一张,与申报病种相关的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医院住院病历复印专用章)和相关的影像学资料(如X光片、CT片及检查检验报告单等)。
4、等待报销款发放。
3、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风湿性关节炎该怎么鉴别?
⑴血常规等检查: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贫血,为正细胞性贫血,如伴有缺铁,则可为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在活动期可略有增高,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贫血和血小板增多症与疾病的活动相关。多数病例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在活动性病变中常增高,可为疾病活动的指标。血清铁、铁结合蛋白的水平常减低。
⑵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免疫蛋白电泳显示IgG、IgA及IgM增多。C反应蛋白活动期可升高。
⑶类风湿因子及其他血清学检查:类风湿因子包括IgG型RF、IgM型RF、IgA型RF,和IgE型RF等类型。IgM-RF高滴度阳性病人,病变活动重,病情进展快,不易缓解,预后较差,且有比较严重的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阴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须结合临床。近来发现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协同核抗原抗体(抗RANA抗体)的阳性率(93%~95%),明显高于其他各种类型关节炎的患者(约19%)及健康人(约16%),可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项有力证据。抗核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10%~20%。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重症者及伴关节外病变者可下降。
⑷关节腔穿刺:可得不透明草黄色渗出液,其中中性粒细胞可增高,细菌培养阴性。疾病活动可见白细胞浆中含有类风湿因子和IgG补体复合物形成包涵体吞噬细胞,称类风湿细胞(regocyte)。渗出液中初体的相对浓度降低,RF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夹板固定,理疗。
2、药物治疗:
①中药外用贴剂,目前最好的是藏药立正贴,效果突出,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②皮质激素:因能引起耐药性及大量并发症只用于难处理者,如进行性严重关节破坏者;
③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但有一定副作用和毒性。
3、手术治疗:目前,在该病的各期,不论疾病的活动性是否完全控制,均可考虑施行手术治疗,如膝关节滑膜切除,可清除病灶,解除疼痛,并可恢复功能。晚期,可行矫正畸形或改进关节功能手术,如截骨术、关节融合或人工膝关节置换。但费用较昂贵。
4、怎么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有许多方法,较简单的是: 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并有以下附加条件中的至少两条 晨僵1小时或超过1小时 血沉超过28毫米/小时 C反应蛋白升高 关节压痛数为5个或5个以上 另外给你推荐一个来自贵州的膏药,它是由苗家特有的中草药制成的,叫苗本风湿关节贴,用过的人都反映效果很好,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5、怎么判断类风湿关节炎在活动期啊
首先从症状方面看:活动期病人压痛关节数增多,肿胀关节数增多,关节疼痛明显较前加重,晨僵时间延长,类风湿结节出现较前增多,还可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贫血和淋巴结、肝脾肿大及全身症状。部分病人出现视力下降、胸膜炎、心包炎等。
其次,从生化检查上看:类风湿因子滴度增加,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加,血小板明显升高。
凡有上述表现者提示病情活动,关节破坏进展迅速,应及时就医,以免引起关节畸形,影响预后。
6、得了类风湿每天坚持走路有好处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日常锻炼
活动期:应适当休息,以减轻关节疼痛,预防炎症扩散,处级和减轻炎症对关节炎的破坏;此期患者可取卧位、坐位或靠坐在床头,在肢体不负重的情况下被动或主动活动四肢,作肘膝关节屈伸、指腕关节舒展和屈曲等动作的练习。每天可多次进行。在病变关节的活动范围内,作肌肉的主动静力性收缩运动。(肌肉用力绷紧维持收缩5—10秒,连续10次)。主要有膝关节伸直,做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等。对疼痛明显的关节,根据情况可采用护腕、护膝、夹板等,将关节制动。但固定时间不宜过长,白天的固定应允许手指充分活动,或取下固定两三次,以方便受累关节运动和关节肌肉的力量训练;夜间要能予以关节最大的支持力,使受累关节保持功能位。
锻炼宜早进行:练习时不应引起剧烈的疼痛,结束后疼痛不宜持续2小时。卧床与下地、卧位练习与坐位练习宜交替进行,运动量要严格控制,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加大 ,不可一蹴而就。重症患者宜绝对卧床休息,交替仰卧及侧卧,保持关节功能位。
好转期: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可在床上练习、抗阻力练习、扶拐站立或步行;
为保持关节活动度,每天应做一定量关节活动,在关节可活动范围内,被动或主动做各关节持续性全范围运动,动作要轻柔、舒缓。如伸臂、屈肘、抬肩、用力伸指、握拳、伸膝、伸髋、摇踝等运动。每次尽量做到最大限度。即使关节局部有轻度肿胀、轻微疼痛也要进行。
稳定期:主张多做一些关节负重小或不负重的运动。此期关节活动应由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最后为抗阻力运动。但各种运动训练要循序渐进,针对关节炎所编的医疗体操、太极拳、健身操、游泳等有助于关节的康复。
7、如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
风湿、类风湿治疗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张仲景金贵要略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