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类风湿因子呈阳性和阴性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有些病人,甚至有些基层医院的医生看到化验报告上报告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这是错误的。因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黄建林第一,严格说类风湿因子不应只报告阳性,而应该报告滴度是多少。每个医院的化验室应该有自己的阳性判断标准,不报告滴度的类风湿因子没有参考价值,反会误导。第二,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也有5%左右低滴度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第三,类风湿因子阳性除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外,还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有7项,至少符合4项才能诊断,而类风湿因子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因此不能仅凭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反之,是不是类风湿因子阴性就可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呢?也不是,因为只有6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RF),上面介绍过类风湿因子有4种,一般只化验IgM型类风湿因子,所以类风湿因子阴性只代表IgM型类风湿因子阴性,有可能IgG型类风湿因子、IgA型类风湿因子阳性,它们对诊断更特异。 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CCP抗体)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但敏感性仅在30%左右。
2、如何降低类风湿因子
你好,类风湿因子高,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但是不知道您有没有多个中小关节(手指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的对称性疼痛和肿胀,晨起时僵硬,握拳受限,疼痛关节的X线或者CT有关节腔间隙变窄、骨质疏松。但有的其他的风湿免疫病也可能出现以上的化验结果,想要降低类风湿因子不是见容易的事情,治疗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指导意见:理疗: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气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以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
3、为什么类风湿因子会呈现阳性
类风湿因子阳性对类风湿的诊断有帮助。不一定就是类风湿病。类风湿因子阳性也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其他慢性炎症,主要以调理生活方式为主。平时要早睡早起,每天适当运动,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不要喝冷饮。
4、类风湿因子是阳性的怎么办?
类风湿因子阳性,如果有关节疼痛的症状的话,可能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5、类风湿因子阳性是不是类风湿关节炎?
最近不少患友询问一些有关类风湿因子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可能有一些的关节痛症状,去当地医院做了一些检查,如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CRP)等等。他们的问题是:类似这种情况,例如有关节痛,类风湿因子阳性,能不能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呢?类风湿因子首先是在
类风湿关节炎
的病人体内发现的,因此被命名为类风湿因子,但这一命名也可能误导了不少人,认为一旦类风湿因子阳性,就可能是患了类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那么,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仅仅靠类风湿因子阳性与否,并不能诊断是否患了类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那么什么是类风湿因子呢?它实际上也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分子,这种分子称为自身抗体,它们是由身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本来这类抗体分子应该针对外来损害我们人体的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但是由于我们免疫系统的进化尚不完美,在杀细菌和病毒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细胞或分子,误伤人体健康的细胞或器官。因此,人们在感染时常常有一过性的这类抗体增高,但当感染过去后,很快会恢复正常。
因此,类风湿因子常常在很多感染性疾患如细菌、病毒感染的患者,还有一些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的疾病的患者体内升高。甚至吸烟也可以导致类风湿因子升高,老年人体内类风湿因子升高的也不少。当然,一些由于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红斑性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等患者的体内,类风湿因子也有明显的升高。由此可见,类风湿因子升高的原因有很多,要仔细鉴别,才能做出诊断,而不是仅凭类风湿因子升高一项指标,即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而下药治疗,那样就比较危险了。当然了,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能肯定就没有患类风湿关节炎。
那么,如果在医院或者在体检中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第一是不要害怕、要有信心,第二是要重视,第三是要正规治疗。为什么呢?如前所述,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疾病很多,有些是一过性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即使真的患了风湿免疫性疾病或其它疾病,根据现在的医疗条件,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治疗的,因此对疾病不要害怕,要有信心。第二要重视,这点非常重要,如果查出类风湿因子阳性,表明您的身体什么地方出了状况,因此要尽快查出病因。有些人工作忙、没有时间,或者自己掉以轻心,或者满足于在随便哪一些药控制一下症状,而不去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进行检查,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可能将小病拖成大病,可治疗的病演变成难以治疗的病。第三一定要正规治疗,因为风湿免疫病的原因是我们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必须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才可能使免疫系统恢复正常。而风湿免疫学是一个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很多医院即使是三级甲等医院还没有风湿免疫科,在其它非风湿免疫学科进行治疗也是可以的,但在一些小的医疗机构,非风湿免疫专科治疗可能在细节上不是那么到位。因此,建议查出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尽早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检查,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健康的目的。
6、类风湿因子比参考值高出一倍严重吗?
类风湿因子正常值在0-20之间范围,超过此范围显示类风湿因子正常值偏高。
类风湿因子只能作为衡量类风湿疾病的标准之一,但并不是绝对条件,类风湿因子阳性或类风湿因子高了,有可能患上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患者中大多数有类风湿因子高的情况。
类风湿因子偏高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排除类风湿的可能性,如果不是类风湿,那么也要开始保养身体,使其恢复成正常值,以免发展为类风湿。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可分为IgM、IgA、IgG、IgD、IgE五型(注:在临床内科学中描述为四型,没有IgD型;但在实验室诊断学中描述为5型),是类风湿关节炎血清中针对IgG FC片段上抗原表位的一类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较多伴有关节外表现,如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IgM型RF阳性率为60%-78%。约90%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RF呈阳性。IgA-RF与骨质破坏有关,早期IgA-RF升高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IgE-RF升高时,已属病情晚期。某些自身免疫病,如冷球蛋白血症、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SLE等患者都有较高的阳性率;一些其他疾病如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也可出现RF。类风湿因子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 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人体内普遍存在着类风湿因子,并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对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生物作用已有所了解,这些生物作用包括:1 、调节体内免疫反应;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只有类风湿因子的量超过一定的滴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由于I gM型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而且具有高凝集的特点,易于沉淀,故临床上主要测定IgM型类风湿因子,测定方法为乳胶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定性地判断人体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PF)浓度。类风湿因子阳性除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还可见于病毒感染如感冒、肿瘤、慢性感染如肺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因子(RF)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属IgM型。可与IgGFc段结合。RA病人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健康人产生RF的细胞克隆较少,且单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RF的产生,故一般不易测出。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各类RF临床意义有所不同。测定IgG、IgA、IgM类RF通常用ELISA间接法,即用热凝集兔IgG包被反应板微孔,加入检样后,再分别加抗人IgG、IgA、IgM酶标记抗体,使反应后再与底物呈色。为防止各Ig类别RF相互干扰,酶标记抗体使用标记的抗体F(ab)2片段。原理 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这种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此称胶乳凝集试验。在用热凝集变性IgG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的微孔中,加入待测血清,如有RF存在,则相互结合,随后再加入酶标记热凝集变性的IgG与之反应,在加入底物后即可显色。根据显色程度可判断有无RF存在及其水平,此为双抗原夹心ELISA法。胶乳凝集试验 R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抗人变性IgG抗体,可与IgG的Fc段结合。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此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可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操作 1、56℃30分钟灭活,(灭活C1q以阻止假阳性凝集)。将待测血清用0.1mol/L PH8.2甘氨酸缓冲盐水作1:20稀释(生理盐水1ml中加血清0.05ml)。2、取此稀释血清1滴(约0.05ml),加于黑色方格玻片的方格内,加乳胶RF试剂1滴,立即摇动反应板3分钟,使其充分混匀后,于直射光下观察。每次试验均设阳性与阴性对照。参考值 正常人1:20稀释血清为阴性。结果判断 胶乳凝集试验正常人多为阴性反应,如3分钟内出现显凝集者为阳性。阳性反应的标本应将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测定滴度。ELISA法可根据显色程度,与阳性和阴性对照参比,作出阳性或阴性的判断。临床意义 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和IgE类。各类RF临床意义有所不同。RF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阳性率为80%,且滴定度常在1:160以上。临床上动态观察滴定度多少,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其他风湿性疾病如SLE阳性率为20%—25%;硬皮病与皮肌炎阳性率为10%—24%,滴定度较低。RF有IgG、IgA、IgM、IgD和IgE五类,用凝集试验法测出的主要是IgM类。多数作者认为,IgM类RF的含量与RA的活动性无密切关系;IgG类RF的含量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密切相关。IgA类RF见于RA、硬皮病、Felty综合征和SLE,是RA临床活动的一个指标。IgD类RF研究甚少。IgE类RF除RA患者外,也见于Felty综合征和青年型RA。在RA患者,高效价的RF存在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在非类风湿患者中,RF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这些人以后发生RA者极少。类风湿因子(RF)是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19S的IgM,也可见7S的IgG及IgA。它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反应。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IgG是感染等原因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主干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会发生变性;此外,在炎症等病理条件下滑漠或其他部位可能产生不正常的IgG;这些变性IgG就构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抗IgG抗体。滑膜液中的IgG类RF与变性IgG结合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比血清中的IgM类RF更具有致病意义,因为这一类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可激活补体,形成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性损伤。RF的检测最初是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Waaler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IgM类RF。IgG类和I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ISA等方法检测。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如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间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在SLE病人均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7、类风湿因子高就是类风湿病吗?
在评价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典型和肯定的类风湿病人的RF阳性率仅在80%左右,不典型和初患病例的阳性率较低;②RF阳性也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其他慢性炎症及恶性肿瘤,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牛皮癣、结节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麻风、矽肺、膀胱肿瘤、白血病等;③正常人群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在5%左右,老年人的阳性率可达20%左右;④类风湿因子多见于具有关节外病变的类风湿病人,如皮下结节、血管炎、心肺损害等;⑤类风湿因子的滴度越高,出现越早,则病变越可能向严重方向发展,故RF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由此看来,把RF阳性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绝对证据是不对的,而有些人看到RF阳性的结果时忧心忡忡,以为自己患了类风湿,这显然也是不正确的。这一切都是“类风湿因子”这一名称造成的误会。我们知道,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IgG免疫球蛋白,任何能引起抗IgG的免疫球蛋白增高的疾病,都可以造成类风湿因子阳性,并非只见于类风湿病人。 所以根据这些无法判断您是否是风湿,建议到医院详细咨询下医生。祝您早日康复。
8、类风湿因子呈阳性是什么意思
类风湿因子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 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人体内普遍存在着类风湿因子,并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对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生物作用已有所了解,这些生物作用包括:1 、调节体内免疫反应;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只有类风湿因子的量超过一定的滴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因子正常范围0-20IU/ml。你虽然类风湿因子阳性,也不能就确定你是类风湿,要结合相关的症状、血沉、CRP和X线片子等等进行诊断。建议你尽快到正规医院的相关科室、像风湿免疫科,做进一步的检查!尽早确诊,尽早开始治疗!现在类风湿关节炎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了,像依那西普就能够直接作用于TNF肿瘤坏死因子(这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致病因子),抑制TNF的活性,用这种方式从根本上阻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这种生物制剂的中文名叫做恩利,现在已经在中国有处方了。国外的指南现在已经推荐在疾病早期就开始使用恩利等生物制剂,在早期就把病情控制住不再发展,否则等到关节已经开始变形的时候,用什么好药都只能维持现状,而很能恢复原样了。所以啊,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进行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