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是脊柱外科常見病, 包括一部分正常百人(沒有症狀)做CT檢查都可以顯示有椎間盤突出。是否需要治療度、如何治療等都需要根據症狀、查體,並結合CT或MRI檢查等綜合決定。
目前保守治療的方式有:卧床休息、牽引、理療、口服葯物、輸液知等;
若需要手術,我們開展的手術方式有:微創射頻消融髓核成形術、微創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術、小切口開窗髓道核摘除術、動態固定術、融合固定術等。具體到某一個病人,需辯內證選擇。
(江蘇省中醫院李開華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容
2、椎間盤鏡手術要多少錢?
一般來說,大約20000元是可以的完成的,這只是個小切口,但是不建議你做椎間盤切除術。因為椎間盤內窺鏡的操作不是絕對徹底的,最起碼它有微創的概念,能稍微改善一點,傳統手術現在對脊柱的穩定性沒有影響,至少切口稍微大一些。
3、請教大家一個腰椎間盤開窗手術問題
應該說是一種先進的治療方法。但是該技術(手術)是否成熟?的確需要打個問號。老式的開窗手術是不上螺絲釘的。如果有問題,只能說明該技術還不成熟而已。不要害怕,有問題及時去醫院檢查和治療,是可以補救的。
4、腰椎固定融合手術後多長時間可以恢復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需要休息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到可以從事可以恢復鍛煉,主要取決於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手術方案的選擇。一般來講,青、壯年患者、單純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採用單純的小切口椎板開窗髓核摘除,或者同時附加微創技術的固定融合,術後2-3周就可以開始。
以上只是個人建議,由於不了解你的具體情況,最好是聽取你的治療醫師意見,進行鍛煉!!只有你的主治醫師才是最了解你的。祝你早日康復!!
5、腰椎間孔鏡和椎間盤鏡以及開放手術相比有何區別?如何選擇?
腰腿痛是中國常見多發病,很少有成年人沒有受過腰痛的困擾,一部分人由於嚴重的腰痛或者伴隨下肢放射痛來醫院就診,經一系列檢查之後發現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情況下,開放手術是指在背部後方相應的手術部位切開3-5cm的皮膚切口,隨即深入切開背部肌肉,顯露出椎板,再用專門的器械將椎板咬一個小窗,顯露出椎管與神經,隨後進去把神經牽開,顯露出下面的突出椎間盤,再將椎間盤切除,最後逐層縫合組織,結束手術。整個手術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椎間盤鏡手術其實就是縮小版的開放手術。它只需要2cm的切口,然後將一個工作管道放置到椎板表面,隨後的步驟與開放手術一樣:椎板開窗——牽開神經——切除椎間盤——縫合組織——結束手術。整個手術同樣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椎間孔鏡手術有兩種入路,一種是從背部側方,一種和椎間盤鏡手術一樣,從背部後方。無論那種方式,都是以穿刺的方式直接進入椎間盤突出部位,逐步建立工作管道,通過這個直徑約為0.6cm的工作管道,放入同軸內窺鏡,在內鏡直視下觀察椎管內情況,取出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由於工作管道僅0.6cm直徑,所以手術切口也僅需要約0.6cm,基本保護了所有椎間盤外的組織,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身體額外損傷。整個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即可。對於以上三種手術方式,可以簡單歸納如下(當然不適用於所有情況):1.開放手術基本可以被椎間盤鏡手術取代。因為兩者原理一樣,而後者創傷更小。2.如果可以選擇椎間孔鏡手術,就不選擇椎間盤鏡手術。因為椎間孔鏡手術的損傷還要遠小於椎間盤鏡手術,很多病人術後疼痛立刻消失並立即可以下地行走,椎間盤鏡手術後很少能達到這樣的條件。3.不是每一個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都可以做椎間孔鏡手術,有些突出伴鈣化,或者腰椎管嚴重狹窄的病人就不合適。具體情況需要醫生進行判斷。4.開放手術和椎間盤鏡手術可以將還沒有突出的椎間盤也切除一部分,這樣減少了椎間盤再突出發生的概率。椎間孔鏡手術由於管道細小,很難做到既切除突出椎間盤,又將未突出的椎間盤切除,所以突出復發率應該會略高於開放手術和椎間盤鏡手術。話說回來,椎間盤具備了重要生理功能,切除多了將導致椎間隙加速狹窄,腰椎老化提前出現,這是很多老年性腰痛的根源。所以到底切不切未突出的椎間盤,切多少,醫學界還沒有定論。我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將突出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切掉,不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則保留(哪怕在形態上,它也可能表現為輕微突出)。但這僅僅是理想,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總結一下前面的內容後,我個人的觀點是:盡量採用最小創傷的方法解決問題。能椎間孔鏡不椎間盤鏡,能椎間盤鏡不開放手術。只切引發症狀的突出椎間盤,如果從此痊癒,那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復發,則再次選擇最小創傷的方法進行手術(越微創的手術,重復實施對人體的影響越小),痊癒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如果無效,則升級為創傷較大的手術,直至取得相應的好的療效。
6、腰椎間盤椎管狹窄手術開窗和開門有什麼區別腰椎間盤椎管狹窄手術開門
你好,很高興為你服務,臨床上一般沒有開門這個名詞,特別是對於椎間盤突出,及腰椎管狹窄來講。平時醫療文書上說的都是開窗。
7、腰椎融合術十年後錯位屬於醫院責任嗎
根據你的臨床表現、MRI確診為腰5骶1椎間盤突出症是明確的。根據你的片子應為腰5骶1中央型偏左,有手術指征,可行小切口開窗椎間盤摘除或融合手術,還有非融合術,但不適宜做腰椎間盤鏡。哪種手術都各有優缺點,具體看你看重哪點。
8、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中所謂「開窗」是怎麼回事?
「開窗」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後路手術中進入椎管的一種方法。具體講就是用咬骨鉗或骨鑿切除部分椎板和關節突,進入椎管並暴露突出物。
早期的椎間盤手術往往都要作全椎板切除,這種方法破壞較大,會造成椎體間不穩、硬膜和馬尾後方失去保護及硬膜廣泛粘連等問題,且手術時間較長,出血也較多。隨著對椎間盤突出的病理解剖認識的深入,人們發現採用「開窗」的方法進入椎管,也能充分暴露突出的髓核與神經根,並對神經根所在部位做到減壓。而由於椎板切除較少,所以硬膜粘連的機會也較小,同時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傷。
總之,「開窗」的方法造成手術損傷較小,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也較短,適合於大多數腰椎間盤突的手術。而全椎板切除的方法一般在中央型椎間盤突出的手術中出才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