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可以鍛煉嗎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可以鍛煉嗎

發布時間:2020-04-21 22:04:23

1、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怎麼鍛煉的?

.1 下肢肌力鍛煉 防止神經根粘連、下肢肌肉萎縮及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2] 。包括:(1)直腿抬高式:術後第二天開始。患者仰卧位,膝關節伸直,腳上舉,鼓勵其主動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協助進一步抬高,幅度以30°為宜,雙下肢交替進行。(2)踢腿式:取仰卧位,主動屈髖屈膝後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數不限,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宜。(3)伸腿式:取俯卧位,交替後伸雙下肢,保持膝關節不屈曲。(4)展腿式:取側卧位,下肢伸直位外展,復原,完成2次後轉對側卧位並進行相反肢體鍛煉。雙下肢交替進行,保持膝關節伸直位 [3] 。(5)局部關節鍛煉:屈伸患側膝關節、踝關節和各趾關節,並可行抗阻力鍛煉。 2 腰背肌功能鍛煉 術後第10天開始進行腰背部肌群功能鍛煉,以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強脊柱穩定性、靈活性、耐久性和促進髓核回納。包括(1)五點支撐式:取仰卧位,屈膝。吸氣,用頭、雙肘及雙足作撐點,弓形撐起肩、背、腰、臀及下肢,使脊柱處於過伸位,盡可能抬高至最高幅度後,呼氣,還原。重復多次。(2)三點支撐式:仰卧屈膝,雙臂置於胸前,吸氣,頭及雙足撐起全身,使全身離床,呈弓形,呼氣,還原。(3)挺胸式:取仰卧位,兩腿伸直並攏,屈肘,同時向上挺腰,呼氣,還原。(4)頭胸後伸式:俯卧位,雙上肢置於體側,吸氣,抬頭挺胸,雙臂後伸,使頭、頸、胸及雙下肢離床,呼氣,還原。(5)飛燕點水式:俯卧位,吸氣,頭、頸、胸及雙下肢同時抬高,兩臂後伸,僅腰部著床,使身體呈反弓形,呼氣,還原。 3 腹肌鍛煉 [3] 包括:(1)抱膝式:仰卧位,主動屈膝屈髖至最大程度。(2)呼吸縮腹式:仰卧位,雙下肢伸直,吸氣時盡量縮腹,呼氣時放鬆。 4 床邊腰肌鍛煉 手術4周後進行鍛煉。(1)坐起式:側卧位,屈膝屈髖,使小腿置於床邊,他人協助坐起,兩小腿垂於床邊。(2)蹲-站式:坐起數分鍾無其他不適後,他人協助漸漸由床邊下滑,雙足著地並分開與肩同寬站立位,然後慢慢下蹲,保持腰部伸直位,再慢慢恢復站立位。重復數次。(3)扶床行走:起床活動後第二天用腰圍保護,在他人協助下扶床緩步行走,3~4次/d,每次數分鍾。扶床行走適應後可在室內由他人陪護獨立緩步行走,患者挺胸直腰,雙手叉腰扶住兩側髂部,以增加腰部的穩定性。室內行走兩天後可到室外緩步行走,行走方式逐漸改為自然行走,倒步行走與快步行走,行走距離逐漸加長,堅持每天鍛煉。

2、腰椎間盤突出疼痛時候怎麼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是因為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和過度勞損造成的腰椎間盤外面的纖維環破裂,中央的髓核突出壓迫椎管內的神經而引起來的。一般單純壓迫神經主要出現下肢的麻木,如果是並發炎症,就會出現劇烈的腰痛腿疼。

3、椎間盤突出壓迫到下肢神經,平常生活中除了葯物,還能做哪些鍛煉可以起到幫助作用呢?

腰椎間盤突出是姿勢性腰痛積累的結果,是腰肌勞損更嚴重的後果,一般都是由不良姿勢導致的。目前沒有完全治癒的可能,只能是疼痛次數逐漸減少,疼痛感逐漸減輕,逐漸康復.
人體的脊柱是由一節一節的椎骨連接而成的人在姿勢挺拔的情況下,椎骨之間近似於平行,接觸面幾乎為平面,重力傳導順暢,不容易造成損傷,如果人體腰椎向前突,必然使椎骨後部受力大大增加,超過了其承重能力必然造成損傷,隨著損傷程度的加劇,各種各樣的腰痛症狀就出現了,嚴重的還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滑脫.
腿疼、腿木、腿麻,走路不舒服等這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腰椎間盤突出是退行性病變,是突出部位的水腫,粘連,無菌性炎症壓迫神經根引起的。
牽引按摩等常規治療方法都可以減小腰椎前凸,使腰痛症狀得到緩解,但是這些方法只是短期內有效,療效不夠鞏固和穩定,患者常常反復發作,傳統的吃葯打針也只能是止痛,對不良姿勢沒有任何作用.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倒走被醫學界公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試驗一下倒走,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注意安全。
如果可以減輕疼痛的話,考慮到安全性和不容易堅持,可以穿一雙前高後低的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能夠強制人體重心後移,與倒走的原理完全相同,能有效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穿上前高後低的負跟鞋,正常向前行走也具有倒走的作用,這樣使日常散步也具有的倒走鍛煉的康復作用。相對於以往短時間的倒走鍛煉,效果大大增加,而且更加鞏固,最重要的是非常安全,完全解除了倒走的安全隱患。全面解決了倒走健身鍛煉的不足,是最新的腰椎間盤突出康復治療方法。它不是偏方,而是人體力學研究的科學結論,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獲得三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而且還通過了國際專利的審查。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平時不要久站久坐,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不宜坐低於20cm的矮凳,應坐有靠背的椅子,因為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對處於松馳狀態,減少腰背勞損的機會。平時要注意休息,要勞逸結合,注意腰部的保暖。

4、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怎麼鍛煉、

腰部有腎也有膀胱經過,每天可在疼痛部位刮痧最好是在下午3;00到5;00這時效果最好!這種方法最經濟實惠!

5、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不可以跑步鍛煉?

跑步8公里會影響腰突的康復,此時身體目前局部處於弱勢狀態,根本就不適合大體力運動,這個部位不會適應劇烈運動。
另外跑完8公里,也會使得身體體能下降非常多,不利於腰的恢復。
那麼還能跑步么,當然,只需要慢跑3公里,不能多,多了就是損耗,你的腰部承受不住,3公里正好是身體承受的范圍,你的腰部承受范圍。
腰椎從膨出變成突出,說明情況加重了。
為何腰間盤會膨出或者突出,人的腰間盤是個軟組織,它是運動當中,具備緩沖的作用,它是具備彈性的。
可是多數在久坐之下,會把它損壞,因為久坐之下,上身的力量會給它持續的一個壓迫,不斷的壓力之下,就會把它壓扁了,氣血在運行過程中不能通達充盈其中,原先有彈性的腰間盤是有很多氣血充盈其中的。
久坐之後,腰間盤缺乏氣血足夠之持,腰間盤先會開始退化,變得脆弱,不能受力了,再久坐,就會開始膨出,突出。
因而要養起腰間盤,就是需要氣血充盈其中,讓其再次恢復生機,變得有彈性起來。
如何讓氣血充盈其中呢,就是讓身體氣血運行加快一點,這是其一,另一個是身體要把氣血養足起來,身體沒有足夠旺盛的氣血,是難以通達其中的。
通過練習傳統馬步樁的中高樁解決了2個問題,
第一:在站馬步樁中,氣血得以加快運行起來,氣血能通達周身,亦能通達腰間盤,不過一次兩次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是日久之功,練習2-3個月便能有改善。
第二:習練傳統馬步樁,能養足體內氣血,增強體質,充足的氣血才能養到腰間盤部位。
我曾經教過一個35歲的腰間盤膨出的人練習傳統馬步樁,3個月能恢復,只是突出要比膨出要慢一些,習練傳統馬步樁是一個改善的方向。
傳統習武之人,氣血旺盛通達,腿力腰力很好,就是通過站馬步樁打拳而來。
可以繼續參考以下3篇文章
1.《為何長期扎馬步,氣血旺盛,精氣神十足?》
2.《長期久坐2小時以上,身體容易發生的2個問題,馬步樁的奧妙之處!》
3.《36歲,久坐少動,腰肌勞損,習練老拳師馬步樁52天,精力增強!》

6、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人,可以鍛煉身體嗎

突出的神經要通過適當的休息,不能過量做太劇烈做的不好。
還是多跑步,別讓老腰凸害了小身板

7、腰椎間盤突出,自己鍛煉可以治癒嗎

8、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能做壓腿運動嗎

你既然已經感到了椎間盤在壓迫神經,此時應該是已經感覺到了疼痛,你竟然還有心情去做壓腿運動,那說明這些疼痛對你來時候也算不上回事,既然如此,那壓壓腿也無妨,就是擔心你的腰還沒彎下去,疼痛已經讓你還能否忍受繼續去壓腿。當然對於你這樣的善於忍受痛苦的人來說,或許這些痛算不上什麼。

相比壓腿來說,你現在更重要的事是盡快對椎間盤突出的問題進行治療了。現在針對像腰椎盤突出、頸椎病、關節炎風濕、腰肌勞損、肩周炎、風濕、骨質增生等這類問題的治療方式是很多,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前幾天報道上不是說有個醫生給一個腰椎盤突出的患者開處的葯物竟然是補腎壯陽的葯物,後來被投訴後治好退款道歉了事的事情嗎。現實情況是這裡面很多的所謂方法都是呈現出低效、短效、甚至無效的情景。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涉及到治療的根本影響因素分析了。要想找到影響因素,就必須以治療的基本原則為參照,來做詳細的檢查和回顧。拿這些原則也是指導一個正確的治療過程的基本思想,有這些原則還可引發出一套正確的治療思路,有了這些思路才可做出正確的選擇,正是這些選擇,才給了我們正確的結果。所以我們說「思路高於道路」,而「選擇大於結果」就是這么個道理。

明白了這些,對於這個治療就容易得多了,我們需要先確立這樣的治療原則。那在實際的操作中,這些原則是什麼呢,該如何才能找到像樂美康那樣正確的治療方法呢,這些我們下次再詳細講解。

與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可以鍛煉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