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經皮椎間盤摘除術

經皮椎間盤摘除術

發布時間:2020-04-21 04:57:31

1、腰間盤突出可以做手術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治療
1.非手術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癒。其治療原理並非將退變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回復原位,而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松解神經根的粘連,消除神經根的炎症,從而緩解症狀。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①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②症狀較輕,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③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
(1)絕對卧床休息 初次發作時,應嚴格卧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後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後,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的幾率。
(2)牽引治療 採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3)理療和推拿、按摩 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4)支持治療 可嘗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基礎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生炎性因子,並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臨床研究發現,向椎間盤內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顯著減輕椎間盤退行性疾病導致的下腰痛,同時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報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5)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質激素是一種長效抗炎劑,可以減輕神經根周圍炎症和粘連。一般採用長效皮質類固醇制劑+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2~4周後可再用一個療程。
(6)髓核化學溶解法 利用膠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間盤內或硬脊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而不損害神經根,以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變小從而緩解症狀。但該方法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2.經皮髓核切吸術/髓核激光氣化術
通過特殊器械在X線監視下進入椎間隙,將部分髓核絞碎吸出或激光氣化,從而減輕椎間盤內壓力達到緩解症狀目的,適合於膨出或輕度突出的病人,不適合於合並側隱窩狹窄或者已有明顯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脫入椎管內者。
3.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證 ①病史超過三個月,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常復發且疼痛較重者;②首次發作,但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症狀明顯,患者難以行動和入眠,處於強迫體位者;③合並馬尾神經受壓表現;④出現單根神經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⑤合並椎管狹窄者。
(2)手術方法 經後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關節突切除,或經椎板間隙行椎間盤切除。中央型椎間盤突出,行椎板切除後,經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椎間盤切除。合並腰椎不穩、腰椎管狹窄者,需要同時行脊柱融合術。
近年來,顯微椎間盤摘除、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椎間盤突出症最佳的微創手術方式有哪些?

1.經椎間孔鏡下顯微椎間盤摘除術:
此概念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早期,為關節鏡或內鏡下可視化手術。神經血管結構要獲得滿意的顯像需要在手術開始正確放置器械到後外側纖維環臨近椎管的部位。與髓核機械切除減壓、化學髓核溶解或激光氣化等技術相比,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是針對性切除突出椎間盤碎片、減壓神經根的技術。
2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
PLDD利用激光汽化導致椎間盤空化、降低椎間盤內壓力而緩解疼痛,適應證包括纖維環完整的包含型椎間盤突出伴與椎問盤病變節段相符的根性症狀,對非包含型或游離型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等則不宜行PLDD。其並發症少見,有椎間盤炎、神經根損傷等可能。
3椎問盤內電熱療法(IDET):
又稱椎間盤內電熱纖維環成形,經插入椎間盤內的絕熱導管引入可屈式熱阻絲至纖維環內層的後外側部、後部,加熱收縮纖維環內表面膠原纖維、澆灼肉芽組織、凝固神經纖維。適應證為持續性腰痛6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無效、直腿抬高試驗陰性、MRI未顯示神經根壓迫、椎間盤造影誘發疼痛加重的椎間盤內破裂型椎間盤源性腰痛。在操作中導管常不能穿過後部纖維環中線至同側纖維環後部,此時同側纖維環後部成為熱療的「盲區」。IDET禁忌證有椎間盤感染、再手術、脊柱不穩、惡性腫瘤,椎間隙狹窄超過75%,而肥胖則為相對禁忌證。
4臭氧髓核氧化術(已基本淘汰):
臭氧能使髓核水分丟失、發生變性、乾涸、壞死、萎縮,從而解除對硬膜囊及神經根的壓迫症狀。同時還具有抗炎及鎮痛和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降低了術後椎間盤感染及症狀加重等並發症。
5化學髓核溶解術(CNL)(已基本淘汰):
木瓜凝乳蛋白酶可以使能保持髓核水分和緊張度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大分子解聚,從而降低椎間盤高度、減輕椎間盤膨出程度。化學髓核溶解術適用於有根性症狀、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影像學(MR1、CJ),和(或)脊髓造影明確為軟性椎間盤突出、經非手術治療失敗者。禁忌證包括對番木瓜過敏、馬尾綜合征、懷孕、蛛網膜炎、游離型椎問盤突出、椎問盤炎、脊髓腫瘤、中央椎管或側隱窩狹窄、糖尿病伴周圍神經病變及脊柱滑脫等。
6經皮自動腰椎間盤摘除術(APLD)
Onik等設計的經皮椎間盤自動切削系統,透視定位下插入直徑2.5mm套管,經套管引入直徑2mm、長203.2mm的探針非直視下切割與抽吸椎間盤組織,抽吸和切割同時進行。適應證為纖維環完整的椎間盤突出和輕度髓核突出,手術不進入椎管,對突入椎管的碎片無效。

3、做了腰椎間盤突出手術,什麼時候能下地?

不知你指的下地是什麼意思,一般術後7天左右就可以在帶醫療輔助器械的情況下扶牆走動,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手術,一般做的是髓核摘除,椎體間植骨融合,椎弓根釘固定的手術方法,術後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動,患者需要佩戴腰圍支具保護腰椎。,七天左右就可以回家護理,進行主動的腰背肌功能鍛煉,減少卧床並發症。術後6個月左右能夠恢復正常工作。創傷程度漸漸增大,恢復時間也漸漸增大。一般來說手術後2周拆線。一般腰椎間盤突出術後卧硬板床2-4周,2周後,可以看恢復情況。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的,3-6個月內避免腰部負重,逐漸恢復原來工作。

4、腰椎間盤突出,保守治療9個月無效,需要手術嗎?

您可以首先選擇微創治療微創外科是當前的趨勢,尤其是在脊柱外科專業,手術治療仍被大多數人作為最後的選擇,除非存在明顯地進行性累及神經系統。大多數患者和醫生對微創椎間盤切除術比較認可。然而,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在外科醫生相互之間,手術的微創程度差異很大。最常用的現代微創技術之一是顯微腰椎間盤切除術或者小切口腰椎間盤切除術。顯微腰椎間盤切除術具有幾種優勢。較小的手術切口可以通過特殊專用小拉鉤或者管狀拉鉤牽開肌肉來實現。許多醫生使用內鏡或者手術顯微鏡。為了損傷更小,沿著肌肉劈開或牽開肌肉。如今較小切口已經用於大多數顯微椎間盤切除術。標准腰椎板切除術和椎間盤切除術在微創技術方面的改進包括較小的切口,較小的拉鉤,外科技術(神經根的微創操作,纖維環的鈍性開槽,游離碎片的取出,或者通過纖維環的缺損區取出碎片)。經椎間孔鏡下顯微椎間盤摘除術:此概念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早期,為關節鏡或內鏡下可視化手術。神經血管結構要獲得滿意的顯像需要在手術開始正確放置器械到後外側纖維環臨近椎管的部位。與髓核機械切除減壓、化學髓核溶解或激光氣化等技術相比,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是針對性切除突出椎間盤碎片、減壓神經根的技術。北京307醫院骨科劉耀升2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PLDD利用激光汽化導致椎間盤空化、降低椎間盤內壓力而緩解疼痛,適應證包括纖維環完整的包含型椎間盤突出伴與椎問盤病變節段相符的根性症狀,對非包含型或游離型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等則不宜行PLDD。其並發症少見,有椎間盤炎、神經根損傷等可能。

5、經皮內窺鏡髓核摘除術;可以用於頸椎

內窺鏡下髓核摘除術常見問題與對策
作者:王麓山(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用冰鹽水沖洗有助於止血及防止神經再灌注損傷,術後及時使用激素和脫水葯物亦有助於減輕再灌注損傷程度。

術後出現神經根性損傷的症狀處理起來十分棘手,脫水及大量的激素沖擊治療是常規方法,後期切開松解神經外膜的方法療效目前不十分肯定,理療及神經營養葯物可以對神經功能恢復有所幫助。

1 5 腦脊液漏

比較常見的並發症,本組出現了4例,佔15 4%。尤其在之前的治療過程中作過膠原酶注射的病例,更易發生,應該注意如下幾點:開窗進入時第1點靠近中線,這里有無效腔,特別在L3、4、L4、5,可避免撕破硬膜;第1點進入後可做黃韌帶與硬膜潛行分離,松解和去除粘連帶;牽拉神經根時應注意根袖與周圍的粘連,應該仔細分離。如術中發現硬脊膜已破,可用明膠海綿壓迫,關閉傷口應更緊密,拔除引流管也應縫合,術後應俯卧,頭低足高位。如仍出現腦脊液漏,可置管引流〔3〕,同時加強抗生素應用防止感染。

1 6 椎間隙感染

較開放手術雖發生率更低,但一旦出現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本組發生1例。對椎間隙感染的原因還有爭議〔4〕。預防應注意無菌操作、止血、沖洗椎間隙、術後引流及抗生素的預防使用。處理上早發現十分重要,患者疼痛緩解後加重、拒動,可無發熱,患者抬臀試驗、振床試驗陽性,一般血沉升高,應馬上使用大量抗生素、制動、軸線翻身,第2 d加用地塞米松,但不能長時間應用。對於經上述治療無效、反復者,考慮經皮穿刺椎間隙沖洗〔5〕,只有極少的需病灶清除,抗生素的使用時間要長,一般在4~6周以上。

2 遠期並發症
2 1 術後症狀復發

這是MED術最常見並發症,本組出現8例,占所有並發症的30 7%,要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從3個方面考慮。

2 1 1 手術中變性髓核取出量不夠與後縱韌帶下殘留

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張朝躍〔6〕認為年輕人因活動量大,殘余的髓核再突出的可能性大,應該盡量多取。而年齡大的患者活動量小,可少取。作者認為髓核的性狀和變性程度是決定髓核取出量的依據〔7〕,對於術前MRI顯示髓核脫水、變性不嚴重,僅有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者,一般是病程短、起病急或年輕有腰部扭傷史的患者,術中將突出直接壓迫物取出,神經根鬆弛即可;但對於MRI顯示髓核變性嚴重、碎裂,合並後縱韌帶鈣化,CT片上見纖維環破口大、基底較寬者,一般是病程長、反復,治療過程復雜的患者,術中需進入椎間隙掏取,應盡量摘除干凈。在一些椎間盤突出症反復發作的病例,變性髓核可向一側脫出,也可以是脫出並附著於後縱韌帶下並與之緊密粘連,沒有完全取出,這樣術後再次突出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熟練的「神經根下技術」和「後縱韌帶下技術」可有效地達到徹底減壓目的。

2 1 2 術後的康復及下床的時間

目前認為MED對腰椎結構破壞少,可早期下床,有的人認為第2 d可以下床,但作者認為在這個方面應適當保守些,因為纖維環的牢固再封閉需要2~3周,作者主張根據術中的情況不同指導病人在床上行腰背肌功能鍛煉,相對卧床時間長些,同時避免過早扭曲彎屈及負重等動作有助於防止復發。

對於術後症狀已緩解,有誘因或沒有誘因再次出現了根性症狀的患者,應行MRI或CT檢查,一旦確認為再突出後,應果斷再次手術,最好選擇開放手術,本組8例復發病例經再次手術後均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2 2 術後腰椎失穩症

較之開放手術,MED對腰椎骨性結構破壞少,從而對於腰椎穩定性的影響亦相對較小。對於腰痛大於腿痛的患者,術前腰椎動力位片檢查可以排除下腰椎失穩、機械性腰痛的存在,從而幫助確定手術適應證。最新開展的椎間盤鏡下Cage置入術,既可去除變性、突出的椎間盤髓核,又可解決腰椎失穩的問題,有望擴大MED術式的適應范圍。

MED術者術前嚴格培訓〔6〕、手術正規帶教是避免手術失敗的重要經驗。多中心臨床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前50例出錯的可能性遠遠大於技術成熟後出錯的可能性〔9〕。因此,了解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有助於初學者少走彎路盡快成熟,同時,正確、及時地處理並發症,對於患者的康復和醫生技術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開林.後路顯微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圍手術期並發症的防治[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2,10(9):879 881.

〔2〕劉成,卡索,陳德玉,等.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馬尾神經損傷綜合征[J].頸腰痛雜志,2003,24(1):33 34.

〔3〕張海兵,王文軍,易紅衛.持續腰穿引流治療脊柱手術後腦脊液漏[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4,14(11):656 657.

〔4〕宋超敏,趙呂國,蔚凡.腰椎間盤炎的預防及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3,11(23):1592 1593.

〔5〕劉雷,張聰,衡代忠.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吸術後椎間隙感染[J].臨床骨科雜志,2001,4(2):106 107.

〔6〕張朝躍,詹瑞森,彭耀慶.顯微內窺鏡椎間盤突出症鏡下手術標準的探討[J].中國內窺鏡雜志,2001,7(6):23 24.

〔7〕王文軍,周江南,余建民.經皮穿刺間盤鏡下髓核分級摘除術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症[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1,26(4).

6、經皮激光腰椎間盤摘除術和經皮激光椎間盤氣化減壓術(PLDD)有什麼不同?

不是一種手術.效果也不一樣
從兩都的名字就可以分析:經皮激光腰椎間盤摘除術是把腰椎間盤部分摘除.腰椎間盤失去了一部分,影響了脊椎的穩定.

經皮激光椎間盤氣化減壓術(PLDD)是汽化椎間盤裡面的部分髓核.保留椎間盤的完整性,不影響脊椎的穩定性

如果腰椎間盤突出或者膨出我建議採用PLDD手術

7、什麼是PIDD(經皮凝膠植入椎間盤減壓術)

經皮凝膠植入椎間盤減壓術是在歐洲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療效較好的治療。局部麻醉後從後背將穿刺針插入病變的椎間盤內,注入凝膠,椎間盤內壓力變小使突出來的髓核縮回的療法。在亞洲,來日本國際腰椎醫院就可進行治療,醫院擁有一系列尖端療法,對於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等各種脊椎疾病,本院為患者提供不開刀,當天出院的治療。

8、髓核摘除手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經皮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以下簡稱PLD)是一項放射線介入微創手術。該手術以創傷小、病人痛苦輕、恢復快、無嚴重並發症為特點。我院自1992年12月~2003年3月行PLD1500例,對其中滿3個月以上的1000例患者進行隨訪,優良率為85.6%。經過10年的臨床實踐及觀察研究,我們體會到做好PLD圍手術期護理,對提高PLD的優良率,減少並發症,降低復發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方法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療效判定標准 療效標准參照Macanab四級評定標准。優:疼痛消失,無運動功能受限,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良:偶有疼痛,能從事較輕的工作和活動;可:疼痛有些減輕,不能正常工作及活動;差:仍有術前同樣表現,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

1.2 病例資料 本組1000例患者,男663例,女337例,年齡18~75歲。對手術後滿3個月的1000例病人隨訪,平均15.5個月(3~28個月)。

1.3 隨訪療效結果 療效:優級450級,良級406例,可96例,差48例,優良率85.6%。

2 護理

2.1 做好針對性心理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的常見病 〔1〕 、多發病,痛苦大,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這類病人多存有恐懼焦慮的心理,怕復發、怕癱瘓、怕家庭事業受影響等,心理負擔很重。傳統的手術方法由於風險較大,患者不易接受。當聽說PLD是一種既痛苦小,又療效高的先進治療方法時,對手術療效的期望往往過高,這種心理若不能正確引導,有時可轉變為不利於PLD術後恢復的消極心態。因此,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可利用圖片、模型等方式,詳細客觀地介紹PLD的原理、療效及可能出現的不適等,使患者能正確認識PLD,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做好手術後護理 手術後要求患者平卧4h,以避免術後早期內出血形成血腫。囑咐患者盡量避免用力咳嗽、打噴嚏等可致腹壓突然增加的動作。術後3d可下床活動,強調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

2.3 做好並發症的觀察及護理 注意觀察患者的腰部情況,如突然出現無誘因的腰部痙攣性疼痛,伴有低熱及血沉增快,血常規大致正常,可考慮有感染。應用大劑量抗生素、卧硬板床、減少腰部活動,本組病例3例感染,經10餘天的上述處理痊癒出院。半年後隨訪,術後效果為良級。如術後短時間出現手術局部腫脹、壓痛、無發熱,血像正常,應考慮有血管損傷,應確保引流管通暢,如交感神經反應,表現為尿瀦留,這與手術刺激交感神經反應致膀胱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因此,術後要注意觀察病人24h內的排尿情況,如發生尿瀦留,應視病情給予注射新斯的明或導尿等處理。

3 出院指導

PLD術後1周可出院,但由於椎間盤突出症狀復發率為60%~85% 〔2〕 ,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對即將出院的病人給予詳細的出院指導,教會患者掌握自我保護腰椎功能和鍛煉方法,有助於減少復發率,提高生活質量。

3.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除非躺下,無論是站或坐,都不要使腰椎保持一個姿勢過久,要做一下向前挺腰的動作,動作要輕柔;盡量避免彎腰過久,及搬抬重物,從地下揀東西時要先彎曲膝關節,再彎腰;如果發生了較劇烈的腰腿痛,若平卧在硬床上,可以在腰部墊一個小枕頭,避免腰部懸空。腰腿痛急性發作時,可以用在局部用冰袋或熱水袋(塑料或橡膠袋裡放冰塊或熱水)敷。也可以用熱療器(如周林頻譜儀或紅外線燈等)做局部熱療,可以減輕和緩解症狀。

3.2 腰椎功能的自我鍛煉 鍛煉腰背肌和腹肌,使之強壯,可以減輕由於腰椎退變而導致的節段性不穩,從而減輕症狀。腰背肌鍛煉的方法有兩種。(1)平卧在床上,雙膝彎曲把腳放在床上,而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約10cm,這時會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堅持約3~5s放下,如此反復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2)俯卧在床上,雙上肢伸直放在身體兩側,上身用力抬起約10cm,同樣堅持3~5s放下,如此反復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腹肌的鍛煉就是做仰卧起坐,每次做10次,每天3次。通過上述的鍛煉方法,患者可以得到強壯的肌肉來支撐保護腰椎,從而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復發

9、錐間盤突出中央型的一定要動手術嗎?拜託各位大神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史常為反復發作的下腰痛和臀部疼痛,短期休息後緩解。疼痛可由於彎腰而突然加重,表現為突然的比腰痛更劇烈的腿痛。與腰痛的疼痛程度相當或比腰痛更嚴重(可見於許多病例)的腿痛是突出的髓核壓迫神經根而引起放射性疼痛如腿疼很輕而腰痛很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應極為慎重。由於椎間盤突出而產生的疼痛通常是間歇性的,活動時特別是坐位時加重,休息後緩解,而勞累、打噴嚏、咳嗽時加重。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分兩大類,即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一)保守治療: 腰腿痛的非手術治療方法五花八門.從簡便的卧床休息到使用價格昂貴的牽引設備,所有這些治療都報告了令人興奮的治癒率,遺憾的是其結果大多未經科學論證。 保守治療的適應征: (1)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 (2)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 (3)X線檢查無椎管狹窄者。 保守治療包括以下: 1 . 絕對卧床休息: 急性腰痛最簡單的治療方法是絕對卧床休息,絕對一詞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卧床3周後帶腰圍起床活動,3月內不作彎腰持物動作。也有國外學者研究證明,絕對卧床2天比長期卧床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生物力學研究證明,半Fowler卧位,或側卧位屈膝屈髖並將一枕頭墊於兩腿之間,能明顯解除椎間盤和神經根壓力。 2 . 持續牽引:採用骨盆牽引可使椎間隙略增寬,減少椎間盤內壓,擴大椎管容量,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孕婦、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禁用。 3 . 理療、推拿及按摩:可使痙攣的肌肉鬆弛,進一步減輕椎間盤的壓力。但應禁止暴力推拿、按摩。 4 . 非甾體抗炎葯:可減輕局部水腫,從而減輕對神經根、脊髓的壓迫。 5 . 硬膜外激素治療:長效激素結合麻醉劑的硬膜外注射,是椎間盤源性和其他性質的腰腿痛對症治療的好方法 我們建議此操作應在有復甦及監護設備的房間完成,由有經驗的麻醉醫生操作。本法可用於門診病人,但病人必須准備幾個小時的恢復時間。 6 . 髓核化學溶解療法: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膠原蛋白溶解酶,注入椎間隙,溶解變性的椎間盤髓核,可使有手術指征病人中的3/4,免於手術而獲得治癒。但有嚴格的適應症與禁忌症,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執行。 (二)手術治療: 1 . 後路椎間盤摘除術: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治療,以後路為常用方法。有全推扳切除、半推板切除和部分椎板切除(即開窗)等方法。由於前二種對腰椎穩定結構切除較多,僅在少數情況下採用,通常以椎板開窗方法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後路法具有直接摘除推向盤突出物和處理其他並存的神經根致壓物等優點.並可在手術中能直接觀察和研究病變特點及其與神經根的關系。對並有腰椎退行性變、腰椎不穩的病人需要同時做內固定,行椎間融合術。 2 . 前路腹膜外椎間盤摘除術: 前路經腹膜外椎間盤摘除術.椎間盤前部和側方顯露較清楚,可同時摘除相鄰二椎間盤,並有利於合並下腰不穩者施行前路植骨融合術。 3 . 經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術: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可應用小切口經椎間盤鏡行椎間盤摘除,優點為:損傷小,恢復快;輕柔的操作硬膜囊和神經根;更好的區分解剖結構,減少操作損傷。 4 . 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經皮椎間盤切除術系近年臨床上開展的新技術。其最大優點在於經皮穿刺,將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創傷甚小,技術較熟練者.操作速度較快。但需一定的設備,在技術上要求較高。國外報告的手術成功率在70%一90%之間,有的作者報告,不少病例術後仍有下腰痛症狀,因而在應用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回答者:塞上馬檗下琴 - 魔法師 四級 12-12 10:01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適應證為: ①非手術治療無效或復發,症狀較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者。 ②神經損傷症狀明顯、廣泛,甚至繼續惡化,比如象樓主所說的狀況,疑有椎間盤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 ③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礙者。 ④合並明顯的腰椎管狹窄症者。 術後半年內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可能出現的並發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椎間盤摘除手術,是一種開展時間較長,療效較為肯定的手術。但即使如此,手術過程中及術後,還是可能出現一些並發症,影響手術效果,增加病人痛苦,有時甚至導致患者因手術並發症死亡。醫生和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都應對此手術的常見並發症有一定了解。 (1)感染:感染是所有外科手術共有的並發症。腰椎間盤摘除手術除可能並發手術切口感染外還可能發生椎間隙感染。 (2)神經損傷:手術中在硬膜外或硬膜內都有可能損傷神經根。 (3)大血管損傷:最常見的是經後路手術時損傷腹後壁大的血管。 (4)粘連與瘢痕:手術部位的神經根與椎板切除後硬脊膜的暴露部分常發生粘連與瘢痕,會留有腰痛或神經根放射痛。 (5)脊柱不穩:部分病人術後腿痛消失而腰痛持續存在,拍腰椎功能性運動X線片時,有明顯的脊柱異常活動。 (6)臟器損傷:血管損傷時可能伴有其他臟器損傷,如膀胱、輸尿管或小腸等。一旦發現應立即剖腹探查,及時修補受損臟器,以免發生腹膜炎。 當然,只要有嚴格的無菌操作、輕細准確的手術技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就能盡量避免並發症的產生。對已發生的並發症,應給予及時准確的處理,以減輕其不良後果。 60歲以上的老人一旦決定採取手術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一定要到正規的治療醫院並且醫患兩方面均需為此做充分准備。 (1)醫生應仔細研究患者病情,根據病人病史、症狀、臨床檢查、X線片、MRI、CT、造影等臨床資料,作出明確的診斷,選擇最佳術式。同時還應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說明有關手術的各種情況。 (2)患者應明確手術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以便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取得最佳療效。 (3)同其他大手術一樣,術前應對心、肺、肝、腎功能及全身情況做仔細檢查,並除外局部感染。另外還需檢查血沉等常規化驗項目。手術一般出血不多,可根據患者病情及所選術式決定是否備血。 (4)術前手術區局部應用肥皂清洗,去除污垢。 (5)對腰3以上的椎間盤突出或腰椎先天發育異常者,術前應採用各種手段定位。總之,充分的准備能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不能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方法較為完善和成熟,就疏於准備,以免增加出現意外情況和各種並發症的機會,影響療效。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手術後的注意事項: 有些腰椎問盆突出症患者手術後,認為引起疾病的病灶已清除,身體即可恢復如正常人一樣健康。其實,手術只是將腰椎間盆突出的那部分,也就是無法還納回原位的那些突出物除去,是加速治療進程的一種方式,也就是使症狀較為嚴重的患病機體恢復到一個理想的程度,以利於患者進一步用其他康復手段來鞏固和增強療效。 手術後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手術後患者需嚴格卧床休息,床鋪最好用硬板床,卧床時間約為4-5周.可根據患者年齡、體質及切除組織范圍而定。 ②手術後早期翻身應由護理人員協助,不宜自行強力翻轉,以保證腰部筋膜、肌肉、韌帶癒合良好。 ③充分卧床休息後,可在合適的腰圍保護下.下地做輕度活動,如果手術中有植骨,則宜用石膏背心固定3—4個月,待植骨完全癒合後再下地活動。 ④在恢復期,患者要逐漸加強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鍛煉並注意糾正不良姿勢,注意腰背活動的自我保護,以防止疾病復發。 ⑤手術後,腦力勞動者2—3個月後逐漸恢復工作,體力勞動者3—4個月後才能開始工作。工作應由輕到重,工作時間由短到長,並避免做強烈的彎腰成負重活動。 ☆補充老年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治療108例治療效果.

採納哦

與經皮椎間盤摘除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