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5骶1椎間盤突出
腰間盤突出是一種運動系統慢性損傷。腰五骶一是一個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突出的物質壓迫「腰一」脊神經,疼痛部位是腰骶部、大腿和足跟外側。你現在不痛是因為突出的腰間盤對神經的壓迫還不是很嚴重。不知道這家小醫院是給你拍的什麼片子?此類疾病最適合拍CT,可以較好顯示病變情況,而普通X線效果比較不理想。
一般這類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兩種:
一~~~~非手術治療:適用於年輕、初次發病或者病程較短者,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x線檢查無椎管狹窄者(你適合這類)
治療方法:1、絕對卧床休息,3周後帶腰圍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
2、持續牽引2周(孕婦、高血壓病和心臟病者禁用)
3、理療推拿
4、糖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
5、髓核化學溶解法(少用)
二~~~~~手術治療:經嚴格非手術治療無效或者馬尾神經受壓者可考慮髓核摘除術
另外根據你的影像學分型治療是這樣的:
膨隆型:保守
突出型:手術
脫垂游離型:手術
s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保守
(此分型根據你的ct片顯示的突出的形態,醫生會給你做分型)
根據你的情況,建議還是不要因為不痛就去姑息病情,如果沒有很大的經濟上的顧慮,該吃的葯還是要吃的,該牽引還是要牽引的,不能任由其發展到你的腰腿都開始痛、開始影響到你的工作和生活的時候才開始認真去治療。不過這種病是比較慢性的,會發展的,要有耐心。至於止痛葯的話,請注意是否還有別的功能,如果是單純止疼那就是痛的時候才吃的。平時多注意自己的活動,盡量避免過勞或者劇烈運動,別把自己弄傷了。 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否解決了你的疑問,祝你早日康復
2、腰5骶1椎椎間盤膨出是什麼意思
腰五骶一我也是 就是屁股溝的位置突出了 😂
3、腰疼有差不多半年了,昨天拍CT說椎間盤膨出,結果好幾個醫生看了都說沒事,就是腰肌勞損,怎麼回事?
你好,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症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如日間勞累加重,休息後可減輕時輕時重,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發病因素較多。
4、腰3-4、4-5及腰骶1椎間盤膨出,有些恐慌!
腰椎間盤膨出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手術或葯物治療百,找個正骨大夫,他們的手法可以讓膨出部位復原,不再壓迫神經度,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版,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療時間不超過權十分鍾,平時一定要系皮帶
5、腰5骶1椎間盤輕度膨出,
我跟你差不多。醫生跟我說的這個也差不多。我是右邊
6、腰骶1椎間盤膨出
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注意保護腰部 ,不要受累 ,注意防寒保暖 ,患者也可以使用中醫中葯的方法進行治療。
祝早日康復!
7、腰4-5椎間盤膨出,腰5骶1椎間盤突出,如何治療?
你還是換個推拿手法試試,這種病一般一兩次就有效果,沒效果說明他不會治你的病,參照我的日誌試試。
8、腰4腰5骶1,椎間盤膨出是什麼意思啊。
腰間盤突出了4、5節
9、腰5骶1椎間盤膨出可以鍛煉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練功療法」。 練功療法在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症方面,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重點鍛煉腰背肌的基礎上,兼顧加強腰部和雙下肢功能運動,調整腰椎兩側和下肢肌張力,而達到緩解症狀的功效。現將具體鍛煉動作介紹如下: 1)按摩腰眼 預備姿勢:坐位或立位均可,兩手掌對搓發熱後,緊按腰部。 動作: 雙手掌用力向下推摩到骶尾部,然後再向上推回到背部,重復12--24次。 2)風擺荷葉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手叉腰,拇指在前。 動作: 1.腰部自左→前→右→後作迴旋動作,重復12--24次; 2.再改為腰部自右→前→左→後作迴旋動作,兩腿始終伸直,膝關節稍屈,上肢伸直,雙手輕托腰部,迴旋的圈子可逐漸增大,重復12--24次。 3).轉腰推碑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臂下垂。 動作: 1.向右轉體,左手成立掌向正前方推出,右掌變拳抽回至腰際抱肘,眼看右後方; 2.向左轉體,右手變立掌向正前方推出,左掌變拳抽回至腰際抱肘,眼看左後方,重復12--24次。推掌的動作要緩慢,手腕稍用力,臂部不要僵硬,轉體時頭頸與腰部同時轉動,兩腿不動,推掌與握掌抽回腰間的兩臂速度應該一致。 4)掌插華山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臂下垂。 動作: 1.右掌向右摟回腰際抱肘,左掌向正右方伸出(如用力插物狀),身體向右轉,成右弓步; 2.左掌向左方平行摟回腰際抱肘,右掌向正左方伸出,身體向左轉,成左弓步。眼看插出之手掌,手向外插出的動作可稍快,重復12--24次。 5)雙手攀足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手置於腹前,掌心向下。 動作: 1.腰向前彎,手掌向下按地; 2.還原,重復12--24次。注意:兩腿要伸直,膝關節勿屈曲,彎腰角度因人而異,不可強求。 6)白馬分鬃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臂下垂,兩手交叉,如左腰有病,左手交叉在前;右腰有病,右手交叉在前。動作: 1.身體向前俯,眼看雙手,兩手交叉舉至頭頂上端,身體挺直; 2.②兩臂上舉後向兩側分開,恢復預備姿勢。上舉時如向上攀物狀,盡量使筋骨伸展,向兩側分開時掌心向下成弧線,重復12--24次。 7)鳳凰順翅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手下垂。 動作: 1.上身下俯,兩膝稍屈,右手向右上方撩起,頭也隨轉向右上,眼看右手,左手虛按右膝; 2.上身仍下俯,兩膝仍稍屈,左手向左上方撩起,頭也隨轉向左上,眼看左手,右手下放虛按左膝。頭部左轉或右轉時吸氣,轉回正面時呼氣,轉動時用力要輕。手臂撩起時動作要緩慢,手按膝時不要用力。重復12--24次。 8)飛燕點水 預備姿勢:患者俯卧,頭轉向一側。 動作: 1.兩腿交替向後作過伸動作; 2.兩腿同時作過伸動作; 3.兩腿不動,上身軀體向後背伸; 4.上身與兩腿同時背伸; 5.還原,每個動作重復12--24次。 9).仰卧架橋 預備姿勢:患者仰卧,以兩手叉腰作支撐點,兩腿屈膝成90度,腳掌放在床上。 動作: 以頭後枕部及兩肘支持上半身,兩腳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橋形,挺起軀干。當挺起軀干架橋時,膝部稍向兩邊分開,重復12--24次。 10)行者下坐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距離與肩同寬,兩手抱肘。 動作: 1.腳尖著地,腳跟輕提,隨後下蹲,盡可能臀部下觸腳跟,兩手放開成掌,兩臂伸直平舉; 2.起立恢復預備姿勢。 注意:下蹲程度根據患者的可能,不應勉強,必要時可扶住桌椅進行,重復12--24次。 11)四面擺蓮 預備姿勢:患者兩腳正立,雙手叉腰,拇指在後。 動作: 1.右小腿向後提起,大腿保持原位,然後右腳向前踢出,足部盡量跖屈; 2.右腿還原再向後踢,以腳跟觸及臀部為度; 3.右下肢抬起屈膝,右腳向里橫踢,似踢毽子一樣; 4.右下肢抬起屈膝,右腳向外橫踢。練完後換左下肢作同樣動作,每個動作重復12--24次。 12)仰卧舉腿 預備姿勢:仰卧位,腿伸直,兩手自然放置體側。 動作: 作直腿抬舉動作,角度可遂漸增大,雙下肢交替。每個動作重復12--24次。 注意:雙下肢抬舉角度應根據患者的可能,不應勉強。 13)蹬空增力 預備姿勢:仰卧位,腿伸直,兩手自然放置體側。 動作: 1.屈髖屈膝的同時踝關節極度背伸; 2.向斜上方進行蹬踏,並使足盡量跖屈,雙下肢交替進行,每個動作重復12--24次。 14)蹬車活動 預備姿勢:坐在一個特製的固定練功車或健身器上。 動作: 作蹬車活動,模擬踏自行車,重復動作2--4分鍾。 15)在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症中,多採用練功療法,這種方法具有如下優點: 1.簡單易學。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練功療法動作簡單,通俗易懂,患者能很快學會並掌握,可自行開展治療。 2.可隨時隨地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體療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並不需要投資購買特殊器材。可根據場地開展不同體位的練功療法。因此,患者無論是在工作單位,還是在家庭或公園,都可隨時隨地進行。 3.有利於調動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程較長,遷延難愈,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反復發作,練功療法使患者自我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利於心理康復,並能克服急躁情緒。 4.有其他療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腰椎間盤突出症病程較長,多數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肌力下降或腰背肌兩側不對稱的情況,練功療法可極大程度地改善這種狀況。 5.有防止復發和預防作用。練功療法可在手術、手法、牽引之後作為一種鞏固和提高療效、防止復發的手段,並能矯正工作和生活中的腰部不良姿勢,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
10、腰5骶1椎間盤膨出如何緩解?
腰間盤突出建議飛燕式鍛煉:俯卧於床,先後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後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於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餘次,每日堅持30分鍾鍛煉。另外也是可以考慮理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