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症與坐骨神經痛如何辨別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科疾病,90%以上的坐骨神經痛患者都由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症和坐骨神經痛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就連本專業的醫生在沒有對病情作出全面了解之前,也不好妄下結論。臨床上就出現過坐骨神經痛被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案例,醫生在經過初步診斷之後就草率作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結論,結果導致治療方法與坐骨神經痛南轅北轍。1.坐骨神經痛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其實,腰椎間盤突出症並不見得一定表現為坐骨神經痛。盡管在病情上兩者都有及其相似的表現,但還是要注意區分二者的病因病機。此外,腰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雖然都屬於骨科疾病,但是症狀和治療方法都有著很大的區別,是兩種不同的疾病。2.引起坐骨神經的疾病不止腰椎間盤突出症一種。坐骨神經痛是一種表現症狀,多數情況下是腰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並且多為第4~5椎間盤或第5腰椎~骶骨間的椎間盤突出。但是,並非所有的坐骨神經痛都可以歸咎於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疾病還有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強直性脊柱炎、腰椎管腫瘤、梨狀肌綜合征等。3.檢查時一定要注意兩種疾病的鑒別。病人一旦出現類似腰椎間盤突出症和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時,應當及時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切莫偏聽偏信,以免延誤病情。
2、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結核的區別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
多發生於20~50歲的青壯年,男多於女。患者腰痛伴有一側放射性坐骨神經痛,症狀時重時輕;下腰棘突旁壓痛伴有放射痛;脊柱姿勢改變和不對稱性運動受限;直腿抬高試驗和加強實驗陽性;患側下腰部腰5或骶1根性感覺、肌力和反射異常。同時,X線造影、CT、MRI等檢查有助於確定病變間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經受壓情況及主要引起症狀的部位等等。一般來說,根據病史、症狀和體征,X線檢查等對多數患者可作出正確診斷和病變定位。
腰椎結核:
多見於兒童和青壯年,少數患者可出現腰痛和坐骨神經痛,因此應注意鑒別。但腰椎結核患者有結核病史,有低熱、盜汗、消瘦、乏力及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膿液及病理檢查有結核改變。患部附近常有寒性膿腫或瘺管,X線檢查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破壞。
安徽中醫葯附院祝您早日康復!
3、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如何鑒別診斷的
腰椎間盤突出疾病,一般見於青壯年,由於長期彎腰動作引起的。
彎腰對椎間盤的壓力比較大, 研究表明對椎間盤最容易受傷的姿勢就是彎腰、旋轉。
腰椎間盤突出臨床表現一般為急性腰突,彎腰特別疼,脊柱側彎,有些患者屁股有點歪;也有慢性長時間椎間盤向後突,壓到周圍神經,導致的下肢神經症狀,比如腿的麻木和疼痛,會放射到大腿後部、小腿外側,腳,腳背,腳心。
如果懷疑建議去醫院做一個具體的檢查。
4、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管狹窄症有什麼區別?
腰椎的椎管由各個腰椎的椎孔及周圍軟組織構成,容納脊髓、脊神經和馬尾神經。腰椎椎管前壁為椎體、椎間盤後面及後縱韌帶,椎管的後壁為椎板和黃韌帶,左右外側角的兩邊是椎弓根。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多種原因所致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的狹窄,導致相應部位的脊髓、馬尾神經或脊神經根受壓的病變,多發生於中老年,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好發於青壯年,前者臨床上以下腰椎疼痛、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以及神經源性間歇性破行(直立或行走一段時間後,下肢出現逐漸加重的憋脹疼痛、沉重感、乏力等感覺,以其他姿勢休息片刻後A狀減輕或消失)為主要特點,少有下肢放射痛,而椎間盤突出症在臨床上主要表現腿痛,腿痛以放射性疼痛為主。 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椎管狹窄症的治療及愈後均有明顯不同,因此對兩者的診斷必須分清,在臨床上通過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並結合腰椎x片、CT、MRI檢查結果,可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鑒別。
5、腰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還是腰肌勞損,怎麼自我鑒別?
現在很多人工作都是坐著上一天,腰疼越來越普遍了,但是腰疼到底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症還是一位腰肌勞損?我們有的時候可能不太方便去醫院檢查,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自我鑒別。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疼痛的部位可以辨別出腰肌勞損,就是腰疼。但是腰椎間盤突出不僅腰疼,而且可能你的下肢也有一些疼痛,就是疼痛的范圍更加的廣了。因為腰椎間盤疼痛會壓迫你下肢的神經,會讓疼痛的范圍越加的大。患者可以根據疼痛的范圍,可以稍微辨別出來腰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而且我們根據疼痛會感覺到腰肌勞損的疼痛總是集中在腰的兩邊,而腰椎間盤突出主要集中在腰的後面的脊椎骨上。部位也不一樣,范圍也不同,自然而然,我們可以判斷出來它們之間的區別了。
而且他們現在都是腰疼,腰椎間盤突出的人總有一個方向彎的不是很順暢,而腰肌勞損的人在經過慢慢的活動之後,疼痛感也會減輕一些。
當然自我鑒別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去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建議,才能更好的保養自己,讓疼痛感盡量的緩解下來。
而且醫院的設備更加的全面,科技更加的發達,醫生可以用X光、CT或核磁共振來更加精確地鑒別出到底是因為腰椎肩盤突出還是腰肌勞損。
因為自己的感覺可能有的時候並不夠正確,以及會給我們最正確的答復。
6、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管狹窄鑒別?
腰椎管狹窄症的臨床表現包含四個症狀。
(1)間歇性跛行。患者直立或行走時,下肢發生逐漸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覺,以至於不得不改變姿勢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後症狀可減輕或消失,繼續站立或行走,症狀再次出現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復行走與休息,其行走的距離則逐漸縮短。在爬山、騎自行車時,可不出現間歇性跛行。
(2)下腰痛。大多數腰椎管狹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較輕微,卧床休息則減輕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後伸活動往往受限。
(3)神經根壓迫症狀與體征。神經根管狹窄引起相應的神經根受壓迫或受刺激症狀及體征。有些患者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現為持續性放射性神經根症狀,多為酸痛、麻痛、脹痛、竄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經根症狀的部位與受壓神經根有關,表現為相應的神經根性分布區針刺覺減弱、痛覺異常、肌肉力量減弱及腱反射異常。
(4)馬尾神經壓迫症。腰椎管狹窄症可導致馬尾神經受壓迫,出現馬鞍區的症狀與體征以及括約肌的症狀,嚴重時可出現大小便及性生活障礙症狀。
腰椎管狹窄症的診斷:應根據臨床表現選擇適當的輔助檢查方法,如各種投照方法的X 線平片、脊髓造影、計算機斷層掃描、計算機斷層掃描脊髓造影、核磁共振等,以做出精確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診斷。
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最大區別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一般不具備間歇性跛行,主訴與客觀檢查不符、腰部後伸受限三大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屈頸試驗和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陽性,而腰椎管狹窄則為陰性。此外,腰椎管狹窄症在影像學上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有較明顯的區別,即腰椎管狹窄症在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脊髓造影等檢查時均顯示椎管矢狀征小於正常,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則無。二者是單獨的兩種疾病,但同時還有一定聯系,可以相伴發生,而且伴發比例相當高,這也是人們易將二者混淆的原因。因為在腰椎間盤突出症後期,由於相應的小關節發生滑膜炎性滲出反應、關節軟骨磨損及碎裂,導致在椎體側後緣及關節突處出現增生的骨贅,繼發腰椎管狹窄症。在兩病同時發生時,患者可同時表現兩者的症狀及體征,臨床診斷多無困難。
7、怎樣判斷是腰肌勞損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肌勞損是因為腰部肌肉受到過度或強硬拉扯、撞擊而發生損傷,導致腰背部疼痛或脹痛,難以堅持彎腰工作。
特別是以下行為容易導致腰肌勞損:
長期的高強度體力勞動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反復彎腰或蹲的動作
在身體不好的時候搬舉重物
跌倒撞到或閃到腰
腰突的症狀是腰椎神經根受壓迫所致的,大多數腰突患者在早期一般出現腰痛,嚴重時會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表現為:腰部向臀部,大腿,小腿直到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在打噴嚏和咳嗽的情況下會加劇疼痛。
8、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區別?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部分人由於不良習慣的影響出現了腰椎間盤突出,甚至對生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而我們經常能聽到「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盤突出症」這兩個詞。那麼,腰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間突出症有什麼區別呢?
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大的區別在於有沒有「症」字。
腰椎間盤突出是影像學的描述,在核磁上或者是CT上可以看到椎間盤突出、膨出的表現。其實腰椎間盤突出是椎間盤退變的表現,隨著年紀的增長,每個人的腰椎間盤都或多或少地會發生退變。如果腰椎間盤突出沒有壓迫神經、沒有壓迫周圍的結構,都是屬於正常現象,只能稱為脊柱退行性改變的一種影像學或病理學的表現。
而腰椎間盤突出症指的是,如果突出的部分壓迫了神經、壓迫了硬膜囊,甚至壓迫了周圍的血管,出現相應的症狀,包括腰痛、神經根性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狀,就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本身是一個良性病,導致它出現的原因很多,其引起的症狀也很多,因此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也有很多方法,包括保守治療有理療、葯物治療,以及各種中醫中葯的治療方法都是可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如果患者經過這些保守的方法沒有效果,也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但是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是以階梯治療方法為主,就是根據不同的病情,根據患者不同的程度,選擇不同的方法,使病人的治療更加規范,更加有道可循,從而使病人能獲得更科學、更規范、更合理的治療方案治療。
因此,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影像學的表現,是椎間盤退變的表現。而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組織、神經而引起相應症狀的一種疾病。大家學會區分,在體檢時看到自己有腰椎間盤突出後無需度恐慌。此外,腰椎間盤突出症也不可怕,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合理的治療,一般能夠患者的症狀,避免生活、工作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