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椎間盤與椎體的定義區別
椎體是一節一節的椎骨,椎間盤是椎體與椎體之間的緩沖墊。
定義 椎間盤是位於人體脊柱兩椎體之間,由軟骨板、纖維環、髓核組成的一個密封體。上下有軟骨板,是透明軟骨覆蓋於椎體上,下面骺環中間的骨面。上下的軟骨板與纖維環一起將髓核密封起來。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於髓核的四周。纖維環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
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後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後側的後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
椎體
定義 椎體 vertebral body 是椎骨負重的主要部分,內部充滿松質,表面的密質較薄,上下面皆粗糙,借椎間纖維軟骨與鄰近椎骨相接。椎體後面微凹陷,與椎弓共同圍成椎孔 verte foramen。各椎孔貫通,構成容納脊髓的椎管 verte canal。
椎體分為異凹型椎體,雙凹型錐體,前凹型椎體,後凹型椎體和平凹型椎體等
2、腰5/骶1椎間盤後突出是什麼意思是哪個部位 腰2,3椎體輕度骨質增生 男23歲受過傷 現在嚴重
你好,是腰下部位置,腰椎間盤有往椎管突出,有可能導致腰痛,下肢疼痛等,治療可以選擇睡硬板床,口服消炎止痛葯治療。
3、腰椎間盤膨出,椎體骨質增生
你好,試試 中醫拯骨水 外塗進行治療 效果很好的! 使用中醫拯骨水治療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效 果明顯,臨床效果滿意。使用本葯劑治療迅速遏制消除症狀,強 力舒筋活血,激活微循環,促進局部新陳代謝,對無菌性炎症有 很好的療效。打散吸收淤積鈣化增生部分, 從根本上解決骨質增生、骨刺症。一般用葯5~8天即 可顯效,中輕度骨質增生症患者一個月左右即可痊癒。具有無痛 苦、見效快、療效高、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等特點,開創了不 手術中醫根治骨質增生、骨刺病症治療的先河, 填補了此病症治療領域的空白。中醫認為骨質增生症等病是骨失 所養而致,不僅骨骼本身在變化,它周圍的軟組織肌肉也同時在 進行代償性改變。 為什麼說我們中醫拯骨水會有這么好的療效?這主要是我 們的葯 可以自己調節葯性。濃度強了加點水稀釋直到自己可以承 受相對應 的葯液濃度。並不是說別人的葯就不好,比如膏葯滲透力 達不到患 病部位的深度。內服葯不是不好,你想通過口服臟腑分解 到達頸椎 部位的葯幾乎沒了,何談治療?葯性強了 傷及臟腑,葯 性低了達 不到治療效果。所以很多內服葯寧願這葯收效甚微或不治 病。也不 能用了葯後導致一定的傷害甚至死亡。試問什麼樣的企業 承受的了 這樣的賠償。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同需要的葯性強度也不 同,中醫 拯骨水就是抓住這點進行試驗開發的。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加我咨詢!
4、腰椎間盤的形態構造怎樣?
腰椎間盤由透明軟骨(也叫軟骨終板)、纖維環和髓核三部分構成,纖維環由堅硬的密膠質纖維形成,圍以髓核。
透明軟骨板即椎體的上、下軟骨面,在解剖上屬於椎體各部分,但臨床上與椎間盤病變密切,可視為椎間盤的一部分。透明軟骨板作為髓核的上、下界,與相鄰椎體分開。在椎骨發生過程中,椎體的上、下面各有一次級骨化中心,其周圍雖然成骨,形成骺環,但其中心仍一直保留為軟骨,5 歲以前椎體上下的骨骺和骨體相融合,軟骨板的大小和形狀與上下相連的椎體相當,椎體上下無血管的軟骨板如同膝髖關節的關節軟骨,可以承受壓力保護椎體,防止椎骨遭受壓力,只要軟骨板保持完整,椎體就不會因壓力而發生吸收現象,軟骨板還可視作半滲透膜,在滲透壓下,水分可以擴散至無血液的椎間盤。
纖維環在上下透明軟骨板的周圍有一圈堅強的纖維組織,由膠原纖維及纖維軟骨組成,成為纖維環,是椎間盤的最主要維持負重的組織,與上下軟骨板和脊柱前、後縱韌帶緊密相連,纖維環作同心層排列,各纖維的方向彼此交錯,猶如肋間內外肌排列一樣。相鄰兩層之間借黏合劑樣物質相連,纖維環的前部及外側部較後部約寬一倍,後部各層較窄,層次少,相鄰層的纖維接近平行,連接的物質較少,最內層的纖維與髓核的細胞間基質相融合,無明顯界限,成人纖維環由一系列板層構成,形成不完全的環,每個板層的纖維在兩個椎體間斜行,並以一定角度(30 ~ 60 度),越過鄰近板層的纖維,有的甚至垂直。纖維環相鄰纖維層的交叉排列,可能與髓核對其所施內部壓力有關,短纖維較長纖維更易遭受巨大的壓力,不利於兩椎骨間的運動,可引起放射狀撕裂,纖維環連接相鄰兩椎體,使脊柱在運動時作為一個整體,纖維環甚為堅固,緊密附著於軟骨終板上,保持脊柱的穩定性,脊柱外傷時,必須有巨大力量,使纖維環廣泛撕裂,才能引起椎體間脫位,纖維環的特殊排列方向,使相鄰椎體可以有輕度活動,但運動到一定限度時,纖維環緊張,又起節制的作用,限制旋轉運動。
髓核在出生時比較大而軟,位於椎間盤的中央不接觸椎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髓核位置有變化,椎體後面的發育較前面為快,因此至成年時髓核位於椎間盤偏後,髓核是一種富有彈韌性半液體的膠狀物質,約占椎間盤切面的50% ~ 60%,髓核由軟骨樣細胞組成,分散於細胞間基質,其中有分化較差,不太緻密的膠原纖維網覆以多糖蛋白質復合物,這個多糖,硫酸軟骨素由於其羥基能使髓核與水分結合,細胞間基質形成三維乳膠體系統。髓核含有85%的水分及退化的脊索殘余,髓核一般位於纖維環的中部,較偏後,並不絕對中心。髓核隨外界的壓力而改變其位置及形狀,其位置在不同椎有所不同,如在頸椎即靠前。髓核的形成由周圍的纖維環及上下軟骨板所固定,它為同質的基質,原纖維結構無一定排列。
5、怎麼判定椎間盤突出和椎體滑脫是由外傷引起的還是老傷,有什麼好點的治療方案啊
新傷不會造成椎間盤突出,如果暴力足夠大,椎間盤的彈性模量遠比椎體松質骨要強,所以更容易出現骨折。新傷只會造成原有的椎間盤突出產生症狀或者症狀家用。
以上適用於腰椎,頸椎外傷以脊髓震盪和椎體不穩為主。
治療首先是卧床,脫水+神經營養保守治療。
如果CT顯示纖維環破裂髓核脫出,MR顯示椎間盤變性,相應階段脊髓受壓變性,就必須手術解決問題了。
椎體滑脫分為先天性和老年退變性,一般外傷造成的滑脫很罕見。治療也不盡相同,I°以內的以保守治療為主。手術需要椎間融合加椎弓根釘內固定。
6、腰椎間盤滑脫與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區別
建議採用中醫保守治療法,腰椎間盤突出是退化性病變,其病理是突出部位的水腫,粘連,無菌性炎症壓迫神經根引起的疼痛,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避免久站久坐,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
7、頸椎間盤輕度膨出,這病嚴重嗎? 核磁顯示椎間盤像椎體膨出,硬膜囊略顯受壓。 與頸椎間盤膨出,突出比較
椎間盤病變從輕到重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膨出壓迫硬膜囊還要看是否有症狀和體征,比如上肢麻木不適,或者霍夫曼征陽性(自己刮的不準,建議醫生查體)就需要正規治療了。輕度的膨出沒有以上症狀體征的話,沒什麼問題的。如果僅有頸肩疼痛不適,平時多活動頸椎,每天用頭寫幾遍「米」字,減少電腦的使用,養養就沒事了。
8、椎體間的連結結構有哪些
椎體之間的連接由前、後縱韌帶和椎間盤構成。
前縱韌帶位於椎體的前面,上起枕骨的咽結節和寰椎前結節,下至S1~2,在其行程中借纖維束緊密附著於各椎體邊緣,但與椎體連接疏鬆。
後縱韌帶比較薄弱,位於椎體的後部,上起樞椎,下達骶骨,最上部延展為覆膜。
間盤即椎間纖維軟骨,除C1~2之間外,其他椎體之間包括L5與S1之間均有這種結構,因此成人的椎間盤總數為23個。
(8)椎間盤與椎體哪個承壓擴展資料:
椎間盤的功能:
1.椎間盤不但是椎體間主要的堅強連系與支持結構,同時也是脊柱運動和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
2.能承受身體的重力,將施加於脊柱的力吸收並重新分布。椎間盤能保護和控制脊柱各種活動,有平衡緩沖外力的作用。
3.椎間盤受到壓縮或牽引後,能很快恢復原來形狀。
4.正常椎間盤髓核各方面的壓力均相等,中心重力可使椎間盤向各方向膨出。
參考資料:
椎體連接-網路
9、腰椎滑脫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嗎
腰椎滑脫是椎體相對正常解剖結構向前或向後移位(錯位),椎間盤突出是兩椎體間的間盤向後方移位(錯位),因脊柱有弧形曲度,腰椎椎體相對水平面都是前低後高斜著疊在一起的,斜面上的東西容易滑,所以這里稱滑脫而沒叫移位或錯位。滑脫一定附帶椎間盤突出,滑脫重,椎體都移位了椎體間的墊子(椎間盤)還會穩定在原位不變嗎?所以必須治療滑脫,滑脫復位了突出的椎間盤也就隨著復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