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椎間盤的位置,結構特點及臨床意義
為相鄰兩個椎體間的連結,由髓核和纖維環構成。由於纖維環後外側較薄弱,如猛力彎腰或腰肌勞損,可引起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向椎間孔或椎管,壓迫脊神經和脊髓,形成椎間盤突出。
2、椎間盤的結構組成有哪些特點
?
3、椎間盤由什麼構成????????????????
椎間盤又稱椎間纖維軟骨盤,是由纖維軟骨組成,並連接於上下兩個椎體之間。其結構成分為兩部分:
(1)纖維環:為椎間盤周邊部的纖維軟骨組織,質地堅硬而富有彈性。纖維環前方較厚,因此髓核偏後,故多見其向後方突出或脫出。
(2)髓核:為一種白色的類似粘蛋白物,內含軟骨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含有很多水分,藉以調節椎間盤壓力。隨著年齡的增大,含水量減少。如幼年時含水量佔80%以上,老年時則可低於70%。髓核處於纖維環的包圍中,猶如一個滾珠,椎體在其上方滾動,即能將所受壓力傳遞至纖維環,因此椎間盤起著彈性墊的作用,可以緩沖外力。
(3)軟骨板:為透明軟骨,形成椎間盤的上、下壁,與椎體的松質骨相接,並與纖維環融合,將髓核密封其中,因此,當軟骨板完整時,髓核既不易突入上下椎體的松質骨內,也不易向後方突出。
頸椎間盤在頸椎總長度中佔20%~40%,它是椎體間的主要連接結構,而且極富有彈性,故能使其下位椎體所承受的壓力均等,起到緩沖外力的作用,並減緩由足部傳來的外力,使頭部免受震盪。頸椎間盤還參與頸椎活動並可增大運動幅度,其前高後低的結構,使頸椎具有向前凸出的生理彎曲。
4、椎間盤組成部分有哪些?
脊椎兩個椎體間的物質即是椎間盤。椎間盤由椎體軟骨板、髓核及纖維環三部分組成。髓核是一個半流體狀物質,被纖維環在四周包圍,上方下方均為軟骨板,髓核被緊緊包圍在其中,沒有上下活動的餘地,只有前後的移動。由於腰椎椎體是前低後高,髓核位置就略偏於後方。整個腰椎間盤的厚度為8-10毫米。
5、腰間盤的結構是什麼
結構:
椎間盤位於相鄰的上下兩椎體之間,柔韌而有彈性,對椎體起著平衡和緩沖震盪的作用。人體除頸椎1-2之間以及骶椎外,其他椎體之間包括腰5骶1之間均有這種結構,整個脊柱共有23個椎間盤,占整個脊柱全長的32.1% ,椎間盤有三部分組成:上下兩個軟骨板、中間的髓核、外面的纖維環。中間的髓核是一個半流動狀的液體物質,被纖維環包圍在中間,上下由軟骨板封閉。
6、簡述椎間盤的位置,結構及易脫出部位,方向
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脫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