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間盤突出症
2、頸椎病是什麼樣子的
常見的頸椎病有四種類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及交感型。知 (一)神經根型。主要表現為頸肩部疼痛、頸部僵硬、活動受限,X光片上可表現為生理曲度消失、僵直、成角、椎間隙狹窄、椎體前後緣增生、椎間孔變形、鉤椎關節增生等。 (二)脊髓型。可表現為四肢麻木,力量減弱或僵硬,嚴重時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與行走及大小便障礙等,查體常有四肢肌張力高、反射亢進、陣攣的病理反射試驗陽性等。影像學道檢查主要表現為CT或 核磁共振(MRI)片上脊髓受壓及表現信號異常等。 (三)椎動脈型。常表現為眩暈、惡心、嘔吐、甚至猝倒。但意識無障礙,常反復內發作。X光動力片可表現為頸椎失穩、椎動脈造影可表現為椎動脈扭曲、狹窄或閉塞。 (四)交感型。常表現為頭痛、枕部痛、頭暈頭脹、視力模糊、眼發澀或流淚、手足涼、心慌等。少數病人可表現為吞咽困難,有稱之為食道型。近年來,頸椎間型突出症、後縱韌帶骨化症及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等,已被確立為單獨的疾病。 其實頸椎病的治療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可以使用 頸椎康套裝 來進行治療,多套產品結合治療,能夠迅速恢復頸椎的容健康,減少患者的痛苦。
3、頸椎病的發病機制是怎樣的?
頸椎病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從病理角度看,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
1)椎間盤變性階段
椎間盤的變性從20歲即已開始。纖維環變性所造成的根節不穩是髓核退變加速的主要原因。可見纖維變性、腫脹、斷裂及裂隙形成;髓核脫水、彈性模量改變,內部可有裂紋形成,變性的髓核可隨軟骨板向後方突出。若髓核穿過後縱韌帶則稱為髓核脫出。後突之髓核既可壓迫脊髓,也可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從生物力學角度看,此期的主要特徵是:椎間盤彈性模量改變、椎間盤內壓升高、椎節間不穩和應力重新分布。
2)骨刺形成階段骨刺形成階段也是上一階段的延續。
骨刺形成本身表明所在節段椎間盤退變引起椎節應力分布的變化,從生物力學看,
骨贅的形成以及小關節、黃韌帶的增生肥大均為代償性反應。其結果是重建力學平衡。這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機制。從病理角度看,多數學者認為骨贅來源於韌帶——椎間盤間隙血腫的機化、骨化或鈣化。病程較久的骨刺堅如象牙。
由於頸5-6處於頸椎生理前屈的中央點,椎間盤所受應力較大,所以頸5-6椎間盤的骨贅最多見,其次為頸4-5及頸6-7 。
3)損害階段
前面已述及,單純的退變不一定產生臨床症狀和體征,這也是頸椎病與頸椎退變之間的區別。只有當以上兩個病理階段的變化對周圍組織產生影響而引起相應變化才具有臨床意義。
脊柱對脊髓的壓迫可來自前方和後方,也可兩者皆有。前方壓迫以椎間盤和骨贅為主。前正中壓迫可直接侵犯脊髓前中央動脈或溝動脈。前中央分或前側方的壓迫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與前索,並出現一側或兩側的錐體束症狀。側方和後側方的壓迫來自黃韌帶、小關節等,主要表現以感覺障礙為主的症狀。
脊髓的病理變化取決於壓力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急性壓迫可造成血流障礙,組織充血、水腫,久壓後血管痙攣、纖維變、管壁增厚甚至血栓形成。脊髓灰質和白質均萎縮,以脊髓灰質更為明顯,出現變性、軟化和纖維化,脊髓囊性變、空腔形成。
對脊神經根的壓迫主要來源於鉤椎關節及推體側後緣的骨贅
。關節不穩及椎間盤側後方突出也可造成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早期根袖處可發生水腫及滲出等反應性炎症。繼續壓迫可引起蛛網膜粘連。蛛網膜粘連使神經根易於受到牽拉傷,發生退變甚至華勒變性。
椎動脈真正由於增生和壓迫導致椎動脈狹窄很少見。由於MRI及血管減數造影(DSA)技術的發展,目前發現椎動脈在頸椎退變過程中常發生扭曲,甚至呈螺旋狀。椎節活動時刺激椎動脈,使之發生不同程度的痙攣,使顱內供血減少,產生眩暈甚至摔倒。
後方小關節的松動和變位,關節軟骨的破壞和關節突增生,關節囊的鬆弛和肥厚均可刺激位於關節周圍的末梢神經纖維,產生頸部疼痛。頸椎間盤後壁也有神經末梢支配,纖維環及後縱韌帶的鬆弛和變性均使末梢神經受刺激產生頸部疼痛和不適。
4、頸椎4 5 6節輕微變形膨出說明頸椎病嚴重到什麼地步了?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椎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於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後,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並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後,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它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卧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熱,有時出汗異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干、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症狀。有少數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咽困難,發音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與發病程度,發病時間長短,個人的體質有一定關系。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只有當症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
頸椎病與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腰椎管狹窄症等腰椎病同屬脊柱的退行性改變,二者都容易引起神經痛。但二者更有明顯的不同點,一般來說,頸椎病比腰椎病的症狀和體征更加復雜多變,更容易被患者忽視和醫生漏診、誤診。頸椎病引起的症狀體征,較腰椎病范圍更廣泛而嚴重。
分類症狀 根據受損組織和結構的不同,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五類。
如果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稱為「混合型」。
自我運動治療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並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
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為度。依法施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五大誤區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因多種原因發生了改變,從而剌激或壓迫鄰近組織,並引起人們身體發生一系列的症狀的綜合征。頸椎病由於發病機制復雜,症狀繁多,一般分為軟組織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脊髓型五種。類型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在頸椎病的診治上仍存在五大誤區:
1、不恰當的反復牽引。 頸部牽引是目前治療頸椎病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恰當的反復牽引可導致頸椎附著的韌帶鬆弛,加快退行性病變,降低了頸椎的穩定性。
2、反復盲目按摩、復位。 頸椎病發病機理復雜,在做按摩復位治療前必須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等,脊髓型頸椎病絕對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症狀,甚至可導致截癱。
3、在治療過程中不注意頸椎生理彎曲的恢復。 盲目牽引,使頸部的肌肉韌帶等長期處於非生理狀態,會造成慢性損害,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頸椎生理彎曲的恢復和保持。
4、過於單方面誇大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方法的效果。
5、輕視頸椎病的預防。 長期固定一個姿勢,容易造成頸部軟組織勞損,漸發展為頸椎病。
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頸部過於勞累的狀態下工作、看書、上網等,如果長期在頸部勞累的狀態下工作只會導致頸部勞損更重嚴。
(2)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才可以根本地消除頸部疲勞。
(3)如果您的眼睛也累的話,建議多做些眼保健操等等的眼部按摩,因為眼睛勞累也會導致頸部勞累的。
(4)如果您是必須長期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做頸部運動的話,也可以藉助一些在網上的頸椎病預防和治療的功能來減輕你頸部的勞累程度,避免長期頸部做重復的動作。
(5)防止頸椎的損傷 做好勞動、運動、演出前的准備活動,防止頸椎和其它部位的損傷
(6)保證良好的坐姿
(7)糾正不適當的睡勢 調整合理的睡眠姿勢,選用合適的枕頭高低。
(8)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防止頸部受風受寒,積極治療頸部的外傷、感染、結核、淋巴結炎和椎間盤炎等疾病,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一環。
(9)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我國古代有「流水不腐,戶樞不矗」的成語,《內經》有「導引按躍」,華伯有「五禽戲」,均說明全身性鍛煉,可以強身防病。
(10)合理用膳
(11)防止頸椎的損傷 做好勞動、運動、演出前的准備活動,防止頸椎和其它部位的損傷
5、怎樣理解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機制?
(1)退行性頸椎間盤改變。因各種原因所致外傷,導致椎間盤正後部破裂或偏一側而突出,並與骨刺共同在頸椎伸屈活動中刺激、擠壓脊髓,特別是椎間隙不穩時,突出物刺激脊髓更嚴重。
(2)交感神經因素。頸椎不穩定節段及其混合突出物通過交感神經叢刺激脊髓膜,導致脊髓的血管痙攣,而使患者發生脊髓症狀。
有學者曾用動物實驗證明,以電刺激脊髓膜上的交感神經叢或靜脈注射去甲腎上腺素或切除交感神經干,均可引起脊髓血管叢痙攣或栓塞而導致脊髓缺血性變性,發生脊髓症狀。
(3)椎管狹窄。一般認為,小椎管、大的或小的椎間盤突出即可以引起脊髓受壓迫症狀。這種狹窄多數為後天性(如骨刺形成、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等)。在椎管中徑與椎體中徑之比小於0.75時,即可以認為有發育性椎間狹窄。加上後天的因素,可使椎管小於10mm,則患者多有脊髓受壓症狀。另一種椎管狹窄是先天性小椎管,在X 線側位片上其絕對值小於13mm,平時脊髓適應而無症狀,若遇外傷(一般較輕外傷)則容易發生創傷性脊髓損傷,而X 線片上無頸椎骨折或脫臼現象。因此有人提出,在受同樣的外傷時,頸椎管愈小者,可帶來愈嚴重的脊髓損傷,預後也愈壞。
所以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椎間隙不穩、骨刺形成、外傷引起中央型椎間盤後突出,在原有較小椎管下繼續活動椎體,突出混合物不停地刺激及壓迫脊髓,加上後方黃韌帶肥厚,在頸後伸時發生褶折,而從後方刺激到已受壓的脊髓,如此前後夾鉗是造成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物理性原因。早期患者脊髓發生功能性血循環障礙,減壓治療後脊髓功能尚可恢復。突出物很大或前後壓迫脊髓太久,脊髓發生變性者,不論手術與否,脊髓功能均難於恢復。
6、頸椎病的發病機制?
頸椎病的發病機制
主要因為頸椎間盤和頸椎及其附屬結構的退行性改變引起。
1. 椎間盤 頸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一般在30歲以後即開始。髓核脫水變薄,椎間隙變狹,使纖維環及周圍韌帶變鬆弛,頸椎穩定性減弱,更易進一步勞損及退行性變。纖維環變性及椎間隙狹窄使椎間盤易於向後及側方突出。頸4、5,頸5、6椎間活動度最大,應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損傷。
2.椎體及其附屬結構 椎間盤變薄引起頸椎不穩時,其周圍韌帶常受異常應力的牽扯,致其附著點損傷引起骨贅增生。椎間隙變狹窄也使後關節與鉤椎關節應力增加,使其受損傷及增生。易發生增生的節段依次為頸5、頸6、頸4及頸7。
3.椎間盤突出、椎體後緣增生,黃韌帶肥厚等可引起椎管狹窄,導致脊髓型頸椎病。鉤椎關節、後關節增生,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可壓迫或刺激神經根、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引起相應症狀。
4.血管因素及化學因素
頸椎病的發病機制和腰椎間盤突出症一樣,不能單純用機械壓迫因素來解釋,還有血管因素和化學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腫及炎症引發或加重了神經症狀頸椎溫灸調理枕敷於頸椎部,溫通經絡、溫經散寒、活血化瘀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