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椎間盤突出核磁

椎間盤突出核磁

發布時間:2020-04-14 01:45:13

1、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c5/6、c6/7椎間盤膨出,這說明什麼問題

椎間盤膨出是指椎間盤退變鬆弛,外周纖維環勻稱超出椎體終板邊緣,在MRI矢狀面上椎間盤向後膨隆高起〔5〕,CT及MRI橫斷面上顯示較椎體周邊影大出2~3mm。因而在CT甚至MRI的報告中不斷出現『椎間盤膨出』的字樣。椎間盤膨出是不是病理改變,能不能產生症狀,如果有,是何症狀,應如何處理?

椎間盤膨出與突出,病理上有嚴格區別。椎間盤膨出或膨隆應是椎間盤的正常退變,其纖維環完整。由於力學原因,膨出主要向前及兩側,掀起前縱韌帶或骨膜,繼而在其下骨化形成骨贅。椎體後緣發生者較少,如有可表現為椎體後緣有廣泛地椎間盤影向後膨出,多數對稱或兩側不對稱,某些椎間盤可退變較重,因而其膨出也可較其他明顯。正常椎管椎間盤膨出不應產生症狀,當椎管有發育性狹窄或退變增生時,後緣的膨出可促成椎管狹窄症。如Verbiest〔6〕報告的195例發育性椎管狹窄症中,就有99例存在椎間盤膨隆。柔軟的和硬的膨隆在正常脊柱為3.39%,狹小椎管為39%,多發生在L3,4,及L4,5;絕對狹窄病例為29.2%,混合型為53.5%,純相對型為100%。當遇到椎間盤有較明顯的膨出,且確因膨出產生椎管或側隱窩狹窄症狀時,應稱為椎管狹窄症,並按椎管狹窄症處理。如當椎間盤突出症作髓核摘除,則膨出將更重。

目前有的行經皮髓核切吸治療椎間盤膨出,認為可減輕張力,從而減輕疼痛,其機制尚值得探討。從理論上講,髓核切吸後膨出不會減少反而可增加。

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是因年齡增長,使韌帶鬆弛、錐間盤老化、彈性降低,由外傷、勞累或風濕寒邪等因素所誘發,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
[臨床表現]
一般症狀不明顯,嚴重多有下腰痛伴腿痛,甚至有間歇性跛行,可有坐骨神經支配區的運動與感覺障礙。
[影像學表現]
1.CT表現:
①輕度膨出時表現為椎間盤後緣正常腎形凹陷消失,圓隆飽滿。
②重度時彌漫膨出的間盤邊緣明顯向四周均勻一致增寬,超出上下椎體邊緣,但椎間盤仍然對稱,沒有局部突出,外形保持橢圓形,可伴真空變性。嚴重時可造成硬膜囊受壓狹窄,馬尾神經受壓。
2.MR表現:
髓核於T2加權信號減低,橫斷面示椎間盤均勻超出椎體邊緣,並壓迫蛛網膜下腔前緣呈淺弧形變形,較光滑,兩側較對稱,對脊髓前緣一般無壓迫。
[鑒別診斷]
需與椎間盤脫出鑒別。

治宜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填精補髓,行氣止痛。
葯物療法
1:白芍30克、雞血藤、威靈仙各15克,木瓜、杜仲、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用葯1個月,有效率達100%
2:處方:王不留行、桑寄生、川斷、劉寄奴、伸筋草、雞血藤、丹參、赤芍、桂枝各15克,延胡索、當歸各10克,川烏、草烏各6克。
服法:水煎,日1劑,服2次。1個月為1療程。
療效:服葯1-3療程,有效率打100%

同志,我可是找了快300年了,不過絕對正確.
希望採納.
謝謝.

2、椎間盤突出做了ct,有必要做核磁共振么?

你的結果不是很嚴重,核磁就不必要了,主要是要休息,睡硬床,有條件的話可做中醫理療。

3、腰椎間盤突出的突出有多少毫米,是不是要用核磁共振才能夠知道?CT測不出多少毫米?

能測出來,64層以上的CT比1.5T的MRI看椎間盤要清楚。突出多少不重要,就看你有沒有臨床症狀,有無馬尾受壓的現象?就是大小便失禁等,有沒有側隱窩狹窄?這些才是手術指針,沒有手術指針的話,建議還是理療為主。

4、核磁共振可以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症嗎

你好,可以。MRI是近年來在醫學臨床工作中廣為使用的一種特殊影像技術,它對軟組織病變的靈敏度較高,如果病人由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則在MRI上可以較為明顯地顯露出來,並且由於MRI可以進行三個方向的攝影,根據其信號的強度,可較好地對椎間盤突出的部位與類型作出診斷。

5、腰間盤突出照核磁有用嗎

照核磁只起診斷作用,不起治療作用。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微創治療和手術治療。
一、保守治療
保守療法的主要目的在於使椎間盤的突出部分和受刺激的神經根的炎性水腫加速消退,從而減輕或解除神經根的壓迫,使疼痛減輕或消退。
1、卧床休息:這是最簡單的治療方法。生物力學研究已經證明,採用半抬高上身卧位,或屈髖屈膝側卧位,能明顯解除椎間盤和神經根壓力。卧床休息使患病部位靜止,也有助炎症消退。卧硬床,如能堅持治療,一般 3-4 周內可望緩解。
2、牽引:經過牽引使椎間隙增大、關節突關節拉開、後縱韌帶緊張,有利於突出的髓核部分復位。亦能明顯緩解椎間隙和神經根的壓力,從而緩解症狀。
3、推拿、按摩和理療:推拿、按摩和理療可緩解肌肉痙攣,但如使用不當也可加重突出並使症狀加重。
4、葯物治療:非激素類抗炎止痛葯對緩解疼痛及消除炎症也有一定幫助。適當應用利尿葯亦可減輕神經根水腫充血。
5、硬膜外激素的應用:硬膜外注射葯物,是治療腰椎間盤原性腰腿痛的較好方法, 60-80% 近期效果良好,而長期效果亦可達 30-40% 。
6.骶管灌注療法:從骶管以神經營養和消炎葯配置的液體用滴注的方式將被壓迫的神經根推離突出的椎間盤,從而緩解疼痛及消除炎症達。60-87%近期效果良好,而長期效果亦可達 30-50% 。
7.椎旁神經阻滯:將神經營養和消炎葯注射到椎旁神經孔,緩解神經被壓迫導致的疼痛。
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保守療法後症狀緩解或消失,然而仍有約 30-40% 的病員需進一步治療。
二、微創治療
微創療法是在局麻下應用射頻、臭氧及椎間孔鏡下間盤摘除術等物理方式將突出的髓核溶解或者摘除的方法。從而解除突出的椎間盤對脊髓、神經根的壓迫,達到治療目的。具有效果好,創傷小,恢復快,並發症少,費用低的特點。
1、經皮椎間孔鏡下間盤摘除術:利用能夠放大64倍的鏡下電視手術監控系統,將突出的椎間盤髓核摘除。
2、經皮射頻髓核消融術:使用一根直徑為0.3毫米的射頻刀頭,在X光監控下將髓核溶解。
3、經皮臭氧髓核溶解術:使用一根直徑為0.5毫米的套管針穿刺至椎間盤中央,注入一定濃度的臭氧,溶解髓核。
三、手術治療
手術原則:1、只有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較重者才考慮手術治療;2、決定手術治療前,術者和患者均應了解手術僅能消除症狀而不能治癒椎間盤病變,使之恢復正常;3、術後脊柱仍應注意保護,不宜作反復彎曲、旋轉活動,特別應盡量避免在脊柱屈曲位搬運重物。

6、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核磁共振影像有什麼特點?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由於髓核脫水退變,使其MR信號減弱。在矢狀位片中,髓核的大小、形態以及信號強弱均可以得到清楚地反映。在正常情況下,髓核的後緣應不超過相應的核體的邊緣,其信號強度均勻。當椎間盤發生退變而突出時,MR信號將減弱。信號的強度越低,表示椎間盤的退變程度越重。在退變較輕時,髓核表現為MR信號強度減低,伴有椎間盤向前或向後均勻膨出,但一般不超出椎體後緣,且邊緣比較光滑。進而,隨著退行性變的加重,在矢狀位上可以看到髓核MR信號進一步降低,椎間隙變窄,椎間盤向後突出超出椎體後緣。在有些患者的矢狀位像上,可以看到脊柱後方的脂肪白線受壓中斷。由於核磁共振技術成像的高清晰度,大大提高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影像學確診率。目前,在一些醫院,有經驗的醫生依靠臨床檢查及核磁共振圖像,就可以准確地確定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手術方案,避免了患者在術前再作椎管造影之苦。但對於部分腰骶角不明顯,或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者,在定位上有一定困難,仍須結合腰椎平片或CT片仔細分析,切勿大意。

與椎間盤突出核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