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致的說,前者是看整體的脊柱形態,後者是看椎間盤有無病變
如你所說腰椎ct和腰椎間盤ct ,都是腰椎,那樣的話,在一張片子上都可以顯現整體和局部了!
2、腰椎間盤CT掃描問題
腰椎間盤病變由輕至重依次分為腰椎間盤膨出、突出、脫出。腰椎有五節椎體,每兩節椎體間都有一個椎間盤且有骨質增生,故結合上述檢查,病情比較重。對於膨出、突出、脫出早期可以治療好的。治療腰椎間盤膨出、腰椎骨質增生首選中草葯外治保守治療,治療中期輔助配合中葯內調,從而促使膨出髓核回復,增生骨質逐漸消融。不主張按摩牽引,不恰當的外部用力均會加重病情。避免搬扛提過重物品,避免跳躍運動,注意休息,睡硬板床。
3、腰椎間盤突出CT檢查
腰椎間盤膨出:即纖維環沒有完全破裂, 髓核從破損處凸出壓迫神經根;
腰椎間盤突出由於壓迫神經(硬膜囊)導致腰椎退行性病變使纖維環破裂從而導致髓核突出的。然而纖維環破裂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纖維環失去了彈性和韌性所導致的。
【西醫治療】: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長期服用不但產生依賴性而且刺激腸胃,損傷肝腎。
【按摩理療】:牽引、針灸或按摩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不易長期長期使用。
【手術治療】:手術、臭氧治療主要是採取切除突出的髓核,但是破裂的纖維環還是沒有得到修復,因此很容易復發的,而且手術風險大、費用高。
【無創治療】:外貼太白消融酊,疼痛越劇烈祛痛效果越明顯,持久穩定不反彈,只需一次貼敷,對於療效敢於承諾:無效退款!必要時配合內服葯配合太白山中草葯水丸,是根據患者的CT檢查結果結合目前症狀和既往病史組方配製而成。具有效回縮髓核,修復破裂纖維環,改善代謝循環功能,恢復纖維環的彈性和韌性,因此無創治療是目前最佳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療法。
4、腰椎CT檢查都有哪些內容
一、普通檢查CT掃描無任何外加因素進行多層面軸狀位的連續掃描稱普通掃描或稱平掃。做腰椎常規掃描取仰卧位,同時為減少因腰椎正常的生理前突所造成的偽影,採用雙膝屈曲位和墊高雙腿。先攝正位或側位像定位(一般採用側位定位法),以便確定掃描部位及主機架的最佳傾角。根據臨床和病理情況不同,腰椎常用的掃描方法有三種:(1)連續掃描:取5mm層厚,Smm層距,主機架呈垂直位置,掃描觀察區。該方法主要用於要檢查部位的骨及軟組織結構。特別對骨結構異常如椎管狹窄、小關節病變、椎弓崩裂、腫瘤、炎症、結核等。(2)椎間盤掃描:取4-5mm層厚,4-5mm層距。主機架平面與椎間盤平面平行。每個椎間盤掃3-5層,其中上下兩層位於椎間隙上下骨質內。一般掃描L3,4,L4,5和L5S1椎間隙。根據需要可加掃L1,2和L2,3椎間隙。觀察椎間盤、小關節、黃韌帶、神經根、側隱窩等,此為椎間盤病變的常規檢查方法。(3)薄層掃描:層厚為2mm,間隔2mm。主機架平面與椎間盤平面平行。當椎間隙變窄或需精確掃描時採用此法。(4)窗技術:對脊柱應分別觀察骨和軟組織結構,一般觀察骨,窗寬為1000H,窗位為150H;而觀察軟組織及椎間盤,窗寬為350H,窗位為50H。二、增強掃描靜脈注射造影劑後,進行掃描的方法稱增強掃描或稱強化掃描。血供豐富的組織明顯,椎間盤組織無明顯變化。脊髓與脊柱病變增強掃描效果不如顱腦系統顯著。三、CT腰椎三維重建CT只能對腰椎進行橫斷位掃描,其圖像也僅是前後左右的二維圖像,重建可顯示矢狀位、軸狀位和冠狀位三維圖像。採用薄層掃描,范圍從上一椎體椎弓根下緣到下一椎體椎弓根上緣,必要時增加掃描層面。掃描線盡量與椎間隙平行。掃描後採用脊柱三維重建軟體進行處理顯像。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是診斷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可靠方法。四、椎管造影CT掃描在蛛網膜下隙內注入含碘的水溶性造影劑後,再行脊柱CT掃描的方法,常用的造影劑有Omnipaque、Isovisi等。多用於脊髓病變或椎管內病變。造影劑的濃度一般為200-300mg/ml,劑量為10-15ml。讓病人平卧4-6小時,使造影劑在椎管內很好地彌散。CTM的優點在於造影劑可彌散均勻填滿蛛網膜下隙,清晰勾畫出脊髓、脊神經及終絲的形態,以便測量脊髓的大小、蛛網膜下隙的寬窄等。注人造影劑後,不可立即進行CT掃描,此時造影劑一方面濃度太高,神經根等組織不易顯示,另一方面彌散不均,可能出現偽像,影響診斷。五、椎間盤造影CT掃描是在椎問盤內注人造影劑後.再作CT掃描的方法,用於診斷椎間盤病變。一般採用非離子性含碘造影劑,每個椎間盤注入1.5-3.Oml,1-3小時後掃描。目前隨著MRI技術的發展,其對一般椎間盤突出的診斷價值已經降低,但它對椎間孔和孔外型椎間盤突出以及椎間盤源性下腰痛有極其重要的診斷價值。在CT的連續掃描中,還是有很多的結構需要得到足夠的關注的,CT增強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希望小編上述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祝您身體健康!
5、正常的腰椎CT片應看到哪些結構,它們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的?
在一張腰椎CT 上可以看到腰段脊椎、脊椎旁的肌肉組織、椎間小關節、椎間盤、黃韌帶、硬膜囊、神經根、椎內靜脈等多種結構。
在上腰段椎管的橫斷面為卵圓形,下腰段椎管橫斷面形態因人而異,有卵圓形、三葉形、三角形等幾種,其中以卵圓形橫斷面的椎管為最佳,其骨性側隱窩較大,三葉形橫斷面的椎管最差。骨性側隱窩中有神經根通過,又稱為神經根管,骨性側隱窩狹窄,對於坐骨神經痛患者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之一。
腰椎間盤的橫斷面多為腎形,其後緣正中部位可有輕度內凹。在CT 片上椎間盤呈低密度影,在其外圈可能看到高密度的椎體骨質影。
硬膜囊呈近似圓形,位於椎管正中偏後,神經根位於兩側的側隱窩中。硬膜囊後面,呈V 字形並附著於椎板的是黃韌帶,其厚度不超過4mm。在硬膜囊前方,椎體後緣,有時可以看到一團低密度影,且密度與椎間盤組織不同,此為椎內靜脈叢,不要誤認為是椎間盤突出。辨認方法之一是,靜脈叢密度與硬膜囊近似,但不會與硬膜囊相接觸。
6、做腰椎間盤突出CT前需要注意什麼
盡量減少對腰椎的壓迫和不正確的使用,需出差時,一定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腰椎放鬆和有所墊托。注意腰椎的生理曲度。當前是需要以卧床休養為主,不可再大量過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