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2、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管狹窄症有什麼區別?
腰椎的椎管由各個腰椎的椎孔及周圍軟組織構成,容納脊髓、脊神經和馬尾神經。腰椎椎管前壁為椎體、椎間盤後面及後縱韌帶,椎管的後壁為椎板和黃韌帶,左右外側角的兩邊是椎弓根。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多種原因所致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的狹窄,導致相應部位的脊髓、馬尾神經或脊神經根受壓的病變,多發生於中老年,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好發於青壯年,前者臨床上以下腰椎疼痛、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以及神經源性間歇性破行(直立或行走一段時間後,下肢出現逐漸加重的憋脹疼痛、沉重感、乏力等感覺,以其他姿勢休息片刻後A狀減輕或消失)為主要特點,少有下肢放射痛,而椎間盤突出症在臨床上主要表現腿痛,腿痛以放射性疼痛為主。 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椎管狹窄症的治療及愈後均有明顯不同,因此對兩者的診斷必須分清,在臨床上通過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並結合腰椎x片、CT、MRI檢查結果,可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鑒別。
3、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如何分型的?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以後,在體內外各種因素作用下,導致腰椎椎間盤組織不同程度的向後突出,刺激壓迫相應的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產生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症狀者。目前醫學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症尚未統一分型的標推,各種說法不一。(1)大致有以下幾種分法:①按突出程度分成膨出型、突出型、脫出型和服垂型;②按突出物大小及突出方向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③根據手術觀察及突出又分為完整型、膜下破裂型及椎管內破裂型;④根據症狀分為輕型、重型、典型與不典型;⑤根據病程分為急性期、慢性期;⑥根據部位分為高位、低位、單側、雙側、雙側交菩、單發、雙發等;⑦根據方向可分為前突、椎管內突和後突三型。(2)國際腰椎研究會和美國矯形外科學會分型:將椎間盤突出分為退變型、膨出型、突出型、脫出(後縱韌帶下)型、脫出(後縱韌帶後)型及游離型、5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
4、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及其分類
腰椎間盤突出症,亦稱髓核突出(或脫出)或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系指由於腰椎間盤髓核突出壓迫其周圍神經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腰腿痛,主要是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般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馬尾神經受壓會出現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礙,女性可出現尿失禁,男性出現陽萎,嚴重者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全性癱瘓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脫出的髓核一般以向椎管方向(即向後方)脫出較多,而向椎體方向(即向上或向下)脫出較為少見。脫出的髓核止於後縱韌帶前方稱為突出;而穿過後縱韌帶進入椎管內的,稱為脫出。二、腰椎間盤突出症分類:腰椎間盤突出症根據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為:(1)單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一般僅產生一側下肢症狀。(2)雙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產生雙側下肢症狀。(3)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症,可壓迫馬尾神經,表現為會陰麻痹及大小便障礙症狀。
5、在病理上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怎樣分型的?
結合臨床實踐,可將腰椎間盤突出症在病理上作如下分型。
(1)凸起型。其纖維環內層破裂,但外層尚完整。
(2)破裂型。纖維環已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纖維環僅有後縱韌帶擴張部遮覆。
(3)游離型。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游離於椎管中,可以壓迫馬尾神經。
6、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什麼?這個病嚴重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腰間盤突出,這個疾病是比較常見的,這種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我們一些不正常的生活或活動的狀態,導致腰椎間盤的骨頭突出或變形,對於椎管神經形成一定的擠壓,最後就慢慢演變成了我們所說的腰間盤突出症,嚴格的來講,這種疾病對於我們正常的生活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我覺得這種疾病還是比較嚴重的,因為輕微的這種疾病,或許不會讓我們多麼重視,但是慢慢的發展嚴重的話就會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積極主動的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那麼想要很好的預防這種疾病的話,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長期久坐
長期的久坐是導致這種類型疾病的發病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很多朋友在工作或學習的過程當中,都會經常的久坐,那麼長期的久坐或或保持不正確的坐姿,就容易導致產生腰間盤突出,所以我建議大家坐著學習或辦公一段時間之後就要起來活動一下自己的身體。
2、保持合理的運動
據統計,所有腰間盤突出患者當中,一大部分都是因為缺乏運動所導致的,因此我建議大家應該保持合理的運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為自己制定一個運動計劃,並且長期的堅持下去,這樣的話不僅可以預防腰間盤突出,而且對我們身體的健康來講也是比較不錯的一種做法。
3、注意保護腰部
除了很多不正確的生活習慣使我們形成腰間盤突出之外,也有一部分人群是由於腰部受過一定的損傷,所以導致的腰間盤突出的發生,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或工作當中,也應該注意保護我們的腰部,尤其是對於一些對腰部損傷比較大的體力勞動來說,我們在勞動之前,應該盡量為自己戴上一些護腰等等。
7、什麼是移行椎
移行脊椎系脊柱先天性發育變異,各段脊柱交界處互有移行現象,出現部分或全部具有鄰近脊椎骨的形態結構,整個脊椎骨的總數不變,而各段脊椎骨的數目互有增減,或稱之為「過渡脊椎」或移行椎,多發生於腰骶段。
臨床表現
1.分型
(1)腰椎骶化 指第5腰椎全部或部分轉化成骶椎形態,使其構成骶骨塊的一部分。
(2)胸椎腰化 指第12胸椎失去肋骨而形成腰椎樣形態,如第5腰椎不伴有骶椎化時,則仍呈現腰椎形態,並具有腰椎的功能。
(3)骶椎腰化 系第1骶椎演變成腰椎樣形態者,發生率甚低,大多在讀片時偶然發現,一般多無症狀。
(4)骶尾椎融合 即骶椎與尾椎相互融合成一塊者,較前者多見。
2.臨床症狀
移行椎一般不引起症狀,但實際上這種畸形可影響脊柱的穩定並逐漸產生症狀,移行椎較正常椎體潛在著更多不穩。由於負重及運動不平衡,而引起腰痛。另外,由於此假關節發育不完全,對外力抵抗力低,經常小的損傷即可使其勞損而發生損傷性關節炎。常見原因:
(1)椎節的負荷加重;
(2)椎節的穩定性減弱;
(3)椎節的負重不平衡;
(4)神經受卡壓;
(5)反射性坐骨神經痛。
3檢查
X線檢查,可顯示移行椎體及分類。
4診斷
X線平片是發現移行椎最基本和主要的檢查方法,可明確有無移行椎的存在,並可判明有無假關節形成。尤其是對有需要手術的疾病如椎問盤突出等進行定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
5治療
1.非手術療法
(1)基本要求 改善與保護良好的睡眠與工作體位。
(2)功能鍛煉 積極而正規的腰背肌鍛煉,對伴有腰椎椎管狹窄者,應強調腹直肌鍛煉。
(3)腰部保護 可用寬腰帶保護腰部,當症狀發作時可改用皮腰圍或石膏腰圍。
(4)其他療法 可選擇理療或葯物外敷。對有明確痛點或壓痛點者,可行封閉療法。
2.手術療法
(1)切骨減壓術 主要用於骶骨化的第5腰椎橫突肥大或假關節刺激、壓迫神經支者,可將肥大的橫突截除一段。
(2)關節融合術 對單純性(單側或雙側)假關節(腰5橫突與髂骨)損傷性關節炎者可行植骨融合術。但此手術較為深在,操作時應注意。
(3)神經支切斷(或松解)術 對顯示明確的神經支,可於卡壓處將其松解游離;無法獲松解時,則將其切斷。
(4)脊椎融合術 對腰骶部多椎節功能紊亂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腰骶段植骨融合術。
8、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1、腰痛是大多數本症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或先出現腰痛,一段時間後出現腿痛,同時腰痛自行減輕或消失。痛多為刺痛,常伴有腿腳麻木、酸脹的感覺。
2、下肢放射痛(腿痛)在外傷、勞累和受寒後容易發作,每次時間約2~3周,可以逐漸緩解。在發作時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減輕。從事重體力勞動尤其是反復彎腰活動者發生腰腿痛幾率高。彎腰抬重物或腰部扭傷,也易誘發腰腿痛。任何使腹壓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噴嚏、抬舉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誘發腰腿痛,或使已發生的腰腿痛加重。
3、腰部活動受限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後伸活動與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密切相關。 4、脊柱側凸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為減輕疼痛所採取的姿勢性代償畸形。表現是腰椎在向左側或右側彎曲,在背部觸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發現棘突偏歪。
5、間歇性跛行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跛行多為間歇性,即行走一段距離路程後出現下肢疼痛,無力,彎腰或蹲下休息後症狀可緩解,仍能繼續行走。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逐漸緩慢加重,出現上述症狀之前的站立時間或者行走距離逐漸縮短行走距離越短,病情越重。
6、感覺麻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會出現下肢的疼痛,而僅出現肢體的麻木感,這多數是因為椎間盤組織壓迫神經的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引起的。大腿外側是常見的麻木區域,當穿衣褲接觸時可以有燒灼感,長時間站立可加重麻木感。大腿外側感覺障礙的原因多為纖維環膨出或關節退變,而並非由於椎間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