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葯酒,但是不能完全恢復頸椎腰椎的。根據您現在的情況有沒有出現酸痛無力,生活受限呢?
2、頸椎間盤突出可以用膏葯嗎?
這就要看 病因了呀
如果是因為受涼或者挫傷 也許可以通過膏葯之類的方式來治療
3、求一頸腰椎間盤突出中葯方
很多人都受到腰椎間盤突出的困擾,發作起來是疼痛難耐的,這種痛苦只會讓人坐立不安,睡不著覺。患上腰椎間盤突出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精心護理,慢慢的進行調養。但是很多人在疼痛的時候回選擇去醫院開點西葯進行止痛,但是效果只是暫時的,治標不治本,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四種能夠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葯方。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應以「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而立法。實證治療以祛邪通絡為主,分別採用疏風、散寒、除濕、清熱、活血通絡之法;虛證則以補益肝腎為要;對病久正虛邪戀者,又當攻補兼施,方不致誤。
1.肝腎虧損型
主證:腰背酸痛,喜揉喜按,遇勞加重,卧則減輕時發時止,經久不愈;或脛酸足跟痛,頭暈耳鳴;偏於肝腎陰虛者,伴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偏於腎陽不足者,伴少腹拘急疼痛,下肢浮腫,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脈沉弱。
治法:滋補肝腎,強壯筋骨。
方葯:熟地黃12克,當歸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續斷12克,杜仲10克,白芍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或製成丸劑內服。
加減:偏陰虛者加六味地黃丸;偏陽虛加金匱腎氣丸。
2.氣滯血瘀型
主證:腰背疼痛如錐刺刀割,痛處固定不移,難以轉側;舌淡紫或有瘀斑,脈沉澀。
治法:活血逐瘀,通絡止痛。
方葯:當歸12克,川芎12克,白芍3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加減:上方加五靈脂9克,蒲黃9克,枳殼6克。腰痛劇烈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沒葯10克;兼風寒者加桂枝10克,獨活10克,羌活10克;瘀血化熱,加丹皮12克,知母12克;兼腎虛,加川斷15克,杜仲15克。
3.風寒閉阻型
主證:腰腿重著而痛,痛處局限,遇寒加重,得溫則減,患側下肢冷涼麻木,苔白膩,脈沉而遲緩。
治法: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葯:獨活6克,防風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當歸12克,茯苓克,黨參12克,熟地黃15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沖)。水煎服,每日1劑。
加減:腰腿冷痛,加桂枝10克,制草烏10克;兼血瘀,加赤芍12克,紅花12克,乳香10克,沒葯10克下肢麻木,加雞血藤15克,桑枝10克。
4.濕熱壅滯型
主證:腰腿沉重困痛,痛有熱感,遇熱或潮濕加重患側下肢麻木;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方葯:
4、有誰用過,或現在用《奇速膏》是一種外用中葯,專治腰間盤突出,腰腿疼痛,頸椎病等用過的感覺什麼樣?希
奇速膏,有人用它好,有人用它壞。用它好的把它誇上天,因為它確實解決了一部分人的疼痛,但不是治癒,嚴重的頸腰間盤突出從根本上治癒難度系數很大,尤其是垂暮之年;
用它壞的無非是加重病情和毫無效果,這種原因是不對症。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自古以來,中外上下五千年沒有任何一種固定處方或膏葯劑等等,能夠百病皆治,而且在同一種病的不同階段,一種針對某種病的葯的效果,也會出現很大差別。
如果你想用,請咨詢正經的大夫(不是看看片子叫你動手術或者吃點兒葯回家養著那種),然後酌情進行這種膏葯的療程治療。
5、治療頸椎病和腰間盤突出醋泡中葯熱敷配方
你好,建議選用威靈仙、羌活、獨活、姜黃、田七、赤芍等泡醋熱敷可能有效果。
6、腰間盤突出用中葯外敷什麼葯方?
你好,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個多發病、常見病,可以考慮是服用中草葯。獨活黨參川斷菟絲子桂枝仙茅仙靈脾狗脊,寄生雞血藤黃芪杜仲巴戟天懷牛膝,白芍甘草水煎服.效果很好.也可以考慮手術。建議專:建議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的保守治療方法很多,有按摩,針灸,理療,推拿等。中醫用辨症用葯的方法來治療本病的,這是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和病變情況,經過四診八綱辨症開出的方葯,經成葯效屬果要理想的多,常用的中成葯腰痛寧,常用的方子有頸腰骨康湯加減等。 查看原帖>>
7、什麼膏葯對頸椎間盤突出最有效
頸椎抄間盤突出,有著不用的位置,也有不同的反應,如果只是突出、蓬出,那局部疼痛比較明顯,如果還有骨質增生,俗話說的骨刺,就有可能壓迫或觸碰神經,不僅是局部疼痛,還會牽連臀部腿部疼痛。保守治療,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至少不會有手術後遺症。膏葯,是選擇比較多的,至於哪種膏葯好,真的不好選擇,因為個人感覺不同,疼痛程度不同,適應性與耐力也不同,只有經過自己嘗試,才能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和選擇。我是腰突和增生,在使用了近20幾種膏葯後,才選擇一種保留品牌,雖然是進口產品,但價格不高,對於工薪階層來說,還能接受,在這個平台,不允許推薦產品,有廣告或推銷之嫌,發一張圖 看一下,有條件可以選擇嘗試一下。
8、頸椎病常用的中葯方葯有哪些?
頸椎病的中醫分型為辨證施治提供了依據。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同屬於根型或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所以按中醫分型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其治則不同,用葯也不一致。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葯:姜黃10g,甘草10g,羌活15g,海桐皮12g,當歸15g,赤芍12g,白術12g,伸筋草15g,川芎12g,桂枝10g。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赤芍12g,麻黃10g,桂枝12g,紅花6g,白芷15g,細辛3g,桃仁12g,甘草10g。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葯:羌活10g,獨活15g,蒿本10g,防風15g,甘草10g,川芎12g,蔓荊子10g。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
黃芪20g,炙甘草10g,升麻10g,五味子15g,柴胡12g,生甘草10g,人參5g,白芍12 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獨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風15g,細辛3g,當歸15g,白芍12g,川芎15g,地黃15g,杜仲12g,牛膝15g,黨參20g,茯苓12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姜半夏6g,陳皮10g,茯苓12g,炙甘草10g。水煎服。
如患者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患者手足麻木伴兩目畏光、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蔓荊子10g,陳皮10g,人參5g,炙甘草10g,白芍15g,黃芪20g。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
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g。水煎趁熱熏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