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的康復評定
1.腰椎活動度評定
腰椎的運動范圍較大,運動形式多樣,表現為屈曲、伸展、側彎、旋轉等多方向的運動形式。L4-L5和L5-S1節段是腰椎動度最大的節段。評定主動運動時,患者取站立位,觀察患者腰椎各向動度是否受限,並觀察主動活動是否自如,是否伴有疼痛、痙攣或僵硬。若患者主動運動不受限,可在主動運動達最大動度時施加外力。如患者做某個動作時出現了症狀,應該讓患者在該誘發症狀的體位停留10s-20s,觀察症狀是否加重。
(1)前屈:腰椎最大屈曲活動度為40°-60°。腰椎的前屈與人們俗稱的彎腰動作有一定的區別。一般認為,彎腰的活動范圍較大,但是彎腰並非為單獨的腰椎前屈活動,而是腰椎和髖關節共同運動的結果。
(2)後伸:腰椎後伸的最大活動度為20°-35°。當完成這個動作的時候患者應該用雙手支撐腰部以穩定腰背部。
(3)側屈:腰椎側屈的最大活動度為15°-20°。囑患者以一側手放於下肢的側面盡力向下,測量雙側指尖距離地面的距離。脊柱側屈常為伴隨旋轉的復合動作。
(4)旋轉:腰椎旋轉的最大活動度為20°。檢查時患者取坐位以排除髖關節和骨盆運動的影響。如果站立位測量時需固定骨盆。
(5)復合動作檢查:腰背部的損傷很少由單一的動作引起,因此檢查時需要讓患者進行復合動作,如前屈時側屈、後伸時側屈、前屈和旋轉、後伸和旋轉等。如小關節突綜合征的患者,作後伸和旋轉復合動作會引起症狀的加重。
2.腰椎肌力和耐力評定
(1)軀干屈肌肌力評定:患者仰卧,屈髖屈膝位,雙手抱頭能坐起為5級肌力;雙手平伸於體側,能坐起為4級肌力;僅能抬起頭和肩胛為3級肌力;僅能抬起頭部為2級肌力;僅能捫及腹部肌肉收縮為1級肌力。
(2)軀干伸肌肌力評定:患者俯卧位,胸以上在床緣以外,固定下肢,能對抗較大的阻力抬起上身為5級肌力;對抗中等阻力抬起上身為4級肌力;僅能抬起上身不能對抗阻力為3級肌力;僅能抬起頭為2級肌力;僅能捫及腰背部肌肉收縮為1級肌力。
(3)腹內和腹外斜肌肌力評定:用以測定一側的腹內斜肌和對側的腹外斜肌的共同肌力。患者仰卧位,囑患者盡力抬起頭和一側的肩部,雙手抱頭能屈曲旋轉腰椎為5級,雙臂胸前交叉能屈曲旋轉腰椎為4級,雙臂前伸能旋轉屈曲腰椎為3級,僅能抬起頭部為2級,僅能捫及肌肉收縮為1級。
(4)軀干屈肌耐力評定:患者仰卧位,雙下肢伸直,並攏抬高45°,測量能維持該體位的時間,正常值為60秒。
(5)軀干伸肌耐力評定:患者俯卧位,雙手抱頭,臍以上在床緣以外,固定下肢,測量能保持軀干水平位的時間,正常值為60秒。
3.腰椎特殊檢查
(1)直腿抬高試驗:又稱Lasegue試驗(圖1),檢查時患者雙下肢伸直仰卧,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關節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並徐徐將之抬高,直至患者產生下肢放射痛為止,記錄此時下肢與床面的角度,即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達80度左右,且無放射痛。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圖2),即檢查者將患者下肢抬高到引起放射痛的高度後,慢慢放下腿至患者主訴症狀消失,然後讓患者盡量屈曲頸部或將足背屈,或二者同時進行,如能引起下肢放射痛即為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
在較為嚴重的患者中,不僅患側的直腿抬高試驗呈陽性,連健側的直腿抬高試驗也可以為陽性,稱為間接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圖3)。這是由於健側下肢抬高時可使神經根牽動硬膜囊,從而相應改變了對側神經根與突出物的相對位置,而誘發了疼痛。
(2)股神經牽拉試驗:是腰腿痛檢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在俯位、仰卧位或側卧位進行。在保持髖關節適度的過伸時,將患側膝關節最大限度屈曲,腹股溝或大腿前側疼痛視為陽性,交叉股神經牽拉試驗則為健側屈膝時患側出現症狀。股神經牽拉試驗有兩種做法:一是病人俯卧位,患側膝關節伸直,檢查者將患側的小腿上提,使髖關節處於過伸位,出現大腿前方痛者為陽性;二是患者俯卧位,兩下肢伸直,檢查者站於患者側旁,以手握住患者檢查側踝部,屈曲膝關節,使足跟盡量貼近臀部,出現被檢測大腿前方牽拉痛,大腿前方或後方放射痛,或骨盆抬離床面為陽性。此試驗原理是牽拉了腰大肌及股四頭肌中的股神經而使上位腰神經根緊張,產生疼痛。
(3)「弓弦」試驗:患者行直腿抬高試驗至產生疼痛,此時保持大腿位置不變,檢查者輕度屈曲患者膝關節,症狀減輕。然後用拇指在患者腘部加壓,如再次出現放射性疼痛,則弓弦試驗陽性,說明坐骨神經在其走行區受到壓迫(圖4)。
(4)屈頸試驗(Linder test):患者仰卧位,四肢平放,檢查者一手按其胸前,一手置其枕後,緩慢屈其頸部,若出現腰部及患肢後側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提示坐骨神經受壓。此試驗原理是:患者屈頸時,可使脊髓上升25px~50px,同時向上牽拉神經根及硬膜,在腰骶神經有病變時,可因牽拉神經根而產生大腿後放射痛,嚴重者可引起患側下肢屈起,此即為陽性。
(5)屈膝試驗:如果患者主訴站立時有坐骨神經痛,讓患者向前彎腰伸手去觸摸自己的腳尖。如果患者彎腰時受影響,患側的膝關節屈曲,則認為屈膝試驗陽性,坐骨神經根受到壓迫。
(6)腰部過伸試驗:患者俯卧位,雙下肢伸直。檢查者一手將患者雙下肢向後上方抬高,離開床面,另一手用力向下按壓患者腰部,出現疼痛者為陽性。多見於腰椎峽部裂。
(7)拾物試驗:將一物品放在地上,令患者拾起。脊椎正常者可兩膝伸直,腰部自然彎曲,俯身將物品拾起;如患者先以一手扶膝、蹲下、腰部挺直地用手接近物品,屈膝屈髖而不彎腰的將物拾起,此即為拾物試驗陽性,表示患者脊柱有功能障礙,多見於脊椎病變如脊椎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脫出,腰肌外傷及炎症等。
(8)背伸試驗:患者站立位,囑患者腰部盡量背伸,如有後背疼痛為陽性。表明患者腰肌、關節突關節或棘上、棘間韌帶等有病變,或有腰椎管狹窄症。
2、腰椎間盤突出手術ppt課件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z2leviKT3wJSHdsdL-_xlvnQ058BKhwon_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HE4SZzUhmaOjy__2DNc7_-u4_q
這2個都是鏈接
3、腰椎間盤突出PPT精選課件
原發布者:海洋文庫
腰椎間盤突出症1腰椎間盤突出的定義•由於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突出刺激和壓迫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引起的一種綜合征。2危險因素椎間盤退行性變(基本因素)個人因素1、年齡特徵在不同年齡階段均可發生,以35-55歲為多見。2、體型肥胖與妊娠均與其有關3、遺傳因素部分病例有家族相關性3肌力失衡軀干背伸肌、屈肌群的肌力失衡均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背伸肌耐力不足常易引發非特異性腰痛。吸煙職業因素1、重體力勞動與腰背痛流行呈正相關2、工作體位久坐久站3、振動車輛駕駛員腰痛發生率較高,與脊柱收到振動及長時間處於坐位有關。心理因素1、社會心理因素2、個性心理因素4病理和分型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分為:1、後外側突型2、中央型根據病理變化和CT、MRI所見分型1、膨隆型2、突出型3、脫垂游離型4、S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5臨床表現腰部疼痛腰痛是大多數本症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少數病人只有腿痛而無腰痛,所以說並不是每一個患者一定會發生腰痛。還有一些患者先出現腰痛,一段時間後出現腿痛,同時腰痛自行減輕或消失,來就診時僅主訴腿痛。痛多為刺痛,常伴有麻木、酸脹的感覺。6下肢放射痛腰腿痛在外傷、勞累和受寒後容易發作,每次時間約2~3周,可以逐漸緩解。在發作時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減輕。從事重體力勞動尤其是反復彎腰活動者發生腰腿痛幾率高。還有缺乏鍛煉的人,腰背部肌力差,4、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PPT課件
原發布者:鑫淼數據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簡介宜昌市夷陵醫院放射科楊運紅概念椎間孔鏡技術是在C臂X線機或CT的引導下,採用經皮穿刺置入工作套管於椎間盤突出部位,並置入內窺鏡,在內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然後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去除骨質、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解除神經壓迫,松解神經根粘連的技術。發展史椎間孔鏡技術是介入與內窺鏡技術的完美結合椎間盤切吸經安全三角進針,器械進入盤內切除髓核,為間接減壓,不能直接切除脫出髓核,對脫出型療效不佳YESS技術操作同切吸類似,工作套管內置入內鏡,由內向外操作TESS技術發明具有里程碑性意義。其工作套管更加靠後,在硬膜外腔直接對致壓物切除,達到神經根有效減壓發展史療效國外文獻報告術後隨訪31個月,優良率81.4%。國內報告88.4%~95%左右,對於病史短,年齡輕,無病中病,療效更佳。優良率與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成正相關優點直接減壓、量化、安全、創傷輕、出血少、恢復快、療效可靠、並發症少、費用低缺點1、學習曲線相對較長。2、鏡下術野范圍與開放手術相比較小。3、手術適應症相對較窄。椎間孔鏡操作器械德國SFESYSTM脊柱微創手術系統椎間孔鏡操作器械各種環鋸、髓核鉗工作套管椎間孔鏡操作器械環踞及保護套管椎間孔鏡操作器械雙極射頻儀及射頻針椎間孔解剖椎間孔為側隱窩外側的骨性通道,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