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橫突,肥大!急求高人幫助!
你好。腰椎盤突出症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症或髓核突出症,是臨床症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椎間盤是由髓核和纖維環及軟骨板三部分組成的,人們步入30歲以後,椎間盤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和改變,其彈性和韌性都隨之下降,當在勞動或體育活動腰部遭受扭閃和撞擊,抬重物時用力過大、過勞等受傷而引起椎間盤纖維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口脫出,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根而產生腰腿串通,即腰腿伴根性坐骨神經痛等症狀,由於本症以腰腿疼痛為主,所以中醫稱為損傷腰痛.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在髓核脫出,一旦突出後就會刺激腰椎神經根,同時造成積液,局部循環機制受到影響,無法靠人體自身能力吸收代謝,中醫稱之為痹症,長此以往形成堆積鈣化.進一步加重神經壓迫和刺激.則會造成嚴重後果.(鈣化至一定程度,也就是所謂骨質化了,則無法再進行葯物治療.)
這種病症初期症狀一般會造成下肢神經麻痹,疼痛,馬尾神經,坐骨神經叢疼痛.如不認真對待,任其發展,則會進一步引起下肢神經及肌肉萎縮.甚至導致癱瘓.
牽引治療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減壓措施,通過物理形式拉申脊椎,達到減壓目的.但有時則會將已形成粘連的組織強行拉開,造成更大的肌體損傷.所以不建議盲目使用.
而手術治療的方法,主要是切除軟骨板或清除壓迫神經的髓核組織,實行減壓.其方法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的解除痛苦,拍片後脊椎無異常。但實際並沒有解決纖維組織無力的根本問題。根據患者具體纖維組織退化程度而定,一段時間後,突出症狀即會復發。也因此也才造成了長期以來患者對手術治療所反應的復發率高的評價。
在中醫看來,中醫理論在於以恢復纖維組織彈性為治療基礎,徹底恢復患者機體機能為目的。而非單純解決暫時的疼痛問題。內服葯物通常作用比較緩慢,因內服需通過肝臟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到達患處。葯物作用已大量衰減。而大量臨床證明,使用外敷方法,通過皮膚毛孔滲透而直達病灶,可以把葯效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那麼用外敷中葯的方法恢復機能,軟化佔位組織,促進局部循環機能及恢復局部受阻的代謝機能.使佔位組織得以吸收和排泄。是可以有效的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所以,我建議還是採取中醫的外敷治療為主要方法。配合一些日常的恢復性鍛煉。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腰椎間盤突出疼痛時期 ,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
二:注意腰間保暖,盡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個腰圍(護腰帶),加強腰背部的保護,同時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復 。
三:平時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急性發作期盡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
四:平時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五:急性發作期盡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
六:平時的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製品也含有豐富的鈣,經常吃,也有利於鈣的補充,,注意營養結構 。
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2、腰椎間盤突出怎麼判斷是好了?
腰椎間盤突出,以上你所做治療和運動鍛煉都不能治好,
判斷是好了,真好的話無論坐、走、負重做什麼運動都不會有痛感、壓迫的感覺。和原來不發病前一樣,這才叫好。
治療唯一辦法是手工復位加電療。
3、腰椎橫突骨折
症狀上是神經受損引起的,橫突骨折壓迫到脊髓發出的神經根,神經根在受壓狀態下水腫,時間長了會引起受損加重,最好是手術解決,骨頭斷在裡面壓住神經靠外部及葯物是解決不了的。建議做個磁共振看清楚壓迫情況,是否必須手術。手術解除壓迫後基本沒有後遺症。
4、椎間盤膨出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
您好!
你是腰椎間盤突出.就此,略談幾點我的粗淺建議:
1、所謂的腰椎間盤突出(膨出)症,也就是成年人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纖維環中的纖維變粗,發生玻璃變性以致最後破裂,使椎間盤失去原有的彈性,不能擔負原來承擔的壓力;
2、在過度勞損,體位驟變,猛力動作或暴力撞擊下,纖維環即可向外膨出,從而髓核也可經過破裂的纖維環的裂隙向外突出;
3、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有三種,可行保守治療,包括針灸、推拿、按摩、中葯熏蒸、牽引等,他改善局部血循環, 增大椎間隙以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刺激, 消除因突出物壓迫神經引起的水腫、炎症,暫時緩解症狀,但不能徹底消除和回納突出的椎間盤;
4、開放式手術,風險比較大,一般不選擇。微創介入治療,是在義大利IMD激光自動定位C型臂機器引導及微小幾乎無創傷的情況下,通過細小的導管或穿刺針准確直接作用於突出部位,通過物理的因素,消融或溶解突出物,使突出物回縮或消失;
5、解除了對神經的壓迫,達到和開刀治療同樣的療效,他較一般的傳統大手術相比,它具有創傷小,安全系數高,風險小,術後恢復快等優點,是當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最好的方法。
祝你早日康復!
5、頸椎橫突怎麼辦
本病以非手術療法為主,若出現脊髓壓迫症狀,則應盡早行手術治療。
1.非手術療法
非手術療法為本病的基本療法,不僅適用於輕型病例,而且也是手術療法的術前准備與術後康復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頸椎牽引 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用四頭帶(Glisson氏帶)牽引。在牽引過程中如有不良或不適反應,應暫停牽引。牽引療法主要適用於側方型頸椎間盤突出症。對中央型頸椎間盤突出症亦可選用,但在牽引過程中,如果錐體束症狀加重,應及早手術。此外,在牽引過程中,切忌使頭頸過度前屈,此種體位有可能會加重後突的髓核對脊髓前中央動脈的壓迫,使病情惡化。在牽引的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並隨時調整力線和重量等。
(2)圍頸保護 用一般的簡易圍頸保護即可限制頸部過度活動,並能增加頸部的支撐作用和減輕椎間隙內的壓力。重症型而又需要起床活動者,可選用帶牽引的頸圍支具。對頸部牽引後症狀緩解及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例,亦需用頸圍保護,以有利於病情恢復。
(3)理療和按摩 在常用的理療方法中,蠟療和醋離子透入法療效較好,對輕型病例可以選用。在選擇按摩療法時應注意,手法推拿雖對一部分病例有效,但如操作不當,或病理改變特殊,反而可能加重症狀,甚至引起癱瘓,因此,選用時一定要慎重。
(4)葯物治療 可適當應用抗炎、鎮痛葯物,如雙氯芬酸(扶他林)、雙氯芬酸鈉/米索前列醇(奧濕克)等,對緩解病情有一定作用;此外,復方丹參制劑具有活血化淤作用,亦可服用,對症狀明顯者,可選擇靜脈滴注方式,較之口服更為有效。
2.手術療法
對反復發作,經非手術治療無效,或是出現脊髓壓迫症狀者,應及早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傳統的前路減壓固定融合,或前路突出髓核摘除、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最近又出現了微創經皮內鏡技術下的突出髓核摘除術等新技術。目前仍以頸前路減壓、摘除突出椎間盤及椎體間植骨融合術為主。對合並有椎管狹窄的病例,再行頸後路椎管擴大減壓術。
6、腰椎間盤突出和腰三橫突綜合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膨出)在中國古代中醫理論中稱之於「背骨痛」,背骨痛乃腎水衰耗不能上潤於腦,滯留在背骨既「椎骨」不能運行而痛也,是一種病程較長、時輕時重、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許多患者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康復治療,日久逐漸產生並發症,最終導致一系列退行性病變,有的還需要手術治療。但是,由腎虧引起有很多種,如:腰痛不能腑者、腰痛不能直者、腰痛而不止者(腰扭傷)、腰腿筋骨痛、腰痛足亦痛、腰腿痛、胸背頸項手足肩胛腰膝痛(頸椎病、肩周炎)、腰痛兼e799bee5baa631333236356539頭痛等。有些患者對目前的治療效果不理想,要求醫生給他做手術,而有醫生也要求患者讓他來做手術,這種治療方法是錯誤的,也是完全不可接受治療方法,此種治療方法只會患者帶更加嚴重的痛苦,甚至會給患者造成永遠不能工作的後果或癱瘓。如頸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腰膝痛、口流唾液等,做手術能治好嗎?它的病源在那兒你們是否知道,為什麼要做手術?頸椎病的主要病源在於心隔,是痰涎伏在心隔上下所致,引起頸骨痛、肩胛痛、、、、、、等等,既筋骨牽引。腰椎間盤突出症既稱背骨痛,是腎水虧不能上潤於腦,虧損者,腎水無法遠行,滯留在腰椎骨之間,久則寒,寒濕向下漫延,導致腰腿筋骨被壓痛,不能走路 。所以說,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做手術,能治好嗎?真正要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首先補腎水,再加一些祛寒祛濕,然後加些止痛消炎,才能有效的治療。再說,手術治療創傷重、痛苦大、並發症和禁忌症多,術後恢復期長,且有復發可能。因此,多數患者不堪其苦,卻只有望而卻步。
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們漸漸失去了日常而自然體育煅爍的寶貴時機,為適應工作需要,不得不長時間的保持坐姿不變及不正確的姿態持續過久,使得保護腰椎的腰肌及恝帶長時間得不到舒暢,從而導致許多的工作人員、司機、學生和某些崗位的操作人員患上了慢性腰肌勞損疾病,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背骨痛)。因此,腰椎間盤突出是不能做手術的,只有用中葯才是患者最佳的選擇。其治療方法和葯方、葯理分析如下:
麥冬:滋陰清心,為常用養陰葯,滋陰而不傷胃。《本經》:「主諸風濕偏痹,強骨髓。」五味子:生津滋腎,本品酸斂,濕潤,常和麥冬等配伍治氣陰兩傷之症。《本經》:「主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黨參: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為補中益氣常用葯。黃芪:補氣升陽,與黨參配伍能增強補氣之功效,為補氣之要葯,常用於氣滯血瘀導致的肢體麻木,關節痹痛,與方中熟地、麥冬同用可起到益氣生津之功效,為方中君葯之一。《日華子本草》:「助氣,長筋骨。」白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為補氣健脾,燥濕利水之聖葯,常用於寒濕痹痛之症。《本經》:「主寒濕痹。」山葯:益氣養陰,補腎益脾,補先天後天之本。熟地:養血滋陰,補精益髓,為補血之要葯,又為滋陰之主葯,與黨參、黃芪、麥冬同用有協同作用。中醫甚本理論有精、津、血同源,又有氣血相助相生的理論,故補血益於氣陰雙補。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本品即能祛風散寒,又能勝濕止痛,常與羌活同用構成益痹湯。羌活: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治療肢節疼痛,肩背酸痛,與防風為本方臣葯。《珍球囊》:羌活:「祛諸骨節疼痛。」茯苓:利水滲濕,利水而不傷氣,葯性平和,為利水滲濕之要葯,為本方君葯之一。養陰生津,為方中佐葯之一。甘草:調和諸葯,補緩止痛,為使葯,為方中諸葯相互協同,標本兼顧,不僅能快速解除疼痛症狀,又能通過長期服用茯得治本之目的。
以上葯方不能擅自使用,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使用。但是使用此葯方的醫生,要懂此葯方的配伍方法,否則葯量不正確,反而會使患者更加嚴重,如果配法正確,患腰椎間盤突出(背骨痛)的患者,輕者一十五天,重者一個月,更嚴重者二個月痊癒,不復發
7、SOS!L5腰椎間盤輕度突出。L5左側橫突肥大,與骶椎形成假關節
形成原因很多,先天原因,後天發育問題,還有受傷或過度勞損都可能造成
根治不可能的,積極矯正吧,不然年紀大了不好受
當兵看情況了,但飛行員是不可能的了,飛行員的脊椎壓力要求很大的。其他病種可能好點
這種情況本來就是建議不要做劇烈運動的,如果你以後要當運動員,很大可能會影響你的健康的
其他還是去當地咨詢一下
8、病歷說我有「可疑L5/S,椎間盤病變,L5雙側橫突肥大」
診斷是懷疑第五腰椎,骶椎的錐間盤病變,第五腰椎的橫突增大.
不知道你平時有沒有腰痛的症狀,特別是在彎腰或者側彎的時候.
你是不是做的X線片??
X線上是看不清楚的.
建議做腰椎CT.可以確診.
如果症狀不嚴重,可以不做治療.
平時注意避免重體力勞動,或者突然的彎腰運動,避免搬重物.多卧床休息.
建議先做檢查明確診斷.
9、腰椎間盤突出
要說中老年人什麼病最常見,恐怕就是腰腿疼痛了。可引起疼痛的究竟是什麼原因?是常見的腰扭傷、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還是其它更嚴重的疾病,似乎很難分得清。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腰椎間盤突出症與常見五大腰部疾病的鑒別診斷吧。
一、急性腰扭傷
通常有明顯的外傷史,病史短。局部壓痛明顯,痛點普魯卡因封閉後,常使疼痛減輕或消失。一般無放射性坐骨神經痛症狀。
二、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疾患之一。常見於急性損傷失治、誤治或治療不徹底,症狀反復發作;經常彎腰或負重勞動,平時缺乏鍛煉,長期從事單一的工作姿勢。壓痛廣泛,肌肉僵硬,疼痛與休息或勞累程度相關。X線及實驗室檢查無異常。
三、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橫突明顯壓痛為特徵的慢性腰痛,多由於動作不協調或位於某一姿勢突然扭轉,腰背部肌肉強烈收縮,使肥大的橫突周圍組織被牽拉,附著於橫突上的深筋膜被撕裂而造成慢性肌纖維織炎。
其症狀為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程度不一,以慢性間歇性疼痛、酸脹、乏力為主。彎腰直起時疼痛較重且有困難。第三腰椎橫突有局限性壓痛,可觸及纖維性軟組織硬節,X線檢查可見第三腰椎橫突過長或左右不對稱。
四、梨狀肌綜合征
本病腰部無症狀和體征,主要是由於梨狀肌損傷致該肌的痙攣、充血、水腫壓迫坐骨神經,或由坐骨神經在解剖學上的變異而引起的,疼痛一般由臀部開始,梨狀肌表面投影范圍有壓痛,做梨狀肌緊張試驗時常有明顯陽性體征。
五、腰椎管狹窄症
亦有腰腿痛,並有典型的間歇性跛行,但卧床休息後一般症狀可明顯減輕或完全消失,後伸時加重。如為原發型者X線檢查可以幫助鑒別;繼發型者則病因復雜。腰椎間盤突出也是造成椎管狹窄的一種常見因素,鑒別時除根據症狀體征外,必要時還應做椎管X線造影、CT或MRI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症
與上述五大疾病不同,腰椎間盤突出症多發生於腰4 -5、腰5-骶1,多數患者先有腰痛或腰酸,後出現坐骨神經痛,兩者可同時或交替出現,少數患者始終只有腰痛或腿痛,一般在腿痛出現後腰痛明顯減輕。且腰腿痛可因咳嗽、打噴嚏、伸懶腰、用力排便、行走或站立過久後加重。卧床休息或屈膝屈髖體位可減輕疼痛。常規拍攝X線正、側位片。有時正位片可顯示腰椎側凸,側位片可見腰椎生理前凸減弱消失,病變的椎間隙可能變窄,相鄰椎體邊緣有骨贅增生。
相比於西醫,中醫則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機特點為以肝腎不足本、以經絡病變為主、以風寒痹阻為標,所以治療時多應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疏經通絡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