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腰椎間盤突出會疼痛?
腰椎間盤突出,用以下方法治療: 1.睡硬板床,急性腰椎肩盤突出,至少卧床3周,症狀緩解後戴腰圍,盡量避免彎腰 2.骨盆牽引,休息時戴腰圍 3.理療按摩,減輕椎間盤的壓力 4.硬脊膜外注射皮質類固醇,可以消炎鎮痛 5.核髓化學溶解法,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緩解症狀,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 6.經皮穿刺椎間盤摘除術,摘除一定量的髓核,降低椎間盤內壓,緩解症狀 7.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降低椎間盤內壓,緩解症狀 8.手術治療 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法. 這是個"懶病",以後"背拉抗提"這些體力活就和你就永別了,千萬不能幹,要養著. 祝你早日康復!!!
2、腰椎間盤突出和臀上皮神經炎症狀如何區別
臀上皮神經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臨床以患側臀部刺痛、酸痛、撕扯樣痛,並有患側大腿後部牽拉樣痛,但多不過膝,彎腰起坐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
臀上皮神經炎患者大部有腰骶部扭傷史或有受風寒史。當外界風寒濕邪侵及腰臀區時或突然腰骶扭傷或局部直接暴力撞擊,致使臀上皮神經在髂嵴下的一段受到損傷,並使局部軟組織損傷造成周圍的肌肉筋膜等結構充血、水腫、炎症繼而導致粘連肥厚(出現條索狀結節) ,因此壓迫周圍營養血管以致供血不足或直接壓迫神經而產生疼痛。
臀上皮神經炎一般要和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綜合症等等疾病鑒別。
3、腰椎有一節突出,疼痛非常,怎麼辦?
?
4、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導致的腰部疼痛有什麼區別?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
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發病原因
● 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 損傷
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 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椎間盤在成年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造成髓核突出。
● 遺傳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家族性發病的報道,有色人種本症發病率低。
● 腰骶先天異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和損傷。
症狀描述
① 腰痛
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由於纖維環外層及後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② 下肢放射痛
雖
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經痛,但臨床少見,不足5%。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典
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
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症狀。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間盤產生化學物質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應使神經根發生化學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壓
迫或牽張已有炎症的神經根,使其靜脈迴流受阻,進一步加重水腫,使得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壓的神經根缺血。上述三種因素相互關連,互為加重因素。
③ 馬尾神經症狀
向正後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臨床上少見。
診斷鑒別
√ 腰椎X線平片
單純X線平片不能直接反應是否存在椎間盤突出,但X線片上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增生等退行性改變,是一種間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側凸。此外,X線平片可以發現有無結核、腫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鑒別診斷意義。
√ CT檢查
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和神經根、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情況,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肥大、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對本病有較大的診斷價值,目前已普遍採用。
√ 磁共振(MRI)檢查
MRI
無放射性損害,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MRI可以全面地觀察腰椎間盤是否病變,並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清
晰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形態及其與硬膜囊、神經根等周圍組織的關系,另外可鑒別是否存在椎管內其他佔位性病變。但對於突出的椎間盤是否鈣化的顯示不如CT檢
查。
√ 其他
電生理檢查(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與誘發電位)可協助確定神經損害的范圍及程度,觀察治療效果。實驗室檢查主要用於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鑒別診斷作用。
易混淆病症及注意事項
發育性腰椎椎管狹窄症:本病可與腰椎間盤突(脫)出症伴發(約佔50%以上)。本病的基本症狀雖與後者有相似之處,但其主要特點是三大臨床症狀:
● 間
歇性跛行:即由於步行引起椎管內相應椎節缺血性神經根炎,以致出現明顯的下肢跛行、疼痛及麻木等症狀,稍許蹲下休息即可重新再行走;之後再次發作,又需再
次休息方可繼續行走。如此反復發作,並有間歇期,故稱為「間歇性跛行」,在腰椎間盤突出症合並本病時可同時發生。單純腰椎間盤突出症雖有時也可出現相類似
現象,但其休息後僅稍許緩解,難以完全消失。
● 主客觀矛盾:指此類患者主訴很多,而在體檢時由於檢前候診時的休息而使神經根缺血性神經根炎症狀消失,以致無陽性發現。此與腰椎間盤突出時出現的持續性根性症狀及體征明顯不同。
● 腰後伸受限,但可前屈:由於腰後伸時使腰椎椎管內有效間隙更加減小而使症狀加重,並引起疼痛,因此,患者腰部後伸受限,並喜歡採取能使椎管內容積增大的前屈位。由於這一原因,患者可騎自行車,但難以步行。此與腰椎間盤突出症者明顯不同。
以上幾點一般足以鑒別,對個別不典型或是伴發者,可採用其他輔助檢查手段,包括磁共振及CT檢查等加以判定。
① 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症
此為引起坐骨神經乾性痛的常見病,且多見於因腰痛而行重手法推拿術後者,因此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混淆,需鑒別(但有時二者可伴存)。本病的主要特點是:
● 壓痛點:位於坐骨神經自盆腔穿出的部位,即「環跳」穴,並沿坐骨神經向下放射達足底部。有時「腘點」與「腓點」亦伴有壓痛。
● 下肢內旋試驗:雙下肢內旋時可使坐骨神經出口部肌群處於緊張狀態,以致該出口處狹窄加劇而引起坐骨神經放射痛。腰椎間盤突出症時則無此現象。
● 感覺障礙:本病時表現為范圍較廣的多根性感覺異常,並多累及足底出現麻木感等。而腰椎間盤突出症時,則以單根性感覺障礙為主。
● 其他:本病時屈頸試驗陰性,腰部多無陽性體征。對個別鑒別困難者可行其他特殊檢查。 因梨狀肌本身病變所致的梨狀肌癥候群較少見,且症狀與本病相似,不另述。
② 馬尾部腫瘤
為臨床上易與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症相混淆的疾患,且後果嚴重,應注意鑒別。二者共同的症狀特點是:多根性或馬尾神經損害,雙下肢及膀胱、直腸症狀,腰部劇痛及活動障礙等。但馬尾部腫瘤時的以下特點可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鑒別。
● 腰痛:呈持續性劇痛,夜間尤甚,甚至非用強鎮痛葯而不能使患者入眠;而腰椎間盤突出症者平卧休息後即腰痛緩解,且夜間多明顯減輕。
● 病程:多呈進行性,雖經各種治療仍無法緩解或停止進展。
● 腰椎穿刺:多顯示蛛網膜下隙呈完全性阻塞,腦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以及潘氏試驗陽性等。
● 其他:必要時可行磁共振或CTM等檢查確診及判定病變定位;對有手術指征者,可行椎管探查術。
③ 腰段繼發性粘連性蛛網膜炎
由於腰椎穿刺、蛛網膜下隙阻滯及脊髓造影的廣泛應用,本病近年來已非少見,且其病變差別較大,可引起各種症狀而易與多種腰部疾患相混淆。如粘連位於脊神經根處,則可引起與椎間盤突出症完全相似的症狀,在鑒別時應注意本病的以下特點:
● 病史:多有腰椎穿刺等病史。
● 疼痛:多呈持續性,且逐漸加劇。
● 體征:屈頸試驗多為陰性,直腿抬高試驗可陽性,但抬舉受限范圍小。
● X線平片:有碘油造影史者,可於X線平片上發現燭淚狀陰影或囊性陰影。 本病可繼發於椎間盤突出症後,尤其是病程長者,應注意。
④ 下腰椎不穩症
為老年者的多發病,尤以女性為多。本病特點如下:
● 根性症狀:雖常伴有,但多屬根性刺激症狀。站立及步行時出現,平卧或休息後即緩解或消失,體檢時多無陽性體征發現。
● 體型:以肥胖及瘦弱兩類體型者多發。
● X線平片:動力性平片可顯示椎節不穩及滑脫征(故本病又稱為「假性脊柱滑脫」)。
● 其他:屈頸試驗、直腿抬高試驗等多屬陰性。
⑤ 腰椎增生性(肥大性)脊椎炎
亦屬需鑒別的常見病之一。本病特點為:
● 年齡:患者多系5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則以中青年患者多見。
● 腰痛:晨起時出現,活動後即消失或減輕,勞累後又復現。
● 腰部活動:呈僵硬狀,但仍可任意活動,無劇痛。
● X線平片:顯示典型退變性改變。本病不難鑒別,一般勿需特殊檢查。
⑥ 一般性盆腔疾患
為中年以上婦女的常見病,包括附件炎、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致使盆腔內壓力增高,刺激或壓迫盆腔內骶叢而出現多乾性症狀。其特點如下:
● 性別:90%以上病例見於中年以後女性。
● 症狀:系多個神經干受累症狀,其中尤以坐骨神經干、股神經干及股外側皮神經干為多見,陰部內神經及閉孔神經亦可受累及。
● 盆腔檢查:對女性患者應請婦產科進行內診檢查以確定有無婦產科疾患。
● X線平片:患者易伴發髂骨緻密性骨炎等疾患,應注意觀察。
⑦ 盆腔腫瘤
雖屬於腹部外科疾患,但骨科亦常可遇到,尤其是壓迫坐骨神經時易與本病混淆。其特點與前者相似。
● 症狀:以多乾性神經症狀為主。
● 體征:於盆腔內(肛門指診等)可觸及腫塊。
● 其他:清潔灌腸後拍片或做鋇劑灌腸檢查以確定腫塊部位。必要時行B型超聲、CT或MRI等檢查。
症狀危害症狀
√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壓迫脊神經和馬尾神經,出現腰以下的疼痛,麻木,下肢酸軟無力等症狀,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
√ 嚴重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腰部側彎,足下垂,肌肉萎縮,力量減弱,甚至會陰部麻木,剌痛,排便,排尿無力,性功能障礙等。
--------來自 自測用葯
5、怎樣確定哪節腰椎間盤突出症了
不同節段腰椎間盤突出
症的定位診斷
1.L5/S1椎間盤突出:①骶骼關節上方、髖關節、大腿與小腿後外側及足背疼痛;②小腿後外側包括外側足趾麻木;③足與趾跖屈力減弱;④小腿三頭肌無力或萎縮;⑤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⑥L5棘突旁有明顯壓痛叩痛。
2.L4~5椎間盤突出:①疼痛在骶髂關節、髖關節大腿後外側,並向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內側放射;②小腿外側或足背包括足趾背伸力減弱;③足趾背伸力減弱;④跟腱反射可無改變或減弱;⑤L4棘突旁有壓痛點。
3.L3~4椎間盤突出:①疼痛在骶髂關節、髖關節大腿後外側,並向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內側放射;②小腿前內側麻木;③膝反射減弱或消失;④L3棘突旁有壓痛;⑤膝關節伸展力減弱;⑥髖關節過伸試驗或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
4.L2~3椎間盤突出:①臀部和大腿外側出現感覺麻木或過敏;②股四頭肌肌力減弱;③膝反射減弱。
5.L1~2椎間盤突出:①L2神經根受壓,大腿外側或前外側疼痛;②大腿前內側近端疼痛,感覺減退;③神經根受累區域麻木;④屈髖肌力減弱,內收肌反射減弱。
6.T12/L1椎間盤突出:①L1神經根受壓,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外側區疼痛;②神經根支配區域麻木、痛覺減退;③下腹壁反射或提睾反射減弱或消失。
7.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
:①L4~5、L5~S1多見;②腰背痛、雙側大腿及小腿後側疼痛,感覺減退;③雙側大腿、小腿後側、足底及會陰區麻木;④膀胱及直腸括約肌無力或麻痹;⑤踝反射和肛門反射消失。T:代表人體胸椎;L:帶人體腰椎;S:代表人體骶椎
6、我男性20歲,前段時間腰背疼去醫院CT結果是腰椎間盤突出4~5節,腰椎時間已有3個月時間了,原來是左腳疼痛...
1、非手術治療
目的在於促使神經根的炎性水腫加速消退,從而減輕或解除神經根的壓迫,使疼痛減輕或消退。
①完全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可行針灸、理療、推拿。
②服鎮痛劑對症治療,如消炎痛25毫克,每日3次,口服。急性期可採用20%甘露醇250毫升加地塞米松5毫克靜脈滴注,連用3~5天,目的是脫水消炎,加速水腫消退,解除壓迫。
③用布帶骨盆牽引,重量7~10公斤,每日2~3次,每次1~2小時,3~4周內可望緩解。但孕婦合並高血壓、心臟病的禁用。
④硬脊膜外注射少量類固醇和麻醉葯物,可抑制神經根局部的炎症反應,但注射技術必須絕對可靠。
2、手術治療
對病程長、久治無效、反復發作或疑為中心性脫出者,椎間盤突出並有腰骶椎管狹窄者,可行髓核摘除術 。
腰椎間盤突出自我保健操
1、動髖:
仰卧,先以右腿向腳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時髖部向右一擺。再做左腿。動作要協調而有力,兩腿交替做二十至三十次。
2、魚躍:
俯卧,兩手放在腰部,把上身和兩腿同時後伸抬起,做成弓狀。注意膝部不要彎曲。盡量在這一姿勢下維持一段時間,時間越長越好。
3、昂胸:
俯卧,用雙手支撐床上,先從頭部後仰開始,同時支撐手漸漸撐起而把胸部向上昂起,最後使勁後仰,力度達到腰部為止。平伏休息,重復五至十次。
4、蹬腿:
仰卧,盡量屈曲髖、膝關節,足背勾緊(背屈)。然後足跟用力向斜上方(約四十五度)蹬出後,將大小腿肌肉綳緊,放下還原。兩腿交替做二十至六十次。
7、腰椎有一節疼
不要睡軟床,一定系皮帶
腰椎有問題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通常情況下治療時間不超過十分鍾,
8、怎樣判斷腰間盤突出是那節
這個是需要去拍一個片子的,你去醫院做一個ct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到底是屬於哪一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