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有椎間盤突出 該怎麼減肥
想要曼妙曲線的女孩常常嘗試「傳說有效」的減肥方法,推薦一些具有「魔力」的減肥招式,只要你堅持一定能成功。下面10種方法被專家們視為減肥的最佳途徑。以每天平均攝取2000大卡熱量為基點。
一、降低熱量的攝取
營養學家認為,無論你控制什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最終降低的是熱量的攝取。如果一個人每天少攝取800大卡的熱量,可在6個星期內減少10磅體重;少攝取500大卡,可在2個半月內減輕10磅體重。但切忌體重降得過快,否則是很危險的。須知,每人每天至少要攝取1200千卡的熱量,如果供給身體的熱量太少;就會失去肌肉。肌肉是人體消耗熱量、促進新陳代謝的關鍵。
二、少吃1口肉2個月減10磅:
專家們指出,每1克脂肪合9千卡熱量。與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所含熱量要低得多,約千卡。因此,要減肥不必少吃東西,可以以新鮮的蔬菜、水果、穀物代替每日所食用的含脂肪的食物(如奶油等食物),專家們認為,如果做到每天只吃20—40克脂肪,可以在2個月內減輕體重10磅。然而,不是每個人少吃脂肪都能減肥,如果碳水化合物食用過多,也會使體重增加。
三、減少食物的攝入量
要想減輕體重,無須放棄喜愛的食物,重要的是要加以控制。如果偏愛某種食物且食用量大,那就要注意減少每次的分量。不是每周4次,每次200克肉的食用量,而是每次100克,這樣就可以少攝取1200千卡的熱量,可在大約7個半月的時間內明顯減少體重。建議減肥者在廚房放一個秤,貼一條提示標語,注意提醒自己攝取食品的重量。
四、每天1餐流食,5周減10磅:
通常,流食的製做是很方便的。若每天有一餐只食用流食或飲料,則可在8個月內減輕10磅體重。流食要多樣化,以免缺少營養。在醫生指導下,甚至可以每日兩餐流食。這樣可在5個星期內減輕10磅體重。但要確保所選擇的流食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和蛋白質,並要保證一日三餐。
五、走45分鍾半年減10磅:
堅持每周5天,每天1次,每次在45分鍾內走5公里的路程,這樣做可在6個月內減去10磅體重。若在45分鍾內走6。5公里,則體重下降得更快。也許有人會說「沒有時間散步」。其實,時間是擠出來的。心血管醫生指出:採用這種減肥方法可能會增加食慾。因此,散步之前或之後,可以吃一些低脂肪的食品或新鮮水果,多喝水,以補充因出汗減少的體內水分。
六、固定鍛煉:
每周進行3—5次固定鍛煉,不失為減少體內脂肪、減輕體重、增加肌肉、使精力充沛的好方法。跑步,每周5次,每次45分鍾,每分鍾170米的速度,可在3個月內減少10磅;跳舞,每周6次,每次1小時,可在4個月內減少10磅;游泳,每周4小時,可在4個月內減少10磅;騎自行車,每周4次,每次1小時,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可在5個月內減少10磅。如果以前沒有進行過固定的鍛煉,開始時要少做一些,以防傷害身體。運動量過大,會增加食量,這樣也達不到減肥的目的。
七、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能增強肌肉。肌肉越多,新陳代謝就越快。每周進行3次45分鍾的舉重鍛煉,可在10個月內減少10磅體重。為避免弄傷身體,應請教練幫助選擇適當的重量和制訂適宜的鍛煉計劃。鍛煉前後要做伸展運動,以保持身體的靈活性,舉重的重量和次數可逐步增加。
八、降低熱量攝取與散步結合:
以蘇打水代替可口可樂,每天可少攝取150千卡的熱量。若再加上每周5次,每次45分鍾的5公里散步,則可在3個月內減少10磅體重。如果降低的熱量再多一些,仍保持上述的散步,則可在7個星期內減少10磅體重。
九、減少脂肪攝入與舉重結合:
這種方法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保持好的體型,增長肌肉,加快新陳代謝,促進心血管的健康。每天少食20克脂肪,舉重20分鍾,每周進行3次,可在3個半月內減少10磅體重。
十、最佳的選擇:
根據上述九種方法,制訂一個循序漸進和能夠保證實施的計劃,最理想的組合方案是控制脂肪的攝入,加強鍛煉和力量訓練。只要有信心並堅持不懈地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減輕體重,增強肌肉,促進心血管健康和肌體新陳代謝的目的。每天減少100千卡熱量的攝入,每周進行3次散步,每次用30分鍾走3公里,每周做2次舉重鍛煉,每次40分鍾。如此組合,可在5個月中減少10磅體重。開始時就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做,可能不太適應,不妨試著逐漸增加。比如,一種方法一種方法地加上去做。
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
專家指出婦女以每周減1—0。5磅體重最為理想,男性以每周減1-2磅體重為宜
減下巴:就是抬頭!一定要使勁兒仰頭,感覺下巴和脖子都收緊了,停5秒再放下,每天做20~40下。一周就會見到效果。
上臂內側:兩個小啞鈴(可用礦泉水代替),握在手裡,抬起胳膊,使上臂貼近耳朵,然後曲肘,再伸直胳膊。這樣為一下。每天做3組,一組15個。
減後背:
1.准備兩個啞鈴,站立姿勢,雙臂自然下垂,握住啞鈴,上臂向後做提東西的動作,把啞鈴提到胸部的側面。15個為一組,每天做3組。
2..站立,雙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後握住啞鈴,向後抬起。做這個動作時保持胳膊是伸直的。15個為一組,每天做3組。
這兩個動作可以鍛煉到背部,但背部的脂肪比較難減,一般的運動很難充分鍛煉到這個部位,MM需要堅持一段時間。
上腹部:
上腹部就是胃的部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仰卧起。注意,不是仰卧起「坐」!如果你做這個運動的時候坐起來了,對你的脊柱不好,而且做的時候不要把手放到腦後,用手扶住耳朵就可以了,不然對頸椎有傷害。每天做最少3組,一組20個。
下腹部:
就是「小肚腩」。平躺,雙腿伸直,雙腳並攏,緩慢的抬起來,與身體成90度角,再慢慢放下。這個動作做起來會很累,但可減少大腿前側的肉肉。每天最少做2組,一組15個。
減腰兩側:
1.一個是搖呼啦圈(有氧運動要持續30分鍾以後才開始消耗脂肪,所以運動最少30分鍾),一周後明顯感覺兩側的肌肉收緊了。
2. 站立,兩腳分開略比肩寬,胳膊伸平,身體呈「大」字。然後腰部側彎用左手去觸左腳踝,然後再站直,換右面。做的時候會覺得腰部兩側的肌肉有被拉伸的感覺。左右各一下為一組,每天做30個。
減臀部:趴在床上,兩腿伸直,做游泳拍水的動作,兩腿交替向上抬起,動作稍慢,胯部不要離開床。左右各一次為一下,15下為一組,每天做3~4組。
減胯部:側踢腿。站立,左腿向側面抬起,保持膝蓋向著前方。慢慢抬起,到你能承受的最高位置,再慢慢放下。一側15下為一組,每天做2~3組。
減大腿:
1、大腿內側:做下蹲運動。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外,數1234慢慢下蹲,蹲到和地板誠平行。數5678再緩慢站起。下蹲時腳跟不要抬起,一定要落在地板上,而且動作要慢。每組做15個,每天做3~4組。
2、大腿前側:同上。因為這個動作可以同時鍛煉到大腿前側的肌肉。
3、大腿後側:站立。做後踢腿的動作。做時動作也要緩慢。一個八拍為一個,每組做15個,每天3~4組。每個人的身體柔韌性不同,不要太勉強自己,以免拉傷肌肉。
減小腿:檢驗小腿脂肪多少的方法很簡單,放鬆腿部,然後用手指捏小腿肚子的部位,能輕松捏起脂肪層的就說明你的腿是脂肪型的,需要減減了~如果脂肪層很薄,光是肌肉就顯得腿很粗,那就是肌肉型的。
1、脂肪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踮腳尖,20下為一組,每天做4組。要領是動作要慢,臀部不要翹起。踮起腳尖後停3秒左右。做完運動後記得要用手輕輕抖動小腿肌肉部位,放鬆一下。
2、肌肉型:這要減起來就很困難了,對於肌肉型的MM,只能建議不要做強度很大的腿部運動,高跟鞋少穿,以免肌肉過於緊張而變得更粗壯。
還有,鍛煉時要去感覺你所鍛煉的部位有沒有在運動,比如鍛煉大腿部位時,你要在下蹲的同時去感覺一下你的大腿肌肉有沒有收緊,做完運動後這個部位有沒有酸酸的。如果有,說明你已經鍛煉到這個部位了,如果沒有就說明你的姿勢不對,需要自己調整一下。
2、腰椎間盤突出的髓核怎麼才能縮回去
不知道你是否對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和病理有足夠的了解
我可以給你講解一下
也方便你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更為了解
人體的脊椎是分為很多椎節的
而這些椎節通過叫做纖維環的肌腱組織相連接
已達到減緩壓力的作用
一般由於不正確的坐姿和長期受重力壓迫的過程中
腰椎受力不均使局部過於疲勞或受壓
造成該部位新陳代謝功能受阻
長期無法得到人體的營養供給
在這種長期缺氧和受力的情況下
纖維環逐漸老化失去彈性和韌性從而導致破裂
就像老化的橡皮筋一樣
稍有用力就會斷掉
纖維環產生破口以後
纖維環和脊椎包裹的髓核組織就會從纖維環破口流出
這就是突出的髓核壓迫脊椎周圍的神經根
導致一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或突出周邊的炎症和水腫
這就是所謂的椎間盤突出
。在治療上主要是要消除突出的髓核,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恢復纖維環的彈性和韌性
這樣來治療才是從根本上治癒的
3、部分椎間盤T2信號減低是什麼意思
椎間盤本來是含有豐富水的組織,水在T2上就是高信號,T2減低就是說明水分減少,也就是退變,很正常的現象。
理論上正常人20歲以後椎間盤開始退變,加之不正確的姿勢、負重等都會加速椎間盤的退變。所以如果沒有壓迫的話不用太擔心。
4、如何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脫位?
要想減少這樣的毛病,最主要的就是平時要多活動,這個部位讓血流能夠通到這個地方,這樣的話可以把,一些垃圾清理掉,平時的話要盡量少坐多運動,還有平時不要太勞累,盡量的去做一些類似太極拳一樣的鍛煉,親柔為主
5、怎麼才能降低壓縮文件的壓縮率
很簡單。 MPEG=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簡稱。年7月到94年11月,一群老頭在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技術委員會(JTC)經過乏味而冗長的技術討論後制定了這一標准。ISO授權發布,所以作為全球公認的行業標准得到業內遵守。
MPEG可以完成對視頻和音頻的壓縮。這里我們當然只談視頻壓縮部分
實際上壓縮要乾的事情就是去除訊息源的3重冗餘度。包括:空間冗餘度、時間(動態)冗餘度、結構(靜態)冗餘度
同一幀訊源圖像中相鄰像素之間的幅度值相近,即同一行上的相鄰像素之間幅值相近,相鄰行之間同樣位置上的像素幅值相近。這被稱為圖像的空間冗餘度;
相鄰兩幀訊源圖像同一位置上像素幅度值相近,體現了訊源圖像的時間(動態)冗餘度;
訊源圖像上每個像素所用bit數的多少表示了比特結構,多用的比特數為冗餘量,體現了靜態(結構)冗餘度。
MPEG是怎樣去除這些冗餘度的呢?它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1、利用圖像信號的統計特性進行壓縮
也就是:
採用運動補償(MC)去除時間冗餘度;
採用離散餘弦變換(DCT)和遊程長度編碼(RLC)去除空間冗餘度;
採用可變長度編碼(VLC)去除靜態(比特結構)冗餘度
這3種計算的具體實現我等一下會講到。現在你只需要明白,它們其實並不太復雜,至少不像它們的名字那樣讓人望而生畏
2、利用人的視覺生理特性設計壓縮
人眼對構成圖像的不同頻率成分、物體的不同運動程度等具有不同的敏感度,這是由人眼的視覺生理特性所決定的,如人的眼睛含有對亮度敏感的柱狀細胞1.8億個,含有對色彩敏感的椎狀細胞0.08億個,由於柱狀細胞的數量遠大於椎狀細胞,所以眼睛對亮度的敏感程度要大於對色彩的敏感程度。據此,可控制圖像適合於人眼的視覺特性,從而達到壓縮圖像數據量的目的。例如,人眼對低頻信號的敏感程度大於對高頻信號的敏感程度,可用較少的bit數來表示高頻信號;人眼對靜態物體的敏感程度大於對動態物體的敏感程度,可減少表示動態物體的bit數;人眼對亮度信號的敏感程度大於對色度信號的敏感程度,可在行、幀方向縮減表示色度信號的bit數;人眼對圖像中心信息的敏感程度大於對圖像邊緣信息的敏感程度,可對邊緣信息少分配bit數;人眼對圖像水平向及垂直向信息敏感於傾斜向信息,可減少表示傾斜向信息高頻成分的bit數等。在實際工作中,由於眼睛對亮度、色度敏感程度不一樣,故可將其分開處理。(這一段引用2003年度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工程專業教材)
所以我們將單元分量RGB改變為YUV(或YCrCb)全局分量,在編碼時強調亮度信息,可去掉一些色度信息,如4:4:4變為4:2:2,這就意味著改變了視頻的比特結構。去處掉的就是所謂的靜態(比特結構)冗餘度了。
引用教才部分所說的這個辦法,把結構冗餘信息去除(RGB->YUV),就可以實現適度的壓縮。去除結構冗餘度對圖像質量無影響,所以可以稱作"無損壓縮"。但是無損壓縮的壓縮比不高,壓縮能力有限。為了提高壓縮比,MPEG標准採用了對圖像質量有損傷的"有損壓縮"技術,即上面說的去除時間和空間的冗餘度。這些是要付出代價的----但這個帳很劃算
仔細說說上面那幾個演算法吧~ 可能需要一點點離散數學/高等數學基礎,您才能較好理解 不過就算不是很明白也無所謂,您只需要了解這些處理所起的作用就Ok了~
首先說運動補償預測。這個好像是這里和ccf的會員們最熟悉的一環了,懂得人多我更要小心描述了
什麼叫運動補償呢?將前一圖像幀的相應的塊(microblock)按求得的運動矢量進行位移,這就是運動補償過程。為了壓縮視頻信號的時間冗餘度,MPEG採用了運動補償預測(Motion Compensated Prediction)。
運動補償預測假定:通過把畫面以一定的提前時間(pre)平移,可以局部地預測當前畫面。這里的局部意味著在畫面內的每個地方位移的幅度和方向可以是不相同的。採用運動估值的結果進行運動補償,以便盡可能地減小預測誤差。運動估值包括了從視頻序列中提取運動信息的一套技術,該技術與所處理圖像序列的特點決定著運動補償性能的優劣。
6、腰椎間盤壓縮50%是多大的傷殘
脊椎壓縮骨折,椎體前緣高度減少50%大約為八級復傷殘,具體以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制准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5.8八級
5.8.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存在百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8.2八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8.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八級。
13)脊椎壓縮骨折,椎體前緣高度減少1/2以上者度或脊柱不穩定性骨折;
7、如何減輕腰椎酸痛?
你好,創傷性關節炎形成了,到目前為止,只能緩解,不能根治。
1。放鬆精神狀態。患者常因疼痛而精神緊張,精神緊張一方面會加重疼痛,不利於疼痛緩解,另一方面因精神緊張不利血液循環的改善和經脈的通暢,不利於疾病的緩解與康復。因此,應堅持精神調攝,放鬆心情,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以求早日康復。
2.堅持卧硬板床。不要因不習慣或不舒適而放棄卧硬板床.堅持卧硬板床能減輕身體對腰椎的壓力,使病變局部得到放鬆.以利於局部血液循環與營養的改善,從而加速癒合,病變局部得到修復。
3.局部應注意保暖。以防風寒濕邪的侵襲加重病變。同時有利於經脈氣血的流暢,使原有之風寒濕邪盡快化解,以利於病變局部的修復。下肢的保暖也很重要,無論伴不伴有下肢的痛麻。都應重視下肢的保暖,尤其是夜間睡眠時。
4.適當合理地運動。急性或急性發作期應卧硬板床休息,病情有所緩解後。應適當運動,但應是合理地運動,以活動肢體,流暢氣血,舒展經脈,不加重腰部的負擔為原則,具體運動方法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同時還應量力而行.運動也不可過度,以免因運動過度。造成身體的疲勞。加重腰椎的負擔,不利於病痛康復。
5.合理飲食。飲食應以清淡而富有營養為主,不宜食用辛辣及高熱量之油炸食品,生冷之品尤其是冷飲當忌。酒類也應慎重,急性期當忌.病情穩定後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滋補、活血、通絡等葯酒,但千萬不能過量。也可適當用滋補類葯膳,如用冬蟲夏草3克,三七6克,懷牛膝9克,與老鴨一道燉煲,喝湯吃肉;也可以用杜仲9克,枸杞9克,狗脊9克,黑木耳適量,與豬骨頭或子排一起燉煲食用。這類葯膳均有滋補作用.對腎虛明顯者有效。
6.外治法。包括自我按摩與外敷,主要有:①按摩委中穴,委中穴位於膝關節後面胭窩橫紋中央,一般腰突症患者此穴都有明顯壓痛,如自己不方便也可請旁人點按此穴,但需注意適當控制力度,刺激不能太強。也可適當按撫腰部,以促使局部氣血經脈通暢。改善血液循環。②外敷熱熨,對於腰部喜暖畏冷的患者,可用肉桂15克,小茴香15克,吳茱萸15克,花椒10克,蔥頭適量,搗勻,炒熱,用絹帕包裹熨痛處,冷則再加熱熨之,一天可重復幾次。秋冬季節可用熱水袋壓迫,以加強熱葯力。此外,也可外敷膏葯貼之,如溫灸膏、狗皮膏、鎮痛膏等,可酌情選用。有條件者.局部還可用拔火罐等方法治療。
7.注意預防復發。由於本病有反復發作的可能性。因此治癒後除了鞏固治療外,還應注意預防。預防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強腰部椎體、韌帶、肌肉的功能,堅持做以腰部運動為主的醫療體育活動。以加強椎體、肌肉、韌帶的穩定性,提高腰部肌肉、韌帶的張力,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以利於經脈氣血的通暢。同時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還應防止受涼及坐卧冷濕之地,避免勞欲太過,耗損腎氣。
8、第4、5節腰椎間盤萎縮怎麼辦?
腰痛,別以為都是「勞損」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觥⒀ 考甭 醞饃嘶蚶退稹⒀ ±退稹⑶恐斃約怪 椎取T詿 徹勰鈧校 諞話慵觳榕懦 膊∫蛩睾蟮穆 匝闖1壞弊觥把 ±退稹保 涫擔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不少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還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齡化趨勢也很明顯,有的人才 18歲就患了這種病。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後積累發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與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有關,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內壓升高導致腰背筋膜下間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鬆脂肪組織變性。由於這種損害,造成了患者無論是多走、多坐還是多卧,都會腰疼,即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容易產生腰疼。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重要臨床特徵。 相關鏈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 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鍾。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鍾,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此保健操每天反復做幾次,會對脊椎、頸椎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你也可以了解一下通椎速效貼,專門治療頸腰椎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