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椎間盤病變解剖

椎間盤病變解剖

發布時間:2020-04-06 16:54:45

1、腿骨頭疼是怎麼回事

你好,腿裡面的骨頭疼,這一般考慮是骨膜炎,可能是與你長時間的勞損,長時間行走和久站,以及受涼刺激等有關系,這些都可以引起疼痛症狀。你平時可以適量活動鍛煉,增強身體體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可以進行熱敷和按摩處理,平時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多一些戶外活動,經常曬曬太陽,對於改善有幫助

2、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兩側髂嵴連線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帶的位置,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

3、如何製作動物骨骼標本

步驟一:剝皮、去內臟:用剪刀剪開腹部皮膚,注意不要剪壞劍胸軟骨。然後向兩側剪開,分別向前後四肢各方向拉下皮膚,要小心不要拉斷指、趾骨。剪開體壁,取出全部內臟。

步驟二:剔除肌肉:將體壁及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按順序逐步剔除。

步驟三:腐蝕及脫脂:把骨骼浸泡在0.5%~0.8%氫氧化鈉溶液中1~3天,去除一些難以除去的肌肉,脫去骨骼中的油脂。在浸泡過程中應經常檢查,以防骨骼脫散。後取出在清水中漂洗干凈。

步驟四:漂白:用0.5%~1%的過氧化氫漂白30min,或用1%~3%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1~3天。浸泡時間應靈活掌握,主要看骨骼是否已變白,變白後馬上撈出,否則,骨面會被腐蝕而變得粗糙,失去骨骼的光澤。撈出的骨骼用清水沖洗干凈並晾乾。

步驟五:整形和裝架:取一塊泡沫塑料板,將骨骼放在上面。整形時,把軀體和四肢的姿態整理好並按骨骼相應的位置用大頭針固定,以免在乾燥過程中變形。離散的骨骼可用乳膠將其粘連起來。

兩塊上肩胛骨應附著在第二、三椎骨橫突的兩側,頭部略抬起呈傾斜狀,前肢的腕骨和後肢的趾骨可用乳膠粘在泡沫板上。骨骼標本製成後,最好裝入標本盒中保存。

(3)椎間盤病變解剖擴展資料:

①剝皮、去內臟時要小心不要拉斷指、趾骨。

②剔除肌肉時要注意:不要將各關節 間相連的韌帶破壞掉。

兩側前肢帶骨與脊柱間無韌帶相連,可把左、右上肩胛骨的肌肉從第2、3脊椎骨橫突上剝離,左右前肢與肩帶之間不要分開,仍藉助韌帶保持相連。

應保留四肢指趾骨關節的完整性。

剔除薦椎椎骨橫突與髂骨相關節處肌肉時應保留些肌肉和韌帶,避免中軸骨與腰帶的脫離。

③骨骼標本要防止震動和撞散,用後蓋好。受潮脫膠,關節容易掉落。陽光久射要發黃變色。骨骼斷裂或脫落時,可用聚醋酸乙烯膠帖(用線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物標本

4、解剖學 椎間盤的名詞解釋是什麼?謝謝!~

1、解剖學是涉及生命體的結構和組織的生物學分支學科,可以分為動物解剖學和植物解剖學。解剖學的主要分支有比較解剖學、組織學和人體解剖學。在解剖學研究中,研究大體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組織、細胞、胞器的觀察則會利用顯微鏡。

2、椎間盤兩個相鄰椎骨的椎體之間的軟骨連結稱椎間盤。由外圍的纖維環和中心的髓核組成。

(4)椎間盤病變解剖擴展資料

預防椎間盤脫出:

1、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睡床過硬或過軟,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風、寒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勞損。

2、腰的應用: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因工作性質而用腰過度或已產生輕度勞損時,可服用對症中葯,避免勞損進一步加劇,而最終引起腰椎退性改變。

3、腰部保健運動: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使腰椎始終保持生理應力狀態,加強腰肌及腹肌練習,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對腰的保護能力加強,防止腰椎發生退行性改變。

5、椎間盤突出症出現典型症狀的解剖學基礎是什麼?

<

6、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根治嗎?

7、解剖學試題及答案選擇第一題相鄰椎體之間的結構是什麼木

是椎間盤啊

與椎間盤病變解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