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脊椎椎間盤病人飲食有什麼要求

脊椎椎間盤病人飲食有什麼要求

發布時間:2021-01-17 13:11:33

1、腰椎間盤有哪些功能?

椎間盤與頸段、胸段椎間盤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軀乾重量,聯系肢體,保持整個身體正常的生理姿勢,進行軀乾的各種運動時,腰椎間盤發揮著特殊的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維持身高,隨椎體的發育,椎間盤增長,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長度。

(2)聯結椎間盤上下兩椎體,並使椎體間有一定活動度。

(3)使椎體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體間仍然有一定的傾斜度,但通過髓核半液狀的成分使整個椎間盤承受相同的應力。

(4)緩沖作用。由於彈性結構特別是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壓力下可變扁平,使加於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纖維環及軟骨板各方向傳遞;同時,是脊柱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使由高處墜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負荷時,起著力傳導的緩沖作用,起到保護脊髓及腦部重要神經作用。

(5)維持側方關節突一定的距離和高度。

(6)保持椎間孔的大小,正常情況下椎間孔的大小是神經根直徑的3 ~ 10 倍。

(7)維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間盤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間盤其前方厚,後方薄,使腰椎出現生理性前凸曲線。

2、脊椎有多少節,腰3/4椎間盤在脊椎什麼部位

脊椎一共有24塊脊椎骨組成,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骶骨一塊,尾骨一塊.你先摸到髖部骨盆的最上緣,平對的就是腰部大約腰4/5椎間隙,一般椎間盤突出,會出現相應部位棘突(彎腰時最突出部位)旁壓痛.椎間盤突出壓迫了相應的脊髓神經根故可出現下肢的放射痛.向右邊突出,痛就在右邊.
如果照你所述,腰4/5椎間盤脫出的話,考慮到你的年齡,建議你盡早行腰椎髓核摘除術.因為椎間盤突出我們描述時有膨出(較輕),突出,脫出(最重),脫出的椎間盤不手術的話是不可能再回納的.椎間盤壓迫的神經根越久,即使手術治療,術後恢復效果也不好.

3、脊柱疾患,腰椎間盤突出適不適合練習瑜伽?

對於孕婦和帶有嚴重健康問題的學員,應該徵求專業醫生的意見。健康問題包括:關節損傷、近期外科手術、癲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 壓)等等。在中國,雖然目前瑜伽還沒有得到正確認識,很多醫務人員對瑜伽練習也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徵求醫生的意見仍然是需要的。盡管你自己可以有保留意見。其次,你也許要徵求瑜伽教練的意見,尤其是很專業的教練。

4、脊柱的連接方式是什麼啊?

相鄰椎骨之間的連結包括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相連結。(軀干骨的連結,除椎骨間的連接外,尚有肋骨和胸椎的連結、肋軟骨與胸骨的連結)

1、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ss)連接上下兩個椎體之間,由纖維環和髓核構成。纖維環為呈環形排列的纖維軟骨,前寬後窄,圍繞在髓核的周圍,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纖維環堅韌而有彈性。

2、髓核是一種富有彈性的膠狀體,位於椎間盤的中部稍偏後方,有緩和沖擊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纖維環之內,施加壓力則有向外膨出的趨勢。

3、成人的椎間盤除第1、2頸椎缺如外,共有23塊,最上一個在第2、3頸椎體之間,最末一個在第5腰椎體與骶骨底之間。

4、韌帶(intervertebral ligament)主要包括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黃韌帶:是連接相鄰椎弓的韌帶,由彈力纖維構成,堅韌而富有彈性。黃韌帶協助圍成椎管,並有限制脊柱過分前屈的作用。

5、棘上韌帶:是連接胸、腰、骶椎各棘突的縱行韌帶,能限制脊柱過屈。

6、棘間韌帶:連接各棘突之間,後接棘上韌帶或項韌帶。除以上韌帶外,尚有前縱韌帶、後縱韌帶、項韌帶、橫突間韌帶。

7、關節關節突關節(zygapophysial joints)由相鄰椎骨的上下關節突構成,可作微量運動。

8、腰骶關節(lumbosacral joint)由第5腰椎的下關節突與骶骨上關節突構成。

9、寰枕關節(atlantooccipital joint)由枕髁與寰椎上關節凹構成,可使頭作前俯、後仰和側屈運動。

10、寰樞關節(atlantoaxial joint)包括3個關節,兩側由寰椎下關節面和樞椎上關節面構成寰樞外側關節,左右各一,相當於其他椎骨間的關節突關節。

11、中間由樞椎齒突與寰椎前弓後面的齒突凹和寰椎橫韌帶之間構成的寰樞正中關節,可使頭旋轉。此外,齒突後方有堅韌的寰椎橫韌帶,有限制齒突向後方移動的作用。

12、鉤椎關節 臨床上稱「Luschka」關節,在下5個頸椎體之間,由椎體上面兩側緣向上突起的椎體鉤與上位椎體下面兩側緣的陷凹所構成。關節的周緣有滑膜囊包繞。

(4)脊椎椎間盤病人飲食有什麼要求擴展資料:

脊椎的功能

1、支持和保護功能

人體直立時,重心在上部通過齒突,至骨盆則位於第2骶椎前左方約7cm處,相當於髖關節額狀軸平面的後方,膝、踝關節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頭顱,胸部與肋骨結成胸廓。上肢藉助肱骨、鎖骨和胸骨以及肌肉與脊柱相連,下肢借骨盆與脊柱相連。上下肢的各種活動,均通過脊柱調節,保持身體平衡。

2、運動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

脊柱背側主要為肌肉,脊柱周圍的肌肉可以發動和承受作用於軀乾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於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淺層和深層:淺層包括背闊肌、下後鋸肌,深層包括骶棘肌、橫突棘肌、橫突間肌、棘突間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間接作用於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5、椎間盤突出日常生活工作中應注意那些細節

腰椎間盤突出症者出現腰部疼痛時候,應立即卧硬板床休息,因為在卧位休息的時候,人體的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要比我們站立的時候的壓力下降了50%左右,這樣的話,脊柱承受的壓力就減輕了,那麼症狀就會得到緩解,反之的話,症狀就會加重,如果壓迫到神經的話,那麼就會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了,比如:腿部出現發麻的感覺,甚至有更加重的症狀,因此,有腰椎疾患的患者,要注意多卧床休息,減輕脊柱承受的重量,當然了,如果能將自己的體重控制好的話,就最好課。

6、脊椎有什麼功能?

亦稱脊樑骨,由形態特殊的椎骨和椎間盤連結而成,位於背部正中,上連顱骨,中部與肋骨相連,下端和髖骨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由5塊骶椎合成)和1塊尾脊骨(由4塊尾椎合成)。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脊柱的頸部是怎樣構成的?
頸部的脊柱是怎樣構成的脊柱是人體的中軸,它是由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骶椎及4塊尾椎組成的,共33塊;脊椎骨由椎間盤、關節和韌帶緊密連接而成。它的作用是保護脊髓和其神經根,支持體重,傳遞重力,參與胸腔、腹腔和盆腔的構成,同時也是骨骼肌的附著處。
頸部脊柱,為了支持頭顱的重量,需要有堅強的支持力;同時為了適應視覺、聽覺和嗅覺的刺激反應,需要有較高的靈活性。
頸部脊柱,由7塊頸椎骨、6塊椎間盤(其中包括第七頸椎骨和第一胸椎骨之間的椎間盤,而第一、二頸椎骨間無椎間盤)和所屬的韌帶構成。從側方觀察呈輕度前凸。頸脊柱在胚胎時期是後凸的,在幼兒起坐後逐漸變為前凸,在青年期仍可呈前凸或呈直線狀,至壯年期始保持前凸。頸部這個生理前凸的存在,是為了增加頸部的彈性,減輕和緩沖外力的震盪,防止對脊髓和大腦的損傷

與脊椎椎間盤病人飲食有什麼要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