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左右兩邊突出可以做椎間孔鏡嗎
你好,主要看你那一側的症狀,如果兩邊都有症狀,可以考慮從正中入路。行腰椎盤突出髓核摘除。
2、我腰椎間盤突出做了孔鏡術後應注意些什麼?
術後可恢復日常活動,但需避免激烈活動。
不要站在容易跌倒的位置。
手提重物不可超過8磅(約7.3斤)。
不能推或拉重物。
上下樓梯時需扶著扶手,緩慢上下。
避免彎腰或旋轉,如穿襪子時應屈膝蹲下。
坐著時,每隔45分鍾~1小時,需起來走動或躺下休息10分鍾。
術後2周內不能開車。
女性患者避免穿高跟鞋。
多吃水果和蔬菜預防術後便秘。
術後運動需要治療師指導,先從步行做起;
每天下床步行,並逐漸增加步行距離達1.6千米。
天氣晴朗時可外出散步。
3、腰椎間盤突出做了孔鏡手術CT結果還是突出是怎麼回事
具體的ct檢查結果是什麼呢!目前突出的話最主要還是看有沒有壓迫神經。如果沒有壓迫神經的話,一般來說沒有太大的問題。
4、腰椎間孔鏡和椎間盤鏡以及開放手術相比有何區別?如何選擇?
腰腿痛是中國常見多發病,很少有成年人沒有受過腰痛的困擾,一部分人由於嚴重的腰痛或者伴隨下肢放射痛來醫院就診,經一系列檢查之後發現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情況下,開放手術是指在背部後方相應的手術部位切開3-5cm的皮膚切口,隨即深入切開背部肌肉,顯露出椎板,再用專門的器械將椎板咬一個小窗,顯露出椎管與神經,隨後進去把神經牽開,顯露出下面的突出椎間盤,再將椎間盤切除,最後逐層縫合組織,結束手術。整個手術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椎間盤鏡手術其實就是縮小版的開放手術。它只需要2cm的切口,然後將一個工作管道放置到椎板表面,隨後的步驟與開放手術一樣:椎板開窗——牽開神經——切除椎間盤——縫合組織——結束手術。整個手術同樣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椎間孔鏡手術有兩種入路,一種是從背部側方,一種和椎間盤鏡手術一樣,從背部後方。無論那種方式,都是以穿刺的方式直接進入椎間盤突出部位,逐步建立工作管道,通過這個直徑約為0.6cm的工作管道,放入同軸內窺鏡,在內鏡直視下觀察椎管內情況,取出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由於工作管道僅0.6cm直徑,所以手術切口也僅需要約0.6cm,基本保護了所有椎間盤外的組織,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身體額外損傷。整個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即可。對於以上三種手術方式,可以簡單歸納如下(當然不適用於所有情況):1.開放手術基本可以被椎間盤鏡手術取代。因為兩者原理一樣,而後者創傷更小。2.如果可以選擇椎間孔鏡手術,就不選擇椎間盤鏡手術。因為椎間孔鏡手術的損傷還要遠小於椎間盤鏡手術,很多病人術後疼痛立刻消失並立即可以下地行走,椎間盤鏡手術後很少能達到這樣的條件。3.不是每一個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都可以做椎間孔鏡手術,有些突出伴鈣化,或者腰椎管嚴重狹窄的病人就不合適。具體情況需要醫生進行判斷。4.開放手術和椎間盤鏡手術可以將還沒有突出的椎間盤也切除一部分,這樣減少了椎間盤再突出發生的概率。椎間孔鏡手術由於管道細小,很難做到既切除突出椎間盤,又將未突出的椎間盤切除,所以突出復發率應該會略高於開放手術和椎間盤鏡手術。話說回來,椎間盤具備了重要生理功能,切除多了將導致椎間隙加速狹窄,腰椎老化提前出現,這是很多老年性腰痛的根源。所以到底切不切未突出的椎間盤,切多少,醫學界還沒有定論。我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將突出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切掉,不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則保留(哪怕在形態上,它也可能表現為輕微突出)。但這僅僅是理想,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總結一下前面的內容後,我個人的觀點是:盡量採用最小創傷的方法解決問題。能椎間孔鏡不椎間盤鏡,能椎間盤鏡不開放手術。只切引發症狀的突出椎間盤,如果從此痊癒,那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復發,則再次選擇最小創傷的方法進行手術(越微創的手術,重復實施對人體的影響越小),痊癒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如果無效,則升級為創傷較大的手術,直至取得相應的好的療效。
5、射頻消融術與椎間孔鏡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有何不同?哪個效果好?哪個對創傷小?
都屬於微創手術,創傷都很小的,只是器械不同,目的相同的!!!
6、椎間孔鏡和椎板間鏡的比較誰更好
首先這個提問是不科學的。因為作為一種技術,在脊柱微創這個領域還沒有最先進這種說法。比較而言,脊柱微創技術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領域發展較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先後誕生了經皮椎間盤切吸術(PLD)、側路椎間盤鏡、椎間孔鏡(PELD)、後路椎間盤鏡(MED)、激光(PLDD)、針鏡及後來的椎板間鏡、二代椎間孔鏡、射頻纖維針鏡、纖維椎間孔鏡等。2010年頸椎間盤鏡也問世了,雖然時間有先後,這不能說明什麼技術是先進的、什麼技術不先進這個問題,只是人們在實際中對技術的理解和總結不同而已。總不能說頸椎間盤鏡就是最先進的技術吧。PLD技術是盲切(和內窺鏡影像相當而言),不能針對突出物實行摘除,只能經盤內進行所謂減壓。即使如此,其療效還是不錯的,目前使用這種技術的還大有人在。特別是在頸椎間盤鏡沒有問世的時候,PLD是頸椎間盤突出症的唯一微創治療技術。德國胡蘭德在楊氏鏡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增大了手術器械通道,操作上採用椎間孔入路的方式,這就是後來的椎間孔鏡。以提斯技術為代表的椎間孔鏡能夠摘除突出的髓核,應該說在楊氏鏡技術的基礎上的一大進步。但過於粗大的內窺鏡直徑限制了其技術的發展,進入椎間孔必須先進行椎間關節的打磨,多數人認為這是危險和不必的。其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的能力也較弱,鮮見成功的報導。MED即後路椎間盤鏡克服了椎間孔鏡的弱點,從椎板間入路進行操作能成功的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等,處理脫垂游離的髓核也較為簡單。由於其較大的手術切口(大約20mm)和術中出血難以有效解決等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MED傷害較大的特點不為非專業的脊柱科醫生喜愛,專業的脊柱科大夫更鍾愛可以靈活掌握的傳統小切口技術。這些技術特點啟發了開發人員,新型椎板間鏡應運而生就不足為奇了。靈活的椎板間鏡在手術切口上可以運用自如。改進後的後路技術即椎板間鏡技術既可以採用經皮穿刺也可以根據需要採用小切口並支持脊柱其他微創技術和鏡下內固定等,操作簡單安全。這種靈活的技術應該是目前脊柱微創發展的方向,即所謂最先進的技術吧。值得一替的是,針鏡技術目前發展迅速。這種模塊化設計的產品使用方便靈活,具有上述技術的所有有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中國特色的技術必將大放異彩。至於射頻、激光、臭氧、溶盤等,前文有所提及,這些技術還算不得真正的微創技術。其不能准確針對病灶治療或者不能成功處理病灶的特點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溶盤甚至是一種即將淘汰的技術。但這項技術操作簡單、損傷較小,易掌握,在非專業的脊柱醫生和基層醫生中仍然享有市場。但過份商業化的神化這些技術是有害無益的。
7、腰椎間盤孔鏡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和怎樣鍛煉
你好,以下是關於術後的康復規范以及鍛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術後用葯:術後需要繼續使用3-5天的抗生素。住院的患者,使用靜脈的方法,一般我們會輔助一些神經營養葯物以及適當的消炎(不是抗菌素)脫腫的葯物。回家的患者使用口服的方法。由於是預防性用葯,對用葯的品種沒有特殊要求,是抗生素即可。一般認為頭孢類、青黴素類為好,過敏的患者使用其他類也可以。
2 一般術後10天拆線:最多僅有一針縫合。有的患者可不縫合,即不用拆線。
3術後的康復過程因人而異。椎間盤手術後,一般建議卧床4-6周的康復過程,有的患者2周即可以勝任上班、游泳等生活和工作動作。有的患者3個月才可能完成上述動作。因此椎間盤的症狀因人而異,康復過程也是因人而異。
4 術後康復鍛煉
術後第二。三天開始做仰卧位的直腿抬高鍛煉,主要目的是腰椎休息狀態下通過伸直腿腳抬高而牽拉坐骨神經,避免術後神經粘連。
一周後腰部無明顯疼痛後開始腰背肌的各種鍛煉。
具體的鍛煉方法很多,應遵循循序漸進以及安全和自我能力結合的原則。
康復鍛煉開始的時間因人而異。各人試試,如果鍛煉後不疼痛,即可從第二天開始鍛煉。否則鍛煉開始的時間向後順延
仰卧體位的鍛煉方法。康復的鍛煉有仰卧開始,可以從增加四肢靜力張力。具體方法就是,不做動作,而肌肉在收縮中。每次堅持1分鍾,每天做200次。這個動作對大手術的患者特別有用,對於微創的患者,下面的動作更常用。就是5點式鍛煉方法,以頭、兩肘、兩個腳著床,臀部離開床的鍛煉方法。開始時,膝關節可以屈曲,鍛煉的數量比較少、臀部抬高以離開床即可。注意:要堅持1分鍾。每天3組,每組20次為宜。鍛煉中、鍛煉後疼痛不增加的患者,逐漸增加強度。否則取消,或者不增加。增加的方法為逐漸伸直膝關節,抬高臀部,或者改為3點式。3點式的方法是以頭和兩腳著床。仰卧還有一種鍛煉方法,就是空蹬自行車的方法,以不痛為限。每天3-200次。
俯卧的鍛煉方法。下一步是俯卧的方法,也是最多見的「小燕飛」鍛煉方法。開始時是胸部或者下肢離開床即可,不要像圖示一樣,成為一個彎曲的弓。那是雜技演員的動作,健康人一般也無法完成。每天3組,每組20次。增加強度的方法是:提高胸部或者下肢離開床鋪的高度,或者胸和下肢同時離開床鋪。
下一步就是下地鍛煉的方法。可以慢走、快走、慢跑等等,都以不痛為限。
5 衣食住行性。穿衣以舒適為度。飲食上注意:加強營養,以不增加體重為限。許多患友在養病的過程中,獲得了增加體重的結果,這是要不得的。過度肥胖是不健康的,尤其是體重過重會增加腰部的臨床症狀。床鋪以硬板床為好,彈簧床,柔軟的席夢思都不是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選擇。各種鍛煉的方法如前所述。不宜坐小板凳、不宜強力彎腰,比如久蹲的動作。使用坐式便器,不使用蹲式便器。佩戴長後托的圍腰,時間以3月為宜。
腰椎間盤疾病以康復為重,依賴一次微創手術達到永久的治癒和不復發,可遇不可求。腰椎間盤疾病的自我保養和康復非常重要。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養就是這個道理。性生活:不產生和增加臨床症狀為限。
6 術後隨訪: 術後一般3月來門診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