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脊柱標識L、C、T、S分別代表什麼?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
結構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 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2、椎間盤突出症出現典型症狀的解剖學基礎是什麼?
<
3、解剖學 椎間盤的名詞解釋是什麼?謝謝!~
1、解剖學是涉及生命體的結構和組織的生物學分支學科,可以分為動物解剖學和植物解剖學。解剖學的主要分支有比較解剖學、組織學和人體解剖學。在解剖學研究中,研究大體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組織、細胞、胞器的觀察則會利用顯微鏡。
2、椎間盤兩個相鄰椎骨的椎體之間的軟骨連結稱椎間盤。由外圍的纖維環和中心的髓核組成。
(3)椎間盤的解剖擴展資料
預防椎間盤脫出:
1、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睡床過硬或過軟,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風、寒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勞損。
2、腰的應用: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因工作性質而用腰過度或已產生輕度勞損時,可服用對症中葯,避免勞損進一步加劇,而最終引起腰椎退性改變。
3、腰部保健運動: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使腰椎始終保持生理應力狀態,加強腰肌及腹肌練習,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對腰的保護能力加強,防止腰椎發生退行性改變。
4、解剖學試題及答案選擇第一題相鄰椎體之間的結構是什麼木
是椎間盤啊
5、腰疼是什麼病
你好,引起腰疼的情況有很多,常見的有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小關節紊亂強直性脊柱炎等,根據你的情況建議先拍個片檢查一下,確定病灶盡早進行治療。指導意見:倒走療法,倒走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時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運動量以腰部不感覺到累為宜,可以少量多次進行鍛煉,過多的運動量會加重腰痛的,可以隨著疼痛次數的減少,疼痛感的減輕逐漸加大運動量,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倒走過程中可以有效矯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勢,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緩解和治療。
6、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兩側髂嵴連線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帶的位置,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
7、我才25歲了,得了腰間盤膨出。還能乾重活嗎 。
跟你說三點:1不要悲觀啊,你只是沒去對地方。2你應相信國醫,西醫解決不了的問題,有時還得中醫以解決。3你的了解椎間盤突出這種疾病。椎間盤突出是因為,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導致髓核突出後,壓迫神經所出現的腰腿疼症狀。普通推拿不管用,牽引只是拉寬椎間隙,它對突出也不能改變。針灸可行,但針灸也有它的適應症。手術是直接切除突出物,現在手術進步了,有多種手術方法,但手術副作用大。外用葯,口服葯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椎間盤生理改變。我建議你找正宗手法復位的大夫推拿復位。有人認為手法復位不可能,有人認為手法能復位。有的醫獻資料上說做臨床解剖發現手法復位對髓核確實有回納的作用機理。以我個人的經驗手法復位對椎間盤突出有確切的治療效果。但復位後幾天內必須嚴格 限制活動。而且不能隨便找人復位,在治療上還要根據情況加針灸治療。
好了後,可以乾重活。
8、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根治嗎?
9、解剖學的名詞解釋中的椎間盤
椎間盤 zhuījiānpán
[intervertebral disk] 連接兩個相鄰椎體的纖維軟骨盤。盤中央為膠樣物質(髓核)。具有承受壓力、緩沖震盪沖擊、保護脊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