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傷口多久才能恢復
你好,術後十二天,時間上來講,只要傷口沒有感染的話,應該已經癒合了,不過這只是皮膚表面癒合,下面的肌肉時間要長一點
2、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多少天可以自理
一般術後三到六個月才進入恢復期,短期還是有症狀是正常的,建議做一些運動幫助術後康復,如盆骨旋轉運動,如果身體可以承受的話,還可以做輕微的阻力運動。
手術後還要注意:
術後可恢復日常活動,但需避免激烈活動。
不要站在容易跌倒的位置。
手提重物不可超過8磅(約7.3斤)。
不能推或拉重物。
上下樓梯時需扶著扶手,緩慢上下。
避免彎腰或旋轉,如穿襪子時應屈膝蹲下。
坐著時,每隔45分鍾~1小時,需起來走動或躺下休息10分鍾。
術後2周內不能開車。
女性患者避免穿高跟鞋。
多吃水果和蔬菜預防術後便秘。
術後運動需要治療師指導,先從步行做起;
每天下床步行,並逐漸增加步行距離達1.6千米。
天氣晴朗時可外出散步。
3、腰間盤突出術後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的飲食應多食含有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等食物,能達到增強腰椎骨骼的強度、提高肌肉的力量,從而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緩解。
鈣不僅是骨的主要成分,還具有精神安定的作用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含鈣量多的食物有:魚、奶及奶製品、芝麻、濃綠蔬菜、海藻類。
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多的食物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雞蛋、豆類及其豆製品等。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同樣能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
維生素C能增強腰椎椎間盤的纖維環的強度,多食維生素C也能達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效果。維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有紅薯、馬鈴薯、油菜花、青椒、捲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檸檬、橘子等。
人們要注意適當的補充蛋白質,每日蛋白質的量可達100-150克左右,盡量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奶及奶製品(年紀大的患者最好選用脫脂鮮奶或奶粉)、蛋類、大豆粉、動物的肝腎、瘦肉、魚、雞肉、酸奶等。每日6餐。術前一天晚上(如果沒有糖尿病)可多吃些無脂的糖果。食譜的安排在原來飲食的基礎上注意增加全脂或脫脂奶1份、酸奶1-2份、雞蛋1個、大豆粉適量或豆腐1份,動物肝或腎適量。
患者首先以蔬菜水果為主,蔬菜放一點鹽和油煮熟,吃菜喝湯;多喝新鮮的果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最好選用牛奶、蛋黃、酸奶等。少喝茶和咖啡。如果術中失血過多,飲食中適當加一點動物肝臟、血製品及豆腐等。少量多餐(每日6餐以上)。
4、做完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後該怎麼休養
建議1、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腰間保暖。3、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以免加速椎間盤的病變。4、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5、急性發作期盡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6、平時的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製品也含有豐富的鈣,經常吃也有利於鈣的補充,注意營養結構。
5、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如何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和常見病,手術治療後可即刻解除神經根壓迫症狀,產生近期療效。病人極易產生大功告成的心理感覺,因此必須讓病人明白術後家庭護理的重要性,以避免減少術後並發症,取得良好的近、遠期療效。病人出院時如須遠途乘車返回的,最好取側卧位,可起到緩沖手術部位受顛簸震盪的外力作用,還能消除因顛簸引起的脊柱橫向運動。若條件限制只能坐位返回時,必須用腰圍保護,因坐位時,椎間盤內壓力最大。佩帶腰圍可減少其壓力。還可增加腰部力量,避免上下車時彎腰動作的影響。出院後做到3個月內不負重、不彎腰,同時應正確使用腰圍,即每天間斷佩帶腰圍,睡覺、吃飯時可取下腰帶。起床後,工作前適當活動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協調和脊柱關節的靈活性。搬東西時,物體要靠近身體,取下蹲屈髖屈膝姿勢。平時應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煉,力求練成自身的「肌肉腰圍」。恢復後期腰帶只用於久坐和彎腰負重時,防止腰背肌萎縮。出院後仍應卧硬板床,3個月內盡可能的多卧床,這樣利於術後康復。術後一年內,提舉重物時都必須十分小心;避免強烈咳嗽、打噴嚏等增加腹壓。還要注意防止便秘。
6、腰椎間盤突出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
7、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後注意那些,要康復多久事情
恢復期大概是2個禮拜左右,在治療期間要注意護腰,卧板床休息,避免腰部的過度勞累;要保暖、避風寒。一旦病情好轉後,適當進行腰背肌鍛煉,促進康復。平時在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製品等,有利於鈣的補充。
8、腰椎間盤突出要注意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大多是20-40歲之間的青壯年,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改變,患者呈現出增多的趨勢,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患上此病後雖需葯物或手術治療,但平時的護理更加重要。
腰椎間盤突出的注意事項:
1、飲食安排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由於生病而減少了一定的活動量,所以飲食的攝入量也應適當減少,胃腸蠕動慢,消化功能降低,故應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及豆類食品,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製品等,有利於鈣的補充,但是腰椎已經長出骨刺(骨質增生)的病人則不宜攝取太多鈣質。盡量少吃肉及脂肪量較高的食物,因其易引起大便乾燥,排便用力而導致病情加重。
2、起居安排
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挺胸,直腰,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兩下肢傳至足,以成為真正的「腳踏實地」,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站立不應太久,應適當進行原地活動,龍其是腰背部活動,以解除腰背部肌肉疲勞。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雙腿膝蓋並攏,如有條件,可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蹬,使膝關節略微高出髖部。久坐之後也應活動一下,松馳下肢肌肉。平時工作生活中要勞逸結合,注意姿勢的正確,避免彎腰抬重物。
3、適當佩戴護腰和防寒保暖
佩帶護腰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主要目的是制動,就是限制腰椎的屈曲等運動,特別是協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動作,以保證損傷的腰椎間盤可以局部充分休息。另外,腰部受寒、受潮很容易讓症狀加重或復發,患者可以選擇既制動又保暖、透氣、不積汗的康復護腰來保護腰部。
4、注意卧具和卧位
從治療和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角度出發,選用木板較為合適,一般使用時應將被褥鋪墊得松軟合適,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維持腰椎的平衡狀態。人的睡眠姿勢大致可分為仰卧、側卧和俯卧。仰卧時,只要卧具合適,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變化不大。側卧一般不必過於講究左側還是右側卧位,因為人在睡眠中為了求得較舒適的體位,總要不斷翻身。俯卧位時胸部受壓,腰椎前凸增大,最容易產生不適感。所以,一般以採取仰卧位和側卧位為宜。
5、注意進行適當的康復體操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急性期應該靜養,不宜運動。在病情穩定後可以配以體操等適度的運動。在堅持合適的方法、正確的姿勢、循序漸進的原則上,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