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鏡手術前需要檢查什麼項目
1.椎間孔鏡手術前一般檢查項目有:MRI(核磁共振)、血常規、尿檢、心電圖。
像您說的這種微創手術,症狀輕的可以選擇:膠原酶、臭氧、激光。
各項檢測合格就可以做手術了。來回兩周左右,術後一般要住院10天左右。
2.北京的醫院掛號排隊做術前各項檢測就得一天,然後專家會診,第二天才做。您要執意去北京就得提前選好醫院最好能提前預約。這樣能減少看病時間。
3.至於費用,椎間孔鏡大約要在2萬左右,像別的微創方法不到兩萬。不管是新農合還是城鎮醫療保險,牽扯到異地報銷,一般都通過轉院手續,比較繁瑣的,農合一般報百分之六十,醫保報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4.如果您保守治療三個月以上無效的話,疼痛難忍可以做微創。不然的話還是通過保守治療吧!比如,針灸推拿電療等。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
2、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大嗎?
本人去年10月底在深圳寶安人民醫院做了手術. 術後一周恢復挺好的. 完全可以活動,可是 第二周去拆線時,可能是醫生大力擠壓傷口,導致不能走路, 而且還有頭痛,血壓高,低血糖,心跳加快,心跳160....等問題(以前從來沒有), 只好又住院3周才基本上沒有上面症狀. 接下來3個月還好, 這兩個月又出現腰痛,大腿痛. 坐30分鍾就不行. 先後找北大深圳醫院, 南山醫院,平樂醫院等看了片子,都說沒有問題. 可就是痛, 太奇怪了.
寶安人民醫院條件很差!服務差, 技術應該不怎麼樣....
3、椎間盤鏡微創手術的效果怎麼樣
先保守治療,效果不好的話再手術。
4、椎間盤鏡微創手術後要絕對卧床多久
一般卧床二三天就可以腰圍制動下地。
5、腰椎手術
0.3 應該還算好的 有些突出的要嚴重的多 基本上還是開放式手術 微創的前提是膨出纖維環未破裂的情況下效果最佳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中,包括治療性葯物和緩解症狀類葯物。由於腰椎間盤的特殊結構決定很多一般葯物難有治療作用,因此一般西葯只有止痛功能,緩解臨床症狀為主,口服大部分葯物還是達不到根治腰椎間盤突出的目的,外用的中葯貼劑,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葯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德國研製的瑞克透骨貼在德國上市兩年,已全面取代手術,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可以徹底治癒,並且不易復發,基本上沒有副作用。
(二)牽引治療
我們都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類型。以臨床症狀的輕重分急性期和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發病時,一般的醫院均建議病人首先使用牽引治療,牽引主要以機械的力度牽拉椎間隙,而減輕椎間盤的內壓,使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稍減輕,從理論來講是比較正確的,但臨床的治療效果的確不太理想。這主要是由於牽引的力度因人而異,難以撐握;另一個是適應症的選擇難以准確區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問題。牽引只適合於單純的腰椎間盤膨出患者,而且必須在症狀不重時採用,以緩解臨床症狀為目的,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脫出,伴隨椎管狹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三)物理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
所以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後又會和從前一樣。所以說,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方法,只用於腰突症的配合治療。
(四)封閉療法
封閉治療分兩種應用方法,一種為椎管內封閉,一種為神經根封閉。顧名思義,椎管內封閉是直接用葯物注射到椎管內,神經根封閉是把葯物注射在神經根周圍。注射的葯物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加局部麻醉為主。麻醉葯物則為止痛,麻醉神經使其敏感性降低。所以封閉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壓迫無法解決,當封閉葯效過後腰腿痛症狀馬上又恢復。
(五)針刀療法
針刀療法分為水針刀和小針刀。
小針刀療法是在針灸和封閉療法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近年逐步「神化」了它治療效果。小針刀治療其實就是一種封閉療法的改良,其治療效果等同封閉。由於在治療過程中運用到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激素的副作用會引起如骨質疏鬆、胃腸反應、痤瘡多毛,向心性肥胖等,而且同時伴隨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禁用。
(六)手術治療
1、常規開放手術:
常規開放手術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椎體融合術等。手術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解除神經根壓迫而達到治療目的。由於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術破壞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結構,造成手術損傷大,易造成腰椎術後失穩,術後瘢痕組織粘連,術中誤傷神經根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
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對正常骨關節的破壞,但微創手術一樣是手術,也有手術的風險和並發症,另一個最主要問題在於手術視野變小之後,難以干凈徹底摘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增高了手術不成功的風險。
3、經皮穿刺的切吸術:
損傷較小,但缺點是該手術以減壓為主,對於椎間盤膨出有效,禁用於腰突症脫出、游離、合並鈣化等類型,這樣造成手術面太窄。
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總結:
治療方法選擇的原則:盡量選擇非損傷的保守治療方法,包括有損傷的微創介入等均排在保守治療方法之後,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他治療。
單純的椎間盤膨出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不要考慮微創或者常規手術;
單純性突出可以考慮微創治療,不要考慮介入治療或者常規手術;
復雜性突出(多地方突出)應該考慮常規手術治療,不要考慮微創和介入;
伴隨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的情況,應該選擇常規手術;
椎間盤突出有鈣化者應該選擇常規手術;
年老體弱者盡量不要考慮有損傷的治療,包括手術、微創、介入等都不適合,應該進行保守治療;
膨出和輕度突出的一般採用保守治療或者介入治療;嚴重突出和脫出的都應該選擇微創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6、做一次椎間盤鏡微創手術什麼價格
價格從五六千到一兩萬不等,但是建議不要做微創手術,我就上過當,我去年椎間盤突出,壓迫左腿不敢走路,到醫院去做臭氧微創介入治療術,第一次做的效果不好,腿還是痛,再過幾天又做第二次手術,這一次成功了,當時就把椎間盤治好了,腿一點都不痛了,可是好景不長,剛過3個月就復發了,腿痛的再次不敢走路,由於上過手術的當,所以沒再手術,躺在家裡開始買葯吃,先後買了5種中葯來治,都沒怎麼見效,再後來老婆偶然聽到別人再談奇速膏治療椎間盤突出效果很好,趕緊上網去買了兩盒回來給我用,用過9天後就完全治好了。腰腿上沒有半點不舒服了。
所以建議你不要去手術,先買中葯試下再說。
7、哪些患者可以行腰椎間盤鏡微創手術?
腰椎間盤鏡的優勢是微創,術中通過放大系統可以看清解剖結構,能切除椎板、關節突、骨贅、鈣化韌帶、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從這個意義上看很難提出絕對禁忌證。 一、患者年齡最好不要超過55歲。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的椎板和關節突增生硬化,骨贅形成。鏡下操作的難度增大,風險也隨之增加。但年齡也不是絕對的,今年春節前,我在鏡下為一位62歲患者成功完成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術前評估:雖然患者年齡偏大,但關節突增生還不太嚴重。術後病人恢復非常滿意。 二、非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中央型椎間盤突出,1)鏡下從一側摘出髓核不易徹底清除;2)術中為了顯露突出椎間盤,需將硬膜囊牽拉過中線,容易出現神經根牽拉損傷,術後疼痛麻木加重。因此對中央型椎間盤突出,不建議行鏡下微創手術。 三、術前CT檢查除外椎板增生肥厚、硬化,無嚴重骨性椎管狹窄的病例。椎板增生硬化、關節突內聚嚴重時,鏡下操作空間小,不容易充分 暴露椎管,建議行開放手術。 四、單節段椎管狹窄/神經根管狹窄病例,可以行椎間盤鏡微創手術,術後效果可以得到保證。多節段病例,一般情況下不考慮。 五、單節段脊柱不穩/或滑脫,一度以內(不超過椎體前後徑1/4)可以考慮微創手術,但手術費用要高於常規開放手術。需結合自身經濟情況而定。
8、請問誰了解 腰間盤突出手術風險 張急
★朋友你也別太煩了,辦法都是靠想出來的。腰椎間盤突出是指由於椎間盤的變性,纖維環破裂和髓核的突出,刺激和壓迫神經根和馬尾神經,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狀,以腰疼,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足部的放射痛。不要乾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不要睡彈簧床墊,一定要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和學習,尤其是長期彎腰工作學習,每1小時左右要休息10分鍾左右。可以牽引,理療,紅外線,推拿按摩冶療。嚴重的可能需要手術冶療。腰椎間盤突出的冶療方法:1常規開放性手術(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3經皮穿刺切吸術4人工腰椎間盤置換。你的情況建議到正規的醫垸詳細檢查選擇冶療方法。我知道是最新的科研產品,日本疏鋖漮總體的話有效率高達九成之多,是研究人員的智慧結晶,卻有一點,很費鈔票。
9、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有多大?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僅有10%需要手術治療。由於患者本人及家屬對手術操作過程不了解,術前非常擔心,甚至害怕手術,都說:「現在還能活動,手術後癱在床上了怎麼辦?」。多數患者術前是一拖再拖,不到萬不得已,拖著腿走也決不手術。 春節前有位患者,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非常嚴重,疼得直哭。可是他的姐妹和妻子還都跟他說:「咱們先不考慮手術,再保守保守看。」看到患者病情這么重,再拖下去將會對患者不利。我把患者家屬及本人請到辦公室,把入院後的所有檢查結果詳細的講解給他們聽,結合腰椎標本分析手術的利弊。將腰椎間盤鏡手術的理念都一一講給他們聽。說句實話,這樣的術前談話比我做手術都還累。等到手術以後,患者本人及家屬才感嘆到:「要早知如此,何苦還受那麼多罪!我們作為家屬的也心疼啊!可是我們對手術也確實不了解。要不是您的詳細講解,恐怕我們還在猶豫呢。」 患者本人和家屬術前最擔心的是「術後會不會癱?」 從現在的技術發展角度來說,作為一名成熟的脊柱外科大夫,只要他是按常規技術直視下操作,對於腰椎手術,癱也不容易!但想要求誰保證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行業中,從事專業技術的都明白這個道理,即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不敢誇口。只能說把術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都考慮到了,把各種可能的手術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盡可能的避免發生意外。 術前風險評估非常重要。通過術前全面檢查,評價患者肝腎、心肺功能儲備情況,對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術前做好防備措施,相關情況經專科會診。手術風險基本上是可控,但不是絕對。我術前常跟患者家屬強調一點:安全第一,沒有安全作為保障,就是做得象朵花也沒有意義;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把手術做得更好。
10、腰椎盤突出手術,聽說這個病要是得不到改善,可以做微創間盤鏡下椎間盤摘除或行椎間融合,手術可以治嗎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症只有在嚴格的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才建議手術,手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會有並發症,也有截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