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沒有椎間盤間隙的是

沒有椎間盤間隙的是

發布時間:2020-04-01 00:28:26

1、照CT發現L5/S1椎間盤向後突出,硬膜囊前脂肪間隙消失,硬膜囊受壓,雙側側隱窩未見明顯變窄,請問怎麼治療?

還沒說壓迫神經還不算重,但也不輕了,畢竟是突出了。

現在應該只是腰痛,腿不痛把。

主要還是保守治療,注意保養和鍛煉,不要久坐,不要長時間彎腰,鍛煉腰背肌對你腰椎有好處。

2、後背脊椎,大概是腰上部,感覺脊椎之間的空隙有點大,別人的都摸不出有間隙,可我的能摸到有間隙,

有些是先天的,可不用管他,有些有問題,在代償期也可不用管他,只要你腰和背部沒有外傷史,同時那個位置又沒有不舒服,沒有壓痛點。就沒有問題。至於椎間盤的問題,只要坐的時間不要太長,經常運動就不會出現的。

3、L4-5椎間盤輕度膨出,囊前脂肪間隙消失,硬膜囊受壓,椎管未見明顯狹窄,椎體緣未見明顯骨質增生。椎

你這是輕微的腰椎間盤膨出,抓緊治療是沒事的,平常可以做一些自我療法
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二:注意腰間保暖,盡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個腰圍(護腰帶),強腰背部的保護,同時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復 . 三:平時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急性發作期盡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 四:平時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五:急性發作期盡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沒有椎管狹窄和鈣化,用中葯保守治療【京珠浸骨療法】是可以好的。

4、腰椎間盤突出一般發生在哪個年齡段

一般中青年人開始發病,也就是28到35上下慢慢就開始形成了,但是要知道這基本屬於一個生理現象,只不過有的人不注意,所以導致症狀嚴重,有的人平時注意鍛煉休息,所以沒有感覺,一般到40歲左右很大一部分人都會有腰疼的情況,但一般單純只腰疼都屬於腰肌勞損,椎間盤退出的症狀大都伴有坐骨神經痛,也就是屁股部位和腿部不適,現在人到35以上如果去做檢查,腰上多多少少都有點問題的,這個我在臨床上見得比較多

5、頸椎反曲椎間盤無間隙

你好,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因為老百姓沒有太多的醫療知識,所以遇到疾病就心急,而且亂投醫,亂用葯。了解頸椎曲度變直之前,你應知道頸椎的曲度,人體脊柱分四個生理曲度,頸曲,胸曲,腰曲,骶曲。從側面看,四個曲度呈S型,頸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後。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是指頸曲消失了。這么解釋你懂嗎?再談治療。保守有很多種:我建議你找正宗手法復位的大夫整骨推拿復位。以我個人的經驗手法復位對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有確切的治療效果,從臨床上治癒。但復位後幾天內必須嚴格限制活動。而且不能隨便找人復位,在治療上還要根據情況加針灸治療

6、腰椎間盤突出、脫出和膨出有什麼區別?

椎間盤是位於人體脊柱兩椎體之間,由軟骨板、纖維環、髓核組成的一個密封體。腰椎病的典型症狀是腰痛及腿部放射性疼痛。但由於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椎管管徑、病理特點、機體狀態及個體敏感性等不同,臨床上分為腰椎間盤脫出、突出和膨出三種。腰椎病的臨床診斷方法 腰椎間盤脫出、突出和膨出有什麼區別? 按照嚴重程度來說:脫出>突出>膨出 脫出(游離):髓核完全脫離纖維環,纖維環和後縱韌帶破裂,游離到椎管,移位椎間盤組織直徑大於基地連續部,並移向於椎間隙之外。 突出:纖維環破裂(內層,外層沒有)椎間盤組織局限性移位超過椎間隙,移位椎間盤組織尚與原椎間盤組織相連,其基底連續部直徑大於超出椎間隙的移位椎間盤部分,刺激、壓迫周圍組織,未進入椎管。 膨出:纖維環沒有破裂,髓核突出於纖維環內(沒有突破纖維環),使之膨隆,纖維環整體或環狀均勻性超出椎間隙范圍,椎間盤組織沒有呈局限性突出,移位壓迫相鄰組織。 如果不是非常嚴重,建議保守治療,就是不手術。睡覺要睡硬板床,平躺著睡。另外平時不能負重,不要彎腰提重物,別太勞累。

7、椎間盤間隙是什麼?

就是脊樑骨之間的空隙

脊椎分為頸椎、胸椎、腰椎和尾椎

每個椎都有幾塊椎骨

這椎骨和椎骨之間有個空隙就叫椎間盤間隙

8、為什麼有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只有腰背痛而沒有腿痛?

(1)腰背部疼痛:這種疼痛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出現。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後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疼痛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先有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雙側坐骨神經痛。當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等腹內壓增高時傳電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腿痛重於腰背痛是椎間盤突出症的主要體征之一。 (3)麻木及感覺異常:腰椎間盤突出後,可造成神經根接觸區域的局部性壓迫和牽扯性壓迫,使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而導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域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腰4、5椎間盤突出可累及腰5神經根並出現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足背外側及拇趾背側感覺麻木異常。腰5骶1椎間盤突出可累及4、5趾背側皮膚感覺異常。如果椎間盤突出物壓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經纖維,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縮而出現下肢發冷、發涼、足背動脈減弱等現象。 (4)肌肉癱瘓: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時間較長者,可造成神經根缺血缺氧變性而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腰4、5椎間盤突出,可引起腰5神經根麻痹所致脛前肌、腓骨長短肌、伸拇長肌和伸趾肌癱瘓。腰5骶1椎間盤突出後,骶1神經根受累麻痹而出現小腿三頭肌癱瘓。 (5)間歇性跛行:由於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充血,加重了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擴張,同時也加重了神經根的壓迫而出現間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勢改變:腰椎間盤突出後約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凸向患側,少數凸向健側,主要視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側彎能使神經根鬆弛,減輕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經根前外側時,脊柱則凸向患側;突出物在神經根內側時,脊柱則凸向健側。側彎是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壓迫的一種保護性措施。 建議咨詢專家:4oo-81o-o515

與沒有椎間盤間隙的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