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有哪些功能?
腰椎間盤與頸段、胸段椎間盤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軀乾重量,聯系肢體,保持整個身體正常的生理姿勢,進行軀乾的各種運動時,腰椎間盤發揮著特殊的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維持身高,隨椎體的發育,椎間盤增長,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長度。
(2)聯結椎間盤上下兩椎體,並使椎體間有一定活動度。
(3)使椎體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體間仍然有一定的傾斜度,但通過髓核半液狀的成分使整個椎間盤承受相同的應力。
(4)緩沖作用。由於彈性結構特別是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壓力下可變扁平,使加於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纖維環及軟骨板各方向傳遞;同時,是脊柱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使由高處墜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負荷時,起著力傳導的緩沖作用,起到保護脊髓及腦部重要神經作用。
(5)維持側方關節突一定的距離和高度。
(6)保持椎間孔的大小,正常情況下椎間孔的大小是神經根直徑的3 ~ 10 倍。
(7)維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間盤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間盤其前方厚,後方薄,使腰椎出現生理性前凸曲線。
2、椎間盤由哪三部分構成?
纖維環由膠原纖維及纖維軟骨組成,圍繞上下透明軟骨板周圍較堅強的纖維組織。纖維環是椎間盤的最重要的維持負重組織,與上下軟骨板及前、後縱韌帶相連緊密。纖維環由外層、中層和內層纖維組成。各層之間由黏合樣物質使彼此之間牢固的結合在一起。纖維環前部和兩側部分最厚,椎間盤後部的纖維環最薄。
3、組成椎間盤主要是什麼
椎間盤又稱椎間纖維軟骨盤,是由纖維軟骨組成,並連接於上下兩個椎體之間。其結構成分為兩部分:
(1)纖維環:為椎間盤周邊部的纖維軟骨組織,質地堅硬而富有彈性。纖維環前方較厚,因此髓核偏後,故多見其向後方突出或脫出。
(2)髓核:為一種白色的類似粘蛋白物,內含軟骨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含有很多水分,藉以調節椎間盤壓力。隨著年齡的增大,含水量減少。如幼年時含水量佔80%以上,老年時則可低於70%。髓核處於纖維環的包圍中,猶如一個滾珠,椎體在其上方滾動,即能將所受壓力傳遞至纖維環,因此椎間盤起著彈性墊的作用,可以緩沖外力。
(3)軟骨板:為透明軟骨,形成椎間盤的上、下壁,與椎體的松質骨相接,並與纖維環融合,將髓核密封其中,因此,當軟骨板完整時,髓核既不易突入上下椎體的松質骨內,也不易向後方突出。
頸椎間盤在頸椎總長度中佔20%~40%,它是椎體間的主要連接結構,而且極富有彈性,故能使其下位椎體所承受的壓力均等,起到緩沖外力的作用,並減緩由足部傳來的外力,使頭部免受震盪。頸椎間盤還參與頸椎活動並可增大運動幅度,其前高後低的結構,使頸椎具有向前凸出的生理彎曲。
4、椎間盤的功能
有些人有疑問:既然椎間盤突出症這么痛苦,要它有什麼用啊?不能把它去除嗎?確實,因為椎間盤突出而引起的症狀很多,一些椎間盤突出患者甚至出現頭暈頭痛、四肢麻木、活動受限、大小便失禁等,給我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那麼,椎間盤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方法步驟
1
椎間盤功能之一:
椎間盤連接上下的兩個椎體,並使椎體間有一定的活動度。
2
椎間盤功能之二:
椎間盤是脊柱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當我們由高處墜落或肩、背、腰部突然受力時,通過力的傳導與自身變形可緩沖壓力,起到保護脊髓及機體重要器官的作用。
3
椎間盤功能之三:
椎間盤可以維持脊柱的生理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間盤厚度不一,腰椎間盤其前方厚,後方薄,在胸椎則前方薄,後方厚,使脊柱出現腰椎向前凸,胸椎向後凸的生理曲線。
4
椎間盤功能之四:
椎間盤可以使椎體表面承受相同的力,當椎體間有一定的傾斜度時,通過髓核半液態的成分分解壓力,使整個椎間盤承受相同的壓力。
5
椎間盤功能之五:
由於彈性結構特別是髓核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壓力作用下可發生形變,使加於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纖維環及軟骨板的各個方向傳遞。
6
椎間盤功能之六:
椎間盤可以維持側方關節突一定的距離與高度,保持椎間孔的大小,使神經根有足的夠的空間通過椎間孔,保持脊柱的高度,維持身高,隨著椎體的發育,椎間盤增高,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高度。
5、簡述椎間盤的結構,數量及功能,並解釋說明為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