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椎間盤軟骨板圖片

椎間盤軟骨板圖片

發布時間:2020-03-25 03:21:32

1、人體的椎間盤上下都有軟骨板、透明軟骨覆蓋於什麼之上?

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脫出症. 椎間盤是位於人體脊柱兩錐體之間,由軟骨板、纖維環、髓核組成的一個密封體。上下有軟骨板,是透明軟骨覆蓋於椎體上,下面骺環中間的骨面。上下的軟骨板與纖維環一起將髓核密封起來。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於髓核的四周。纖維環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 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後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後側的後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 髓核是一種彈性膠狀物質,為纖維環和軟骨板所包繞。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復合體、硫酸軟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時含水量高達90% ,成年後約為80%。 綜上所述椎間盤具有彈性。

2、人體的椎間盤上下都有軟骨板﹑透明軟骨覆蓋於什麼之上?1.髓核;2.軀干;3.椎體

緊貼椎體的上、下面,構成髓核的上、下界。

3、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腰間盤(腰椎間盤)指的是兩個腰椎之間的盤狀物,位置是在兩個腰椎之間,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緩沖壓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個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間盤位於兩個腰椎體之間,第一腰椎與第二腰之間的椎間盤稱為腰1、2椎間盤,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之間的稱腰2、3椎間盤,以此類推,一般腰椎間盤突出好發於腰3、4與腰4、5椎間盤。

但腰痛並不一定都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如運動過度後的腰肌勞損、腎虛等也可引起腰痛。

(3)椎間盤軟骨板圖片擴展資料: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突出症。

鍛煉方法

1、腹肌鍛煉。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2、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頂。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側後方擺。左側相反。於此同時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觸胸。

處於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可持續30個。

4、腰背肌鍛煉。

處於平卧,雙膝彎曲放在床上,然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10厘米。這時您會感覺到腰背部在用力,堅持5秒鍾,反復10下。

4、腰間盤突出圖片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可能出現腰腿疼痛不適的症狀,建議及時的掛個骨科,做個腰椎的X線或是CT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及時確定是否是手術治療或是保守治療。不過也沒有必要過於擔心,只要經過處理以後,症狀漸漸消退了,那就沒有什麼關系。可應用腰椎骨方世貼,多休息,祹寶有,另外可以做倒走,以及吊單杠,這些都有助於減輕椎間盤膨出,改善症狀,並且預防進一步加重,如果是症狀進一步加重,影響到正常行走,那可以考慮通過手術處理。祝您健康。

5、頸椎間盤的軟骨板怎樣發生變性?

頸椎軟骨板由於慢性損傷和人體自行的退化而引起軟骨板的變性,逐漸變薄,或為髓核侵蝕而發生缺損。這樣損傷的軟骨板和缺損的纖維環都失去了附著點而變弱,並失去了半透明的作用而體液營養物質的交換減少,這樣加快了纖維環和髓核的變性和壞死;而且小血管可以從松質骨向縫內生長,形成肉芽,吸收髓核物質而變為纖維組織;而且變性的嚴重程度隨年齡增大而加重。同時因為軟骨板的破裂,人體自身保持著修復作用,這種修復作用可以使大部分椎間盤纖維化,並相對加強了其穩定性。但是,在這種條件下,頸椎如有不適當的活動,就可以產生骨刺,或因為外部的力量而產生頸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頸椎椎體骨刺是怎樣形成的?

一般認為頸椎間盤發生退變之後,塌陷的椎間盤兩端椎體周圍的韌帶已經鬆弛,而前縱韌帶和後縱韌帶已失去了防止脊柱過度活動的能力,而椎體的異常活動刺激了骨膜下新骨形成而產生骨刺。

同時,椎體之間韌帶的不斷牽拉,反復創傷,而使骨刺不斷增加。

6、腰間盤突出症的圖片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症狀,疼痛較深,疼痛可輕可重。輕的久坐後才產生症狀重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動就痛,翻身極為困難。
卧床休息後腰痛症狀逐漸減輕或消失,但有的病人數日或數周後出現下肢症狀。一般16-15病人只有腰痛症狀而不出現下肢症狀,也有隻有下肢症狀而無腰痛症狀的。腿痛症狀的程度差異很大,如有的早期就出現了小腿和足部麻木不適有的一開始就是一側下肢疼痛並伴有麻困症狀有的只有下肢的困脹症狀,不久出現另一側症狀,一側重一側輕或原來的一側症狀消失。如果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可以使用 腰椎gu方世醫貼 緩解疼痛。

7、腰椎間盤突出圖片

您好,我就是一名腰椎患者(今年23歲,病齡2年),工作以後由於久坐不動,並且平時不注意坐姿開始感覺腰不舒服了,有次在家換水桶時用力過度導致腰很痛(疼到不能走路的那種),去醫院檢查結果是腰椎(L5-S1、L4-5椎間盤突出),當時感覺自己完了,小小年紀腰椎,有種職業生涯要結束的感覺。。。因為醫院醫生沒給開葯(醫生說去葯店買點貼的葯膏經常貼就行,試過了,沒啥用,要還是很疼,疼到不能坐),所以自己就找了個中醫,開了點調理氣血的葯,在淘寶上買了一大塊木板鋪在床上睡,每天堅持睡木床板真的很有效,現在腰已經不怎麼疼了,平時還要注意盡量避免手提重物,對腰有傷害的劇烈運動也要避免,堅持下去,會改善很多的,祝您早日康復!

8、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圖片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表現為腰痛,反復發作,常伴有臀部疼痛。單側坐骨神經痛:病人常在一次彎腰動作中如刷牙或從地上拾東西時,突發劇烈腰痛,不能挺腰和活動,並伴有坐骨神經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和小腿後側向下至足部放射。在咳嗽、噴嚏、用力排便時疼痛加重。多次發作後,少數病人可有兩側坐骨神經痛,並可伴有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等。
慢性和復發性腰痛及坐骨神經痛是本病的特點之一。病人腰部板硬,肌緊張,可向左或右凸。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即抬腿至20度—40度時,腿的麻痛感即加重。使用中醫驗方-腰椎*骨方世*貼-貼於腰椎間盤部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腰椎間盤突出有非常獨到的治療作用。。
感覺、運動和腱反射改變:早期為痛覺過敏,稍後為減退。腰,神經根受累時,小腿前外側感覺過敏或遲鈍;骶,神經根受累時,小腿後側及足外側感覺過敏或遲鈍。前者伴有趾的背伸乏力或不能,後者伴有趾的跖 屈乏力或不能。祝您健康。

9、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椎間盤是由髓核和纖維環及軟骨板三部分組成的,那到底腰椎間盤突出是怎麼造成的呢?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纖維環破裂後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的。

這么說吧,如果說腰椎間盤像個盒子,軟骨板就是固定盒子的支架,纖維環是盒子的面,髓核是盒子里的膠狀物。因為纖維環破裂,髓核就得不到束縛從破裂處脫出,壓迫腰椎中控制腰腿感覺的神經,所以出現腰腿痛。

所以實際上突出的是髓核。是長期不良的用腰習慣造成的。你應該穿平底鞋,卧床休息(硬板床)。

10、腰椎間盤的形態構造怎樣?

腰椎間盤由透明軟骨(也叫軟骨終板)、纖維環和髓核三部分構成,纖維環由堅硬的密膠質纖維形成,圍以髓核。

透明軟骨板即椎體的上、下軟骨面,在解剖上屬於椎體各部分,但臨床上與椎間盤病變密切,可視為椎間盤的一部分。透明軟骨板作為髓核的上、下界,與相鄰椎體分開。在椎骨發生過程中,椎體的上、下面各有一次級骨化中心,其周圍雖然成骨,形成骺環,但其中心仍一直保留為軟骨,5 歲以前椎體上下的骨骺和骨體相融合,軟骨板的大小和形狀與上下相連的椎體相當,椎體上下無血管的軟骨板如同膝髖關節的關節軟骨,可以承受壓力保護椎體,防止椎骨遭受壓力,只要軟骨板保持完整,椎體就不會因壓力而發生吸收現象,軟骨板還可視作半滲透膜,在滲透壓下,水分可以擴散至無血液的椎間盤。

纖維環在上下透明軟骨板的周圍有一圈堅強的纖維組織,由膠原纖維及纖維軟骨組成,成為纖維環,是椎間盤的最主要維持負重的組織,與上下軟骨板和脊柱前、後縱韌帶緊密相連,纖維環作同心層排列,各纖維的方向彼此交錯,猶如肋間內外肌排列一樣。相鄰兩層之間借黏合劑樣物質相連,纖維環的前部及外側部較後部約寬一倍,後部各層較窄,層次少,相鄰層的纖維接近平行,連接的物質較少,最內層的纖維與髓核的細胞間基質相融合,無明顯界限,成人纖維環由一系列板層構成,形成不完全的環,每個板層的纖維在兩個椎體間斜行,並以一定角度(30 ~ 60 度),越過鄰近板層的纖維,有的甚至垂直。纖維環相鄰纖維層的交叉排列,可能與髓核對其所施內部壓力有關,短纖維較長纖維更易遭受巨大的壓力,不利於兩椎骨間的運動,可引起放射狀撕裂,纖維環連接相鄰兩椎體,使脊柱在運動時作為一個整體,纖維環甚為堅固,緊密附著於軟骨終板上,保持脊柱的穩定性,脊柱外傷時,必須有巨大力量,使纖維環廣泛撕裂,才能引起椎體間脫位,纖維環的特殊排列方向,使相鄰椎體可以有輕度活動,但運動到一定限度時,纖維環緊張,又起節制的作用,限制旋轉運動。

髓核在出生時比較大而軟,位於椎間盤的中央不接觸椎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髓核位置有變化,椎體後面的發育較前面為快,因此至成年時髓核位於椎間盤偏後,髓核是一種富有彈韌性半液體的膠狀物質,約占椎間盤切面的50% ~ 60%,髓核由軟骨樣細胞組成,分散於細胞間基質,其中有分化較差,不太緻密的膠原纖維網覆以多糖蛋白質復合物,這個多糖,硫酸軟骨素由於其羥基能使髓核與水分結合,細胞間基質形成三維乳膠體系統。髓核含有85%的水分及退化的脊索殘余,髓核一般位於纖維環的中部,較偏後,並不絕對中心。髓核隨外界的壓力而改變其位置及形狀,其位置在不同椎有所不同,如在頸椎即靠前。髓核的形成由周圍的纖維環及上下軟骨板所固定,它為同質的基質,原纖維結構無一定排列。

與椎間盤軟骨板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