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經皮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經皮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發布時間:2020-03-23 00:40:23

1、我腰45突出在華西做了經皮內鏡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後症狀加重,現在50天左腳足指母翹起無力,右腰脹痛

最好結合你的情況咨詢一下你的主治醫師,最好做好腰椎影像檢查,明確一下術後恢復情況,並根據檢查I結果對症治療。

2、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手術術後感覺

傻瓜才會接受這種拙劣的手術,後患無窮。

3、第四、五節腰椎盤完全切除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史常為反復發作的下腰痛和臀部疼痛,短期休息後緩解。疼痛可由於彎腰而突然加重,表現為突然的比腰痛更劇烈的腿痛。與腰痛的疼痛程度相當或比腰痛更嚴重(可見於許多病例)的腿痛是突出的髓核壓迫神經根而引起放射性疼痛如腿疼很輕而腰痛很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應極為慎重。由於椎間盤突出而產生的疼痛通常是間歇性的,活動時特別是坐位時加重,休息後緩解,而勞累、打噴嚏、咳嗽時加重。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分兩大類,即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一)保守治療:
腰腿痛的非手術治療方法五花八門.從簡便的卧床休息到使用價格昂貴的牽引設備,所有這些治療都報告了令人興奮的治癒率,遺憾的是其結果大多未經科學論證。
保守治療的適應征:
(1)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
(2)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
(3)X線檢查無椎管狹窄者。
保守治療包括以下:
1 . 絕對卧床休息: 急性腰痛最簡單的治療方法是絕對卧床休息,絕對一詞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卧床3周後帶腰圍起床活動,3月內不作彎腰持物動作。也有國外學者研究證明,絕對卧床2天比長期卧床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生物力學研究證明,半Fowler卧位,或側卧位屈膝屈髖並將一枕頭墊於兩腿之間,能明顯解除椎間盤和神經根壓力。
2 . 持續牽引:採用骨盆牽引可使椎間隙略增寬,減少椎間盤內壓,擴大椎管容量,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孕婦、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禁用。
3 . 理療、推拿及按摩:可使痙攣的肌肉鬆弛,進一步減輕椎間盤的壓力。但應禁止暴力推拿、按摩。
4 . 非甾體抗炎葯:可減輕局部水腫,從而減輕對神經根、脊髓的壓迫。
5 . 硬膜外激素治療:長效激素結合麻醉劑的硬膜外注射,是椎間盤源性和其他性質的腰腿痛對症治療的好方法 我們建議此操作應在有復甦及監護設備的房間完成,由有經驗的麻醉醫生操作。本法可用於門診病人,但病人必須准備幾個小時的恢復時間。
6 . 髓核化學溶解療法: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膠原蛋白溶解酶,注入椎間隙,溶解變性的椎間盤髓核,可使有手術指征病人中的3/4,免於手術而獲得治癒。但有嚴格的適應症與禁忌症,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執行。
(二)手術治療:
1 . 後路椎間盤摘除術: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治療,以後路為常用方法。有全推扳切除、半推板切除和部分椎板切除(即開窗)等方法。由於前二種對腰椎穩定結構切除較多,僅在少數情況下採用,通常以椎板開窗方法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後路法具有直接摘除推向盤突出物和處理其他並存的神經根致壓物等優點.並可在手術中能直接觀察和研究病變特點及其與神經根的關系。對並有腰椎退行性變、腰椎不穩的病人需要同時做內固定,行椎間融合術。
2 . 前路腹膜外椎間盤摘除術: 前路經腹膜外椎間盤摘除術.椎間盤前部和側方顯露較清楚,可同時摘除相鄰二椎間盤,並有利於合並下腰不穩者施行前路植骨融合術。
3 . 經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術: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可應用小切口經椎間盤鏡行椎間盤摘除,優點為:損傷小,恢復快;輕柔的操作硬膜囊和神經根;更好的區分解剖結構,減少操作損傷。
4 . 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經皮椎間盤切除術系近年臨床上開展的新技術。其最大優點在於經皮穿刺,將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創傷甚小,技術較熟練者.操作速度較快。但需一定的設備,在技術上要求較高。國外報告的手術成功率在70%一90%之間,有的作者報告,不少病例術後仍有下腰痛症狀,因而在應用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4、椎間盤突出可不可治,有什麼方法

椎間盤突出是可以治癒的 一種叫**轉安霉的葯物 兩瓶即可 一瓶一針 一針六百人民幣, 三級甲等醫院或三級以上就有 必須請專業麻醉師方可施實手術!! 腰部長骨刺 突出 可用. 頸椎間部位離小腦太近不能做此手術!!

5、腰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20天後下地走路要不要人撐著

單純腰間盤髓核摘除手術後,一般第二天就可以佩戴腰圍適量自主活動。

6、哪些患者不適合做經皮髓核摘除?

具有以下情況的患者不適合經皮髓核摘除術。

神經根有緊密粘連者。比如反復發作病史較長者,或化學溶核療法失敗者,或長期多次重手法推拿按摩者,或長期大重量間牆斷牽引者,或傳統手術後無效者。

具有大塊纖維環、軟骨板脫落的游離脫出型,或者脫落的組織塊嵌頓或愈著的脫出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具有向後延伸進人椎管的較長骨刺或突出物鈣化、骨化者。X線照片或CT掃描發現椎間盤上、下相鄰椎體側後方有骨刺形成者,或椎間隙過小,穿刺難於成功者。

兼有混合型腰椎骶化的腰5—骶1節段椎間盤突出症者。
具有明顯馬尾神經綜合征需行椎板減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者。精神異常及高度敏感的神經質患者或精神高度緊張的患者。醫生認為不適宜的其他情況。

7、髓核摘除手術後有不復發的嗎?

這個得看每個人程度,不一樣的

8、經皮激光腰椎間盤摘除術和經皮激光椎間盤氣化減壓術(PLDD)有什麼不同?

不是一種手術.效果也不一樣
從兩都的名字就可以分析:經皮激光腰椎間盤摘除術是把腰椎間盤部分摘除.腰椎間盤失去了一部分,影響了脊椎的穩定.

經皮激光椎間盤氣化減壓術(PLDD)是汽化椎間盤裡面的部分髓核.保留椎間盤的完整性,不影響脊椎的穩定性

如果腰椎間盤突出或者膨出我建議採用PLDD手術

9、經皮內窺鏡髓核摘除術;可以用於頸椎嗎

內窺鏡下髓核摘除術常見問題與對策
作者:王麓山(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用冰鹽水沖洗有助於止血及防止神經再灌注損傷,術後及時使用激素和脫水葯物亦有助於減輕再灌注損傷程度。

術後出現神經根性損傷的症狀處理起來十分棘手,脫水及大量的激素沖擊治療是常規方法,後期切開松解神經外膜的方法療效目前不十分肯定,理療及神經營養葯物可以對神經功能恢復有所幫助。

1 5 腦脊液漏

比較常見的並發症,本組出現了4例,佔15 4%。尤其在之前的治療過程中作過膠原酶注射的病例,更易發生,應該注意如下幾點:開窗進入時第1點靠近中線,這里有無效腔,特別在L3、4、L4、5,可避免撕破硬膜;第1點進入後可做黃韌帶與硬膜潛行分離,松解和去除粘連帶;牽拉神經根時應注意根袖與周圍的粘連,應該仔細分離。如術中發現硬脊膜已破,可用明膠海綿壓迫,關閉傷口應更緊密,拔除引流管也應縫合,術後應俯卧,頭低足高位。如仍出現腦脊液漏,可置管引流〔3〕,同時加強抗生素應用防止感染。

1 6 椎間隙感染

較開放手術雖發生率更低,但一旦出現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本組發生1例。對椎間隙感染的原因還有爭議〔4〕。預防應注意無菌操作、止血、沖洗椎間隙、術後引流及抗生素的預防使用。處理上早發現十分重要,患者疼痛緩解後加重、拒動,可無發熱,患者抬臀試驗、振床試驗陽性,一般血沉升高,應馬上使用大量抗生素、制動、軸線翻身,第2 d加用地塞米松,但不能長時間應用。對於經上述治療無效、反復者,考慮經皮穿刺椎間隙沖洗〔5〕,只有極少的需病灶清除,抗生素的使用時間要長,一般在4~6周以上。

2 遠期並發症
2 1 術後症狀復發

這是MED術最常見並發症,本組出現8例,占所有並發症的30 7%,要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從3個方面考慮。

2 1 1 手術中變性髓核取出量不夠與後縱韌帶下殘留

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張朝躍〔6〕認為年輕人因活動量大,殘余的髓核再突出的可能性大,應該盡量多取。而年齡大的患者活動量小,可少取。作者認為髓核的性狀和變性程度是決定髓核取出量的依據〔7〕,對於術前MRI顯示髓核脫水、變性不嚴重,僅有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者,一般是病程短、起病急或年輕有腰部扭傷史的患者,術中將突出直接壓迫物取出,神經根鬆弛即可;但對於MRI顯示髓核變性嚴重、碎裂,合並後縱韌帶鈣化,CT片上見纖維環破口大、基底較寬者,一般是病程長、反復,治療過程復雜的患者,術中需進入椎間隙掏取,應盡量摘除干凈。在一些椎間盤突出症反復發作的病例,變性髓核可向一側脫出,也可以是脫出並附著於後縱韌帶下並與之緊密粘連,沒有完全取出,這樣術後再次突出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熟練的「神經根下技術」和「後縱韌帶下技術」可有效地達到徹底減壓目的。

2 1 2 術後的康復及下床的時間

目前認為MED對腰椎結構破壞少,可早期下床,有的人認為第2 d可以下床,但作者認為在這個方面應適當保守些,因為纖維環的牢固再封閉需要2~3周,作者主張根據術中的情況不同指導病人在床上行腰背肌功能鍛煉,相對卧床時間長些,同時避免過早扭曲彎屈及負重等動作有助於防止復發。

對於術後症狀已緩解,有誘因或沒有誘因再次出現了根性症狀的患者,應行MRI或CT檢查,一旦確認為再突出後,應果斷再次手術,最好選擇開放手術,本組8例復發病例經再次手術後均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2 2 術後腰椎失穩症

較之開放手術,MED對腰椎骨性結構破壞少,從而對於腰椎穩定性的影響亦相對較小。對於腰痛大於腿痛的患者,術前腰椎動力位片檢查可以排除下腰椎失穩、機械性腰痛的存在,從而幫助確定手術適應證。最新開展的椎間盤鏡下Cage置入術,既可去除變性、突出的椎間盤髓核,又可解決腰椎失穩的問題,有望擴大MED術式的適應范圍。

MED術者術前嚴格培訓〔6〕、手術正規帶教是避免手術失敗的重要經驗。多中心臨床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前50例出錯的可能性遠遠大於技術成熟後出錯的可能性〔9〕。因此,了解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有助於初學者少走彎路盡快成熟,同時,正確、及時地處理並發症,對於患者的康復和醫生技術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開林.後路顯微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圍手術期並發症的防治[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2,10(9):879 881.

〔2〕劉成,卡索,陳德玉,等.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馬尾神經損傷綜合征[J].頸腰痛雜志,2003,24(1):33 34.

〔3〕張海兵,王文軍,易紅衛.持續腰穿引流治療脊柱手術後腦脊液漏[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4,14(11):656 657.

〔4〕宋超敏,趙呂國,蔚凡.腰椎間盤炎的預防及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3,11(23):1592 1593.

〔5〕劉雷,張聰,衡代忠.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吸術後椎間隙感染[J].臨床骨科雜志,2001,4(2):106 107.

〔6〕張朝躍,詹瑞森,彭耀慶.顯微內窺鏡椎間盤突出症鏡下手術標準的探討[J].中國內窺鏡雜志,2001,7(6):23 24.

〔7〕王文軍,周江南,余建民.經皮穿刺間盤鏡下髓核分級摘除術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症[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1,26(4).

10、髓核摘除手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經皮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以下簡稱PLD)是一項放射線介入微創手術。該手術以創傷小、病人痛苦輕、恢復快、無嚴重並發症為特點。我院自1992年12月~2003年3月行PLD1500例,對其中滿3個月以上的1000例患者進行隨訪,優良率為85.6%。經過10年的臨床實踐及觀察研究,我們體會到做好PLD圍手術期護理,對提高PLD的優良率,減少並發症,降低復發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方法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療效判定標准 療效標准參照Macanab四級評定標准。優:疼痛消失,無運動功能受限,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良:偶有疼痛,能從事較輕的工作和活動;可:疼痛有些減輕,不能正常工作及活動;差:仍有術前同樣表現,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

1.2 病例資料 本組1000例患者,男663例,女337例,年齡18~75歲。對手術後滿3個月的1000例病人隨訪,平均15.5個月(3~28個月)。

1.3 隨訪療效結果 療效:優級450級,良級406例,可96例,差48例,優良率85.6%。

2 護理

2.1 做好針對性心理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的常見病 〔1〕 、多發病,痛苦大,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這類病人多存有恐懼焦慮的心理,怕復發、怕癱瘓、怕家庭事業受影響等,心理負擔很重。傳統的手術方法由於風險較大,患者不易接受。當聽說PLD是一種既痛苦小,又療效高的先進治療方法時,對手術療效的期望往往過高,這種心理若不能正確引導,有時可轉變為不利於PLD術後恢復的消極心態。因此,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可利用圖片、模型等方式,詳細客觀地介紹PLD的原理、療效及可能出現的不適等,使患者能正確認識PLD,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做好手術後護理 手術後要求患者平卧4h,以避免術後早期內出血形成血腫。囑咐患者盡量避免用力咳嗽、打噴嚏等可致腹壓突然增加的動作。術後3d可下床活動,強調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

2.3 做好並發症的觀察及護理 注意觀察患者的腰部情況,如突然出現無誘因的腰部痙攣性疼痛,伴有低熱及血沉增快,血常規大致正常,可考慮有感染。應用大劑量抗生素、卧硬板床、減少腰部活動,本組病例3例感染,經10餘天的上述處理痊癒出院。半年後隨訪,術後效果為良級。如術後短時間出現手術局部腫脹、壓痛、無發熱,血像正常,應考慮有血管損傷,應確保引流管通暢,如交感神經反應,表現為尿瀦留,這與手術刺激交感神經反應致膀胱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因此,術後要注意觀察病人24h內的排尿情況,如發生尿瀦留,應視病情給予注射新斯的明或導尿等處理。

3 出院指導

PLD術後1周可出院,但由於椎間盤突出症狀復發率為60%~85% 〔2〕 ,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對即將出院的病人給予詳細的出院指導,教會患者掌握自我保護腰椎功能和鍛煉方法,有助於減少復發率,提高生活質量。

3.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除非躺下,無論是站或坐,都不要使腰椎保持一個姿勢過久,要做一下向前挺腰的動作,動作要輕柔;盡量避免彎腰過久,及搬抬重物,從地下揀東西時要先彎曲膝關節,再彎腰;如果發生了較劇烈的腰腿痛,若平卧在硬床上,可以在腰部墊一個小枕頭,避免腰部懸空。腰腿痛急性發作時,可以用在局部用冰袋或熱水袋(塑料或橡膠袋裡放冰塊或熱水)敷。也可以用熱療器(如周林頻譜儀或紅外線燈等)做局部熱療,可以減輕和緩解症狀。

3.2 腰椎功能的自我鍛煉 鍛煉腰背肌和腹肌,使之強壯,可以減輕由於腰椎退變而導致的節段性不穩,從而減輕症狀。腰背肌鍛煉的方法有兩種。(1)平卧在床上,雙膝彎曲把腳放在床上,而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約10cm,這時會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堅持約3~5s放下,如此反復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2)俯卧在床上,雙上肢伸直放在身體兩側,上身用力抬起約10cm,同樣堅持3~5s放下,如此反復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腹肌的鍛煉就是做仰卧起坐,每次做10次,每天3次。通過上述的鍛煉方法,患者可以得到強壯的肌肉來支撐保護腰椎,從而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復發

與經皮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相關的內容